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节令佳节这样吃,没白过
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还往往蕴含着人们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在我国很多地方,新生儿诞生后,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寓意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这种“吃”,表面看是一种生理满足,实际上是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丰富的心理内涵。
立春:春饼
春饼是北京民俗应节食品,又称薄饼,是一种烙得很薄的面饼。清《陈检讨集》:“立春日啖春饼,叫做‘咬春’。”
谚云:“春打六九头。”我国早在古代就有立春日试春盘的风俗。杜甫《立春》诗云:“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全盛时。”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老北京人讲究立春这一天吃春饼。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炒菜简单,无非是摊鸡蛋、炒菠菜、韭黄炒肉丝、炒豆牙菜、肉末炒粉丝之类,还有酱肘子、熏肘子、大肚儿、小肚儿、香肠、烧鸭、熏鸡、清酱肉、炉肉等熟食。现在人家大都备得齐。最后备上一碟甜面酱、一碟切细的羊角葱丝。
吃春饼的乐趣一半也在自己动手揭饼、抹酱、取菜、卷饼,然后放口大嚼,很有点返朴归真的味道。意思到了,熟菜齐不齐倒在其次。
苏东坡诗中写道:“渐觉东风料峭寒,青蒿黄韭试春盘。”吃了春饼,试了春盘,春天也就来了。
农历二月初二,是中国古谚所说龙抬头的日子(“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北京人也要吃春饼,名曰“吃龙鳞”。春饼比吃烤鸭的薄饼要大,并且有韧性(北京人称为要有“骨立劲儿”),因为要卷很多菜吃。
正月十五:元宵
“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南北朝时浇上肉汤汁的米粥或豆粥。但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唐朝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880—956)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此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最晚到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1584—?)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1688—1760)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玉米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咸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的有猪油肉馅,可以作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有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北方的元宵多用箩滚手摇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汆、蒸食等。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目前,元宵已成了一种四时皆备的点心小吃,随时都可以来一碗解解馋。
二月二:炒豆、猪头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面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
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像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
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
普通人家在这一天要吃面条、春饼、爆玉米花、猪头肉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与龙有关,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汉族的传统习俗是在二月二这天吃猪头肉。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以前人们通常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时杀猪宰羊,初一、初五、十五都完了,肉也基本上吃光了,最后剩下一个猪头。到了二月二,就把这“龙头”作为供品拿来享用了。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
这一天,其他习俗也很多。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因为苍龙在这一天要抬头观望天下,使用针会刺伤龙的眼睛;妇女起床前,先念“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起床后还要打着灯笼照房梁,边照边念“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等等。
从科学角度看,农历二月初二是在“惊蛰”前后,大地开始解冻,天气逐渐转暖,农民告别农闲,开始下地劳作了。所以,古时把“二月二”又叫做“上二日”。因此,盛行于中国民间的春龙节,在古时又称“春耕节”。据说,这一天如果还没有醒的话,那轰轰隆隆的雷声就要来呼唤它了。
附:二月二其他民俗
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另外,在我国民间流传着“正月剪头死舅舅”的说法,所以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再去光顾理发店,直到“二月二”才解禁。不过,这一民间禁忌近年来已逐渐淡薄。
接“姑奶奶”
二月二这天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接“姑奶奶”,即娘家人接回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接宝贝儿”之说。因为老北京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奶奶”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特别是新婚不久的“姑奶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或半个月,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一般是以春饼,也就是薄饼做款待。被接回来的日子里,“姑奶奶”除了吃喝,就是串门子聊天儿,轻松而愉快。
进香祭神
二月二,除了是龙的生日,也是土地爷的生日,旧时各家各户都要到土地庙祭拜。北京还有一个风俗是进香祭神,二月二,男男女女额上贴了金字,骑上毛驴相继来到寺庙烧香,寄予美好的愿望,希望得到神仙的眷顾。名为到庙上香,实则踏青外游。
清明:青团
每年的阳历4月5日或它的前后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一词有“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之意。每到清明,春光明媚,布谷声声,神州大地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清明食俗是伴随着清明祭祖活动而展开的。是日家家要准备丰盛的食品前往本家祖坟上祭奠。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诗说的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其中所说“百五”,是指冬至过后105天为寒食。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清代文学家、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有翔实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青团,又叫艾团,是一种用草头汁做成的绿色糕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所以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甘甜细腻,清香爽口,从色彩到口感都有着春天的气味,是清明与寒食节时南方民间的一道传统点心。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团,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我国南北各地清明节有吃馓子的食俗。“馓子”为一油炸食品,香脆精美,古时叫“寒具”。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与这个节日有关的馓子却深受世人的喜爱。现在流行于汉族地区的馓子有南北方的差异:北方馓子大方洒脱;南方馓子精巧细致。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的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尤以维吾尔族、纳西族和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赛似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此外,我国南北各地在清明佳节时还有食鸡蛋、蛋糕、夹心饼、清明粽、馍糍、清明粑、干粥等多种多样富有营养食品的习俗。
端午:粽子、雄黄酒
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据说,端午节起源于远古的祭龙活动,到战国时又和纪念诗人屈原联系起来。人们每年五月五日裹粽子、划龙船,纪念自沉汩罗江的屈原。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中药材益智仁,称“益智粽”。到了唐代,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的必备食品。唐人姚合“渚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的诗句,反映了当时食粽之普遍。宋代时,出现了用“艾叶浸米裹之”的“艾香粽子”。元代的粽子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代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核桃,品种更加丰富多彩。今天流行的“火腿粽子”则出现在清代乾隆年间。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著名的有桂圆粽、肉粽、水晶粽、莲蓉粽、蜜饯粽、板栗粽、辣粽、酸菜粽、火腿粽、咸蛋粽等等。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从前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古语曾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无纯饮的。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在没有碘酒之类消毒剂的古代,用雄黄泡酒,可以祛毒解痒。未到喝酒年龄的小孩子,大人则给他们的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把雄黄酒洒在墙角、床底等处,可以驱虫,清洁环境。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附:世界各国的粽子习俗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的传统习俗,然而,在国外也有不同的吃粽子习俗。
日本人在过节时所吃的粽子不是用糯米做的,而用粉碎的米粉做,粽子的形状与中国不同,普遍将粽子包成锤子形状。
缅甸人也喜爱吃粽子,但和端午节没有什么联系。他们是用糯米为原料,用成熟的香蕉和椰蓉作馅,这样做成的粽子酥软、甜滋滋的,吃时香味扑鼻,令人回味无穷。
越南人在端午节吃方形咸粽。这种粽子是用虾、瘦肉、鸭蛋黄、红豆做馅,颇具闽粤风味。还有一种甜粽,是用糯米粉捏成粉团,将椰丝、红豆或绿豆馅塞入粉团做成的菱形粽,蒸熟之后沾上蜜汁或砂糖吃。
新加坡人都很爱花,每当有客人来访时,主人都会送上几束花,且还会端来花汁浸染的粽子请客人来品尝。这种花汁粽子是用绿叶包成多角形状,只有鸡蛋那么大小,展开绿叶后的粽子是由花汁染成淡绿色的米粉精心制作而成,色泽诱人,吃起来味道清香可口。
马来西亚人所做的粽子与广东一带的粽子有点相似,除了较常见的鲜肉粽子和火腿粽子等品种外,还有豆沙和椰蓉等几种粽子,香甜可口,美味醇香。
印度尼西亚人对粽子馅要求特别讲究:有猪肉馅、牛肉馅、鸡肉馅,有腊肉馅、火腿馅,还有广味香肠馅、虾肉馅、鱼肉馅。印度尼西亚粽子是用粳米做的,较之糯米容易消化,加上竹叶诱人的香气,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
菲律宾粽子是长条形,风味与中国浙江一带的粽子相同。粽子是菲律宾人过圣诞节必不可少的食物。
泰国人在每年4月泼水节或7~9月雨季时吃粽子。泰国粽子以甜味为主,包粽子前,先将糯米泡在椰汁,使之具有椰味清香。粽子馅用椰子、黑豆、芋头、地瓜等做成,外形小巧精致,泰国粽子有蒸、烤两种吃法。
哥斯达黎加的粽子用一种经过特别加工,带有粘性的玉米粉为主要原料,配以鸡肉、牛肉、胡萝卜、土豆、橄榄、辣椒等。有的还要浇上牛肉汁,然后用新鲜的香蕉叶包成扁方形。
秘鲁人是在圣诞节时吃粽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边欢庆圣诞节,边吃粽,甚至已出嫁的女儿,也赶回娘家吃粽子。
在墨西哥,粽子叫做达玛尔,所用的原料是粗颗粒的玉米面,用肉片和辣椒等做粽子的馅,用玉米或香蕉的叶子包成,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立秋:炖肉
北京人自古就讲究吃,并且是什么季节吃什么,在这方面北京人特别的在意和讲究。比如说立春那天吃春饼;谷雨那天煮面条;端午时节包粽子;立秋炖大肉(意为贴秋膘)。那么何谓“贴秋膘”呢?
北京人有“苦夏”之说,由于天太热,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每日除了花样翻新的吃一些过水凉面条以外,再也没别的可吃。这既是一种季节反映,同时也是一种心理反映。一但立了秋,虽然还是热,但身上再无湿黏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吃什么呢?最解馋的非炖肉莫属!用吃炖肉的办法把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贴秋膘”。这种习惯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却流传到了今天。
每到立秋这天,市场上卖得最好的就是肉。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别提多讲究了。首先,家里的主妇要到市场上买一大块非常新鲜的猪后臀尖肉,回到家里洗净,在炉子上坐好了锅,里面除了切成方块的肉和水以外,还要放上葱、姜、蒜、花椒、大料、料包、大酱、盐、用文火炖。在这里面的料包可不简单,它是由:丁香、肉桂、桂皮、香叶、木香、凉姜、白芷、陈皮、豆蔻、砂仁、桂圆、小茴香、甘草等等二十多种中草药香料组成,炖出来的肉香味扑鼻。可以说在这一天里,整个北京城完全沉浸在炖肉的香味里。
其实,北京人在这天吃炖肉,除了久远的风俗习惯以外,对养生保健也是大有好处的。因为夏天太热,人们会不自觉的偏食,这对人体的生态平衡是非常有害的,往往还会对人体的内分泌和生物机能造成影响。而就在这个时候,人们用吃炖肉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体内既补冲了必要的营养、脂肪、蛋白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又起到了增强肌体抵抗能力的作用,同时料包内的各种中草药的中和,对人体更是起到了祛瘟除湿、平补平泻的疗效。
七夕节:巧食
中国农历的七月初七是七夕节,被称为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情人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七夕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后来的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这一习俗在民间也经久不衰,代代延续。
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帝京景物略》卷二《春场》中记有:“七月七日许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看水底针影,有成云雾、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妇或叹,女有泣者。”从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乞巧的活动是相当虔诚的。因为七夕节与女事关系密切,所以又叫“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妇女节。
七夕节有吃巧食的风俗。巧食的内容有瓜果和各式各样的面点,各地习俗不一。《东京梦华录》中记录了北宋汴京的巧食:“以油面糖蜜,造为笑靥儿,谓之果食,花样奇巧。”《清嘉录》则记载了当时吴地的巧食:“以面和糖,制作苎结。”胶东地区习惯用麦芽糖和面,做成圆形和半圆形的两种巧果,男子吃圆的,女人吃半圆形的。各种巧食做成后,都要陈列到庭院中的几案上,好像要请天上的织女来品评。然后大家一面观赏着遥远的夜空,一面吃着各种巧食,不但祈求心灵手巧,还祈求得到财富、早日有美满甜蜜的婚姻等。
附:七夕节各地风俗
迎仙
广州的乞巧节独具特色,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从初六晚开始至初七晚,一连两晚,姑娘们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饰,一切都安排好后,便焚香点烛,对星空跪拜,称为“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连拜七次。拜仙之后,姑娘们手执彩线对着灯影将线穿过针孔,如一口气能穿七枚针孔者叫得巧,被称为巧手,穿不到七个针孔的叫输巧。七夕之后,姑娘们将所制作的小工艺品、玩具互相赠送,以示友情。
洗发
妇女七夕洗发,也是特别的习俗。在湖南、江浙一带都有此记载。例如湖南湘潭地区《攸县志》:“七月七日,妇女采柏叶、桃枝,煎汤沐发。”而散文名家琦君(浙江籍)的《髻》也提到其母与叔婆等女眷,都在七夕沐发。这项习俗,大约和七夕“圣水”的信仰有关。人们认为,七夕这天取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有的地方直接叫它“天孙(即织女)圣水”。因此女性在这天沐发,也就有了特殊意义,代表用银河里的圣水净发,必可获得织女神的护佑。
蛛网乞巧
蛛网乞巧是北京七夕节比较流行的民俗形式,让女孩子捉住一只蜘蛛,关在一个盆里一夜。第二天早上,这只蜘蛛会在盆里结网,如果这蛛网是圆形的,那就说明这个女孩是个“巧姑娘”。
七夕储水
七夕节储水是广西特殊的一种风俗习惯,人们认为用双七水洗浴,能够消灾除病,强身健体,对于体弱多病的小孩子,大人们通常会在七夕这天,拿一根红头绳打七个结,然后套在小孩子脖子上,乞求健康平安,吉祥如意。
所谓双七水,也就是说,七夕这天鸡鸣之时,人们就争先恐后的去河边溪边取水,即为“双七水”,取回来后要用新瓮盛起来,待傍晚时分,用来给全家老小进行沐浴。
中秋节:月饼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突厥得胜,八月十五凯旋。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至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除了赏月、拜月、吃月饼、大团圆等比较广泛的习俗外,各地还有一些区域性的特殊习俗。
偷吃:在湖南省与贵州省交界的怀化地区,流传“偷吃”风俗。每到中秋这天,家家大门、后门都半掩半开;平时,乡亲们对小偷深恶痛绝,可这天,明知“小偷”进了屋,全家都装聋作哑,视而不见,且为“小偷”准备丰盛的瓜果、月饼等,“偷吃”越多越高兴。
偷瓜送子:贵州省不少地方,流行“偷瓜送子”习俗。要是谁家不生小孩,村里好心的小伙便在中秋这天趁着明亮的月光,来到地里,偷摘一个大冬瓜,刻画出小孩的模样,再把准备好的小孩衣服套上,用竹篮装好后敲锣打鼓抬到这户人家,受瓜人在招待客人后,将瓜放在床上与妻伴睡一夜,第二天将冬瓜煮熟进食,要是以后怀了孕,受瓜人得好好感谢这群小伙。
摸秋:在大别山地区,流行“摸秋”习俗。每到中秋这天,山民们吃罢晚饭,便三三两两,踏着月光,循着香气,或上山或下地“摸秋”。山坡、河谷、丛林、草莽、田间、地头不是果就是瓜,还有花生、田薯。摸着什么,就吃个痛快,生吃行,野外烤着吃也行,直到夜深人静,大家才陆陆续续开心地回家,哪个人吃得痛快、可口,谁就要高兴几天。
抢瓜:浙江省山区流行“抢瓜”习俗。青年和孩子们分别在白天或晚上举行抢瓜比赛,看谁最先抢到瓜。胜者,意味幸福吉祥,还可得到奖励。
附:中秋节各地的食俗
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吃些什么?在中国,尽管大家在中秋节都有赏月、吃月饼的习惯,但由于地大物博,各地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俗,所以,应节食物也各不相同。
四川
四川人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外,还要打粑、吃麻饼、蜜饼等,四川人也在中秋节杀鸭子。在川西地区,烟熏鸭子是中秋节必备佳品,因那时当年生鸭已长大,肥瘦适宜。师傅选当年生的仔鸭,宰杀后褪尽羽毛,开膛取出内脏,洗净后,去翅尖、鸭脚,加盐码味腌渍一夜后,入沸水中略烫至皮紧,捞出抹干水分,置熏炉中,用稻草烟熏至呈茶色,出炉放入卤锅中卤熟,食时改刀装盘,色泽金红、肉质细嫩、烟香浓郁的烟熏鸭即成。
广东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锦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季节,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浙江
杭州的莼菜鲈鱼烩之所以成为中秋家宴上的菜肴,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时节的莼菜鲈鱼好吃,更是因为晋代张翰借思乡的“莼菜、鲈鱼”,弃官返回故里的史实,这一故事不仅成为千古美谈,并使莼菜成为思乡的象征。莼菜是中秋家宴和八月时令菜羹。莼菜又称马蹄草、水菜,是水生宿根生叶草植物。莼菜的根、茎、叶不仅碧绿清香,鲜嫩可口,而且营养丰富。
北京
老北京的传统月饼有自来红、自来白和提浆月饼。提浆月饼是指月饼皮面的一种制作方法,通俗地说,“提浆”就是熬糖浆,另外在皮面中还要加入一定比例的大油,以起到酥松的作用。这种月饼的特点是皮酥、馅香,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菜式上,八月秋高蟹正肥,中秋正是品尝螃蟹的时节,北京尤其讲究品尝醉蟹。
江苏
南京人除了中秋节吃月饼外,还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美可口。酒后则必食小糖芋头,浇以桂浆,美不待言。桂浆又叫糖桂花,中秋前后采摘,用糖及酸梅腌制而成。江南妇女手巧,把诗中的咏物变为桌上佳肴。南京人合家赏月称“庆团圆”,团坐聚饮叫“圆月”,出游街市称“走月”。
台湾
高雄县饲养水鸭的风气很盛。中秋节前后正是水鸭公初长最嫩的时候,客家人往往于中秋节宰食水鸭公加菜,成为当地中秋的特色。宜兰地区中秋节除了吃月饼外,还吃一种叫“菜饼”的食物。菜饼以面粉为材料,中间抹上黑糖烘焙而成。台南地区则有在中秋节吃麻薯的习俗。
重阳节:菊花酒、重阳糕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易经》中定“六”为阴定“九”为阳,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又因“九九”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之含意。
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载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费长房乃中医传说人物,东汉方士,汝南人。传说其“能医重病,鞭笞百鬼,驱使社公”。因此重阳节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辟邪驱灾和祈求高寿的重要节日。
重阳节的节令食品是“菊花酒”和“重阳糕”。重阳糕是一种特制的米粉糖糕,由茶食店供应,方块状,三块一叠,考究的要做九层,形似小宝塔,含重九登高之意,有的还要做两只面羊,象征“重阳”。卖重阳糕时,附赠重阳旗。重阳旗是用彩色纸做的小三角旗,上戳许多小孔,有的还印有字或花,用一根细蔑子做旗杆,插在糕上。
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制的。重阳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入准备酿酒的粮食中一齐用来酿酒,放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可以延年益寿,祛灾祈福的重阳必饮琼浆。《西京杂记》曰“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我国酿制菊花酒,早在汉魏时期就已盛行。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襦”之句,亦采菊酿酒活动的写照。
明清时代,菊花酒中又加入了地黄、当归、枸杞等中草药,以增酒之药效。由于菊花酒能疏风除热、养肝明目、消炎解毒,故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现代医学解释其可以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
晚上家家吃重阳酒,时令食品是螃蟹。淮扬地区盛产螃蟹,此时已膏脂饱满,正是品尝的好季节。把酒持螯赏菊是文人们重阳节的一大乐事。过去重阳节,商店及手工作坊老板都要设酒食宴请店员与劳工,因为过了重阳,便要忙碌起来,要求职工做晚工了。俗说“吃了重阳酒,要把夜作揪”。
附:重阳糕作法
将3份糯米粉(江米)与2份粳米粉(大米)混合后倒在案板上堆成“盆地”状,1份砂糖和1.5份清水注入“盆地”中间,双手搅拌揉搓至粉面软滑,放2~3个小时等糕粉干而起松后倒入细筛内,用手擦成粉粒状蒸粉待用;
接下来将蒸屉底部抹少许油或垫上洗净的屉布,蒸粉倒入蒸屉将表面刮平后旺火蒸熟即为糕(10~15分钟);
最后将炒熟的芝麻或蜜饯丝撒糕面上,冷却后分切装盘即成(旧时插小彩旗喻登高)。
菊花酒制法
配方:菊花,生地黄,枸杞根各2500克,糯米35千克,酒曲适量。
制法:将前3味加水50千克煮至减半备用;糯米浸泡,沥干,蒸饭,待温,同酒曲,药汁同拌匀,入瓮密封,候熟澄清备用。
功用:壮筋骨、补精髓、清虚热。耐老,延年益寿。
冬至:馄饨
冬至,也叫冬节,它是古老的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节气之一,古时把冬至视为“亚岁”。民谚道:“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许多地区家家户户都要吃馄饨,俗以为冬至吃了馄饨,冬天不冻耳朵,这当然只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而已。那么,古往今来人们为什么要在冬至这一天吃馄饨呢?
据史料记载,早在南宋时人们就有吃馄饨以祭祖之风俗。那么,馄饨又是怎样与祖先扯到一起的呢?
原来,古人将馄饨这种小食附会于有关混沌的神话。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是有关开天辟地的一位重要的神话传说人物。《庄子》说,远古时代,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就叫混沌。倏和忽二位常到混沌那里去游玩,混沌招待他们非常殷勤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混沌。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吃东西等,可是那位好心的混沌却一窍也没有,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七窍来,让他和我们一样有眼、耳、口、鼻。于是倏和忽就带去斧头和凿子之类的东西,给混沌开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混沌经他的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混沌一词屡见于开天辟地之篇。而开天辟地的人物,必定是受后世敬仰和纪念的祖先,这大概是古人将馄饨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的缘故吧。
明清时代,江浙人在冬至日已改吃汤圆,而擅长做面食的北方人仍维持着冬至吃馄饨的习俗。台湾人在冬至日吃“圆仔汤”。冬至日前夜,家家户户要做红、白两种米圆,称之为“冬节圆”。大约在吃过晚饭后,全家老少围在一张大桌子旁搓圆仔。冬至清晨,家家以煮熟的圆仔汤三碗或五碗供奉厅堂、井头、灶头等,并备牲醴祀神。一方面敬神,一方面向祖宗报告冬天的来临,然后全家吃圆仔汤,意味着团圆和添岁。
腊八节:腊八粥
我国农历十二月,人们习惯称为“腊月”。据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下令将每年十二月改称为“腊月”。《祀记》上面解释:“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腊”与“蜡”相似,祭祀祖先称为“腊”,祭祀百神称为“蜡”。“腊”与“蜡”都是一种祭祀活动,而多在农历十二月进行,人们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了。
腊月是年岁之终,古代农闲的人们无事可干,便出去打猎。一是多弄些食物,以弥补粮食的不足,二是用打来的野兽祭祖敬神,祈福求寿,避灾迎祥。腊月里的民俗很多,其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相传,在古印度北部,即今天的尼泊尔南部迦毗罗卫国有个净饭王,他有个儿子叫乔答摩·悉达多,年轻时就痛感人世生、老、病、死的各种苦恼,发觉社会生活徒劳无益,并对婆罗门教的神权极为不满,于是,在他29岁那年,合弃王族的豪华生活,出家修道,学练瑜珈,苦行6年,大约在公元前525年,一天,他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树下,彻悟成道,并创立了佛教。史传,这一天正是中国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日,由于他是释迦族人,后来佛教徒们尊称他是释迦牟尼,也即是释迦族圣人的意思。
据说在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修苦行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决定不再苦行。这时遇见一个牧女,送他乳糜食用。他吃了乳糜,恢复了体力,便端坐在菩提树下入定,于十二月八日成道。夏历以十二月为腊月,所以十二月八日称作腊八。中国汉族地区,将这一天作为释迦牟尼的成道日,于是腊八成了佛教节日。
佛教传入我国后,各地兴建寺院,煮粥敬佛的活动也随之盛行起来,尤其是到了腊月初八,祭祀释迦牟尼修行成道之日,各寺院都要举行诵经,并效法佛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和果实等造粥供佛,名为腊八粥。这便是腊八粥的来历。
早在宋代,每逢十二月初八日,东京开封各大寺院都要送七宝五味粥,即“腊八粥”。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二月初八日,“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谓之‘腊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杂料煮粥而食也”。“腊八粥”又称“佛粥”。宋代大诗人陆游诗中说:“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也说的是腊八送粥之事。
腊八粥不仅为僧侣享用,民间也很盛行。元、明、清沿袭这一食俗,清代最为盛行。在清代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著名的雍和宫腊八粥,除了江米、小米等五谷杂粮外,还加有羊肉丁和奶油,粥面撒有红枣、桂圆、核桃仁、葡萄干、瓜子仁、青红丝等。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老北京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像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人们还要逐疫。
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附:腊八节各种美食
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安徽黟县民间风味特产,在春节前夕的腊八,即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民间将这种自然晒制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
翡翠碧玉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北方、尤其是华北地区的一个习俗。顾名思义,就是在阴历腊月初八的这天来泡制蒜。其实材料非常简单,就是醋和大蒜瓣儿。做法也是极其简单,将剥了皮的蒜瓣儿放到一个可以密封的罐子、瓶子之类的容器里面,然后倒入醋,封上口放到一个冷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会变绿,最后会变得通体碧绿的,如同翡翠碧玉。
煮“五豆”
有些地方过腊八煮粥,不称“腊八粥”,而叫做煮“五豆”,有的在腊八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就煮了,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和米、豆(五种豆子)同煮。据说,腊八人们吃了“雀儿头”,麻雀头痛,来年不危害庄稼。煮的这种“五豆”,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吃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年年有余。
腊八面
我国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隔天用各种果、蔬做成臊子,把面条擀好,到腊月初八早晨全家吃腊八面。
小年:糖瓜
小年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祭灶节,在不同的地方日期不同,北方为腊月二十三,南方为腊月二十四。民间还有“官三、民四、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老百姓在二十四,水上人家在二十五举行祭灶。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据古籍《礼记·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东厨司命”“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神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神的神像。没有灶神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灶神自上一年的除夕以来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一家;到了腊月二十三日,灶神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的善行或恶行。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神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交于灶神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神的汇报实在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请灶神吃吃喝喝,贿赂灶神,让他醉饱上天,不要议论人间短长,回来时最好带点儿钱来分分。祭灶不仅是为了免灾,更重要的是为了祈福。祭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祭灶果。祭灶果有红球、白球、麻球、油果、寸金糖、脚骨糖、白交切、黑交切等,或八色,或十二色,吃到嘴里都是又甜又粘。供毕,将贴了一年的“九天东厨司命灶君”神像揭下,用稻草为灶神扎一草马,为了让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还要用一块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只能说好事,然后和草马一起烧掉。这个过程被称为辞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有的地方还要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到了年三十夜,要再把灶神接回家来,即将新购来的灶神神像贴到灶台上。因灶神下界先要清点名册,所以家庭成员都要回家过年,以祈求灶神降吉祥于全家人。而在中间这几天内,民间认为诸神上了天,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直至年底,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民谣有“岁晏乡村嫁娶忙,宜春帖子逗春光。灯前姊妹私相语,守岁今年是洞房”的说法。由于没有灶神的监督,一般人放量暴饮暴食、聚众赌博,放纵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时也认为不应该犯的小过错。
除夕:年夜饭
除夕,是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小月廿九)的晚上。意思是这个晚上,“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布新。
旧俗除夕之夜,在敬祭天地祖先后,全家团聚吃“年夜饭”,称为“合家欢”“团年饭”。这一天,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起过年吃团圆饭。有时实在不能回家时,家人们也总是为他留一个位子,留一副碗筷,表示与他团聚。
江南人家吃年夜饭,桌上四冷盆、四热炒,一暧锅。年夜饭餐桌上必备一碗炒青菜或蹋菜,青翠碧绿,名为“长庚菜”;有的还备上落苏(茄子)菜。落苏菜以风干茄子和其他蔬果烹成,吃年夜饭时大家动筷第一口先要品尝的就是这个菜。因吴音“落”与“乐”谐音。
春节期间的饮食一般都喜欢取吉利的用语。比如苏杭一带,年夜饭里蛋饺是不可少的,它象征“金银元宝”,同时还有道菜是肉炒笋丝,叫做“丝丝齐齐”,蕴含事事遂意、样样齐备之意。此外,还要上一盘胖头鱼,但只吃中段留头尾部,这叫“有头有尾”,寓意做事善始善终,一年到头,家事盛旺。
除夕食俗,北方吃饺子。守岁时包,子时辞岁时吃,称为“更年交子(饺子)”。饺子中,有的馅里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馅里放花生(称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有一只饺子中放一枚制钱,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有的地方喜欢把面条和饺子同煮,叫做“金丝穿元宝”。北方人除夕包饺子,讲究皮薄、馅足、捏得紧,包时不许捏破,下锅不许煮烂。如果不小心把饺子弄破,也只能说“挣了”,忌讳说“烂”字和“破”字。
不少地方在吃年饭的时候还搭配些副食品,也是要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春来早),吃柿饼(事如意),吃杏仁(幸福来),吃豆腐(全家福),吃三鲜菜(三阳开泰),吃长生果(长生不老)等。
除夕夜,江苏各地农村家家“画米囤”,即用漏孔小蒲包内装石灰粉,在粮囤周围以及户外四周地面上,打印出密密的石灰印子(元宝形或矢戟形),以示财产首先是粮食得到安全保护。
除夕“一夜连两年”,吃过年夜饭,一家人围坐在炉边桌旁,剥橘子,吃花生,叫做“守岁”。最后儿童向长辈辞岁,长辈给儿童发“压岁钱”。有些地方做长辈的在除夕深夜把橘子、荔枝等果品置于小孩睡了的床头枕畔,名为“压岁果”,好让小孩年初一早晨醒时,获得新春的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