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9章 发现和记录难得一见的“历史瞬间”

2005年7月7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陈俊侠采写的特写《巴黎哭了》。这是一篇再现巴黎“申奥之夜”这一历史性瞬间的新闻作品。记者通过实地观察,精心选取典型细节,让海内外受众感受到巴黎街头震撼人心的场景,起到了“实况转播”的作用。

围绕2012年奥运会举办权的争夺战异常激烈。2005年7月6日在新加坡召开的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公布最后表决结果,举世瞩目。尤其是5个申办国的首都,成为就近观察这一历史事件的最佳“窗口”。

在巴黎,成千上万的市民来到市政府广场,以“守夜”方式祝愿自己的城市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人们通过广场上的两个大屏幕,紧张地注视着国际奥委会每一轮投票结果。当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郑重宣布2012年奥运会举办城市是伦敦时,现场部分群众误认为是“巴黎”而欢呼起来。但当他们弄清事实之后,欢呼声甫起便止,随即转为低沉的哀号。这是重大历史性事件的典型瞬间,这是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难得一见的戏剧性情节。这一典型环境的典型细节,被新华社记者再现到读者面前。

巴黎被伦敦击败,这一消息对巴黎市民来说,简直是“晴空霹雳”。巴黎市民已经三次尝到了丧失举办权的滋味:第一次申请奥运会举办权,败给了巴塞罗那;第二次“申奥”,败给了北京;第三次“申奥”,举国动员,志在必得,然而还是败给了伦敦。大喜大悲、大起大落。记者不是平铺直叙地报道巴黎“申奥”失败的过程,而是深入现场,融入人群之中,敏锐地发现和捕捉一个又一个感人的镜头:

——在雨中,一位红着眼睛的中年男子对新华社记者说:“巴黎哭了,老天也在为巴黎流泪!”听到他的话,旁边一位少女顿时泣不成声。

——片刻的哀伤过后,现场的情绪转为愤怒,“失望”则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单词。巴黎奥申委工作人员瓦尼萨女士对记者说:“为了今天的投票,我已经28小时没睡觉了。我满心希望巴黎能够胜出,但结果令我太失望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难过。”

剖析这篇新闻特写,我们不难看出新华社记者在市政府广场不停地“听”、不停地“看”。在众多记者在场的新闻竞争中,要采写出“独家新闻”,是很困难的,但我们的记者在现场的确发现了一些“独家视角”“独家场景”“独家细节”,萌生了一些“独家体验”。他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融入新闻作品,传递给广大读者。这就使得新华社的报道有了自己的特色。我们应该倡导这种善于发现、善于捕捉的进取精神。

驻外记者有很多优势,其中一个重要优势是靠近事发现场。当重大突发事件和重大历史性事件发生时,海内外许多人都想及时了解现场情景,但有幸到达事发现场的只能是少数人。广大受众迫切希望记者及时、准确、生动、具体地传递现场发生的一切。如果记者善于运用自己的眼睛捕捉难得一见的历史性瞬间,就容易获得成功。1975年9月,美国福特总统访问萨克拉门托市期间,曾徒步从住地走到市政府。合众国际社记者理查德·李尔尼跟在福特身后。当一个年轻女人从裤兜里拔出一支手枪准备刺杀福特总统时,距这位女刺客不到10步远的李尔尼看到了这一惊险场面。随后,他又看到总统的保镖在刺客开枪之前怎样把她抓住。李尔尼以特有的新闻敏感,用自己的眼睛采集到了独家新闻。他飞快地跑回驻地,叫通了编辑部的电话,口述了他的“目击记”。当时在场的美联社记者没有看到女刺客手中的枪,只好依靠间接的消息来源,不仅迟缓,而且缺乏直接观察所具有的说服力。由此可见,眼睛是驻外记者非常锐利的“采访武器”。如果我们驻巴黎的记者在公布表决结果的当天没有到市政府广场,或者到了现场,却不注意用眼睛去看,只是等待巴黎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那他们发回编辑部的,只能是千篇一律的“公报式新闻”,怎能捕捉到如此传神的精彩瞬间?

新华社强调驻外记者要注意采写独家新闻、现场新闻。我们的独家新闻和现场新闻不够多,主要不是驻外记者的能力和水平问题,而是观念问题。为了进一步增强新华社在海内外的影响力,我们的驻外记者应该有强烈的“发现”意识,要养成“用眼睛采访”的良好习惯。要走出分社大院,到大街上去,到重大事件发生的现场去,到驻在国的农村和工厂去,到商店和学校去,到老百姓的家里去,广泛了解驻在国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况。如果驻外记者在自己的新闻生涯中能够发现和记录一些难得一见的历史性瞬间,能够采写一批时代印记极强的新闻作品,能够为进一步增强新华社的影响力作一点实实在在的贡献,那么,他在任满回国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不虚此行!”

(2005年7月7日“值班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