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初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社会经济制度

大纲解读

本章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过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1.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物质资料生产及其必备的基本要素,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过程,社会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类型。

2.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人类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所经历的主要阶段。

3.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的概念和基本特征,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4.市场与市场体系

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6.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社会资源的配置方式,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

考点精讲

第一节 物质资料生产和基本经济规律

考点一 物质资料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当具备如下三个基本要素。

(1)人的劳动,即劳动力的支出。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有目的地改造自然的活动。它是生产的最基本的要素。

(2)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3)劳动对象,即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加工的一切物质资料。它分成两类:一类是未经人加工可直接纳入生产过程的自然物,如原始森林的树木、地下埋藏的煤层和矿石等;另一类是经过人的劳动加工过的物质资料,如棉花、钢铁等原材料。

【例1-1】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2016年单选题)

A.建立生产组织

B.确立分配关系

C.进行商品交换

D.物质资料生产

【解析】D 物质资料生产,是指劳动者按照预期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加工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物质资料生产为人类提供基本的吃、穿、住、行等生活和生存资料,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例1-2】 下列属于劳动资料的有( )。(2015年多选题)

A.原始森林的树木

B.地下埋藏的煤层

C.原材料

D.生产场所

E.道路

【解析】DE 本题考查劳动资料的相关内容。劳动资料,即劳动手段,主要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用以改变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包括生产工具、生产场所、道路、运河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ABC三项都属于劳动对象。

考点二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是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构成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和生产工具。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形成的,并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和分配、交换、消费等关系的总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着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

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这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并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是这个社会的上层建筑。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总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开始,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使相对稳定的生产关系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必然要求突破旧的生产关系,建立起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变革的客观要求,又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新的上层建筑的建立,保证了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促使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因此,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最基本、最深刻的动力,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并最终推动上层建筑的变化和整个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和发展。

【例1-3】 下列要素中,不属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的是( )。(2014年单选题)

A.劳动者

B.生产工具

C.生产资料

D.劳动对象

【解析】D 生产力的构成包括人和物两大要素:人的要素是指拥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物的要素是指生产资料,其中生产工具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作用的对象,因而不能成为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考点三 社会经济规律

在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活动中,在复杂的经济现象背后,存在着某些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是因为:①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②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既不能消灭、废除或改造它,也不能随意地创造或制定它。不管人们能否认识它,它都会客观存在并发生作用;③人们从事经济活动必须尊重经济规律,按照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否则就会受到经济规律的惩罚。

按照经济规律赖以产生的经济条件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①在人类各个社会阶段中都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②在几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在商品经济社会形态中发生作用的价值规律;③只在一个社会阶段中起作用的经济规律,如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剩余价值规律、社会主义社会的按劳分配规律等。

第二节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和演化

考点四 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原因和主要阶段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社会经济制度规定着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制度。

【例1-4】 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2015年单选题)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科学技术进步

C.国家政权更迭

D.人们意识形态改变

【解析】A 在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过程中,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

【例1-5】 构成一定社会形态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是( )。(2013年单选题)

A.生产方式

B.经济规律

C.生产关系

D.社会经济制度

【解析】D 社会经济制度是一定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最基本、最本质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存在的两种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考点五 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自然经济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考点六 商品经济的产生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是以一定的经济条件为前提的,这些经济条件主要有:①社会分工;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根本条件。

【例1-6】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是( )。(2014年单选题)

A.生产资料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社会产品生产相对过剩

D.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

【解析】B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它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最初的社会分工产生于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考点七 商品经济的发展

商品经济经历了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两个发展阶段。商品经济在各个社会形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中,有着不同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所述。

(1)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商品经济只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自然经济的一种补充,因而处于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在这一阶段,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市场规模狭小,市场体系也不完善,市场机制还难以在全社会范围内发挥配置资源的作用。

(2)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化大生产代替了分散的个体劳动,商品经济得到了高度发展,不仅一切劳动产品成为商品,而且劳动力也变成了商品,商品经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由于生产的社会化程度和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高,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范围从物质生产领域扩展到服务领域,资本从封闭的国内市场走向开放的国际市场,市场体系日趋复杂,市场机制日益完善,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条件已经具备,商品经济进入了发达阶段,即市场经济阶段。

(3)在社会主义社会,尽管生产资料所有制和产品分配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但仍需要采取商品经济的形式。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主义经济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例1-7】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2014年多选题)

A.存在着社会分工

B.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C.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

D.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可自行支配

E.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解析】CE 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条件:首先,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其次,劳动者丧失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

第四节 市场与市场体系

考点八 市场与市场体系的基本概念

市场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范畴。有社会分工和商品生产,就必然有互换劳动产品的场所和交换关系。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交换的场所、渠道或领域,这是有形的市场。广义的市场是指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交换关系的总和,包括有形的市场和无形的市场。

市场体系是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在这一体系中,既包括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在内的商品市场,也包括资本、劳动力、房地产等市场在内的生产要素市场。一方面,由于商品交换是市场交换的主要内容,商品市场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物质资源交易和配置的基本场所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反过来又制约着商品市场的发展。

考点九 市场体系所具有的基本功能

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当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②经济联系功能;③利益关系调整功能;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⑤社会评价功能。

第五节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考点十 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1.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区别

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活动方式,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要通过等价交换来实现。商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产品经济而言的。市场经济是通过市场或市场机制来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起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来引导和调节企业和居民的行为。市场经济是相对于计划经济而言的。

2.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联系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例1-8】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 )。(2013年单选题)

A.经济基础

B.内在属性

C.必然趋势

D.必然结果

【解析】A 本题考查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市场经济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第六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经济体制

考点十一 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的必要性

在任何既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社会生产要素资源都是经济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同时在数量上又都是有限的。人们需要对既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各种可能的生产用途之间做出选择,以保证稀缺的资源用于生产消费者最需要的产品组合,分配给生产效率最高的生产者,从而获得最优的效率。

考点十二 社会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可以通过市场和计划两种基本方式,或这两种方式不同程度地结合,来达到合理配置资源的目标。

1.市场配置方式

市场配置方式是指依靠市场运行机制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可以使企业和市场发生直接联系,企业根据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根据市场上产品价格的信息,在竞争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计划配置方式

计划配置方式是指计划部门根据社会需要及可能,以计划配额、行政命令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计划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指令性计划;另一种是指导性计划。

考点十三 经济体制与经济制度

经济体制是一定社会经济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是对一定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的概括。经济制度决定经济体制的特点,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和特征也要通过与其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反映出来,并贯穿于整个经济运行过程。经济体制反映社会经济制度的要求,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一定的经济体制的发展状况对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一定的经济制度也只有在选择了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后才能得到巩固和发展,合理的经济体制对经济制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体制除了受到经济制度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国情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社会资源的配置有两种基本方式,即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与之相对应,经济体制也有两种基本体制: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就是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并非是与某种特定的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直接对应的资源配置方式,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种,也可以在选择过程中以一种方式为基础进行嫁接变种。但不论一国选择哪种方式,都离不开本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状况和经济发展目标。

【例1-9】 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的地区,增加养老、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体现了财政的( )职能。(2016年单选题)

A.收入分配

B.资源分配

C.经济稳定

D.宏观调控

【解析】A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有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是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受益范围和政策选择性,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增加对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地区的转移性支出,增加社会保障、收入保障、教育和健康等转移性支出等。

同步自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的变革。

A.劳动对象

B.生产工具

C.资源配置方式

D.生产资料所有制

2.在社会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是( )。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消费3.社会生产方式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C.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

D.劳动者和生产资料4.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是( )。

A.先有市场,后有商品经济

B.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C.商品经济一定是市场经济

D.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和前提

5.人类历史上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的是( )。

A.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B.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D.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

6.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 )。

A.自给自足

B.经济联系很少

C.劳动生产率低下

D.生产规模狭小

7.( )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

A.经济制度的性质

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经济活动方式

D.历史文化传统

8.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是( )。

A.全面指导经济活动

B.完善国家的经济体系

C.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D.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

9.下列关于市场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市场体系是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B.市场体系是指市场不断突破原有边界和范围,同世界市场建立广泛联系

C.市场体系是指全国各地市场是统一的

D.市场体系是指市场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包括( )。

A.货币

B.人的劳动

C.劳动管理

D.劳动资料

E.劳动对象

2.构成社会再生产总过程的基本环节有( )。

A.生产

B.占有

C.分配

D.交换

E.消费

3.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包括( )。

A.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B.信息产生和传递

C.实现经济结构的宏观调控

D.利益关系调整

E.集中配置社会资源

4.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 )。

A.社会产品数量的不断增加

B.社会产品种类的不断增加

C.社会分工的不断发展

D.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E.人类对生活消费品的需要不断增加

5.人类历史上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存在于( )。

A.原始社会

B.封建社会

C.奴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E.社会主义社会

6.社会生产方式由( )构成。

A.生产资料

B.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

D.生产关系

E.生产力

7.社会形态包括的两个方面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E.生产资料

8.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 )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A.偶然的

B.内在的

C.本质的

D.必然的

E.外在的

9.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 )。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生产力的性质

B.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C.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可推动生产力发展

E.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阻碍生产力发展

同步自测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B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2.【解析】A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它决定着分配、交换、消费的对象、方式、数量和性质。

3.【解析】B生产方式是指人类社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谋取物质资料的方式,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

4.【解析】B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过渡到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5.【解析】B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畜牧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化出来;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出现了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商人。

6.【解析】A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最基本的经济特征。

7.【解析】A经济制度的性质规定着经济体制模式的社会经济本质。

8.【解析】D经济体制的基本功能是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不同的生产和服务部门,以满足人们多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

9.【解析】A市场体系是指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市场有机整体。

二、多项选择题

1.【解析】BDE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应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2.【解析】ACDE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总过程包括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3.【解析】ABD一个完善的市场体系的功能包括: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功能;②经济联系功能;③利益关系调整功能;④信息产生和传递功能;⑤社会评价功能。

4.【解析】CD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所需的经济条件包括:①社会分工;②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存在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经济实体。

5.【解析】BCD社会经济制度的演变经历了五个阶段,即原始社会制度、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以及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其中奴隶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6.【解析】DE社会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构成。

7.【解析】C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构成一定的社会形态。

8.【解析】BCD经济规律就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体现着社会经济活动的必然趋势。

9.【解析】B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①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②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DE两项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