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的个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语文教学应从“组织方式”向“学科内涵”延伸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正遇到前所未有的一些问题,其看上去符合课程改革的思想,但“过犹不及”,我们必须对这些问题保持警惕,才使我们不至于偏离教学的正确方向。

一、炉火纯青的教育教学“方式”

1.分层、分类、分区、分组(教学方式)。时下,有很多地方或学校为了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把学生进行分层、分类、分区、分组,我姑且称这些做法为“教学方式”。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变化是我们对学生个性认识的必然结果,极大地解放了学情视角,使我们更加关注我们教学对象的生命个性特征,为我们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提供了一个根本的前提条件。

2.尊重、激励、关爱、等待(教育方式)。除了“教学方式”的变革之外,老师们还在尊重、鼓励、关爱、等待等方面投入了极大精力,我姑且称之为“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增加了我们对教育的爱心、耐心、细心、恒心,使我们的教育行为更加符合人性化的成长,更加符合教育的本质规律。

但是,我们在这样看似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产生了“路径依赖”,自然或不自然地出现了一些“遮蔽”,认清这些“遮蔽”之于改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将我们的教育教学推向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知道自己在哪里,就不会明确自己将要走向哪里。

二、教育教学方式下的“遮蔽”

1.着力于教学方式的改进忽略教学内容研究。

语文教学,不仅仅着眼于对象的差异和针对不同教学对象施以不同教学方法,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挖掘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解读教学内容,提炼出富含意义和开拓空间的核心性问题,为孩子提供广阔的思维和表达空间,激发孩子的兴趣,促进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思维习惯进行自我的、富有见地的、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解读。针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这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定是在深入研究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两个维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不是仅仅研究了学生,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度解读。学情视角和教学内容的深度研究,由此带来的融合才是我们教学的真正的逻辑起点。

目前,困扰语文教学的遮蔽很多,值得我们警醒。

①重视活动组织忽视教学设计。新课标将教师定位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这个组织者的一个最主要的职能就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生成与预设、教学步骤的把握和推进、教学活动的协调与指挥、教学成果的分析与评判。这是“组织者”这个概念的当然内涵。但现在有的教师走向了“无目标—无预设—无教案”的地步:教师只要走进教室就行了,一切都走着瞧。

②重视学生活动而自己不参与教学活动。

案例:教师走进课堂,然后喊“上课”,然后宣布上哪篇课文,然后提了两个问题,剩下来的事情就是分组讨论。下课铃响了后教师说:“这一堂课,大家充分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老师非常满意。下课。”

③重视学生表述而自己没有立场。

案例:《孔雀东南飞》,讨论的题目是焦母为什么要折磨刘兰芝,要赶刘兰芝走”,讨论了一节课,结论五花八门,其中最出格的有:兰芝太完美了,以致焦母疑心兰芝会给焦家带来祸害”,焦母自私胆怯,就想打发她走”。还有一个是:焦母心肠太善了。焦家的环境并不富裕。兰芝那么好,嫁到焦家,却要‘昼夜勤作息’, ‘伶俜萦苦辛’。焦母实在舍不得,觉得很对不起她,就想把兰芝嫁到一个更好的人家。这时便想到太守家,估计太守家可能跟焦家是世交。于是她狠下心来背着儿子跟太守合计好了以后,演了一出苦肉计。”——也许,学生有这样奇异的联想还是可以理解的.不可理解的是教师的反应:大家能够大胆地联想想象,确实难能可贵……我们思考了,我们就有收获。希望大家勤学苦思。”

2.注重柔和教育方式的运用忽视切中肯綮,明确是非的评价。

案例:有教师上《皇帝的新装》,草草通了一遍课文,开始对话。教师问:“我们应该向谁学习?”回答多种多样。表示要向孩子学习的占百分之四十多。表示要向骗子学习的也占百分之四十左右。问及理由,学生回答:“因为这个骗子只骗皇帝和大臣,是一种义骗,他骗得方法很巧妙,是巧骗。”对于这样的回答,教师表示:“向孩子学习,敢讲真话很好;向骗子学习,进行义骗、巧骗也很好。”

在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的幌子下,教师沦为了毫无价值倾向的中立者和放任自流的旁观者。

三、“遮蔽”因何而生

1.在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上偏执了一端。只重视了对教育教学对象的研究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课程建设虽然是我们对教学内容研究的重要成果,但是课程内容首先要转化成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才能再转化成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这就需要老师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包括:①对语文教材(具体为某一篇课文)创造性地解读和个性化地理解。②对课外教学资料的合理性吸纳。③对教材内容的取舍、选择。④对教材内容的组织、安排,表现为课程内容在课堂教学中的呈现顺序和呈现方式。

我感觉到我们在这一方面,研究得还不够,还比较薄弱。

2.课堂教学上教师功能的缺失。教师成了毫无价值观念的中立者和放任自流的旁观者,而忽视了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这个重要功能。教的功能的缺位,使学生的学习在低层次徘徊,或者在原地打转,或歪曲文本,导致文本解读的“戏说”。

案例:孔乙己是因为偷光盘而被打断了腿;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因为开价太高才卖不出去;《背影》中的老父亲是因为懒得走路才从铁轨爬过去,还被“红袖章”抓住罚了款;《一件小事》中的车夫是因为垂涎过路女子的美色才特意把她绊倒……

四、正确的语文教学之路在何方

教学要由“组织方式”向“学科内涵”延伸。在研究教学对象的同时,加强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把教学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寻找教学的最佳途径和方法。这是教学的本质决定的,也是语文教学的根本归宿。

1.大力研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融入老师的智慧,给学生一个高位的引领。

①深入研读文本,发现文本解读的独特角度,促进学生个性化解读。

案例:在教学《祝福》时,有个老师个性化地解读文本,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他设计了一个巧妙的问题:“祥林嫂是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什么?”

学生认真研读文本,找到了答案。

1.春天,她失去丈夫;

2.春天,她被卖改嫁;

3.春天,她痛失爱子;

4.爱情上没有春天;

5.迎春祝福时,她倒毙在街头。

老师紧接着问:“是谁剥夺了祥林嫂人生的春天?”讨论逐步深入,直抵问题本质。

这种教学建立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巧妙切入,给学生预留了思考探索的空间,问题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很好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发展。

②深入研读文本,善于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让学生吃透文本,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自己的困惑或见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有助于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增强。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在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

案例:陶渊明《饮酒(其五)》

生:老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为什么见的是“南山”而不是“东山”、“北山”、“西山”?

师:我认为南山虚指,特指终南山,同学们知道终南山是个什么地方吗?那是人们修身养性、修道成仙的地方,陶渊明“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厌恶官场,渴望遁入自然,求得心灵的宁静,因此他心中的山,就是他眼中的山,就是一座修身养性之山,就是一座宁静之山。(掌声)

生:《夜雨寄北》中为什么说“何当共剪西窗烛”而是“西窗”,而不是“南窗”?

师:西窗”中的西”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具有特殊的意象,你像是西宫”,西宫”是古代娘娘妃子居住的地方,是美丽女子居住的地方,代表了温柔和美好,西窗”也具有温柔美好的意蕴。故而不用其他方向而用此。

这些问题的回答,能有效地触及文本的深处和作者的匠心,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深化了文本的理解。

③深入研读文本,善于投放有价值的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催生学生个性表达。

有价值的问题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多元化思考的问题,它既不作为传统教学中知识导入的引子而存在,也不作为知识获得后供学生练习所获知识技能的题库而存在,而是作为教学运作的轴心而获得全新的价值。就语文教学而言,一方面,师生围绕问题进行对话,层层深入,深化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研读文本、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揣摩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具有定向、整合、导学、引思的功能,问题既意味着困惑、疑难和焦虑,但也预示着机会创新和发展,从本质上来说,问题驱动课堂教学。

案例:《石壕吏》在读到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时,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在哭泣?

生1:老妪在哭泣,因为她要离开家了,既担忧自己,又挂念家人。

生2:老翁在哭泣,因为老妪要离开了。

生3:儿媳妇和儿子在哭泣,因为一家人东奔西走了,家庭破碎了。

生4:杜甫在哭泣。因为国家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作为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他的内心是痛苦的,我认为是作者的内心在哭泣。

生5:邻居在哭泣。官吏抓的人何止一家,家家都遭受了战争的毒害,老妪的邻居一定也有人被抓走了,所以他们在哭泣。

……

④善于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唤起学生的个性化思考。

案例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地上淌了一滩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饱经风霜是看不出来的,要具象化。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吃饱了风、吃饱了霜。

师:你吃过吗?(把老师气得!)动动脑子再想一想!

生:就是吃过很多苦头。

师:没错。这位同学就知道是吃苦头。

师:谁能讲得更准确些?

生:(将词语手册上的解释读了出来)就是形容一个人经历了很多的艰辛和磨难。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看了词语手册。

师:你真会学习。学习就得像他这样啊!

师:风霜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艰辛很磨难的意思。

师:对!要好好地记住这个意思,可不能见风是风,见霜是霜啊!

(教师的这一做法,做得扎实。只是由言到意,简简单单,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

再看另一位老师如何教?

第一步,请孩子们闭上眼睛,回忆一下生活中有没有看到过饱经风霜的人,如果有,请举手示意。结果没想到,全班三分之二的人都举手,我们坐在后面听课心里犯嘀咕,这个社会饱经风霜的人还真不少。

第二步,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车夫这张脸?很厉害吧,有难度,但是前面有了铺垫,有了生活体验的调取,尽管难,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举手了。孩子们站起来说:老师,我看到他颧骨高高地突出,眼眶深深地陷进去,满脸的皱纹。老师说,没错,这是一张饱经风霜的脸。第二个孩子说道:老师,我看到的是这样的一张脸,他的脸灰不溜秋的,头发像一堆乱稻草,他的嘴唇有一道一道干裂的口子。第三个孩子说:老师,我看到是这样的一张脸,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身上也是皮包骨头,其实只有三十来岁,但看上去好像已经六七十岁一样。

第三步,老师说,你们会看车夫的脸吗?会看脸的人有两只眼睛,第一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第二只眼睛看到这张脸的背后,你还能从车夫的这张饱经风霜的脸的背后看到什么?有学生说,老师我看出来了,我知道他的家里很穷,估计吃了上顿没下顿。有学生说,老师我也看出来了,车夫干活不要命,没白天没黑夜地拉黄包车。还有学生说,老师我也看出来了,我看出了这车夫身体有病,是硬撑着拉黄包车的。老师说,是的,就是这样的大冷天,他赤着脚,在拉黄包车,现在玻璃碎片把他的脚板刺破了,他躺在地上痛苦呻吟,他想起来都起不来。假如你在现场……有学生马上说,那我把所有的钱掏出来给他。另一个学生说,老师,我马上打电话把我爸爸叫来。我爸爸是个外科医生。学生还说,我一定会自个儿拉黄包车把他送到人民医院去。老师说,看得出你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那让我们去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对待这个黄包车车夫的。

你看,这是一个精致的教学片断,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看到非常明显的教学现象,就是具象,它是把这个抽象到不能再抽象的语言文字,还原到生活中去。这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生活经验来深化对文本的认识,引发孩子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

⑤善于组织紧扣文本学习的活动,加深学生的个性化体验。

案例:《夜雨寄北》中的让学生为北方的妻子以“遥寄娇妻”为题写一封信;在教授《老王》时以“遥寄天堂”为题,给死去的老王写一封信,表达“愧怍”;在教授《送东阳马生序》中让学生分别从“藏书者”、“媵人”、“同舍生”、“先达”等角度说一说“我眼中的宋濂”等。

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化身为某一个人或担当某一个角色,完成某一项任务,这是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同时也是加深文本理解的重要举措。

⑥善于适时介入促进教学的资源,丰富学生生命个体的视野,激发学生深度个性化思维。

案例: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只做了一项研究。

课题:于勒的“称呼”研究

研究步骤:

1.认真阅读全文,勾画出对于勒的所有称呼。

2.将这些称呼分类。

3.从分类中得出自己的发现:

①全家唯一的希望;

②全家的恐怖;

③分文不值的于勒;

④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⑤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⑥这个家伙;

⑦小子、贼、讨饭的、流氓;

⑧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究其原因,很多孩子认为是“金钱”在作祟,这个时候我就介入了以下资源。

链接《钱本草》唐·张说

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

链接龙应台文章: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文思;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献媚,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伙伴,但买不到朋友;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忠诚;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实学;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钱可以买到小人的心,但买不到君子的志气。

——龙应台

学生在链接课程资源的背景下,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同时也加深了人生的思考和认识,丰富了学生的生命视野,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做好对话中的“首席”,恰当评价,适时引导,明辨是非,将教学引向深入。

案例:有位老师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当讲到“美女蛇”的时候,一个学生突然站起来发问。

生:老师,真的有美女蛇吗?

师:鲁迅在文章中写到了啊!

生:那有“美女蛇”就会有“丑女蛇”,有“丑女蛇”就会有“丑男蛇”,对不对,老师?

(全班哄堂大笑,大家以为,老师会训斥这个孩子,但是老师镇静自如,有效引导。)

师:我很佩服你的求异思维能力,但是我不能不指出你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简单类比。同学们,为什么不能简单类比啊?你们再认真读一读文章,看一看鲁迅先生用“美女蛇”来比喻什么?

(学生认真读书,老师巡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读完了。)

师:谁能起来说一说,“美女蛇”比喻什么?

(没人回答)

师:同学们知道美女吗?

生:就是脸蛋长得好看的女人。

师:对啊。那你们知道蛇吗?

(学生沉默)

师:听说过“农夫和蛇”的故事吗?

生:读过。

师:你起来讲一下这个故事。

生:就是一个农夫在冬天看见一条冻僵了的毒蛇,就把它捡起来揣到自己的怀里温暖它,等毒蛇苏醒过来,就咬了农夫一口,农夫就死了。

师:农夫救了它,它却把农夫咬死了,你说它善良吗?

生:心地不善良,心地狠歹毒。

师:好,现在我们联系起来看,一个长着漂亮脸蛋而又内心歹毒的人才叫“美女蛇”啊,鲁迅先生的用意何其深刻啊,其他简单的类比还有这一样深刻的含义吗?

生:没有。

一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在老师巧妙的引导下,迎刃而解了。老师在对话中显示的耐心以及自身具备的知识素养、驾驭课堂的高超能力,令人叹为观止,充分体现了“对话中的首席”的重要职责,而不是任凭学生的思维在浅层次打转。

总之,在研究教学组织形式的时候,我们不要忘了教学内容的挖掘和研究;在研究学情的时候,我们也不能淡漠了语文教学内容的研究;在教育教学理念和手段更新,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教学”这个重心;让学生在组织形式的变革中获得自主和个性发展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要忘记让学生的个性在文本内得以生长。学生的个性在文本内得以生长需要老师深入研读文本,认真组织教学,把学生引上个性发展,思维深入的健康之路而不是仅仅凭借组织形式的变革放弃教师固有的职责,淡化教师的业务追求。学生的“学”是根本,但加入了教师智慧的“教”,会将学生的“学”推向更加深入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