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 个性化的思考认识
课改的痛苦
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和人的素质提升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各实验区全面展开,语文课改作为课改中的重头戏,也毫无例外或当仁不让地走上了改革的前沿。淬取了西方后现代理论的薪火,传承了传统语文教学的优秀特质,新的课改像一把锋利的钻头,正洞穿着传统语文教学的坚冰,浩大的课改声势,迎接课改的巨大热情,助推着课改猛烈前行,然而,开局并非想象的那样势如破竹、立竿见影,而是课改的钻头遇到了厚厚的冰层,语文课改在剧烈的震颤中痛苦地呻吟。
新课改正经受着巨大的痛苦
和课改出笼时备受宠幸与簇拥不一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之后,课改正经受着巨大的痛苦。表现如下:
培训不到位,课改是陌路。新课标出台以后,课改进行之前,关于语文新课改的各项准备工作可谓风起云涌。课标的解读,人云亦云,争鸣不已,你方唱罢我登场,可有多少理论的种子播撒到了中学一线(课改最前沿)教师的心田?新教材的建设,“五霸”(人教版、鲁人版、苏教版、广东版、语文版)争雄,可有几支教材建设队伍充实了中学一线的优秀分子?教材的培训,此起彼伏,五花八门,可有几家学校的一线教师全员参与了培训?培训的内容,抽象、空洞,学术性词语漫天飞,有多少东西可以被处在改革最前沿的教师短时间内,化为血肉、能量,去指导语文教学的实践?有几家培训队伍拿出了像模像样的示范课,可供一线教师以资借鉴?一个学校寥寥的几个代表去参加少得可怜的几天培训,仅课改的新理念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自己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何奢谈教育他人?有的即使自己领悟了,回来后也没有组织像样的学习,大多教师对于课改还处在懵懂之中、沉睡之中,一线教师(课改的主力军)对课改的基本理念都不甚知晓,课改如何进行?有了观念转化成行动都是异常艰难的,更何况我们的大多老师头脑中还空空如也!说实在话,一种新的观念,想冲破习惯的思维得以滋长,这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培训的短暂性、肤浅性、狭隘性、局限性严重制约了新观念的传播。新课改培训,雷声大,雨点小;声势大,收效小;海上波涛汹涌,海底风平浪静,广大一线教师只闻课改,而不知课改为何物。
理念未接受,课改是弃儿。研制成功的新课标,是百年来语文教育发展的成果展示,到目前为止,它包含了我国语文教育借鉴和摸索的所有优秀成果,这些中西合璧的先进理念与应试教育环境下形成的传统教学观念大相径庭,“语文素养”、“对话理论”、“接受理论”、“建构主义”、“合作学习”等新理念根本走不进教师的头脑里去,成不了教师指导教学的主流理念。要么因学习不到位,头脑中没有这种理念;要么有了这种理念,只做响应课改的点缀,而从未付诸行动。试看,当下站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教师,有多少人在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课改这个新鲜的孩子,我们欣喜地迎来了,在表示了对他的热情之后,却又把他放到了一边。
学生难适应,课改不扎根。学生是教学的土壤,教师毕生就种了这块地,籽粒饱满的种子,只有种到这块地里,它才有发芽、成长、壮大的希望,也就是说,课改的理念转化成教学行为之后,只有被学生接受,从而转化成学生求索知识的手段,内化成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课改才达到了它的旨归,才实现了它的意义。然而,时下课改新理念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学生一时难以接受。教师在课堂上提不响,扯不动,拉不开;启而不发,越导越哑。让学生去主动探求,学生就盲无目的,无所适从;让学生小组讨论,学生就不知深浅,胡拉八侃;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就低下头颅,“万马齐喑”;教师不讲,学生就寸步难行;教师不领,学生就“瘫倒在地”,教师在创设了宽松的课堂气氛之后,却发现推不动课堂的进度;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之后,课堂却成了教师与“精英”的对话场所;教师摒弃了理解分析,注重了感性把握之后,学生就怨声载道,说语文太空,无东西可学。课改的种子落在贫瘠的土壤里,扎不下根,它在干耗着生命的能量,痛苦不已。
痛苦的原因
洞悉课改痛苦的原因,不外乎两层:一是表层原因;二是深层原因。
表层原因:课改环境太阴冷。环境是一切新生事物成长发展的前提条件,环境适宜,就会促进事物的成长;环境较差,就会阻碍事物的成长。这里所说的环境,既指影响教学的外在因素,也包括教与学(教师和学生)方面构成的内部环境。从表象看来,由理论界推动,教研部门介入,教师学生参与,媒体宣传助力的课改大环境是热的,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的,但单就基层学校这个教学的实质环境而言,课改的火还没有真正烧起来。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 思想上不重视。课改的氛围渲染得很浓,但到基层学校,这份浓度已经降低,基层教研部门及学校的领导基于以往课改都无果而终的判断,也武断地认为,这次课改也无非是在走过场,不必太认真,更谈不上投入精力了。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有的学校没有组织过一次有针对性的课改动员会、课改理念学习会、课改课型研讨会,对于课改的性质、目的,有的基层教研部门的人员及学校的负责人竟然一无所知,组织者、管理者尚且如此,课改能在他们那里“安家”吗?② 资金投入不到位。基层学校办学经费普遍紧张,把大量的资金投入到课改这无形巨大的洪流里,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怎么会舍得呢?所以在培训时,为了省钱,仅派一两个人去,教师全员培训仅仅是个遥远的梦。走不出去,请进来也可以呀,又不舍得花钱请专家讲课,更不会拿出银子购买学习资料,少了资金的支撑,教师们腿走不远,眼“看不清”,耳“听不明”,混沌得像以前一样。缺乏思想武装的这支队伍,怎么会有战斗力?③ 表面、实质两张皮。把课改视若无物是一种趋向,还有一种趋向就是行课改之名,而无课改之实。表面上响应课改,但仅停留在口头上,而在实际行动中还是依然故我,猛抓升学率,死抓应试教育,对课改异乎寻常的关心是为了彰显接纳新事物的心胸,而非其他。
就教与学构成的内部环境而言,也是冷冰冰的。主要表现有:① 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十几年、几十年拥有的思想观念,并由这种观念形成的习惯教法,想在一朝一夕之间扔掉,那简直是不可能的,因为传统的教学理念历经长时间的内化,已经转化成了教师的教学自觉,成了教师生命的一部分。教师一上课堂,就不能不讲,不讲就不会上课,讲少了就不会上课;不对着教案、教参照本选科,到了课堂上就思维混乱,语无伦次;不按照背景介绍、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主题思想、艺术技巧去肢解,就无从下手处理教材。追求课改,需要转换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使惯了刀的”让他们“拿起棍”谈何容易?② 新的课改倡导“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从教学过程中解脱出来了,无所事事了,实质上课改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教师无论作为一个对话者,还是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智慧的播火者、学生迷途的引路者、思想成果的助产士、学术顾问都需要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教改新理念以及驾驭课堂的灵活机智,因为新课改的实质之一,就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因此,教师需要不断充电,以形成自己富有文化含量的语言表达,富有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富有改革创造的课堂智慧,这些对一线教师构成了极大的挑战。③ 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使学生面对课改无所适从。课改是个有机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学段出了问题,课改就难以顺畅。现在高中进行课改的年级,在初中、小学未曾课改,现在初中课改的年级,在小学时也未进行课改。从小学、初中以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培养出来的学生,突然来到扔掉大幅度讲解和大强度训练的课改环境中,就如同突然从黑暗中来到了光明的境地,学生茫然不知所向,患上了集体“失语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难以拉动学生,教师有心向课改方向引导,但没有进展,就只好放弃,走回老路。
深层原因:应试制度的深远影响。千万家长最需要的也是最现实的是想让自己的孩子通过应试渠道而改变自身的命运,提升生活的质量,课改长远的育人目标及语文素养却是需要时间去慢慢地熏陶、感染才能达到和形成。两相比较,应试带来的利益更切近、更实在,而课改最终形成的高素质却如同一朵美丽的花,摇曳在遥远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试想,不断膨胀的人口压力,无数家长望子成龙的就业期待,给了教学多大的压力,由应试制度而形成的社会环境对课改而言,是一道难过的“坎”。另外,由此应试制度带来的反应也是连续的。有了考试选拔,就有优胜劣汰;有了优胜劣汰,就有追优避劣,就有重优轻劣,就产生了围绕考试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式,考上学生多的学校就是名校,考上学生多的班级就是名班,使学生考上大学多的教师就是名师。成了名校,社会就刮目相看,大家争相前去求学,学校生存空间就会越来越大;成了名班,家长就趋之若鹜,托关系,寻人情,把自己的孩子往里塞,班主任越干越吃香;成了名师,晋职评优树先,工资奖金挂钩,职务竞聘上岗,一马当先,教师荣耀无比,就会把应试的“螺丝刀”拧得更紧。在视高考如生命的社会环境中,课改的前途、命运令人担忧。
解除痛苦良方何在
20世纪末,关于语文教育的反思和大讨论,为语文课改做了一场思想上的准备,伴随着语文教学的思想革命,一大批勇于实践的语文教改探索者脱颖而出,语文教学似乎看到了曙光,但是应试制度的羁绊,又使他们惧怕“后院起火”,而不敢锐意前行。近几年,有的地方极力推行课改教育,因升学率有所降低而备受社会指责,承受了来自多方面的压力,他们又不得不走回来,重新捡拾起应试的包袱前行,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应试制度是课程改革最大的“拦路虎”,应试不死,课改难矣!所以,要想为课改打开前进的通道,首先要改革语文教育的环境系统,尤其是应试制度所附带的评价系统,这是最关键的一环,事关新课改的成败。彻底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尺度的现状,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用评价方式的改变引导人们关注的目光。其次,强力推行课改,利用强有力的行政力量为课改开路。强制性地让基层教研部门和学校,为教师的全员培训埋单,使新课程理念充分占领基础教育的思想阵地,以改变语文教育教学的价值观;建立课改成果验收的评价标准,规定学校、教师、学生必须达到什么样的水准,才算是真正参与了课改。再次,构建新的语文教学模式,让一线教师在摆脱了旧的教学方式、手段之后,又有足可依托的教学实施,这样教师才可能在课改的大潮中不至于迷失方向。
课改的痛苦是课改的必然,因为改革就意味着痛苦,就意味着“生离死别”,只有在痛苦中才有抉择,只有在痛苦中才有新生。但愿课改能够在痛苦中“化蛹为蝶”而不是“胎死腹中”,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良好祈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