1.1 什么是绩效
绩效,一个常常挂在嘴边的词,一个所有组织都不得不关注的话题。绩效到底是什么?绩效有标准吗?绩效可以衡量吗?是否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预测绩效?对绩效进行考核有价值吗?为什么绩效考核总要面对那么多的矛盾和冲突?有了绩效考核就能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吗?为什么我们的绩效考核总像是在做无用功?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会影响绩效吗?怎样才能科学地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怎样才能改善和提高员工的绩效?……绩效,一个永远的话题!
1.1.1 不同视角下的绩效
正如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那样,世上最困难的事莫过于下定义。时至今日,人们对绩效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存在分歧。就像贝茨(Bates)和霍尔顿(Holton)指出的那样,“绩效是一个多维建构,观察和测量的角度不同,其结果也会不同”,从不同的学科领域出发认识绩效,所得到的结果也会有所差异。
1.从管理学视角认识绩效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绩效是组织期望的结果,是组织为实现其目标而展现在不同层面上的有效输出。它包括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两个方面。组织绩效建立在个人绩效实现的基础上,但个人绩效的实现并不能保证组织是有绩效的。当组织的绩效按一定的逻辑关系被层层分解到每个工作岗位及每个人时,只要每个人都达到了组织的要求,组织的绩效就实现了。但是,组织战略的失误可能造成个人的绩效目标偏离组织的绩效目标,从而导致组织的失败。
2.从经济学视角认识绩效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绩效与薪酬是员工和组织之间的对等承诺关系,绩效是员工对组织的承诺,而薪酬是组织对员工所做出的承诺。一个人进入组织,他必须对组织所要求的绩效做出承诺,这是进入组织的前提条件。当员工完成了他对组织的承诺时,组织就实现其对员工的承诺。这种对等承诺关系的本质,体现了等价交换的原则,而这一原则正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则。
3.从社会学视角认识绩效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绩效意味着每个社会成员按照社会分工所确定的角色承担他的那一份职责。他的生存权利是由其他人的绩效保证的,而他的绩效又保障其他人的生存权利。因此,出色地完成自己的绩效是他作为社会一员的义务,他受惠于社会就必须回馈社会。
1.1.2 绩效的定义
随着管理实践深度和广度的不断增加,人们对绩效概念和内涵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所有的组织都必须思考‘绩效’为何物,这在以前简单明了,现在却不复如是。策略的拟订越来越需要对绩效的新定义。”因此,我们要想测量和管理绩效,必须先对其进行界定,弄清楚它的确切内涵。
目前对绩效的界定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绩效是结果;第二种观点认为绩效是行为;第三种观点则强调员工潜能与绩效的关系,关注员工素质,关注未来发展。
1.绩效是结果
伯纳丁(Bernadin)等认为:“绩效应该定义为工作的结果,因为这些工作结果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客户满意度及所投资金的关系最为密切。”凯恩(Kane)指出,绩效是“一个人留下的东西,这种东西与目的相对独立存在”。从这些定义不难看出,“绩效是结果”的观点认为,绩效是工作所达到的结果,是一个人的工作成绩的记录。一般用来表示绩效结果的相关概念有职责(Accountabilities),关键结果领域(Key Result Areas),结果(Results),责任、任务及事务(Duties, Tasks and Activities),目的(Objectives),目标(Goals or Targets),生产量(Outputs),关键成功因素(Critical Success Factors)等。对绩效结果的不同界定,可用来表示不同类型或水平工作的要求。对此,我们在设定绩效目标时应注意加以区分。
2.绩效是行为
随着对绩效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绩效是工作成绩、目标实现、结果、生产量的观点不断提出挑战,普遍接受了绩效的行为观点,即“绩效是行为”。支持这一观点的主要依据有以下几个。
1)许多工作结果并不一定是个体行为所致,它可能受到与工作无关的其他影响因素的影响。
2)员工没有平等的完成工作的机会,并且员工在工作中的表现不一定都与工作任务有关。
3)过分关注结果会导致忽视重要的行为过程,而对过程控制的缺乏会导致工作成果的不可靠性,不适当地强调结果可能会在工作要求上误导员工。
认为“绩效是行为”,并不是说绩效的行为定义中不能包容目标,墨菲(Murphy)给绩效下的定义:“绩效是与一个人工作的组织或组织单元的目标有关的一组行为。”坎普贝尔(Campbell)指出:“绩效是行为,应该与结果区分开,因为结果会受系统因素的影响。”他在1993年给绩效下的定义:“绩效是行为的同义词,它是人们实际的行为表现,而且是能通过观察得到的。就定义而言,它只包括与组织目标有关的行动或行为,能够用个人的熟练程度(贡献水平)来评定等级(测量)。绩效不是行为的后果或结果,而是行为本身……绩效由个体控制下的与目标相关的行为组成,不论这些行为是认知的、生理的、心智活动的或人际的。”博尔曼和莫托威多(Borman & Motowidlo)则提出了绩效的二维模型,认为行为绩效包括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两个方面,其中任务绩效指所规定的行为或与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关系绩效指自发的行为或与非特定的工作熟练有关的行为。
3.高绩效与员工素质的关系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评价并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绩效也显得越来越重要。由于知识型工作和知识型员工给组织绩效管理带来的新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以素质为基础的员工潜能列入绩效考核的范围,对绩效的研究也不再仅仅关注对过去的反应,而是更加关注员工的潜在能力,更加重视素质与高绩效之间的关系。本书在随后的章节中会对以素质为基础的绩效考核进行介绍,这也是有关绩效研究的最新领域。
1.1.3 绩效在实践中的含义
在实际应用中,对绩效的理解可能是以上三种认识中的一种,也可能是对各种绩效概念的综合平衡。一般而言,人们在实践中对绩效有以下几种理解。
1.“绩效”就是“完成工作任务”
这一观点出现得比较早,其主要的适用对象是一线生产工人或体力劳动者。对于一线生产工人或体力劳动者来说,最主要的问题一直是“这个工作怎么做”,或者说“把这件事做到最好的方法是什么”,他们的绩效就是“完成所分配的生产任务”,这个论断直到今天仍然是适用的。不过,由于知识工作者的工作不同于常规的体力劳动,这一观点一般不用来衡量知识工作者的工作绩效。
2.“绩效”就是“工作结果”或“产出”
这一界定从考核的内容上将考核划分为绩效考核、能力考核和态度考核三种。相对于能力考核和态度考核来讲,绩效考核强调的是“结果”或“产出”。
实际上,将绩效以“产出/结果”为导向的解释在实际运用中是最为常见的。从绩效考核与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词被用来表示作为“结果/产出”的绩效,如责任、目标、任务、绩效指标、关键绩效指标、关键成果领域等。
3.“绩效”就是“行为”
将绩效与结果或产出等同起来的观点在许多心理学的文献中受到了质疑,因为一部分产出或结果可能是由个体所不可控制的因素决定的;再者,过分强调结果或产出,会使管理者无法及时获得个体活动信息,从而不能很好地进行指导与帮助,而且可能会导致短期效益。绩效作为“行为”的观点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渐流行起来的。
概括起来,将绩效作为“行为”的观点主要基于以下事实。
1)许多工作后果并不一定是由员工的行为所产生的,也可能有与工作毫无关系的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2)工作执行者执行任务的机会不平等,并不是工作执行者在工作时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同任务有关。
3)过分重视结果会忽视重要的程序因素和人际关系因素。
4)产出/结果的产生可能包括许多个体无法控制的因素,尽管行为也要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但相比而言,它是在个体直接控制之中的。
5)实际上,现实中没有哪一个组织完全以“产出”作为衡量绩效的唯一尺度。
行为通常被认为是工作结果产生的原因之一,而工作结果或产出又是评估员工行为有效性的一种重要方法,即根据员工所取得的结果,来判定他们的行为的有效性。尽管将“绩效”界定为“行为”的观点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和认可,但“行为”与“绩效”一样,同样面临如何界定的尴尬局面。
4.“绩效”是“结果”与“过程(行为)”的统一体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将绩效界定为“结果+过程”是很有意义的,它不仅能更好地解释实际现象,而且一个相对宽泛的界定往往使绩效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这对绩效考核与管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作为结果和过程的绩效观,既有其优点,也有其缺点。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来看,单纯将绩效界定为结果/产出或行为/过程都是有失偏颇的。表1-1对这两种不同绩效观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表1-1 不同绩效观的优缺点比较
表1 年度考核等级及其对应的分配比例
注:基本薪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
一般来讲,不同的企业或企业中的不同人员对“结果”和“过程”的侧重点不同。
1)高速发展的企业或行业一般更重视“结果”,发展相对平稳的企业或行业则更重视“过程”。
2)强调反应速度、注重灵活、创新工作文化的企业一般更强调“结果”,强调流程、规范,注重稳固工作文化的企业一般更强调“过程”。
3)具体到企业不同类别的人员、不同层次的人员,层级越高越以结果为主,层级越低越以过程或行为为主,所谓“高层要做正确的事、中层要把事做正确、基层要正确地做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5.绩效=做了什么(实际收益)+能做什么(预期收益)
这个观点更适合知识工作者,也比较接近绩效管理的真正意图——关注未来!它不仅要看员工当前做了什么,也要关注将来还能够做什么,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
综上所述,绩效的含义是非常广泛的。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面对不同对象,绩效就有不同的含义。表1-2对几种绩效的主要定义适用情况进行了比较说明。
表1-2 绩效定义适用情况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