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走出胡同口,用广角镜头再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前一阶段,新华社围绕改革开放发了不少稿子。许多编辑、记者深入调查研究,大胆触及实际工作中的难点和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热点,作了一些尝试。姬乃甫、陈乃进、陈芸同志采写的《关于物价的通信》就是其中一例。继这篇报道之后,国内部、对外部围绕物价问题又写了几篇报道,社会效果也是好的。此外,关于劳动制度改革的连续报道,《经济参考报》开展的关于“回扣”问题的讨论,都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这些报道对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改革起了一定的作用。今后,我们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层次地加强关于改革的报道。
新华社编辑、记者要密切注意各地的改革实践,及时报道在探索过程中新出台的、有成效的、又为国家政策所允许的改革措施,报道各地经过实践检验过的新的做法、新的试验、新的经验。在进行这方面的报道时,要力求反映出这些改革措施的决策过程。要继续报道各项改革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带来的变化。在进行这方面的报道时,要充分考虑到现实生活的复杂性。要清醒地认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事物都是“多因多果”的,很少有“一因一果”的。要用“多因多果”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思考问题,不要重复“一包就灵”“一放就灵”这种简单化的报道方式。要揭示改革、开放对各阶层人士心灵的冲击,反映在新旧体制交替过程中人们观念上的种种变化。要反映各种突如其来的大变动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上引起的波动,要深刻地揭示人们怎样在探索过程中一步步实现了思想的大解放。
在讨论中,一些编辑、记者还谈到扩大报道面的问题。1988年,李德润、曹永安、张持坚同志采写了一组中小学教育广角镜,系统地、多侧面地反映了中小学教育中的各种问题,反映了中小学教师的喜怒哀乐,文虽短小,但非常感人。继这组报道之后,新华社国内部又播发了精神文明广角镜和其他一些类似的报道,触及了过去很少触及的社会生活领域,报纸喜欢登,读者喜欢看。这几组报道给我们的启发是,只要从狭窄的小胡同走出来,用广角镜头去拍摄和再现社会生活,我们报道的天地就会更加广阔。
从当前我们国内报道的结构来看,对中心工作以外的领域还很少涉及,报道面还比较狭窄。为了扩大报道领域,今后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做一些文章:
一、新闻人物和人物新闻
过去,我们常说新闻报道“见物不见人”。没有人物的情绪、没有人物的活动,新闻报道就“活”不起来,也很难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党十三大和七届人大会议期间,我们在人物新闻上作了一些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由于受会议的局限,当时采写的“新闻人物”大都是部长以上领导干部,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人、农民、企业家、教师、医生、工程师,我们报道得还比较少。今后,我们应大量采访各行各业的新闻人物,大量播发千字以内的“人物新闻”。要让国内外读者从我们的报道中看到十亿中国人民在改革大潮中的种种表现,看到普通人的生活,从大量的新闻人物身上看到改革的前途和希望。
二、生活情趣报道
在变革的年代,往往会引起人们生活情趣的变化。1988年7月25日《人民日报》国内版和海外版同时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采写的一篇小通讯,题目是《温州老妪爱花衣》。这篇只有几百字的短篇,真实地反映了温州地区老太太生活情趣的变化。记者既没有说这是改革的成果,也没有贴上“生活水平提高”的标签。这样的报道发表得多了,读者便可以从各阶层人士生活情趣的变化中得出他们自己的判断。在下半年举办的全国城市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之前,我们不妨试一试,采写一些反映工人、农民体育爱好者生活情趣的稿件。
三、文化生活报道
电影、电视、戏剧、舞蹈、绘画、书法、围棋、象棋,凡有助于活跃人们健康的文化生活的活动,都应成为我们报道的领域。
四、文物考古报道
五、异常自然现象报道
异常自然现象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比如太阳黑子的活动、北京黄风、南方热浪等,应及时发布新闻。要多侧面、多色调地描绘中国城乡的社会风俗。要让人们从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受到影响,在潜移默化之中具体地感受到中国的改革在深化,中国的社会在进步,人民生活在提高,精神面貌在改变。
多侧面地反映社会生活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它涉及采访方式和采访作风的转变。反映中心工作,各级领导机关都有成套的设想和工作总结,采访起来非常省事。报道面扩大以后,许多领域里发生的新闻,就连领导机关也不掌握,只能靠记者去跑、去抓,甚至去“抢”。只要我们能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去“搜寻”、去“掘取”、去发现,丰富多彩的、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各类新闻就会源源而来。
(本文是1988年7月在新华社国内分社社长座谈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