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申请大战结束后的思考
文/田旺
今年的申请大战已经进入尾声,录取结果陆续出来,有了不少欣喜,也有很多总结。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今年的申请感受就是“人多”,如果用四个字来展望未来的申请趋势就是“越来越多”。就像耶鲁大学经济学博士项目在给一个学生的拒信中写道:“你很优秀,但非常遗憾,今年我们有10500个申请者,但我们只有14个录取名额。”申请人数的不断增加,给我们的申请和校方的审理都带来了不少变化。
成绩单需通过评估
首先,申请人数持续增长,使得美国大学对于中国学生申请的审核变得更加严格。在过去的申请中,学生只需要将自己在大学的成绩单寄送到申请学校就可以了。从去年开始,不少学校要求国际学生,(有些学校只要求来自中国的申请者)将成绩单通过评估机构(WES或ECE等)的评估再送到学校。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大学的评分标准参差不齐,还有一些学生会在成绩单上动手脚。而通过评估机构评估,可以得到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数,并且因为评估机构和教育部有合作,可以查询学生成绩单的真伪,最大程度上避免了成绩造假。
文书题目多变,面试院校增加
其次,因为可选的人越来越多,美国大学会通过更丰富的手段来判断学生是否优秀,而不只是将目光集中于硬件条件上。这点主要体现在文书题目的丰富和面试学校的增加。在早些年,大多数学校要求学生提供的文书都是简历、个人陈述和老师的推荐信。而近几年,商科和一些文科的文书题目变得更加丰富,各种新鲜的申请短文题目层出不穷。有些项目(比如麻省理工的金融学硕士)为了防止学生总结前人的文书经验,每年都会换短文题目。纵使都是考察领导力,文书题目也会从紧急情况决策制定题换到如何处理团队中不达标成员的题目。紧跟学校变化,我们的顾问老师每年都会在申请开始前总结出这些学校的题目,进行讨论,拆解分析文书题目,保证指导学生的文书内容和题目考查点高度一致,这也是保障我们每年拿到顶尖录取的重要方法。另一种考察方法是面试,过去只有少数学校的少数专业,比如MBA、金融、会计会进行面试。但今年越来越多的学校和专业要求面试,以哥伦比亚大学为例,从金融工程到运筹学,从东亚研究到社会工作,从机械工程到电子工程全都需要面试才能拿到录取。而面试的手段也从简单的电话面试到视频面试再到面对面交流,为了表达对面试的重视,一些学校,比如MIT,在申请季专门派面试官来上海面试。通过面试,学校可以考查申请者申请资料的真实性,申请者英文表达能力,职业目标,研究兴趣,气质形象,甚至是个性、智商和情商。所以在今年的申请过程中,我们也加大了对面试的辅导力度,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可以口述自己的简历,同时能够表达出气质性格上最优秀的一面。
申请截止日期提前
再者,人数的增加给校方带来了审核上的压力。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审核学生材料,不少学校将截止日期提前,在我们过去的概念中,圣诞节和新年是重要的截止日期,而今年不少学校把这个日期放到了11月中下旬,甚至一些顶尖的MBA项目更是把截止日期放到了10月1日。截止日期的提前要求我们的同学需要更早的拿到相应的GT成绩,更早地联系好推荐人,更早地找新东方,更早地递交申请。针对这个变化,我们今年开设了在暑假就开课的workshop申请班,2014年入学的同学们的申请工作从2013暑期就可以启动了。人数的不断增加也迫使学校在传统的录取机制上进行改革,简化申请程序。比如,越来越多的学校要求申请者先提供扫描的成绩单,不要寄送。推荐信要电子推荐,不再欢迎纸质推荐信。这大大简化了申请流程,也减少了学校和学生的工作量。不过如果学校录取学生之后,学生仍然要提供官方成绩单。
最后,关于申请难度的变化。硕士逐渐取代博士成为申请的主流,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可以承担两年50万人民币左右的学费加生活费。不少学校在硕士项目上大量增加录取名额,也使得一些项目背上了比较“水”的名声,比如某常春藤名校的EE项目,每年要招收数百名中国学生。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博士的录取难度不断增大,奖学金也越给越少,纽约大学经济学硕士在读的一位同学告诉我,他们整个项目申请到博士的人聊聊无几,因为竞争太激烈,很多教授没有科研经费,无法发出足够的奖学金。于是,就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某位导师在看中学生后,先问学生有没有经费支持他自己读博士,如果有,会优先考虑。所以,如果经济上不是很大问题的同学,可以考虑先读硕士,再考虑是否继续读博。
以上就是我观察到的2013年申请趋势的变化,针对于此,我要给同学们一些建议。第一,分数已经被中国同学提的很高了,要想崭露头角,你只能把它考得再高一些。第二,早做打算和准备,要早点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专业选择,背景提升,院校选择以及文书写作。早起的鸟儿有食吃,是有道理的。第三,要能理性客观的分析自己的申请条件,用数据分析选校,不能只凭感觉和理想。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申请数据,可以给出学生合理的选校建议,让学生不但能申请到院校,还能申请到理想的院校。
2013的申请大战即将过去,2014年的大战就要拉开帷幕,我们准备好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