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大数据、互联网时代的城市治理(第4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物联网技术概述

一、内涵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系统、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如图3-1所示。物联网为人类社会增加了新的沟通维度,即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沟通。

图3-1 物联网示意图

1995年,比尔· 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曾提及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就提出,“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该报告对物联网概念进行了扩展,提出了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实现任意物体之间的互联(Any Time, Any Place, Any Things Connection),提出了无所不在的网络(Ubiquitous Networks)和无所不在的计算(Ubiquitous Computing)的发展愿景。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组成,如图3-2所示。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识读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传感器、终端、传感器网络等,主要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与人体结构中皮肤和五官的作用相似。网络层将感知层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类似于人体结构中的神经中枢和大脑。应用层是物联网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实现行业智能化,这类似于社会分工,最终构成人类社会。

图3-2 物联网三层结构示意图

二、相关技术

物联网的相关技术包括传感器、二维码、RFID和M2M等。

1.传感器

传感器是指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检测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变换成电信号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它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根据传感器工作原理,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和化学传感器两大类。物理传感器应用的是物理效应,诸如压电效应,磁致伸缩现象,离化、极化、热电、光电、磁电等效应。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都将转换成电信号。化学传感器包括那些以化学吸附、电化学反应等现象为因果关系的传感器,被测信号量的微小变化也将转换成电信号。

人们为了从外界获取信息,必须借助于感觉器官。而单靠人们自身的感觉器官,在研究自然现象和规律以及生产活动中它们的功能就远远不够了。为适应这种情况,就需要传感器。因此可以说,传感器是人类五官的延长,又称之为电五官。

新技术革命的到来,世界开始进入信息时代。在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要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而传感器是获取自然和生产领域中信息的主要途径与手段。

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可以说,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2.二维码

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矩形方阵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新一代条码技术,由一个二维码矩阵图形和一个二维码号,以及下方的说明文字组成,具有信息量大,纠错能力强,识读速度快,全方位识读等特点。

图3-3 采用二维码的小广告

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广告、图书、包装以及个人名片等多种载体上,用户通过手机摄像头扫描二维码即可浏览网页,下载图片、音频、视频、App,获取优惠券,了解产品信息等,省去了输入网址的麻烦。二维码在商贸、物流、新闻出版、文化娱乐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在一些城市,二维码甚至已经用在被称作“城市牛皮癣”的小广告上,对城管执法人员提出了新的整治问题,如图3-3所示。在2017年的全国两会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印上了二维码,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阅读政府工作报告。

3.RFID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是物联网代表性的技术。

RFID标签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与互联网、通信等技术相结合,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物品跟踪与信息共享。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

20世纪90年代以来,RFID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将其应用于很多领域,并积极推动相关技术与应用标准的国际化。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通信、信息安全等技术的发展,RFID技术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由于具有高速移动物体识别、多目标识别和非接触识别等特点,RFID技术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应用空间,被认为是21世纪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信息技术之一。

中国已经将RFID技术应用于铁路车号识别、身份证和票证管理、动物标识、特种设备与危险品管理、公共交通以及生产过程管理等多个领域。在未来的几年中,RFID技术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电子标签、读写器、系统集成软件、公共服务体系、标准化等方面都将取得新的进展。随着关键技术的不断进步,RFID产品的种类将越来越丰富,应用和衍生的增值服务也将越来越广泛。

4.M2M

简单地说,M2M(Machine to Machine)是将数据从一台终端传送到另一台终端,也就是机器与机器之间的对话。但从广义上来说,M2M可代表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人对机器(Man to Machine)、机器对人(Machine to Man)、移动网络对机器(Mobile to Machine)之间的连接与通信,它涵盖了所有实现在人、机器、系统之间建立通信连接的技术和手段。

作为实现机器与机器之间的无线通信手段,M2M为制造业信息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例如,在电力设备中安装可监测配电网运行参数的模块,实现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测、控制和管理维护;在石油设备中安装可以采集油井工作情况信息的模块,对油井设备进行远程调节和控制,及时、准确地了解油井设备工作情况;在汽车上配装采集车载信息终端、远程监控系统等,实现车辆运行状态监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