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资源,教出深度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重要补充,没有课程资源作为补充,语文教学是空洞、抽象的教学,教学活动便无以演进。资源利用的价值取向,还在于要将资源利用的过程,变成沟通学生生活、自然、社会、古今的一种方式;把握资源利用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结合点;立足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开放式教学,以开阔视野,丰富体验,发展理性思维,提高生活能力,提高审美素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感受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搜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感悟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根据资源的特点和自身教学需求,对资源的运用既要合理又要灵活、贴切、自然;既要在教学中开发,又要回到教学之中,形成“为什么而来又为什么而去”的良性循环。
教学目标是资源选取的方向。课堂教学资源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选用什么样的资源,首先要依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然后选取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的课程资源。学生需求是资源选取的标准。教师始终要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资源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服务,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为使课堂教学资源的筛选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教师要对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发展趋向等情况有明确的评估和把握,使课程资源利用具有明确的指向,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的直接效益。资源成本决定呈现方式,教师利用教学资源要坚持经济、有效的原则,根据教学需要进行艺术化加工,优选适合本年龄阶段、本班学生接受能力的呈现方式。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对优化教学情境提出两条标准:一是耗费低,包括时间的耗费和物质材料的耗费;二是效率高,即创设的情境能激起学生的情绪,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做到情境能体现教材特点、突出教材重点、突破教材难点,从而促进学生最佳发展。
案例一:我在山西垣曲县支教时,曾执教过《过零丁洋》一课。《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内容相对比较简短,但这首诗歌内涵丰富,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有着崇高的道德价值观,如何让学生真正领悟到作品的魅力,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感染,仅仅凭诵读这个单一的教学方式,还很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调用大量的课程资源,恢复作品产生的历史背景,在宏大和复杂的历史背景中理解作品和人物,从而教出这首诗歌的厚度和鲜活度。
因此,我首先介入了这首诗歌的有关背景知识,拉近学生和作品的距离,把学生置入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让学生产生代入感。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进攻南宋,1276年元军包围南宋都城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谢太后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出城与元军谈判,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被扣留。谢太后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元军投降。
元军占领临安后,但江南闽、广等地还未被元军控制。元军诱降文天祥投降,文天祥宁死不屈,元军只好将他押解北方。行至镇江,文天祥冒险逃走,经过许多艰难险阻,于1276年到达福州,被宋端宗任命为右丞相。1278年冬,文天祥在广东兵败被俘。
1279年1月,文天祥以战俘的身份被软禁在元军船上,当舰队经过珠江口零丁洋时,文天祥感触万端,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
第二个环节:让学生结合注释,读懂文意。在读懂文意的过程中,我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读出了文天祥______经历”,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理解“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这句诗。
学生能读懂字面意思,但是对于这个诗句蕴含的丰富内涵知之甚少,如何揭示诗句背后的巨大蕴含,资源的介入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此时就介入了这样一段课程资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也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厚重。
文天祥一段人生的经历。
20岁即考取进士。当时主考官王应麟这样评价文天祥的试卷“这个试卷以古代的事情作为借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我以为能得到这样的人才可喜可贺”。
23岁起开始在朝廷任职。因主张处斩奸臣董宋臣而受权贵排挤,任瑞州地方官吏,深受百姓爱戴。
1270年,因触动权贵贾似道,又被免职。于是隐居3年。
1274年回家乡赣州任职。
15年宦海沉浮,文天祥可谓忧国忧民。
1275年,元朝大军长驱直入,进攻中原,文天祥在自己的家乡起兵抗元。
1276年,临安被元军包围。文天祥当时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往敌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拘,后得以脱逃,转战于赣、闽、岭南等地。
1278年12月,在广东五坡岭兵败被俘。
第三个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读出了文天祥处在______时代”,来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理解“山河破碎风飘絮”这一句诗。在理解这句诗时,我介入了这样一段课程资源。
题临安邸
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偏安于江南一隅的南宋政权,统治者昏庸无道,不修武备,信任奸佞,害死民族英雄岳飞,奢靡享乐,一派歌舞升平,殊不知,北方的少数民族已经枕戈待旦,磨刀霍霍。
南宋末年,可谓是汉民族的一部屈辱史。先是金人入侵,继而是蒙古铁骑挥鞭南指。
1275年,元朝大军长驱直入,进攻中原。南宋的江山也一寸一寸地被蚕食殆尽;
1276年,5岁的宋恭帝赵显降元,在位仅两年;
1278年,9岁的端宗赵昰在逃难中惊悸病死,在位仅两年;
1279年,8岁的卫王赵昺,在陆秀夫的拥立下,将行朝放在了大海之中的广东崖山;
1279年3月9日,陆秀夫背着幼小的皇帝赵昺赴海而死,在位仅313天,南宋灭亡。
这样一段课程资源的运用,把学生的情感带回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他们为国家的危难、民族的衰弱,扼腕叹息,对统治者的腐朽感到义愤填膺,对文天祥身处这样晦暗时代而感到英雄气短。他们带着深深的遗憾、切齿的痛恨、长长的叹息,深刻理解了文天祥处在国破山河碎中的境况下的无奈和悲哀,达到了极具穿透力的艺术效果。
在促进学生理解“身世浮沉雨打萍”这句诗歌的理解时,我调用了以下资源。
在抗元斗争中,文天祥出生入死,一次被扣,两次被俘;为尽节自杀,曾经服过毒,绝过食,却偏偏死不成。
为了抗元,文天祥家破人亡,老母被杀,两个儿子战死抗元沙场,妻女被囚,自己也身陷敌手。
《指南录后序》中文天祥四处漂泊,朝不保夕的生命窘境。
“呜呼!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诋大酋当死;
骂逆贼当死;
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屡当死;
去京口,挟匕首以备不测,几自刭死;
经北舰十余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真州逐之城门外,几彷徨死;
如扬州,过瓜洲扬子桥,竟使遇哨,无不死;
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
坐桂公塘土围中,骑数千过其门,几落贼手死;
贾家庄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夜趋高邮,迷失道,几陷死;
质明,避哨竹林中,逻者数十骑,几无所逃死;
至高邮,制府檄下,几以捕系死;
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
至海陵,如高沙,常恐无辜死;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北与寇往来其间,无日而非可死;
至通州,几以不纳死;
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呜呼!死生,昼夜事也。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国难当头,外敌入侵,山河破碎,国家败亡,堂堂南宋右丞相,东奔西逃,生命危在旦夕,这不正是“身世浮沉雨打萍”的真实写照吗?如何促进学生理解作品?简单的说教是无济于事的,把诗句产生的背景和描述的时代和事件挖掘出来,呈现给学生,就会有“功到自然成”的自然和巧妙。如果不介入课程资源,学生不会有切肤之痛,更不会有真切的情感体验。历史的隔膜,切断了学生感知文本的情感脉络,学生很难走进文本的深处。
第四个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读出了文天祥一种心情”,重点来促进学生理解“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这个环节,我介入了这样一段课程资源。
惶恐滩在江西省万安县境内赣江中,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妻子儿女也被元军俘虏。他经惶恐滩撤到福建。
零丁洋在广东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文天祥兵败被俘,押送过此。作为阶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实质上,这两句诗歌中的“惶恐”、“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是地名。二是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突出了文天祥的艰难处境。
这样资源的调用,就把文天祥和这两个地方之间的关系以及他此时的心情展露无遗,让学生既感受到地名运用的巧妙,更重要的是体验文天祥此时悲苦的心情,深刻地理解了文天祥国家破碎之日,独木难支的彷徨和落寞,令人顿足长叹。
第五个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读出了文天祥______人生选择”。
这个问题实质上是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的,也是对文天祥坚定的人生态度的一种领悟。
在这个环节上,我调用了这样的一些课程资源。
1279年2月6日元军攻破口山,乃作长诗以哀之,诗题为“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在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表达了当时文天祥的心情是何等沉痛。
被押往大都后,先后有左丞相留梦言、宋恭帝赵显、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丞相孛罗、元世祖相继劝降,劝降级别逐步升级,但文天祥意志如铁,坚如磐石,不为所动。
蒙古人见外人劝降难以撼动文天祥的铁石忠贞,于是心生一计,让狱中的文天祥的两个女儿柳女、环女写信给文天祥,妄图以亲情动摇其心志。
“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
亲情牌依然无效,蒙古人把文天祥投进监狱,他在狱中写《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气壮山河!
文天祥的忠贞还体现在他写的《扬子江》诗中。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临终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临刑前,恳请刽子手让其向南跪拜叩头,祭拜自己的故乡和已经破碎的祖国,然后引颈就戮,年仅47岁。
这段资源的介入,把一个忠贞爱国、坚强不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有骨气、有气节的中国古代文人的形象跃然纸上,学生深深地折服于文天祥的这种人生选择,也为这种精神所感染,诗句本身达不到的穿透力,通过资源达到了,学生在情感和情境的熏陶下,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第六个环节:我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面对文天祥,你想说什么?”
学生在以上资源提供的情景的感染和熏陶下,心中涌动起一种难以遏抑的激情,产生了许许多多激动人心的言说。
由此可见,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仅开掘了作品的深度,增加了作品的厚度,也提供了情景,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同时还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陶冶。
案例二:2016年4月份,应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师训处迟淑玲老师的邀请,为2016年新入职的老师上一堂示范课,我执教《黔之驴》这一课。
这篇文章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动物世界”的一篇文言文,同时也是一篇寓言故事,有其诞生的历史背景。动物形象的理解难度不大,但寓意的把握是重点和难点。
七年级学生文言文积累比较薄弱,对文言文会感到枯燥,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感。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薄弱,愿意简单地接受。文言学习上偏重于“言”,忽视“文”, “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文言文学习观念,根深蒂固。
鉴于以上原因,我本着这样的思路设计教学:
(1)从动物的形象入手,设置问题,切合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让学生饶有兴致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以自主陈述形象特点的方式来加深对课文的整体理解,有利于拓展思维,培养创造性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在动物形象的感悟过程中,疏通文意,依“文”解“言”,不脱离语言环境,不简单记忆文言词语。
(3)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在理解动物形象的基础上,逐渐触摸寓言的寓意。
(4)介入课程资源,启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多角度看问题。
(5)介入课程资源,知人论世,还原文本的历史性认知,正确理解这篇课文的原本寓意。
据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以理解驴子和老虎的形象为抓手,读懂文意。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做到多元化、批判性地理解文章寓意。
这个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整体感知(信息留存)
1.初见驴时,虎______林间______之;
2.驴一鸣时,虎大______,远______。接下来“往来视之”______,______,______,“终不敢搏”。直至“荡倚冲冒”,______。
3.最后,______,“断其喉”, “尽其肉”, “乃去”。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1)提示学生信息提取的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2)抓住人物(动物)行为提取信息。
(3)提示学生关注关键字词。
二、感悟形象
1.这是一只______驴。
理由:
示例:这是一只形体高大的驴。(观点)
理由:文中描述“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庞然,庞大的样子。(证据)
由“庞然大物”可知驴子形体高大。(结论)
2.吃掉驴的老虎,是一只______的老虎。
理由:
示例:这是一只小心谨慎的老虎。(观点)
文中写到“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蔽,隐蔽、躲藏。窥,偷看。慭慭然,小心谨慎的样子。(证据)
从“蔽”、“窥”、“稍出近”这几个动作和“慭慭然”的心理可以看出虎的“小心谨慎”。(结论)
此环节的设计意图:
(1)从形象入手,符合初一学生的心理,易激发学生兴趣。
(2)以形象感悟为抓手,促进文意的理解。
(3)提出观点,要做到言之有据,锻炼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4)锻炼学生多角度理解问题的能力,开拓学生思维。
三、探究原因
老虎为什么能够吃掉驴子?
原因:______。
在这个环节当中,为了启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我介入了以下资源。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
“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有如此之寿。”
“树不成材,方可免祸;人不成才,亦可保身也。”
——《庄子》
“驴可耕作和乘骑使用。每天耕作6~7小时,可耕地2.5~3亩。在农村还可乘骑赶集,适于山区驮运及家庭役用。”
——百度百科“驴”
通过这个资源,让学生来体悟和思考,驴子是被“好事者” 放错了地方,驴子被吃,“好事者”也是有一定责任的。
说虎
(明)刘基
虎之力,于人不啻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焉。则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
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
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通过这个资源,引申改编为:“故驴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驴之类也。其为虎获而食之,何足怪哉?”启发学生思考,驴子的灭亡,他自身缺乏计谋也是有一定原因的。
有的学生在这个环节上,提出异议,认为在自然界中老虎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驴子被吃是自然的,无论它多么有智慧,也难以逃脱被吃的命运。这个问题的提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时候,我就做出辨析:真实的自然界的生存法则不适用于寓言故事,寓言这个文体我们不能忽视,它是通过故事来讲明一个道理的,它描述的不是真实的自然界,是“艺术化的自然界”、是“人化的自然界”,我们不能等同于真实的生物界来理解驴子和老虎的形象。
此环节设计意图:
介入课程资源,启发学生进行多角度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四、领悟创造
给驴子写个墓志铭。
写几句话,告慰或警戒驴子。(可用文言,也可白话)
此环节设计意图:
(1)向寓意理解过渡。
(2)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五、主旨探究
文章的题目换成《黔之虎》或者《驴和老虎》,可以吗?
这个环节是教学的难点,不介入资源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就处于一种泛个性化的状态。文本理解的个性化可以倡导,但是要遵循文本的规定性,文本的规定性首先体现在文本的历史性认知,所以我们要调用资源恢复文本的历史性认知,即看一看文本当初的诞生到底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情感。
首先,把《黔之驴》删掉的结尾补上,在文本的完整性的基础上,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理解。
“噫(唉)!形之庞也,类有德(好像有修养);声之宏也,类有能(好像有本领)。向(假使)不出其技(不显示初自己的那一点点本领),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如今偏偏是这样),悲夫(真是可悲啊)! ”
——柳宗元《黔之驴》
再把《三戒》序言中的有关体现《黔之驴》写作意图的论述调用过来。
《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取《论语》“君子有三戒”之意,是警戒世人之作。
“吾恒恶世之人,不知推己之本,而乘物以逞,或依势以干非其类,出技以怒强,窃时以肆暴,然卒迨于祸。”
——《三戒》序言
再把柳宗元的书信往来及好友韩愈为其写的墓志铭的有关论述调用出来。
“不知愚陋,不可力强……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
——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
“使子厚在台省时,自持其身,已能如司马刺史时,亦自不斥。”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经多方佐证,文章的寓意不言自明,柳宗元是借驴子自喻,深深地自责自己年少轻狂,不揣浅陋,贸然出击,导致政治上的失败。
此环节设计意图:
(1)介入课程资源,深入理解文本的本来寓意,还原文本的历史性认知。
(2)知人论世。培养学生联系背景对作品做出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3)开掘文章的深度,增加文化含量,培养研究意识。
资源的调用,为恢复文本的历史性定位,提供了丰富的佐证,显示了文本开掘的深度,史料的丰富也充分显示了语文课的文化性,对于文化的理解和传承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学生进一步多元化地理解文本确立了一个基本的立足点。
案例三:2014年在浙江义乌的一次公开课上,我执教《小石潭记》,在理解到“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一句时,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作者由“乐”到“忧”的情感变化,我介入了以下课程资源,加以促进。
资源链接:本文写作时间是在公元809年10月左右,初冬之时。坐在潭上,自然凄神寒骨。身体的冷触发了心里的寒,自然景物的凄清诱发了作者内心的忧伤。
柳宗元出身官宦世家,少有大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利安天下苍生”为己任。
柳宗元壮年被贬,在永州无实职无官舍,寄居在冷清昏暗的龙兴寺内。政敌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
妻子早亡,爱女夭折,到永州不久,老母又离开人世。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
柳宗元始终认为革新本身并没有错,是朝政的黑暗和腐败,使他的抱负难以实现。
他始终关注政治和民间疾苦,写下了大量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文,如《捕蛇者说》、《童区寄传》等。
他想利国利民但无权无势;他想改变黑暗现实,却无能为力;他要实现政治理想却路尽途绝!柳宗元就像“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的屈原,再清冽的泉水也无法平息他那颗炽热的心,再美的小石潭也承载不下他心中那滚烫的苦痛、愤慨与忧伤。
因此,触景生情,他在感受到小石潭周围清冷的环境之后,自然想到了自己凄凉的人生遭遇。
这样的背景资源,将柳宗元情感变化的根源挖掘出来了,让学生很容易理解到问题的本质在哪里,同时也养成了学生“知人论世”的文本分析方法。
案例四:2014年4月份,在北京十八中举行的“黄厚江教学思想研讨会上”,我执教《陋室铭》。
先调用资源,让学生理解这篇文章诞生的背景,让学生知晓文章的来龙去脉。
资源链接:
参加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连同柳宗元等一同被贬,当年刘禹锡被贬到安徽和州当通判。按当时的规定,他应当在县衙里分得三进三间朝阳的房子。但和州的知县策某是个势利小人,他见来的刘禹锡貌不惊人,且是被贬而来,就在南城门外给他分了三间房子。刘见房前有一条大江流过,心境很好,就挥笔写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策某知道后,就将刘的房子调至北城门外,由三间缩小为一间半,刘禹锡见这房子周围环境还不错,屋后还有一条小河,也就安心住下,没有怎么生气,并又书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身在和州心在京”。知县一看,气坏了,心想你现在还如此狂妄,再调住房。这一次在城内给了他半间破屋,屋内仅容得下一张小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刘禹锡半年之内三调住房,一次比一次小,一次比一次破,心想这狗官欺人太甚。愤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名著——《陋室铭》,并请工匠刻于石上,立于门前。
这段资源,为学生深刻理解这篇文章奠定了一个背景基础,消弭了学生对文章的孤立的理解,促进了学生更好地融入这个作品。
在让学生理解“铭”这个文体特点时,我运用了以下资源。
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彰;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陈寅恪为王国维写的墓志铭
铭,本义是在器物上雕刻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一般都是用韵的。
再对比体悟“韵”在“铭”中的作用时,我介入了如下资源。
敬爱的周总理永垂不朽
灵车队,万众心相随,哭别总理心欲碎,八亿神州泪纷飞,红旗低垂,新华门前洒满泪。日理万机的总理啊,你今晚几时回?长夜无言,天地同悲。只见灵车去,不见总理归。
(1)“灰堆”(辙)韵,“ui、ü、i”开口度小,发音柔和低沉,常体现一种温柔委婉、含蓄、哀痛的情感。
(2)“中东”(辙)韵:“eng、ying、ong”,因带后鼻韵尾“ng”,声音有力、响亮,能体现一种阳刚、悲壮、奔放之美。
通过对比体悟,学生明白了《陋室铭》这篇文章中运用“中东辙”对于表达作者的情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读出内涵”这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两个问题。
(1)我读出了这是______的陋室。
依据是:______。
(2)我觉得陋室里住着一个______刘禹锡。
理由是:______。
对于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学生各抒己见,我这时介入了刘禹锡的三首诗歌,把刘禹锡的人生经历通过这三首诗歌串联起来,介绍给学生,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学生对于刘禹锡人格和精神境界的认识。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据《旧唐书·刘禹锡传》,永贞元年(805年),即贞元二十一年,刘禹锡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贬离长安做连州刺史,半途又贬为朗州司马。到了元和十年(815年),朝廷有人想起用他以及和他同时被贬的柳宗元等人,于是他从朗州被召回京。这首诗,就是他从朗州回到长安时所写的,由于刺痛了当权者,同年又贬往连州。
再游玄都观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再游玄都观》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此诗可以算是《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的续篇。十四年前,刘禹锡因赋玄都观诗开罪于权相武元衡,被远贬岭南。十四年后,刘禹锡“复为主客郎中”,再次回到了长安。这时,当权者武元衡已死了十四年了。刘禹锡重提旧事,再咏玄都,对武元衡等显然是一种嘲笑和鞭挞。
刘禹锡被贬到外地做官,二十三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样被贬的白居易相遇。同是天涯沦落人,惺惺相惜。
白居易在筵席上写了一首诗《醉赠刘二十八使君》相赠:“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在诗中,白居易对刘禹锡被贬谪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于是刘禹锡写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赠白居易。
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白居易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些资源的介入,深挖了刘禹锡的政治经历,为学生还原了一个历史的、具体的、可感的刘禹锡,促进了学生对刘禹锡深处陋室的情怀有了一个更为完整的认知。
案例五:2016年12月份参加海淀区学科带头人展示课活动,我抽签抽到一首乐府诗《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是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关注科学”后面的一篇诵读欣赏,是独立的拓展类赏析内容。
《十五从军征》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中,清代沈德潜又把它收入《古诗源》,可看出其不同凡响的历史价值。
它作为古诗,不仅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且上承《诗经·东山》、《诗经·采薇》,下启唐代杜甫《无家别》,是一个枢纽性的作品,是诗歌题材和体裁发展的重要桥梁。
汉乐府,详于叙事,略于抒情。
汉乐主悲,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概括汉乐府的特色为:“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因此,立足于叙事教学,从叙事中把握这首诗歌的“悲”、“哀”是教学的重点。
另外,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乐府诗歌,如,《江南》、《长歌行》等,但数量较少,仅能结合背景资料对诗歌大意有基本的理解,相对来说认识还比较肤浅,在诗歌理解上不够深入,缺乏自己的思考过程,特别是在体悟诗歌情景上有着明显不足。
因此,教师应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更好地建构起诗中情景画面,让学生由诗句产生丰富的联想,体会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鉴于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能够读出叙事中的丰富情感。
重点:体会叙事中流露的丰富情感。
难点:读出叙事中的情境,以“境”悟“情”。
于是,我这样设计了这堂课的教学过程。
(一)基础落实(课前预习解决)
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注音)
冢( )累累( )窦( )雉( )葵( )
舂( )羹( )饴( )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 )家中有阿谁( )
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 )雉从梁上飞( )
中庭生旅谷( )舂谷持作饭( )采葵持作羹( )
不知饴阿谁( )
3.了解文化常识
乐府,是古代主管音乐的官署,这个机构所收集和配乐演唱的歌词称为乐府诗。
(二)整体感知
1.插图命名
如果为这一首诗配几幅插图,请你分别为这几幅插图命名。
2.歌词谱曲
如果请你为这首汉乐府歌谣谱曲,你会选择什么风格的曲子?为什么?
(三)局部精研
1.画面闪回
(1)当年被征离家时……
(2)沙场征战时(静静的夜晚、生病时、受伤时、烈日炎炎的夏日、冰天雪地的冬天、逢年过节……)
(3)故乡的模样……
(4)回家后……
资源链接: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杜甫《兵车行》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南宋·辛弃疾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北宋·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
爷娘为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木兰诗》
学生和作者所处的时代相去甚远,又没有成人世界的生活经验,很难打开想象的闸门,为此,我针对每一个时间节点,提供了一个课程资源,唤起和感染学生,让他脑海中呈现相应画面,当然,我所提供的资源,都是学生学过且能理解的,这样的资源中描述的情景有效地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促进了“前理解”的觉醒,为后续画面的想象提供了有力支持。
2.编写剧本
展开想象,为“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这两人的对话,添加一些神态动作、语气、心理提示。
(1)示例: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鲁侍萍:(愤怨)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2)创作剧本:
道逢乡里人。
老兵:( )问:“家中有阿谁?”
乡里人:( )说:“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说完,( )走了。
老兵:听到这些话,老兵( )。
3.对比再现
老人回到自己65年前的家里,看到的是什么呢?老人百感交集,浮想联翩。
曾经的庭院里……——而今……
曾经的井台上……——而今……
曾经的一家人……——而今……
曾经的做饭人……——而今……
曾经饭熟之后……——而今……
4.倾听心声
这个80岁的老兵,面对家中的残败景象,百感交集,“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以“我看到(想起)了______,所以流泪”。
(四)探究悲因
(1)沙场征战65年,归来后,家破人亡、孤苦无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老人的苦难?
资料链接:
汉朝自武帝开始,直到东汉灭亡,或者对外征战,或者军阀混战,一直征战不休,战争几乎没有停止过。光是汉武帝征讨匈奴的战争,就多达十几次。东汉仅是与南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的战争,先后就有40多次。长年的征战,再加上天灾人祸,饿殍遍地,汉朝人口大幅度减少,兵源严重不足。所以,统治者常常大大降低征兵的年龄,同时也大大向后延迟退役的年龄。
有许多诗人都记录了这一悲惨的历史。如曹操《蒿里行》写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曹植《送应氏二首》:“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王粲《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蔡琰《悲愤诗》:“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撑拒。”这些诗歌,都是那段苦难历史真实而又形象的写照。
(2)面对老人的苦难,我想说______。
纵观整个教学设计,运用了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手段,让学生多角度感知文本,极大地丰富、拓展了文本理解的渠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鉴于作品反映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去甚远,隔膜很大,学生感同身受的共振感缺乏,回答问题时比较拘谨,但是通过课程资源的介入,给予了学生思维的启迪和生活体验空间的开拓,打开了部分学生的经验与思维,他们或多或少地展开了自己的想象,并进行了创造。尤其是“画面闪回”、“编写剧本”、“对比再现”等环节,学生的体验是很到位的,并且各持己见,对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揣摩到位。
最后,对于诗歌主旨的挖掘,我也介入了一个背景资源加以支撑,让学生了解了诗歌中老人悲剧产生的根源在于社会和战争,消除战争,渴望和平,就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呼声和深沉呐喊。
案例六:2016年9月份,应高密教科院的邀请,为高密市初、高中语文教师执教一节公开课《念奴娇·赤壁怀古》。
刚开始,为了拉近和高密学生的距离,我介入了苏轼与高密的渊源的故事。
资料链接:
苏轼有三件事是和高密有关的。
一是为高密人王述请求荫子。苏轼上书皇帝,认为“忠孝,臣子之大节;踰滥,武夫之小过。舍小录大,先王之政也”,于是皇帝为他的儿子王璋封官。
二是伐高密之树修建超然台。《超然台记》中有“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等句,是为证明。
三是与高密人乔叙的知己之交。乔叙,字禹功,太常博士,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曾任濮州雷泽知县,后为荆湖南路转运判官。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知施州,后知泸州。罢官后居密州胶西,即高密。
他在密州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创作了诗歌127首、词18首、文64篇,共计209篇。其中有一首《江城子》写到了离高密很近的九仙山。
江城子
前瞻马耳九仙山,碧连天,晚云闲。城上高台、真个是超然。莫使匆匆云雨散,今夜里,月婵娟。
小溪鸥鹭静联拳,去翩翩,点轻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莫忘使君歌笑处,垂柳下,矮槐前。
在理解苏轼为什么游赤壁,寄情于山水且怀念古人时,我介入了这样的资源。
“知识分子为实现理想而生活,他们可以不在乎现实中的得失荣辱,不在乎物质生活的困乏,但无法忍受被现实社会排斥、废弃的命运。知识分子怀着一片对国家和生民奉献的热情,具有不可压制的观察与批评精神,一旦遭逢政治势力的压抑和阻截,无异彻底冲毁了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道’,这种摧残生命意义的打击,使士君子者人生庄严的使命感完全丧失,残存这个苍白的生命不能不落入自我迷失的彷徨,而造成无何奈何的忧戚。”
——李一冰(台湾)《苏东坡传》
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元丰四年(1081年)中秋之夜
西江月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通过以上资源,梳理了苏轼自“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后的情感变化历程,从孤独、忧伤到渴望出世的状态变化,从而引导学生理解《念奴娇 ·赤壁怀古》实质上是寄情于山水之中,抒怀于历史之内。
在理解“人生如梦”时,我介入了苏轼的生平大事,让学生清楚地了解了苏轼从当初拥有积极心态,积极入世,到后来官场受挫,出世旷达的思想和情感变化的历程,水到渠成地理解了他在本文中的思想状态。
资源链接:
21岁,随父入京参加进士考试,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与弟苏辙同科及第,名噪京师。
25岁,同父、弟再至汴京,授河南主簿,不赴。
26岁,参与制科考试,获三等,授大理评事,签判凤翔府,从此踏上仕途。
29岁,风翔三年还京,判登闻鼓院(掌管收受官民投递的奏章表疏),授直史馆。
30岁,夫人王弗去世,遭丧妻之痛。
31岁,父亲苏洵病逝,遭丧父之苦。因父苏洵病故,回乡守丧。
34岁,再到汴京,判官告院(掌文武官员、将校告身及封赠)。
36岁,出任杭州通判(王安石变法)。
40岁,知密州、
41岁,改任徐州
44岁,改任湖州知州。
7月被捕,8月押解至京,12月出狱结案,历时四个月零十二天(132天)。
45岁,贬谪黄州。
在理解“一尊还酹江月”时,我介入了以下资源。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
——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轼《前赤壁赋》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他到距离黄州三十里的沙湖去看田地,归家路上作《定风波》。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些资源充分显示了苏轼由被贬受挫,心灰意懒,逐渐消弭痛苦,寄情山水,走向旷达超脱的历程,很容易地理解到他祭奠江月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