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很聪明吗
课改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改变着我们的教学方式,课改让我们从更为宽广的视野看待课程、课堂,使我们更理性、更人本化地看待学生所做出的一切,我们不再简单否定,而是对某些问题会做出多方面的尝试和思考,并尽量找到合理、科学的解决方式。
记得本学期去听一位老师执教的《狼》,其中有一个环节,令我不能释怀。当学生读到蒲松龄写的《狼》中的一段:“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有学生发言道:“我觉得,狼很聪明”,这个回答,显然是学生没能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的意图导致的,有片面理解的倾向,针对这个回答,这位老师当时没有给予正面的回应,在课后反思时,老师反思道:“不如当初就肯定学生的主张,过后再慢慢引导学生正确领悟。”我为老师不简单否定学生,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做法表示赞赏,我觉得这就是课改带来的变化,老师不再简单否定了,而是学会肯定和等待了,这就是教学理念上的飞跃。
但事后,我又重新思考这个环节,总觉得,还有文章可做,对学生的错误回答否定是不对的,不置可否也是不正确的,那怎么办?自己上一上,看一看,让实践来回答。
于是,我也尝试上蒲松龄的《狼》,在学生讨论狼的特性时,有学生果然提出“狼真的很聪明”的观点,我抓住这个机会,没有放松,我深刻地认识到“错误往往是指向正确的路标”,学生回答的失误恰恰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契机。
我就问:“这位同学,你用了‘聪明’这个词语,你对狼很赞赏,是吗?”学生顿时语塞,此时我即刻把问题推向全班,“同学们,你们都读过了文章,蒲松龄写这篇文章目的是赞扬狼的‘聪明’吗?如果你认为是,请阐述你的理由;如果你认为不是,请你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学生就思考,就再去读书,一会儿,一个学生就举手,他说:“老师,从全篇来看,作者是在讽刺狼,而不是在赞美狼,我觉得用‘聪明’来说狼的特点是不妥当的,课本末尾作者这样写道,‘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我就说:“你能联系上下文整体来理解和阅读,非常好。你能尝试翻译一下刚才你找到的这句话吗?”学生翻译道:“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学生翻译完毕,我就接着说:“同学们,你看,作者用了一个词语来说明狼的特性,是哪一个呢?”学生异口同声:“黠”,我说:“‘黠’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狡猾”,我就说:“很好,用这个词语来说明狼的特性是准确的,为什么呢?请同学们对比思考‘聪明’和‘狡猾’的区别在哪里呢?”学生讨论、思考,然后回答,“‘聪明’是褒义词,‘狡猾’是贬义词,对于自己要赞扬的人或事用褒义词,对于作者要贬低、批评的人或事用贬义词,从全文来看作者是在批评狼的狡诈,不是赞扬狼,所以还是‘狡猾’比‘聪明’准确。”学生说到这里,我才如释重负,对于一直萦绕心头很久的问题终于得到了合适的解决。
现在再来回顾这个重教的过程,我会发现,我没有简单地否定学生,也没有不置可否让学生不明就里,而是继续推动这个问题向前发展,让这个问题在学生和文本的对话中、同学的对话中、老师的对话中,逐渐加以明了。
在以前,我可能就简单地把这个问题处理掉了,是课改让我转变了理念,抓住学生失误这个契机,把课堂推向深入,让学生的失误也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同时也让学生在讨论和认识深化中端正了认识,修正了错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错误认知到正确认知,这就是教学的过程,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