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系统训练原则
一、系统训练原则概念
系统训练原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运动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这一原则的确立与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基本特性密切相关。它一方面指出运动员只有长时间、持续地进行训练,才有可能攀登竞技运动的高峰;同时又强调在一般情况下,必须循序渐进地,而不是突变式地增加训练负荷,才能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
二、系统训练原则的理论依据
(一)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性
各运动项目的知识以及竞技能力各要素的发展都有各自的体系和内在联系,反映了各运动项目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发展的规律,也反映了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从已知到未知的规律性。因此,要根据运动项目自身体系及其内在联系,以一定的顺序安排训练内容,选用训练方法和手段,使运动员循序渐进地掌握技术、战术,发展身体素质,并逐步提高要求,才能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
(二)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
包括体能在内的构成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各个部分均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运动员体能的改变要以运动员形态和机能系统的提高为基础,从而表现出来高度发展的运动素质,运动员有机体对训练负荷的生物适应必须通过有机体自身的各个系统、各个器官等的逐步改造才可形成。
(三)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
运动员在负荷作用下所提高的竞技能力具有不稳定的特点,当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而出现间断或停训的时候,已经获得的训练效应也会消失以至完全丧失。为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在训练效应产生并保持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重复给予负荷,使得训练的效应得到强化和累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
(四)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
人体在训练负荷下的生物适应过程不仅是长期的,同时也是有阶段的。机体对一次适宜训练负荷的反应可分为工作、疲劳、恢复、超量恢复和训练效应消失等几个阶段。在更长一个时间的跨度内,如几个月至一年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变化同样经历着不同的阶段,这就是竞技状态的形成、保持和消失三个阶段。
三、贯彻系统训练原则的要求
(一)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运动训练过程的组织实施必须遵循其阶段性的特点,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而这一步骤则是按固有的程序排列的。坚持全年、多年的不间断训练,保证运动员有机体所产生的一系列适应性良好变化能够获得长期的积累,使训练水平逐步提高,这就要求训练过程的每次课、每个小周期、每个训练时期以至每个训练大周期都与上一次课、上一小周期、训练时期和大周期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训练内容、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是以各训练时期、阶段具体训练任务为基础,都应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身特点。一般要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要求进行安排。
(二)保持训练的系统性
为保证训练过程系统不间断地进行,要使训练的各阶段有机地衔接起来。运动员系统的多年训练活动,必须以健全的训练体制作为保证。如我国的三级训练体制,包括中小学课外训练、业余体校和竞技运动学校的训练以及优秀运动队的训练三个层次。三级训练体制担负着训练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训练任务。各训练的组织形式之间要密切配合,在内容的安排、训练和比赛的要求以及所承担的具体任务上都要有机地衔接起来。
(三)防止运动员发生伤病
训练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运动员发生运动伤病。运动员伤病将影响训练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产生伤病还会使训练长期中断,甚至影响运动员的运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