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语文的个性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唤醒学生的生命

语文教学如果仅仅停留在工具性层面上,那就把语文的世界教小了,语文教学要做大、做深,其实现的途径方式可能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个手段,我觉得应该教出语文的生命感,即唤醒学生的体验,激活学生的生命。

要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生命,教师就要根据学科心理学的原理,了解透彻学情,摸清学生的认知状态,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投放能够打破学生既有认知图式的问题,使学生的认知由平衡重新走向不平衡,使学生在由已知向未知的探索过程中,展现斑斓多姿的生命状态,迸发出不可遏抑的生命活力,呈现出不断探索新知的崭新思维。

正如著名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所言“语文教师面对的不是惶恐的未知者,而是自以为是的‘已知者’。如果不能从其已知中揭示出未知,指出学生感觉和理解上的盲点,将已知转化为未知,再雄辩地揭示出深刻的奥妙,让学生恍然大悟,就可能辜负了教师这个光荣称号……语文教师需要用自己的生命去做独特的领悟、探索和发现”。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论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教师要善于在每一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都向他打开他的精神发展领域,使他能在这个领域里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大写的‘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是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斯普格朗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只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我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利用学生已知唤醒学生未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创造新的知识的蓬勃生命力,极大地激活了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

在执教的过程中设计一个学生能够通过文本认知并能够阐发自己观点的问题,十分关键,这个问题就是一个架设在学生已知通向学生未知的桥梁,也是沟通学生经验世界和文本世界的桥梁。

例如我在执教《皇帝的新装》时,我提出了这样两个问题:“文章的题目是‘皇帝的新装’,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两个问题,第一,这是一个怎样的皇帝?第二,这是一件怎样的新装?”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并相互评价和辩驳,充满了情趣和活力。

课例:《皇帝的新装》教学片断

生1:我认为是一个虚伪的皇帝”。因为他天天换衣服,每时每刻都换衣服,换得太勤了。

(其他学生没有回应)

天天换衣服”是不是就是虚伪”?你也天天换衣服!(学生大笑)

整天爱换衣服,把爱换衣服当成了唯一的生活,这个外表的变化成了他的主旋律,什么事也不管了,他那么爱这个表面的东西啊!

生2:老师他用错了词,他应该说的是虚荣”,是一个爱虚荣的皇帝。

师:一个词语的变化,却抓住了皇帝的特征,你很会用词。

生3:老师他用虚伪”也不错,但他说的事不是虚伪的,应该说他没看见衣服,就说看见了,这才是虚伪的。

师:好!你能够根据他提出的主张,恰如其分地提供证据,你很会讲道理。

生4:老师,虚伪就是不是真的,是假的。这个皇帝整天换衣服不是假的,是真的,所以虚伪就不对,而整天换衣服,是一种畸形爱好。

我倒觉得他是“一个没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整天想的是穿新衣,忙自己的私生活,不管国家的事,这样的皇帝给国家、给老百姓带不来好处,所以我觉得他无所作为。

生5:无所作为还没说中他的本质,我觉得,无所作为是表面的,是什么使他无所作为呢,我觉得是有原因的。原因就在于他迷恋新衣服,所以我觉得他是有恋物癖的皇帝”。(全班大笑)

生6:恋物癖”,但这种迷恋导致的后果呢?你没分析到。迷恋新装让这个皇帝变得很昏庸了,我就觉得他是个昏庸的皇帝。您看,他辨不清骗子的谎言吧,他自己看不到衣服也随声附和说看到了吧,在一片谎言里裸体上街游行,你说他不昏庸?

生7:老师,昏庸是因为他走火入魔”了,他爱衣服太疯狂了,以至于不正常了,我觉得他是个走火入魔”的皇帝。

生8:我觉得你们说的一切都不能说明皇帝的特征,他为什么虚伪,昏庸”?是因为他被别人牵着,老活在别人的脑袋里,他的脑袋成了别人的跑马场”,他是一个没有主见或丧失主见的皇帝。(掌声)

师:同学们各抒己见,相互辩驳,都讲得很有道理。老师也有一个看法,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我觉得这是个玩物丧志的皇帝。你看,这皇帝玩衣服入了迷,不理朝政了,变得无知可笑,昏庸无能,他的缺点很多,但根源只有一个:“人为物役”,说得通俗点就是做了“物”的奴隶,自己主宰不了自己了,被“物欲”牵着鼻子走了,从而丧失了一个正常人所具有的灵感、思想。当今社会,不是也有许多人做了金钱的奴隶而丧心病狂地侵吞国家资财,而锒铛入狱吗?利令智昏,使多少人走上不归路!做好你自己,守住你自己,别轻易让灵魂的被物质的诱饵钓走,是多么的重要!你不会成为下一个“穿上新装的皇帝”吧?(热烈掌声)

再如,我在执教泰格特的《窗》时,让学生对于“窗”的含义展开讨论,学生各抒己见,精彩纷呈。

课例:《窗》教学片断:

1.光明之窗。病房里特别昏暗,唯有这里透出光亮。

2.希望之窗。这扇窗子点燃了病人对生的希望。

3.生命之窗。这扇窗子焕发了生命的激情和热情。

4.灵魂之窗。这扇窗子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人灵魂的丑与美。

5.自然之窗。透进光亮和新鲜空气的窗子。

6.美好之窗。给人以美好景象和美好希望的窗子。

7.美丽的谎言之窗。那个病人透过窗子说出了美丽的谎言。

8.死亡之窗。靠近窗子的人死掉了。(大笑)

9.象征意义的窗子。充满了象征意义,指人的心灵之窗。

10.贪欲之窗。这扇窗子使那远离窗子的病人萌生了嫉妒和贪欲。

在教授完《窗》之后,我设计了一个这样的环节:“假如你是那个远窗病人的朋友,请你写一两句话送给他,希望他在你的帮助下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能够好好地生活下去。”

这个活动把学生置于一个生活的体验当中,学生把自己置换成一个新的角色,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窗》教学片断

祁梦辰:带来阳光,照亮他人生命的人,自己也会沐浴在阳光下。

刘宇阳:自私自利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人类的悲哀。

徐文迪:冷漠的心中不会有春天,所以也看不到春天。

黄镇: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掌声)

严紫祥:爱心是人们沟通的桥梁,自私是挡在桥头的栅栏。

张宇轩: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才能拥有美好的一切。内心丑恶的人就看不到美好的一切。

张钧扬:妒忌会使人走向衰落,而无私会使人心胸开阔。

郑北辰:人生难得一知己,不要因为妒忌而失去一位知心朋友。

高祺:人们要互相宽容,要学会退一步海阔天空”。

曾漪扬:因为你的心灵丑恶,所以你看不到美好的景色,只要你以后乐于助人,关心他人,对生活充满信心,你以后也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佘宜轩:把你的心灵之窗打开,让阳光照耀,让鲜花盛开。

阮一婷:让真美永驻我们心间,那么生活对于你必将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

毕兰越:人生一世,风风雨雨,失意和痛苦时而会发生,只要我们手牵手,肩并肩,就能一同走过泥泞。

邹正:关爱自己,关爱他人,让世界充满爱。

罗桓铠:比大地更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刘逸雪:房间因为有了窗口才能透过阳光,心灵因为有了窗口才能看到希望。

在执教《渔夫的故事》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写自己的阅读感受,有的学生就独抒己见,可谓有理有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唤醒了学生的生命。

《渔夫的故事》之我见

初一(9)班 黄镇

每个事情的表象下,都存在一个内在现实。读书,不可拘泥于书本,要善于发散思维,而《渔夫的故事》正是这样的故事。

中间一段,魔鬼说他是个无恶不作的凶神,曾经与所罗门作对。从这里便可以看出一丝端倪:一个人描述他的一生,假使他真的穷凶极恶,必然先说自己干过多少坏事,杀过多少好人,屠过多少城之类的,又怎可能开头便是“与所罗门作对”?想到这里,神话的完美便被撕开了一条细缝。现在,让我们继续考虑下去。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提出猜想:魔鬼所谓的罪恶,仅仅是与所罗门作对罢了,而非真的无恶不作。

由这一条裂缝揭开往后看,前三百年,魔鬼无疑是愿意出去的,但到了四百年,魔鬼便不要出去了。这么大的转变,来自何方呢?由他之前的描述,可以知道他仅仅害怕所罗门,仅仅害怕那个“伟大的神祇”。于是,可以猜测,前三百年,他想出去,想享受他本应享受的生活,但到了四百年,他觉悟了:世界上永远不会缺乏伪善的神祇,无论何时出去,都只能被打上“无恶不作”的标签罢了,倒还不如在瓶子里,至少可以活下去。

裂缝越来越大了,现在让我们回溯时间,综合前面猜想,可以得到:魔鬼由于过于丑恶的长相,而被所罗门轻率地认定为坏人,当作一个可以随意使用而不必背负良心上负担的奴仆。专制的所罗门自然要好好地使用他,以衬托自己的威严。在他被压迫的过程中,他可能组织起了自己的一个小团体,揭竿而起,组织武装暴动;也可能无意间得知了所罗门的极高隐私,“亵渎了神的威严”;也可能仅仅是犯了些小错,“神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无论怎样,他满腹委屈地被镇压了一千八百年。

撕破了这张墙纸,就可以来欣赏事物本身的真相了。于是,可以提炼魔鬼的原型,得到一个被压迫的奴隶的形象。而那位“伟大的所罗门”,则能变为一个专制的君主。于是,故事其实也并不是为了写什么“战胜困难的方法”,而是用颇隐喻的笔法,记录了在那个年代,奴隶的悲惨生活与无奈的命运。

也许我错了,但又有谁规定不能这么想想呢?

同样在执教《渔夫的故事》时,我把魔鬼的形象置于学生的讨论之中,一下子引爆了学生的思维。

当时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魔鬼有些话说得很动人,我觉得魔鬼还是蛮有人情味的啊,你怎么理解魔鬼这个形象?”

张宇轩:就是个无恶不作的凶恶的家伙。

曾漪扬:就是个忘恩负义的不知报恩的负心汉。

窦旷:自以为是粗心大意之人。

钱坤浩:杀人本性是不会改变的,魔鬼是可怕又是狡猾的。

于瀛泽:说谎成性(开玩笑求饶)卑鄙无耻的,魔鬼是不懂得报恩(恩将仇报)的。

毕兰越:愚蠢的容易上当的。

白礼西:因为他是个魔鬼,他就只有魔的凶恶鬼的阴暗,不具备人的善良和光明磊落(掌声)。

高祺:一个可怜的人,孤独地在海底待了1800年。

印加金:一个幸运的人,竟然有渔夫把他从黑暗的海底捞上来了。

佟子康:我觉得魔鬼是真诚的,他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大笑)

成嘉维:他不是真诚的,他是赤裸裸地示威,显示自己的凶恶。(掌声)

郑北辰:一个没有心计容易上当的人,最后被骗回瓶子里了。

当然,学生的答案中有的脱离了文本的具体语境,显得稚嫩可笑,针对这样的答案,我也没有简单否定,在保护学生积极性和认识成果的前提下,通过引导这些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再深入思考,然后找出其答案和文本内容的矛盾,让学生自我领悟、自我调整,直至获得真知。

我在执教鲁迅的《一件小事》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认知,提出自己的疑惑,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探究心理,学生潜心阅读,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在了解学生的未知,为引导学生走向已知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件小事》问题梳理

1.课文为什么以“一件小事”作为题目,我觉得太平凡了?

2.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3.文中的“我”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是鲁迅自己吗?

4.老女人摔倒了是真的,还是假的?

5.“我”为什么一天不一天看不起人?

6.为什么这些事的影响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这些事是什么事?

7.“我”为什么到“S”门去?

8.“我”为什么责怪车夫多事?

9.为什么“我”觉得车夫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越走越远应该越来越小才对?

10.“我”皮袍下面的“小”是什么?

11.“我”为什么要给车夫钱?

12.“我”为什么怕敢想到自己并不能回答自己?

13.几年来的“文治武力”指什么?

14.为什么说这“一件小事”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这种希望是什么?

15.“子曰诗云”是什么意思啊?

16.文中说:“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吗?我还能裁判车夫吗?”这句话一连三个问号,说明了什么?

17.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女人?为什么要说她是装腔作势?“装腔作势”这句话是谁说的?

综合学生的问题,我将其整合为四个大问题:

一、“一件小事”为题的作用(兼及写作背景的介绍)。

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这件小事表现出的思想。

三、关于老女人行为的理解。

四、车夫形象的理解。

我在唤醒学生的生命力、创造力上遵循了学科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很好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展现出本质性的、积极的、斑斓的生命状态。如果总结起来,不外乎一个教学精髓:设置根植于学生经验的问题,让这个问题能够架设于学生未知和已知之间;放手学生,让学生自己阅读自主感悟,在和文本、同学、老师的对话中获取新知和价值确认,从而激发生命活力。

要实现这一教学精髓,老师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第一,自我解读文本,读出自己的感悟,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并具有引导学生对话的能力。第二,深入了解学生的知识状态、认知能力,为激发学生,引导学生,把问题引向正确方向,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