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北海白塔
建造时期:初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于1976年。
位置: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内。
结构:砖木石混合结构。
北海白塔是北京城区中心重要的人文标志之一。从辽代至明代,琼华岛顶上建的是殿宇,称为广寒殿或凉殿。清朝建都北京后,笃信佛教的顺治帝接受了他特别崇敬的西藏喇嘛诺门汗的建议,在广寒殿的旧址上建了白塔。从琼华岛山脚层层布列寺院殿宇,直至山顶,最高处是这座藏式白塔。万岁山则被俗称为白塔山。
白塔初建于清顺八年(1651年)。据记载,建塔耗费白银1700万两。清康熙八年和雍正五年,白塔因地震塌毁,先后进行过重修。1976年地震,白塔的宝顶被震毁,又进行了一次大修。
白塔山高32.8米。白塔高35.9米,比白塔山还要高,显得高大醒目。白塔由塔基、塔身和宝顶三部分组成。塔基的砖石为须弥座,座上有三层圆台,中部为圆形塔肚,最大直径为14米的塔肚子装饰简洁,只有朝南一面有红底黄字藏文图案的佛龛,装饰精细华丽,称为“眼光门”“时轮金刚门”,表示吉祥如意。上部为相轮,顶部为鎏金宝顶,分别称为“天盘”“地盘”“日”“月”“火焰”,宝顶缩腰处有动物及花草图案。塔身有306个通风口,塔内有一根通天柱,高达30米,由此可见白塔高超的建筑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