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推进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和追求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党中央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论断,确定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从二〇二〇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两阶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接下来三十多年如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接力奋斗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蓝图,勾勒出了我国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国家的路线图。
一、新时代开启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一)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到“两阶段”的战略安排
党的十八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目标,即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即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周年的时候,即2049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之后在前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经过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砥砺前行,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举世公认的历史性成就,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变革。尽管全球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凸显、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却一直保持稳步增长。这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1.2万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1300万人以上,等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站在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明确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具体安排为:“第一个阶段,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由此可见,“两阶段”明确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目标和路线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有了更为丰富的表述。“美丽”一词首次出现在奋斗目标当中,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相并列,进一步拓展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美丽中国建设被提上了新高度,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反映现代化重要的指标是质量、结构、效益、公平、生态。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了历史性转换
十八大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了历史性转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全新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从“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落后的社会生产”到“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是对五年来中国发展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精准定位。
进入新时代面对新矛盾,必然要求我国的发展,一方面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从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高度来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另一方面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进入新时代完成新任务,必然要开启新征程。“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处在重大历史关头,如何谋划后30年的发展问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傲人成就也为后30年的具体战略部署提供了物质实践基础。党的十九大高瞻远瞩,勇挑时代重任,通过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及时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两阶段”战略安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
(三)中国共产党人对现代化规律的新探索
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改革开放持续推进,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防、外交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以经济建设尤为突出。1986年同1978年相比,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家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水平都大体翻了一番。这一时期是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最旺盛、国力增长最迅速、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最多的时期。为了继续发展这种良好的局面和深化改革,1987年10月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习近平“两阶段”是在新时代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新总结、新认识,是对邓小平“三步走”战略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从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实现现代化“三步走”战略到习近平“两阶段”安排距离正好整整30年,这30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一直在波澜壮阔中砥砺前行。“两阶段”战略安排不仅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提前了15年,而且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原先定义中增添了“美丽”的特殊涵义,不仅完善和对接了“五位一体”总布局,而且充分地展示了新发展理念下中国经济发展更为注重效益、质量、环保的新要求。由此可见,习近平“两阶段”战略安排,深化了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展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道路的艰辛探索。
“两阶段”战略安排是实践的需要、历史的必然,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民全面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愿景和奋斗目标。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雄心壮志,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勇于进取的精神追求;既是工作安排,又是庄严承诺;既是宣言书,又是集结令。它为第二个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实现清晰了思路,规划了步骤,明确了要求,为新时代新征程的开启吹响了号角。完成这两个阶段目标之时,中国社会的面貌将焕然一新,不仅完全实现了小康,而且全面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中国人民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将得以实现。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实现现代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和壮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是开辟历史的新纪元。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按照“两阶段”战略部署,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不断开拓进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二、现代化强国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发展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直接创造财富,是社会生产力的直接体现,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纵观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经济大国和强国崛起的强大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GDP年均增速超过7.2%,远高于同期世界2.5%的平均增长水平,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6.9%。可以说,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的发展功不可没。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33.46万亿元,连续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我国货物贸易的表现好于全球绝大多数经济体。从增长率来看,2017年全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增长14.2%、10.8%和18.7%,增速创下6年来新高。从总规模来看,我国2017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7.79万亿元。但也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发展质量不高的问题依然突出。无论是从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能源和资源利用等反映全要素生产率的指标看,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约为20%,远低于工业发达国家35%的水平;一些产业已经出现产能过剩,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存在较大的供给缺口。高端制造业方面,很多重大装备和关键技术仍然依赖进口。集成电路产值不足全球7%,而市场需求却接近全球1/3。另外,发展方式不可持续。许多产业产品是拼规模、拼速度、拼要素投入出来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费用不足主营业务收入的1%,远低于发达国家2.5%的平均水平。制造业企业亿元产值发明专利数平均约为0.4件,距《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0.7件目标要求仍有较大差距。企业平均寿命、品牌数量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劳动力短缺、环境约束增大、生产成本上升和国际竞争加剧等不利因素的显现,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无法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健康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有利于加速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形成,将产生众多新的业态。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成熟,市场需求将被进一步释放,并和新的产业形态一起形成新兴的、持续的、强劲的经济增长点。实践中,与传统产业普遍面临下行压力不同,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物流快递等新产业、新业态增长速度快、成长性好,新产业、新业态将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围绕这种宏观经济发展态势变化,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在促进高质量供给体系建构与强化的同时,变革落后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分配方式,形成一种最大限度融合现代科技创新的新兴经济模式。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涵来看,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是我国构建产业新体系的重要时代背景。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成为主要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全球范围内孕育和持续兴起,这给世界产业技术和分工的格局深刻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为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应该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制造业是技术最密集,产业链最长,集中度最高,也是创新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一个领域。因此,实现工业强国必须大力振兴制造业。加快实施《中国制造2025》,着眼于抢占国际竞争制高点,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着力推动制造业朝着高端、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发展。(1)高端装备一直是国际产业竞争的焦点,高端装备制造是我们国家发展的短板,也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2)加快发展智能制造。要在工厂这个环节取得突破,必须在机器设备与机器设备之间进行数字化的改造,设备与设备之间通过有线或无线的网络联系起来。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3)推行绿色制造。《中国制造2025》首次提出要全面推行绿色制造,绿色制造是围绕着产品的全生命周期通过构建绿色制造体系,来推动绿色的产品,绿色的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量的全面发展。(4)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我国已经是第一制造业大国,但是我们还是处在价值链底端,按照微笑曲线理论,在生产制造环节所得到的利润率是在整个产业链上最低的,未来制造业要实现单纯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转变。
二是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不断拓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最为活跃,技术交叉密集,渗透性最广的一个伟大发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人类已进入互联网时代这样一个历史阶段,这是一个世界潮流,而且这个互联网时代对人类的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进步推动作用。要加快构建工业互联网,建立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发展现代互联网产业体系必须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深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要促进互联网深度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制造领域的应用,鼓励支持制造业大企业搭建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的双创平台,来汇聚全球的资源,汇聚全球的智力,为制造业服务。以互联网来推动创新创业,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孵化和筹资衔接来搭建创客空间。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服务业的繁荣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于支撑产业升级、有效扩大就业、更好满足消费需求、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近年来,我国服务业发展迅速,2017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8.8%,超过第二产业。但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在比重偏低的同时,服务业质量和水平不高,结构也不尽合理。为此,要开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实现这一目标,要深入推进服务业对内对外的开放,尽快改变部分领域市场准入门槛过高的状况,放宽市场准入。尽快消除不利于医疗、教育、养老、设计、物流等领域优质发展的制度性障碍,推动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服务供给。有序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开展银行、保险、证券、养老等设立外商独资机构试验。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过程,是全面改革的过程,是政府、企业与市场良性互动的过程,是有效落实新发展理念的过程,是中国人力资本出现质的飞跃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究其核心,当是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一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制度创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围绕着制造业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实施更加精准的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公平竞争、财税金融、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人才培养等方面推动出台一批实打实的配套政策措施,进一步减轻实体经济企业的负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透明、稳定的法治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各展所长、共同发展。
二是要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转变政府职能。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完善财政金融体制改革,不断优化产业政策,完善宏观调控方式,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科学化水平。一方面在简政放权上下功夫,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在促进公平竞争上下功夫,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三是激活市场主体,深化国有企业。国有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力军,作用关键、不可替代。2016年,全国国有企业(不含金融、文化国有企业)资产总额是154.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73.1%,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国有企业有82家。深化国有企业要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提高国有资本效率为中心,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
四是要加大力度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生力军,要切实解决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1)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2017年9月1日修订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2018年开始正式实行)。(2)建立中小企业政策线上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互联网+中小企业政策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搭建一些共性共享的平台,更多地为中小企业服务。(3)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作用,加大对民营企业创新的支持。(4)全力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
三、建设现代化强国要补短板强弱项
(一)补短板: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随着脱贫攻坚向纵深推进,精准扶贫也面临一些深层次难题:一是发挥制度优势强力推进扶贫过程中,如何遵循减贫规律。如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载体和依托,产业培育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市场规律。目前在产业扶贫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高度重视。(1)一些贫困地区对产业扶贫缺乏科学论证和规划,盲目追求短平快项目,缺乏市场竞争力;(2)一些地方产业一哄而上,同质化现象严重;(3)一些项目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难以发展壮大;(4)一些由专业大户、合作社、龙头企业主导的产业项目缺乏有效的带贫益贫机制,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紧密,贫困户难以分享产业发展收益。二是如何强化对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支持。2018年,我国要再减少1000万以上贫困人口,实现200个左右贫困县脱贫摘帽,面临更大的挑战和困难。特别是“三区三州”(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以及贫困发生率超过18%的贫困县和贫困发生率超过20%的贫困村,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中的硬骨头,补齐这些短板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3日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指出的“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我们务必深刻认识深度贫困地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紧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实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提出坚持大格局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的新论断,丰富了习近平精准扶贫的思想内涵。坚持大格局推进精准扶贫,是立足更长远,把精准扶贫与构建国家反贫困体系结合起来,把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把完善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与落实扶贫脱贫责任主体结合起来,确保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构建大扶贫格局紧密结合起来。没有农村地区的脱贫,就没有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索融合发展的城乡道路,为统筹城乡发展、推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有力支撑。
大思路布局。乡村振兴战略的这五句话的要求与脱贫攻坚的要求高度契合。产业兴旺,要拓展农村生产力的视野,农村应该包含种植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生活富裕,不仅是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而且要提高贫困户的获得感和满足感。生态宜居,就是要把脱贫攻坚与生态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结合起来。乡风文明,脱贫攻坚要重视对贫困地区的文化建设,以扶志扶智为抓手,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重视自治、法治和德治,把脱贫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大产业带动。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载体。现代农业它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主体产业和辅助产业,是一产、二产、三产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其主体产业包括农业生产、食品加工、生物制药、休闲旅游。其辅助产业包括机器制造、仓储物流、涉农服务、包装材料、市场营销等等。通过做大做强高效绿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乡村服务业、乡村信息产业,这不仅培育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而且增强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能力。
大资源整合。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互联网,搭建大平台来整合资源,特别是要吸引富裕地区的人、财、物到贫困地区去,要建立利益连接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吸收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提高社会组织和民间资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主动性。另一方面鼓励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土地互换、土地入股等,扩大土地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鼓励各地将政府扶贫补贴量化到小农户、折股到合作社,引导推动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小农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关系,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带动贫困户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
大治理体系。脱贫攻坚的过程也是带动整个农村繁荣的过程,是贫困户参与农村发展和农村治理的过程,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农村治理也会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是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贫困村贫困户内生发展动力培育贯穿减贫发展全过程,推进党建、减贫与社区治理相结合。
(二)强弱项: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科技创新能力不足是中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把创新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人才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6年中央发布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我国发展三步走的战略目标是,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203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科技整体能力持续提升,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前列,某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同时,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大,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高技术产业增速、劳动生产率等统计数据可见,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创新驱动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2017年,新产业新产品蓬勃发展,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4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产量比上年增长68.1%,新能源汽车增长51.1%。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第三产业增加值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动力,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8%,高于资本形成总额26.7个百分点,反映创新驱动的“六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新动能)蓬勃发展。
新技术: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无论是C919大飞机、复兴号动车组、量子通信线路,还是深海探测等一系列成果在去年涌现出来。
新产品:现在需求非常旺盛的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都是增长50%以上。
新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都是10%以上的增长。
新业态:实物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8%,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增长更快,快递业务量保持了近30%的增长。
新模式:分享经济、共享经济、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正在迅速成长。
新动能:上述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但是也要看到,我国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足60%,我国实体经济的创新能力不够强的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部分关键核心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增强重大产业技术基础和建设制造强国存在不少痛点。核心芯片、工业软件、控制系统受制于人。集成电路被称为现代工业的“大脑”,我国80%以上的集成电路芯片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额超过2000亿美元;操作系统是移动智能终端的“心脏”,2016年我国智能手机产量占全球30%以上,而操作系统国产化率不到1%;在交通、电力、通信、水利、金融等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大基础设施中,大量使用国外芯片、软件和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关键元器件、基础原材料依赖进口;我国的医用高分子耗材产销量全球第一,但高端的血液净化材料、眼科软性人工晶状体、口腔材料、术后防粘连膜、合成高分子手术缝线等90%以上依赖进口。
十九大报告把“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纳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并强调“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未来必须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紧紧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催生新经济增长点。
首先,建设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创新型企业,能够持续涌现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以重大科技任务攻关和重大科技创新基地为主线,依托最有优势的创新单元,整合全社会创新资源,建立新型运行机制,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的重点实验室,使其成为战略科技力量,成为具有影响力和辐射带动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要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要支持大型创新领军企业加强基础前沿研究,也鼓励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源源不断地探索创新创业。搭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实在在地解决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建创新型孵化器,搭建风险投资与创业创新成果对接平台,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交易,推进科技成果成功转化。
最后,营造“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倡导科学精神、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弘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新的观念,积极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冒尖、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树立崇尚创新、创业致富的价值导向,加快形成人人崇尚创新、人人渴望创新、人人皆可创新的社会氛围。
(曹立:中央党校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