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选择你的行业
“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其本质就是找行业”,而不是看你的工作与所学专业是否“对口”。行业的选择之所以如此重要,因为它决定了在同等努力程度下你能达到的高度,因为职场成功无非就两个条件:“一是找到一个相对不错的行业,二是坚持做下来。”但是,毕业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没有行业意识,认为自己有能力,到哪个行业都可以发展,这是职业发展的大忌。曾经有一个针对工作十年以上职场老人的调查,在问到自己最后悔的职场选择是什么时,67%的人回答是入错了行。
可以说,确定自己的行业是初入职场头几年最关键的抉择,因为随着你工作日久,你就会发现你的行业选择不仅决定了你的知识、眼界、收入,而且决定了后期的跳槽、创业、人脉规划,甚至还决定了你生活的圈子、社会关系,更甚者还会影响你的情绪、性格、健康等。
不同行业未来的发展完全不同,这是经济环境、市场供需(如制造业过度竞争)甚至消费升级(如方便面的衰弱)等一系列因素所决定的。专业化只能让你成长,而行业化才能让你成功。资源决定能力,而最终是行业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空间,在你毕业时是看专业对不对口,而等你再跳槽时,就是看行业对不对口了,因此行业是职业发展中首要的选择因素。
第一节 时势比人强,行业趋势胜过一切
雷军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周鸿祎说过:“有一个竞争对手永远打不败,那就是趋势。”离开你所生活的时代,站在历史长河中,你就会发现,时势的力量不可抗拒,最终是大经济环境下的行业趋势决定了你未来的职业方向和发展空间。毕业后几年的时间,为什么有的人发展得很快?这是因为他找到了一个发展很快、自己又具有相对优势的行业或公司。一个行业如果处于快速发展中,你在其中就是顺势而为;而在一个夕阳行业,你会需要付出特别多的努力,由于机会有限,却不一定能收获很多。
先来看摘自《新京报》的一段新闻:
根据近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工资统计,行业差距、地区差距、岗位差距是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最主要原因是行业差距。
以2014年为例,人均年薪最高的行业依然是金融业,99659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94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9092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7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76603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49倍。
而人均年薪最低的行业农林牧渔业,仅25820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50%。也就是说,“第一名”金融业和“倒数第一名”农林牧渔业,相差近4倍。
是农林牧渔业的从业人员不努力吗?不是,只能说他们没有进入一个好行业、好平台。人的一生,最大的借力是借势,能够判断和把握历史发展方向的人,才真正无敌。选对了经济周期、踏入了高速增长的“风口”,想不赚钱都难。
纵观过去10年,中国的各大富豪、金领高管,多数集中于房地产、互联网、游戏、金融等领域,这里面是有内在原因的。例如,2005 ~2015年,房地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翻倍增长,客户需求翻倍,销售人员不必费力推广市场,只需顺势而动,销售额都能跟随行业发展快速提升。公司快速发展,又能给管理、技术等人员提供更多上升通道,因为市场扩大,需要更多的经理和区域总监,由此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造就了一大批房地产行业的财富精英。与之相对应的是:20万元年薪在生产性行业算是高薪,对房地产人才只能算可以接受,对金融机构只算是起步的薪水,所谓“先知三日,富贵十年”,道理就在于此。因为形势,可以让你的努力以几倍甚至几十倍放大。
而如果进入了一个夕阳行业,那是很可怕的。行业决定了你的发展空间,更决定了你资源的积累方向,有时候在一个错误行业,积累再多的资源也不一定有用武之地。
对于刚毕业的新人而言,在求职过程中面对跟专业相关或不相关的各种企业和岗位,怎样才能选准有潜力的“好”行业呢?
一、大方向看经济看科技,小方向看区域产业发展
在职业选择中,不要单纯从兴趣来看待行业选择,而要从未来10年的发展前景来考虑行业的选择,要看这个行业有没有新的概念、新的应用,具体到公司,就要看技术是否领先,有没有独特的概念和商业模式。
随着新科技的普及、新政策的出台,不断会有老行业被淘汰,同时也有新行业产生。新行业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回报,能提供更多的锻炼和快速成长的机会,但新兴行业的企业往往比较小,也许今天我们认为非常朝阳的行业,很可能在十年以后已经丧失了活力,社会的变化是难以预料的。其实类似的故事从十几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就在发生着: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外贸行业非常火热,当年的很多牛人进入了贸易公司,不出十年,现在这个行业就变得垂垂老矣,这就是行业趋势的影响。年龄到35岁以上,原来从事的行业被淘汰了,一切要从零开始,这个时候压力就会非常大。
现在很热门的行业也许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且竞争激烈,而现在还是冷门的行业,可能你又看不到它的前景或者看不上它的现状。因此,要想找准行业方向,宏观上是看清科技趋势,微观上是看清环境资源。首先,要看国家政策导向,认清社会发展前景和科技发展动态,研究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和所处区域的产业发展计划;其次,要看你所在城市的发展规划,如一线城市都在把重工业和污染行业外迁,如果你学的是冶金专业,又不想离开大城市,就要尽早向研发转型或者改行。
笔者认为,在中国未来5年,发展比较好的行业是:微电子、高端(个性化)制造、互联网、云计算、金融创新、城镇化建设、基因工程、医疗健康、养老、文化旅游、游戏、农产品升级等。如果你学的专业属于朝阳行业,那很好;如果对自己的专业实在没有兴趣,而你的专业又恰好处于一个没落行业,建议你可以考研究生,也可以去这些领域中大企业的市场部门工作,市场销售岗位一般对专业不太挑剔。记住,要做销售,也要做这些有前景行业的销售,而不要去做超市的销售。
2005年毕业的小赵,现就职于某互联网广告公司。大概在2008年的时候,她面临着一次换工作的机会,当时拿到入职通知书的最好企业是一家做电视购物的公司,她跟那个主管也聊得非常投缘。
但是她最终没有去,因为她觉得电视购物是一个夕阳行业。会看电视购物的可能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中国的确是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但要注意的是,下一波步入老龄化的是我们这样的人。我们这样的人还会相信电视购物吗?并不会。所以这个行业终究会面临转型或者升级换代,甚至直接被淘汰,这都非常有可能发生。
后来,那家公司逐渐销声匿迹了,最后的新闻停留在2012年。也许这个公司已经关闭了。那小赵当时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从目前来看就是一次对的选择。
二、紧盯资本流向
许多毕业生大呼看不懂资本市场的风云走向,但是在国外,毕业生选择行业时都会详尽分析近几年的资本流向,为什么?因为资本要想不断获利就必须不断找到符合人们需求的新兴行业,而毕业生找工作最需要获得的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工作机会。他们的目标不是一致的吗?风险资本最大的优势是会比市场对这个行业的认可提前两到三年,毕业生要去的最好的方向,就是资本已经布局进入的方向。这个方向非常的明确和清晰,行业、细分行业、企业、产品、服务都会非常清晰地摆在你眼前。简单说,资本其实已经为毕业生探好路了。
比如,资本认为节能环保领域是个能获得高额利润的领域(行业),它就会出击布局(收购)其中的企业。但肯定不只这一路资本看到了这个趋势,它的竞争对手也会找机会布局其中,为未来的竞争埋下伏笔。当更多的资本进入这个行业时,资本就会购买各种设备(生产资料)、雇佣相关的人员(这就是职位的产生)开始经营。这么多的资本转化成了各种其他形式的存在,这个行业马上就形成了一种快速发展的力量,这种力量造就了这个行业的“势”。这种“势”一旦得到更多的认同,便会形成一种强大的旋风,吸引更多的资本、社会力量、资源等源源不断涌入其中,这个行业也就有机会快速发展起来。这个过程中会成就好几家大的公司和若干中小企业。在这个“势”的形成过程中,你作为个体,会随着这个“势”而成就一番事业,也就是时势造英雄。
如果你经常关注财经新闻的话,可以看到,早在2000~2010年间,以高盛、软银、红杉基金、今日资本为代表的资本巨头,就向国内的中信银行、深圳比亚迪、无锡尚德、阿里巴巴、京东购物等公司投入了巨资,提前布局金融、电商、新能源市场。经过几年耕耘,这些新兴行业所代表的企业在世界各证交所挂牌上市后,投资公司基本都获得了几十倍的收益或控制权,而在几年前伴随着资本加入这些行业的新人,在十年后的今天,也成为猎头疯抢的对象。
同样的,资本如果认为一个行业没有更大的利润,外部需求已经开发到极致时,便会从这个行业撤走,这也就形成很多夕阳行业,这是向下的“势”,在此种趋势里的公司,绝大部分都将走向微利和没落之途。作为企业中的个体,是无法改变这种局面的。人由于弱小,就必须、也只能成为某种“势”中的一分子,依托于这个趋势去成长和发展,这也就是选择比努力重要的更深层次原因。
如何跟随资本布局你的行业?第一要关注相关信息,尤其是财经、证券、投行等的相关报告,还要了解各行业专家、企业家的最新动向;第二是要核实信息内涵,多跟业内前辈交流,他们更熟悉自己行业的真实情况,这比媒体炒作的和你自己摸索的更准确。如同炒股一样,资讯达到一定的容量,你对趋势就会有一个综合的判断,就能先于同龄人早几年进入一个朝阳行业,而不是等工作几年再转行,浪费职场积累期。
三、看就业人数与岗位缺口
就业看供需,而职业成长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即使这个职业、行业现在的需求量很大,但如果选择这个职业、行业的人很多,或者已呈饱和状态,那么你也要考虑是否应该重新选择。比如说会计专业需求量大,但是专业过热,毕业生也很多,初级岗位已经饱和了,结果反而难以就业。再比如你想从事策划工作,但是做房地产策划的人很多,而且高手如云,你可能难以发展,而如果你选择医疗行业的策划,这个行业正在市场化,做的人并不多,反而会有竞争优势。
小沈是某重点院校纺织专业的毕业生,2011年毕业期间,由于国内劳动力上涨,很多服装企业正在向东南亚转移。同学们发现服装行业就业缺口非常有限,有的人便及时调整就业思路,不再局限于服装、纺织类企业,多数人去公司应聘行政人员。然而,行政对写作、人际沟通能力有较高要求,还有大量中文、英语、法律、管理类毕业生竞争,即使有些幸运儿竞聘成功,亦危机四伏。
经过行业分析,小沈认为互联网属于未来就业发展方向,但是,他没有应聘互联网公司的行政人员,而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将目光投向了互联网杂志的时尚版编辑。这个岗位需求量虽然不大,但因为以服装奢侈品为主,技术含量较高。纺织专业学生丰富的面料服装知识和独特的审美视角,会令常规从事传媒业的中文、新闻专业毕业生望尘莫及。
很快,小沈的事业发展如鱼得水,当她被网站派遣独立采访大连国际服装节时,很多号称“助理秘书”的同学还在为如何不再端茶倒水而费尽心机……
通过小沈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中,所谓“专业对口”,早已成为一个宽泛的概念,很多新兴行业风起云涌,需要大量复合型人才。很多新兴行业需要的人才,不会是学校里培养的现成人才,一定需要到实际行业中历练一段时间才会入行。学历只是敲门砖,毕业生需要从零开始重新学习,所以建议不要被所学专业的固定名称和保守的就业方向所桎梏,还是要以行业为中心。
第二节 处理好自身基础与行业选择的关系
一、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专业对口行业
专业是细分,行业是整合。
专业是一种思维方式,是分解知识,从技术角度解释问题。
行业是一种思维模式,是整合专业,从资源角度解决问题。
企业中不同的岗位对求职者专业性的要求并不相同。语言、计算机、医药、电气、土木工程、模具等专业,一般要求必须专业对口。而对于文秘、市场营销、广告文案等岗位,对专业的要求便不是那么严格。当然,专业只是企业的一个参考方面,随着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断成熟和理性化,现已逐渐形成了对专业技能、项目经验和职业素质三方面综合考虑的用人标准。
1.专业对口的优点
第一,根正苗红。在企业选择人才的过程中,大学所学的专业,仍然是一个重要的衡量因素。比如,一流外企的人事主管,基本都是学劳资关系管理和人力资源专业的。在后续职场发展中,专业对口也是“加分点”,在知识密集型的组织中做管理职位,也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和一定的技术背景,以及足够的行业经验,否则你根本管不了别人。而在专业性较强的企业中,如果你不是这个专业出身,你最后也很难升到老总那一级别,比如说银行的老总大多数是金融相关专业出身。
第二,滞后效应。专业的效力,往往在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发挥不出威力,而过了5年甚至10年,会越来越成为一种优势。并非是你所学到的知识起了作用,而是一种你坚持在相关行业做下去后所积累的“绝对正宗”的品牌效应。比如,生物科学、建筑、新能源等专业特征强、需要硬实力的专业技能岗位,毕业之初,由于缺乏经验,其发展或许不如其他行业,但这些专业往往更具发展潜力,容易后发制人。
第三,冷门效应。越冷门的专业,如印刷、农牧等,一旦发挥威力则势不可挡,因为可替代性太小了。
第四,继续享有大学同学的人脉关系。
2.专业不对口的弊端
第一,起步晚,抛弃自己所学,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很难竞争过从事该领域的专业学生。
第二,某些重要岗位有专业限制,职场后期发展可能受限。
第三,读书期间的行业人脉资源基本无法使用。
因此,尽量别进你“永远都是外行”的行业,是对毕业生的一大忠告。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求职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学以致用”,也就是说工作尽可能要找“专业对口”的。因为,相较于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零经验”的大学生唯一的法宝就是四年所学了。所以,就业时千万不要盲目放弃专业,尤其是理工科类学生,因为这是未来职场晋升的必备条件。一旦放弃,再想回头就太难了。
工作五年多的小王,就尝到了放弃专业的苦果。小王本科学的是英语教育专业,当初就业,他并没像大多数同学那样选择专业对口的英语老师或外贸岗位,而是应聘到一家大型制药企业做质量管理工作。当时,他还曾为自己的“另辟蹊径”感到得意,没想到工作五年后,放弃专业所带来的问题纷纷显露出来。看到同事都因考了职业药师证而升职加薪,小王却因为专业不对口而无法考证评职称,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也局限在供应商管理、客户投诉上,眼看晋升无望,职场路越往前走越艰难。
以小王目前的状况,跳槽等于换一家公司做同样的工作,毫无意义。所以,要么公司内部转岗,要么只能在质量岗位熬下去了。所幸,他的公司最近正在拓展国际贸易业务,小王因为有英语专业八级的底子而有幸参与其中。笔者建议他,企业内部转岗机会非常难得,一定要牢牢把握,尽快了解国际贸易业务流程,学习医药行业英语词汇,发挥医药质量管理岗位经验与英语专业优势,争取转到国际贸易岗位。
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求职时都容易走入这样的误区,为了所谓的“高薪、名企、工作舒适”等光环而选择专业不相关的岗位。等真正进入职场几年后,晋升发展受挫,才发现当初放弃专业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悔之已晚,此时即便能转岗也需要一切从零开始,但有些人根本没有转岗的机会,只能在煎熬迷茫中苦苦寻找出路。
因此,年轻人也需要知道如何将学业转化为职业,每个行业中都会有适合你的工作岗位,除去一些对专业技能要求很高的专业岗位之外,其他大多数岗位都是可以跨专业就业的。如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以前只招经管类人才,但现在法律、物理、数学系的毕业生都有。跨专业就业并不可怕,你要从行业的角度来看待你的专业,而不是从岗位的角度来看待专业。
二、把握“好行业”与“好平台”之间的平衡
行业潜力与企业平台大小是就业选择的第一考虑因素,而非薪水和职位。“好行业+好平台”当然最好了,如四大银行、四大审计公司。金融行业堪称国内目前发展最好的行业之一,可以预见的是,国内金融行业随着国家对金融行业的重视以及与世界金融的不断接轨,发展势头会越来越好。同时金融行业里有大量规章制度健全、薪酬领先的知名大公司。
但最让人纠结的是要在好行业和好公司之间做选择,这也让许多拿到多份入职通知书的应届生纠结。好行业里面有一些小公司,确实不敢轻易进去,而优秀的公司即便在一个普通行业,也会因其管理成熟而收获更多的职场规范,业务和视野也会更广,名企的工作经历也会和名校光环一样,能帮助你在下一个阶段发展得轻松一点,对自己未来跳槽或转行更有利。
比如,你被一家传统制造业国企和一家成长性互联网公司同时录取的话要如何抉择?笔者的建议是:首先看趋势,如果这个国企生产的产品不具有垄断性,很容易被民营企业代替,那么从长远来看一样不具备发展前景;其次你得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假如你下一步想创业,那么就选择一个“风口”行业的小企业快速成长,如果你就想要一个稳定,还是建议去国企。
总之,求职者一定要把平台大小和行业延展性放在考量的第一位,你现在看着光鲜的公司或行业,很有可能很快就被埋没在信息时代的尘埃里,所以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敏锐。职业发展不仅仅是挣一份工钱那么简单,更多的是积累和成长,好的平台和延展性可以保证危机到来时,你的技能(软技能和硬技能)都不会过时,并可以很快地运用到新的行业里去,甚至可以成为你在新兴行业里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在不断尝试中选定“真兴趣”与“好行业”的结合点
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就像有人说对经济、金融更感兴趣,于是从IT转行到经济、金融,但由于专业出身、行业经历、人脉资源限制,无法成功转行,最后还是回来搞IT。对新人而言,完全依据兴趣选择行业主要有三个障碍。
障碍一:想知道自己的兴趣并不容易。
笔者见过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前忙着应付高考,上大学后天天窝在宿舍打游戏、看韩剧,根本没有培养出健康良好的兴趣爱好。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大多数人的爱好,真的只是爱好而已。比如,有的人喜欢烘焙和素描或速写,也经常能搞出一些作品在朋友圈里“骗赞”,或者他心血来潮辞了职跑去做蛋糕师或是画家,估计是很难找到出路的。
一个人适合什么跟喜不喜欢不一定有关系,职业选择跟你的愿望也不一定有联系,而只与你能把什么事情干好有关系,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大多数人是因为能干好某件事所以喜欢,而不是因为喜欢所以干得好。事实上,工作的本质是让自己具备越来越值钱的工作能力,而没有让你更有乐趣、更漂亮、更健康的义务,认为“工作应该充满乐趣”的念头都未免失之于天真。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在最初的时候所形成的兴趣是不稳定的,我们并不清楚自己真正的兴趣是什么,或者由于接触范围有限,对许多事情还难以发现是否有兴趣,而有的东西从表层看有兴趣,真正深入下去未必能维持初期的热情。我们往往只有到了一定的年龄阶段,有了一定经历之后,对自己的内心和环境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形成具体的、现实的、稳定的职业兴趣。
障碍二:真正的兴趣不是以目的为导向,而是以过程为导向。
举个例子,如果说想做程序员,是因为做这个行业能有较高的收入,那就不是兴趣,因为这是目的导向。而如果说做程序员很享受那种连夜调试之后调通的感觉,那就是过程导向,这才是真有兴趣。
回到开始的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吗?回顾一下自己的人生,从小时候开始,做哪些事是出于目的导向(如为了钱、讨好父母老师、逃避惩罚等),而做哪些事是过程导向(完全沉浸在过程中),大约就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它不应该是一个行业,而应该是某一行为,如跟人聊天、玩游戏、看书、打球、打牌、开车、旅游……似乎这些都不与工作相关,而任何职业要想做好,都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不断地学习。
障碍三:将兴趣转换为财富也是需要资源的。
“兴趣不是因,而是果。我们对某个工作没兴趣只有三点原因,一是没天赋做不了,二是没钱去做,三是做了没钱。真正决定你职业选择的不是兴趣,而是你的资源。”[4]一个本科金融专业的学生,热爱心理学,一度想要去做心理咨询师。她上大二的时候在学校心理学选修课上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老师告诉她,追求你的理想,但是你要有能力去养活它。所以,找一份能够养活你的兴趣的工作,然后去不求回报地做你感兴趣的事吧。
所以,在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想做什么”和“行业回报”结合起来。这个回报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也包括自己的心情、发展前景、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否则进入一个行业后,没有回报刺激,即使有兴趣也是枉然。
我们说对某个行业感兴趣,往往不是因为了解它,而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任何一个专业一旦深入就不是那么简单有趣了。因此对大多数人,笔者的建议是:在你自认为还未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之前,在“尽量少”与“尽量早”的时间里做“尽量多”的尝试,并且在尝试可能性的过程中获得可行性的能力,同时发现新的机会。这个未来不是想出来的,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只有做了才知道,你只能在做的过程中去选择。因为无论你是从事技术还是管理,没有几年的行业经验,你很难说了解一个行业,如对行业惯例、发展趋势的了解、行业的价值链条、各个层面的细节、人脉关系的积累等都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积累。换句话说,你要先入行。你只有入了行,才能选择是不是真的要走这条路,否则都不过是个爱好而已。
曾经看到《知乎》上的一篇帖子,作者基于自身经历对择业与兴趣的关系给出了独到的理解。
“真喜欢,假喜欢”,试一试就知道了
如何择业?当然是尝试。我并不相信有什么规则能让你不需要亲身实践探索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
我曾经以为自己会成为一个老师,后来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家教之后对老师这个职业深恶痛绝。并不是这个职业本身不好,而是它不适合我,我不喜欢把我知道的东西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出来,我也不喜欢看见那些讨厌学习的孩子日日荒废功课。真的,那种心理压力,我承受不来,所以我决定不做老师。
我也曾经以为我会成为一名文案。但是当我分别在local和4A都实习了一遍后,我发现文案这个职业要求的那种忍耐力,忍耐灵感到来前的黑暗的毅力我没有。我着急,我“急功近利”,我看不到结果抓不到具体的东西就会焦躁。而创意、灵感,是一种积累之后不断挖掘、等待、整理,然后渐渐浮出水面臻于完美的东西。我等不了,沉不下心。所以为了不折磨自己,我决定不做文案。
我做了相当长一段时间Account的工作,然后发现,这一次我好像找对职业了,做起来很开心,接触的都是喜欢的东西,有挑战有提升,而且煎熬和不适的感觉都很少。目前想想,一直做下去,似乎也很好。所以如果没有意外,我毕业就正式成为一名CRM领域的AE了。
有很多广告界同行,逢人就劝莫入此行,我也被劝过很多次。但是我想说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你如此嫌弃避之不及的东西也许是别人喜欢和乐意为之奋斗终身的东西。很多以工资低、加班多、工作强度高这些单方面因素说服别人莫入此行的人都是太过片面的。
世界是很复杂的,择业也是很复杂的,也许和择偶一样复杂吧。穆念慈偏偏喜欢杨康,即使他“渣”,“渣”得惊天动地,“渣”得路人皆知。可是那又怎么样呢?有的事情、有的人,遇上了,就选了,就算苦不堪言,拉扯着不肯放手,还是因为心里觉得合适。这个人是适合我的,这个职业是我想做的。就像很多吵吵闹闹的老夫老妻一样,虽然多年以来彼此也多有不满,一切不尽如人意,但嘴上念叨是嘴上念叨,日子还是跟他/她一起过更舒坦。
没有什么入错行,没有哪一行是错的,只有不适合你的。不是人人都适合赚大钱,不是人人都可以从事金融证券、互联网、IT,有时候是能力不行,有时候是真不喜欢,做着那些燃不起热情的东西,心累。
我的劝告就是不要早早做决定,多走走看看,如果你在做着这一份工作的时候能够被下一份吸引,那就去做下一份试试看。不跟甲乙丙丁几个路人谈过恋爱哪知道什么挚爱深情。大学时候没有实践经验那就去边工作边实践,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不是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嘛?哪有那么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的事情,我更相信人生就是循序渐进。不要急,不要慌,该做的,没做的,一步一步来,慢慢补齐了。从容地去体验,然后做选择。选错了就再选。即使可能运气不好,终其一生都没有选到最合适、最爱的那一个,可起码每一次都做了比上一次更好的选择啊。在这个过程中,做好每一件可以做好的事,就已经为我们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很坚实的基础了。别的,随它去吧。
四、尽可能在认定行业的基础上“先就业后择业”
我们要辩证看待“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并不是说这样一定没有好出路,但是现实中,第一份工作几乎就是你的终身行业标签,即便你不这么认为,大多数HR也是这么想的。
应届生就业时,企业一般会看你专业对不对口,有没有经验,而当你工作以后再想跳槽时,企业往往看的不再是你学的专业,而是看你上一份做的是什么工作、行业是不是对口了。如果你想先就业后择业,其实到时候可能就没有选择了,一年后你甚至会发现,自己连应届毕业生都比不上。
“先就业后择业”的前提是确定自己是否要在这个行业长期发展,否则,你一旦选择了一个既不适合自己发展、又没有前景的行业,转行成本非常高。因为工作头几年,新人多忙于“战术”性的具体工作,缺乏职业生涯总体“战略”思考,很多人都是在工作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入错行了,到时候想转行将面临诸多挑战。
所以,假如你在毕业之初就有中意的行业,那么你是幸运的,你需要全力以赴、竭尽所能挤进这个行业,大公司进不去就进小公司,一定有办法。
假如你毕业之初没有发现适合自己的行业,那么就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内选择,职业规划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是在工作中显现出来的,你要不断去尝试,只有你亲身经历的东西,才会印象深刻,才能让你知道自己是否喜欢它,才知道你是要坚持,还是要放弃。
选工作其实就是选行业[5]
前些日子,我一个亲戚的女儿小颖在北京同时拿到两份offer,一个是一家专门代理冷冻薯条的公司,另一个是一家代理纸制品和纸装的公司。两家公司待遇、离家远近都相差无几,小颖实在不知道该选哪一个,觉得自己对美食比较感兴趣,想去那家与食品有点关联的薯条公司试一试。我给小颖从行业发展和工作性质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对薯条的需求以及人们对纸制品的需求,哪一个更有可能在未来的3年、5年乃至15年之后保持稳中有升的势头?哪一个有可能会一落千丈或者萎靡不振?答案非常简单,以美食闻名天下的中国拥有太多选择,薯条能够挤占的空间实在有限;而且,人们越来越怕长胖、怕得脂肪肝,对薯条的消费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相反,人们对纸制品的需求,一定会在未来保持稳中有升。包装牛奶盒用的卡纸、电商配套纸箱、在中国市场上销量还微乎其微的厨房用纸……在未来会长期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
二是分析工作性质。卖薯条和卖纸巾都会积累什么样的工作经验呢?小颖告诉我,薯条的主要销售渠道是酒吧和一些小型西餐厅,而纸巾的主要销售渠道自然是超市。假设小颖工作了5年,要么,她认识了很多酒吧的老板,她如果不想卖薯条,还可以卖酒、卖烟,顺便卖点爆米花给酒吧老板;要么,她学会了熟练地和超市打交道,如果她不想拓展纸巾的销售渠道,她可以利用原来的渠道经验卖毛巾、围巾、卫生巾!如果你是小颖,你会更愿意和酒吧打交道还是和家乐福打交道?
我并不是鼓励大家过分地挑肥拣瘦,一定要挖掘出一个未来有无限发展的行业来。在市场经济已经极大发展的今天,很难有一个行业会让普通员工一夜暴富。但是,相比之下,不同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如果职位相近,兴趣要服从于行业,尽量选择增量更大的行业。
第三节 学会做行业分析
知识只是一种资源,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那是在大多数人无法获得知识的前提下。在大学成为普及化教育之后,同质化的知识已经不可能改变命运。工作后你会发现,真正能改变命运的是你眼界的宽度和境界的高度,这决定了你所能找到和运用的资源。
其实,让应届毕业生做职业规划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对各个行业根本就不了解,加之国内的高校普遍注重知识教育,而对跳出专业之外的行业分析、职业探索引导不够。现行职业规划提到自我反思、职业测评等探索方法,当你实际应用时,你会发现这些都是说起来轻松简单,但做起来很难。因为我们的思维往往会被所处的环境局限,一是范围,二是高度。反省只能让你知道自己现在不喜欢的原因,但不会让你知道未来喜欢什么。而行业分析正是通过对企业圈、产业价值链、专业上下游的分析,让你从经济、需求变化等全局进行综合宏观思考,从而排除主观偏见,逐步明确个人需要,找到自己的优势与未来行业发展的平衡,从而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行业分析是职业探索的基础,以搜集职业信息为主,在国外几乎是毕业生求职前的必修课。一般而言,行业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把握实习机会
对应届生而言,实习是最佳行业探索手段。许多人在工作之后,方才发现实习期间自由探索的宝贵。实习,不为那漂亮的简历,为的是选择就业时有更明确的方向与更从容的态度。实习也并非让你抱着“打酱油”的心态匆匆一瞥,而是认真地工作,多听、多问、多看、多思考,能够在这份实习中有所得,有所思,持着一颗好奇的心去探知这个世界,你看到的景色,可能都不是你所爱,但你却可以从对比中发现心之所向。
二、勤于情报分析
世界是公平的,信息是相对透明的,但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不平等的。为什么有的人经常后悔自己高中毕业时的志愿选择,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父母前三年思想关注点都在准备高考上,与外界交互不足,没有充裕的信息支撑,也很难预判四年后的发展趋势。而缺乏信息支撑的决策,是最可怕的决策,正所谓“心中无数点子多,头脑糊涂决心大”。择业也是一样的,在没有有效信息支援的情况下很难保证方向正确,应届生找工作最大的弱势是信息来源少、质量低(主要因为圈子层次低)。择业的时候,我们需要知道的信息可能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你自己真正对什么感兴趣,是否能保证真正开始从事这份工作时,兴趣能坚持下来?
第二,你针对目标岗位的优势在哪里,目标岗位的职业发展路径是否也是你喜欢的?
第三,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第四,岗位的待遇是否能够满足你期望的物质需要?
对于前面的三项,没有在某个岗位上摸爬滚打过一段时间,是难以体会、或是没有足够判断力的。去目标公司实习是个好办法,但是在兼顾学业的情况下,实习也很难涉及足够多的岗位或行业。所以这个时候,信息收集非常关键,你不需要求人,你只需要有一台电脑,能上网,以及购买相应的专业报刊,然后坐下来,坚持下来就能做到。职业测评就像西医,只能帮你将影响职业选择的因素进行分解,向你解释这个问题。当你第一次面临职业选择时,你会发现要选择的并不是抽象的天分、兴趣、性格、价值观,而是具体的组织、行业、岗位、地域。你会发现你根本无法分开来谈,甚至因为信息的缺乏,你难以判断选择的优先次序。而行业分析就像中医,是整体对整体,从综合的角度来分析,从你能找到的资料中寻找平衡、做出取舍,这样才能真正地解决问题。
第一步:圈定对应行业,或拓展至相关行业。
第一,登陆招聘网站,找到中意公司,搞清楚公司所在行业,百度搜索行业发展概况。
第二,通过互联网、行业杂志、产业报告等,了解该行业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分析你的专长能否在此行业得到发挥。
比如,我们来分析《新浪财经》中的一段话。
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经讲过:“金融业作为社会的设计来讲,是社会比较优势的位置,控制了更多资源,相对比较多的交易技巧,使得相对在货币资金周转过程中占的比例比较大,赚钱比较容易,工资高,地位高,聪明人就多,越聪明的人进去以后就越设计,越搞越复杂,搞不懂,再往前搞,最终只要不把这个戳穿了,搞破了,再往前走,现在说盖房子挣钱多了,盖房子的比金融差远了……”
通过这段话,我们可以分析出一个重要的结论,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还将持续一段时期,金融行业作为基础支撑产业还将有一个持续性的增长。
第三,参加与行业相关的各类讲座和博览会。行业会议的最大好处就是参会者都是圈里人,而且领导居多,通过自购门票、他人或企业引荐、会务甚至志愿者等任何渠道都可以参加。曾经有一个毕业于三本院校的女孩,苦于没有实习机会,后来她发现酒店里经常有各个公司做活动,于是她频繁地出入这些场合,逐渐掌握了很多行业知识和内部招聘信息,最后顺利进入了宝洁公司做推广专员。
第二步:确定行业内TOP5或TOP10企业名单,并根据其产品特色分角度研究行业情报。
第一,通过互联网、行业协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等渠道查询企业排名(如销售额、增长率、零售终端数等),同时关注企业的战略调整、市场布局、新产品发布、收并购信息等。
第二,查阅PE/VC、证券等金融机构的行业/企业分析、案例分析、产品分析、行业预测等报告。
第三,研读至少三本关于意向企业或行业的书。
第四,分析意向企业的业务生态圈。这项工作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好处:一是有利于我们了解目标企业的生态环境,到底有哪些公司在跟这家企业做生意?他们各自的状况是怎么样的?这些信息,在面试的时候可以发挥大作用。很多人都知道面试的时候应该表现出很了解这家公司的样子,但是却苦于不知道如何表现,因为我们自己并没有认真地做过任何研究,所以也就说不出什么有见地的话来。而分析企业的业务生态圈就可以帮你建立起对目标公司的充分了解。第二个好处就更大了,因为通过分析企业的业务生态圈,我们可以找到进入目标企业的最佳通路,这也是“曲线就业”发挥价值的重要基础。
第三步:寻找意向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他们、接触他们。
第一,联系行业/企业内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人脉资源)。
第二,搜索意向企业员工的博客、微博、论坛等,观察这个领域做的比较成功的人最终达到的成就大概是什么样子。
比如,我们来分析《国际先驱导报》中关于国内律师行业的一篇文章。
“20%的律师占了行业80%的收入,收入差距很大,社会对律师高收入的印象主要来源于金字塔顶尖的20%人群,而大量的律师其实收入并不高,尤其是年轻律师普遍生活很艰难,甚至要养活自己都很难。”长期代理农民工维权官司而出名的周立太律师表示,现在都说法官待遇低,而很少人关心青年律师的待遇问题。一些青年律师,一个月也就三四千元,还要租房子,生活艰难。有的农民工打赢官司后,却拒付律师代理费,无奈之下只有将农民工告上法庭,但追讨成功的寥寥无几。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业3年左右的律师年平均工资在三四万元左右,收入只够“糊口”,一些新律师在最艰难的头三年,因案源稀少,很多时候没有任何收入。记者认识的一名青年律师,刚入行时,在一年内没有任何收入,还要靠家里接济,当成功拿到第一笔2000元的代理费时,激动得晚上都睡不着觉。后来收入虽有所增加,但也就停留在“温饱”水平,比起当公务员或经商的大学同学,他的社会地位与收入待遇都有较大落差。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律师职业,转而投身金融行业。
一些资深律师表示,近年来中国律师的数量在增长,但是进入门槛在下降,素质也在下降。“大部分参加过司法考试的年轻人,第一选项是当公务员、当法官检察官,第二是去国企或跨国公司,第三是民营企业,实在没辙了才当律师。青年律师培养非常重要,但是现在他们不愿意当律师。”而在法治成熟的国家,律师应是一个精英群体。
业内人士认为,从依法治国的角度看,法治社会需要专业人士提供大量的法律服务,但目前全国每1万人口平均拥有1.6名律师,离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应该鼓励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律师队伍。“当前我们强调简政放权,凡是市场、社会能够调节的,政府就要退出。政府退出后,社会力量要填补这个空白,其中主要的一支力量就是律师。律师通过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用法律手段提高社会管理的有效性。”上述业内人士说。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分析出几个信息点。
一是中国目前还有“人治大于法治”的现象,律师不像国外电视剧中描述的那么“精英”,主要还是依附政府、法官等行政资源。
二是律师如果做不下去的话,可以转行去做金融,那么平时应该做这方面的准备。
三是律师这个行业发展前景还是有的,但要找到一个好的生存平台才能坚持下来,如知名律所、企业法务顾问、兼职律师。
第三,通过招聘网站查询意向企业离职人员的习惯去向。分析意向岗位的竞争力(可取代性)如何。
三、做好生涯访谈
年轻人总会有一些不成熟的、理想化的、草率的想法,也会有因为自己的阅历与思维模式的局限而产生的迷惑。而工作几年的人经常会后悔,如果当时抓住那个机会就好了、如果当时选择那个行业就好了……其实很多机会并不是当时你没看到,而是你没看懂,所以你不去做,甚至是不敢做。不同年纪看同一本书,我们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人看同一件事,也会有不同的角度;同一件事,用不同的态度去看,也会有不同的结果。
所以,寻找职场前辈、家族长辈或其他行业成功者做生涯访谈,是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意向行业、目标企业的重要途径,也是就业前行业分析的重要补充。
(1)寻找行业里的前辈。
“要知山下事,需问过来人”,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清楚,某一个行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哪些专业最吃得开、哪些岗位最有发展。通过与行业前辈的深度访谈,也可以帮助你获取相关行业领域的潜在入职标准、核心素质要求、晋升路径和工作者的内心感受等内在信息,以及个人在这个行业里面应该怎样发展。前辈还可以从局外人的角度看你是否真正适合某一个行业。
不同的人在不同的阶段对同一行业或职业的认识是不同的,因此你要根据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在每个职业领域寻找三位以上的在职人士进行访谈,既有初入职场的人士,也有工作了一定年限的中高层人士,并且进一步对交流结果进行对比验证,这样才能避免受某一个人的主观意见影响。
找到合适并愿意接受访谈的人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这在于你过去的人脉积累。你可以通过自己所在院系老师的推荐、同学及学长的推荐、父母亲戚及他们的朋友、各种职业QQ群、专业论坛、博客和网站等渠道,甚至可以通过应聘实习生的方式去寻找,哪怕面试没通过,你也可以向对方咨询一些问题。有的毕业生没有信心联系受访对象,觉得素不相识的人不会帮助自己,其实如果你不尝试一下又怎么知道呢?如果你乐意去问,中年男女多数都是好为人师的。找人就像找工作一样,你把这当作找工作的预演,只要你用心去找、去争取,总能找到,哪怕只是这个过程,都能帮你在毕业时胜过别人。
(2)寻找几个同龄人和大你10~20岁的长辈来分析你的优缺点。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真正的朋友经常会指出你的缺点,让你不舒服,天天讨好你的肯定不是真朋友。你可以将你的优点与缺点写出来,然后让你的朋友们进行评价,你可以通过别人对你的评价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
之所以还要找几位大你10~20岁的长辈,是因为很多同龄人的思维方式和你差不多,与其跟他们共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路,不如直接找几位家族中的长辈,让他们用自己半生的社会经验以及对你的了解来为你的行业选择提供一些建议。长辈亲人是真心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你的人,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多是有利于你成长的。
(3)找你身边最牛的那个人去咨询,而不是你最信任的。
最信任的人,如闺蜜、同学,你信任他们是因为他们是你最亲近的人,但最亲近的人,往往是与你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因为差距太大的人很难成为很好的朋友,所以他们也只能给你一个与你的眼界见识差不多的选择。记住,要去找你身边最欣赏、最牛的那个人帮你提建议,才是正确的。
经过行业分析和职业探索,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去走过别人一到两年的初级经验。这样的情况下,在你的头脑当中,就会有一个确定性趋势。这个确定性趋势是什么呢?是你相信某一件事在未来5年一定会发生。举例来说,华为的任正非,从1995年踏入通信设备行业开始,他就坚信通信设备行业一定是要向上发展的,这是国家的需求,个人的需求,通信局的需求。马云刚刚做电子商务的时候,是他1994年去美国出差回来之后,他坚信中国人一定会用上互联网,而网上购物一定会成为趋势。这就是他头脑中的确定性趋势。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从来没有用5年的眼光,去考虑过你是否选择了一个确定性趋势。当你脑子中没有这个确定性趋势的时候,变数就很大,很容易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