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一 “气质”是如何养成的
——我的读后感
差不多一年前,在一次茶叙时,尊敬的老领导冯诚同志表示退休后要出版一本自己的书,名字都起好了就叫《镇版报道的气质养成》(以下简称气质养成),我立刻表示十分期待早日能够看到这本心血之作。时间飞逝,一年后的今天,当我拿到这本书的书稿时,心中颇不平静,感佩冯诚同志的严肃认真,更感佩他从事党的新闻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担当和勤奋。我几乎是一口气阅读了全部篇目,其中也有一些篇目是我在新华社江苏分社工作期间有幸与冯诚同志一起采写的,那种甘苦、煎熬至今历历在目。不管是不是我的亲身经历,翻开这一篇篇浸透着思考功力和人生风采的新闻作品,我的眼前仿佛徐徐展开了一幅运用不同时代画笔描绘的画卷,而这幅画卷上清晰地刻上了冯诚同志数十年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的脚印。
冯诚同志在新华社的工作经历,堪称是新华人中的典范,其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在分社社长岗位上就长达20年,先后任新疆、甘肃、湖北、江苏四个分社社长,在祖国的东中西地区都较长时间工作过,且均任当地分社的主官,这样的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在国社中实属不多见。正因为有这样频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时期的岗位变动和生活场景变换,锻造了冯诚同志宏阔的观察视野和细腻的情感世界。在这个漫长而又匆匆的职业过程中,变化的是年轮,而不变的是冯诚同志那份浓浓的家国情怀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他对党的新闻事业的热爱和奉献,从这些历经不同时期、但至今读来仍然鲜活的饱含“四力”的新闻作品中便可感知、便可感动、便可感悟。
作为一位还在岗位上战斗的新闻工作者,我是把《气质养成》这本书作为自己的职业教材来阅读的,我反复体会作者写作时的站位、逻辑和思考,也反复回忆我在江苏工作期间的共同战斗经历,那是一段美好而又难忘的岁月。下面我结合与冯诚同志一起采访和打磨稿件的经历,谈谈自己阅读《气质养成》后的几点体会:
从省情发现国情。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几乎都是接地气的作品,由于他长期在地方分社工作,所以他的新闻触角是深深扎根在祖国大地上的,他走到哪里,作品就诞生到哪里,既有陇西咏叹调,又有葡萄熟了的味道,既有长江之歌,又有苏南小调,从他的作品中可以见证时代的变迁、改革的历程、生活的变化,比如《陇原今朝好“如意”》《洪湖治理浪打浪》《从紧锁边关到开放前沿》《喜看“无锡拐点”》等作品,都有特定区域内的变迁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并不是孤立的、个案的,而是有普遍联系的、有样本价值的,这些作品反映了冯诚同志善于从省情中反映国情、反映时代的深厚洞察力和思考力。我曾经与冯诚同志探讨过,在地方分社工作的同志们其作品优点是接地气,但缺点是有时过于地方化而新闻性、传播力不足,我认为要多从省情中捕捉反映国情的典型故事、典型事件、典型实践,冯诚同志完全赞同,他还结合自己在四个省份的职业实践谈了很多体会。他说,在西部工作时就要善于捕捉国家在战胜贫困上的决心和毅力,在中部工作时要多发现中部崛起的那份热烈和冲动,在东部工作时要能够捕捉走在发展前列地区的转型之艰和转型之进,总之,笔下要立足省情,但又要善于跳出省情,始终思考国情、反映国情、认识国情。这本书中收录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镇版之作,刊登到头条,与他的国情视野是分不开的。
做时代的问答者。翻开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扑面而来的除了浓浓的地域特色外,还能够聆听到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清脆响音。2018年迎来了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而冯诚同志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了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所以他的不少作品都是反映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故事,而且是不同区域、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角度。他的作品不是简单地反映时代之问,还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答卷。《浙江大潮动陇原》《5元小炒有商机》《江苏沿海:悄然崛起新增长极》《恍如改天换地》……这些作品以小见大、以点及面、以问促答,始终穿梭在时代的光影中,从中可以看到时代之变、时代之新、时代之势、时代之歌。记者是时代的瞭望者,从冯诚同志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优秀的瞭望者,还是勤奋的探寻者、思考者、问答者、记录者,他的新闻作品为时代留存、为历史留影,具有每个时代所特有的丰富质感。时代不单单是时间的线条,还有丰富的颜值和内涵,但这不是简单的呈现,而是复杂的运动过程,这就需要置身时代的记者善于发现、善于感悟,冯诚同志把发现贯穿于职业始终,把感悟凝练于笔端,经历不同时期,他总能够为时代放歌、为时代作证、为时代问答。这是富含深深启迪的优秀新闻人故事,这个故事属于时代,也属于未来。
笨功夫就是真功夫。冯诚同志30多年的新闻从业时间,有20年是在不同分社当负责人,新闻作品需要大量来自一线的采访,而当了领导干部大多时间用来处理决策和管理,这个看似矛盾的关系,冯诚同志却处理得很好,就是用一线记者的心态来对待每一篇作品,不管行政工作有多忙,他总是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到基层采访,而他的采访从来不会蜻蜓点水,到一个点上不采到鲜活的故事、不访到事件真相,决不罢休。我与冯诚同志在江苏共事5个年头,有机会数次一同前去基层采访,也就有机会目睹像他这样一代新闻人是如何采访的。有三个场景至今印象深刻:一次是在高温达39℃的一天,我们一同去常州采访道德讲堂建设,在座谈后,他不顾高温执意要到现场去采访,采访场地就是在炎热的露天广场,当地宣传部门的负责人建议傍晚采访,冯诚同志一口回绝了,采访就是采访,再热也要把现场的事情搞清楚,半个小时后大家大汗淋漓,但采访仍在进行中;一次是春运期间在南京火车站“走转改”,那天南京-7℃,冯诚同志不顾严寒,全过程体验春运中的铁路人是如何开展工作的,并在站台上当志愿者,其实这就是在体验式采访;一次是在昆山调研,他深入到一位农户家中,几个小时过去了,还在兴致勃勃地聊家常,把午饭推迟了2个小时。在这些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新闻记者的采访没有捷径可走,所有的好故事都是在笨功夫中发现的,而笨功夫就是真功夫,即扑下去、蹲下去、沉下去,精彩永远在采访的路上,而不是在会议室里、在电脑中。由冯诚同志构思和领衔,我印象最深的稿件《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是他长达2个月时间思考、调研而写成的,足见“笨功夫”之深。可以想象得到,收录到本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是“真功夫练就的”,所以读来总能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思考是苦的也是甜的。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饱含思想性,无论是标题,还是导语,无论是谋篇布局,还是段落行文,他都强调要有思想张力、思考心力和思辨能力。他是这么要求的,也是这么实践的,从本书收录的数十篇文章的每一个标题中都可窥见一斑。坦率地说,思考是很苦的,尤其是从事文字工作,一辈子与文字打交道,还有多少新话?还能有多少新表达?特别是新闻作品,要做到每一天都是新的,每一篇都是新的,每一个地方都是新的,又是何等的难上加难啊。冯诚同志在这方面是不给自己退路的,他常常为一篇稿件的标题而苦思冥想,甚至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再苦也改变不了他的执着。翻开本书,好标题比比皆是,比如《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敖包的守望》《长江大堤上的“科学决战”》《砥砺担当正其时》《江苏:给长江一个绿色承诺》《恍如改天换地》,等等。这些极具思考穿透力的标题及文章,都非一日之功,非轻易得来,都是苦苦思索、苦苦采写、苦苦打磨的结晶,这体现了作者的文字功底,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自信。我们经常说,文如其人,冯诚同志的新闻作品深刻体现了他作为职业新闻人的思考者形象、思想者内涵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新闻作品镌刻着他的职业情怀、忘我精神和勤勉态度。因为在一起共过事的关系,我常常能够看到冯诚同志为一篇稿件眉头紧锁,又常常看到他想到一个精彩角度或标题后的本真的兴奋。上文提到的《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这个富有诗意而又富含哲理的标题,冯诚同志思考了2个月,那是2011年上半年,他刚刚调任到江苏分社社长的岗位,正在琢磨怎样写一篇他这位“新江苏人”眼中的不一样的江苏,虽然他此前已经在三个省份写了大量有分量的稿件,但他不从经验出发,而是从实际出发,从调研出发。他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走转改”,差不多走完了江苏一半以上的地级市,他的思路开始清晰,“亲农”是在苏州调研时想到的,他看到,工业这么发达的地方仍然这么高度重视农业,令人赞叹不已;“尚绿”是他在苏中地区调研想到的,扬州等地高度重视城市生态建设,舍得在生态建设上投入,令他印象深刻;而“炫文化”是他在周总理的故乡淮安调研时萌发的,当时我在现场,淮安的同志不是领着我们去看工业,而是先来到大运河边的漕运博物馆,看起了文化。调研结束时,冯诚同志说,不只是淮安,江苏很多地方给前去参观的客人不是先介绍GDP,而是先介绍文化,这就叫“炫文化”,也是重视文化的表现。至此,他对江苏的新印象有了一个完整的表达。而文章的最终标题是我们在回南京的路上,大家一路讨论,最后冯诚同志一锤定音就叫《江苏“新时尚”:亲农 尚绿 炫文化》,这篇通讯稿经《新华每日电讯》报头版头条刊发后,在江苏干群中引起热烈反响,时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同志在每日电讯上做出批示,认为文章对江苏的科学发展给出了新的角度,很有启发,推介给江苏各级干部学习研读,一时间,“新时尚”一词成为江苏干群口中的热词。“新时尚”一稿的社会反响足以证明,冯诚同志来江苏后的第一篇大稿子就一炮打响,而其背后的艰辛思考和苦苦追问,对我这样的亲历者来说,更是深刻的教育。据他介绍,他有多个夜晚为这条稿件而失眠,当然,他也为稿件的成功而喜悦。他总在分社的业务例会上提醒年轻的同事们,学会思考和提炼,是当好记者的必修课,记录者首先是发现者、思考者,否则记录会失去思想的光辉。此话,我深深印在心中,也在努力实践着。
我离开江苏工作已经快3年了,一些记忆逐渐模糊,感谢冯诚同志用这样一本带有温度和情感的大作,唤醒了我对在江苏一起战斗的火热生活的点滴回忆,虽然只是片段,但已是感动不已、感慨万千!
谨以此文向师者冯诚同志深深致敬!
(作者系新华社高级记者、十佳记者、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新华网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