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告诉你(下篇):我爱和谐海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留学西方求变革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中、日两国均处于政治大动荡时期,都在寻求变革、富强之路。两国都派遣留学生赴英国学习,考察西方社会和海军事务,严复与伊藤博文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努力学习西方思想,力图推行国家维新改革,寻找强国富民道路。

中国首批赴英国学驾驶的留学生

当时,李鸿章热衷创办水师学堂,并向英法派遣留学生,严复便是其中留学英国学习驾驶的学生之一。图中为:罗丰禄(上中,译员)、黄建勋(右1)、蒋超英(左1)、林永升(右2)、叶祖珪(左2)、林泰曾(右3)、萨镇冰(左3)、刘步蟾(右4)、林颖启(左4)、方伯谦(右5)、何心川(左5)、严宗光(后改名严复,右6)、江懋祉(左6)。

东方才子1868年,15岁的严复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马尾水师学堂学习驾驶,1871年毕业,曾到东南亚进行远洋航行。1877年3月,他被派赴英国留学,入格林尼治海军学校学习驾驶、枪炮技术。他广泛接触西方社会,同英国社会名流德勒塞、朱尔典、赫德等交往甚深,对西方世界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怀有强烈兴趣,热衷于学习外国进步思想。他曾随英舰“纽喀什尔”号在大洋航行半年,“考试成绩屡居优等”,成为出类拔萃的优等生,有“东方才子”之称。1879年,他被李鸿章看作“有用之才”而提前召回国内任职。

遭受冷遇 严复这批留学生风华正茂、血气方刚,有着强烈的变革思想,他们带着学到的先进军事技术,怀着振兴祖国的宏图大志回到中国。但清政府对他们十分冷淡,“惜未为当政者所重任”,他们的思想与才干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闽浙总督兼理船政大臣边宝泉在1897年3月奏疏中慷慨陈词:“船政学生学成回华,各散处无事,饥寒所迫,甘为人役。上焉者或被外国聘任办事,其次亦多在各国领事署及各洋行充当翻译,日本现在执政大臣,多与我第一届出洋学生同堂肄业,岂中国学生资质尽出人下哉。”

出类拔萃的严复回到中国,只受到一位小官员相迎,清政府仅委任他为福州船政学堂的一名技术教官,“严复几经周折,方才跪见到李鸿章,俯首禀陈报国大志时,李根本没听严禀告些什么……”

严复铜像

1880年,严复27岁,担任了天津水师学堂的教务长,但由于不是科举出身而备受排挤。他虽有满腹才气,企盼热血报国,但由于不断抨击朝廷,被认为“不驯”而受到冷遇。久怀的革新强国大志难以实现,严复终日闷闷不乐,意志消沉,最后不得不离开政界和军界,在学术领域里以笔耕报效祖国。严复的思想,对国家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