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力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0.日本人为什么也想废除汉字?

历史上,日本也有废除汉字的文化运动。在汉字存废的问题上,日本人一方面表现出对汉字的喜好,一方面又感到它是个“负担”;一方面认为汉字就是日语的一部分,一方面又主张罗马字才是世界性的语言。所以,早在18世纪日本就已出现了批评汉字不如罗马字的声音。如极力为德川家推广朱子学的新井白石,在1713年写的《西洋纪闻》中就感受到了罗马字的魅力。区区二十几个字,却可记录天下所有语音;汉字纵有数万,但难记难解。贺茂真渊在1765年的《国意考》中说,印度用50文字写了5000余卷佛教书,荷兰用25个罗马字写满科学书。言下之意汉字什么都不是。类似观点在森岛中良于1787年写的《红毛杂话》中也能发现。不过,他们都没有明确主张废除汉字。在日本汉字历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废除汉字”的是前岛密。

1)前岛密的“汉字废除之议”

日本限制汉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7年(庆应二年),前岛来辅(密)(1835—1919)向最后的将军德川庆喜提出建白书。建白书的标题是“汉字废除之议”。文中提出汉字的关键问题是“繁杂不便,宇内无二”。故“国家富强”的基础和“与其他列强并立”所要做的事情就是“停止使用汉字”,改为“表音文字”。

那个年代(幕府末年到明治初期)的日本人的心情关键词就是“西洋”、“国家”、“教育”、“国语”。前岛是学西洋医学的,很早就接触了荷兰语和英语,基于自己的经验写成的建白书也可说是关于语言的心得之谈。他主张汉字用假名表示,如“忠孝”写成“チウカウ”。所以前岛的汉字废除论也可叫假名专用论。他被日本人认为是宣扬汉字废除论的第一人。

2)福泽谕吉的“汉字节减论”

1873年(明治六年),福泽谕吉出版《第一文字之教》。在“端书”(序言)中,福泽谕吉指出假名和汉字杂用非常不便,但考虑到实际情况,即自古传承下来的书籍都是用汉字写的,如果马上废除汉字会很不方便,因此问题不是废除汉字,而是应该限制汉字字数。这就是所谓的“汉字节减论”或“汉字限制论”。他还提出汉字字数应该在“二千或三千”。应该说这是有先见之名的,因为这与现在日本常用汉字表所收录的2136汉字相符。作为实践,他自己编撰的《文字之教》三册书总共用了汉字802个,成了“限汉”最早的小学语文教科书。

3)矢野文雄的“汉字节减论”

以政治小说《经国美谈》博得人气的矢野文雄(1851—1931),在1886年(明治十九年)3月发表《日本文体文字新论》。“新论”里更为具体地提出了“三千汉字”的主张,并且规定报纸杂志上使用的文字也必须在三千字以内。为此矢野在第二年编撰了《三千字字典》。其中“实字”(名词/代名词)一千字,“虚字”(动词/形容词/副词/前置词/感叹词/接续词等)两千字。

这位矢野是个奇才,当时担任《邮便报知》社社长、《大阪每日新闻》社副社长。中级武士家庭出身,专门研究英美宪法史、政治制度等。1890年,他出版了日本文学史上首部海洋冒险小说《浮城物语》。该小说的特点是汉字多。诸如“繁華宏壮/不快感/我等双方/首府/後辺”等。但搞笑的是,他自己喜欢汉字,自己的笔名也是汉字“龍溪”,居然主张节减汉字。矢野文雄天才地发现汉文新格式的确定是从《春秋左氏传》到《史记》。和文新格式的确定是《源氏物语》之后的《太平记》。他在1886年出版《日本文体文字新论》,将文体分为“普通书”和“文学书”。前者用于政府的布告、教科书、新闻、日用书信等,后者用于小说、论文、专著等。

4)西周的“罗马字论”

森有礼、福泽谕吉、加藤弘之、西周等西洋学者在1873年(明治六年)结成“明六社”。结社后刊行《明六杂志》,其创刊号的卷首文是西周(1829—1897)的大作《洋字ヲ以テ国语ヲ書スルノ論》(《用洋字书写国语论》)。他在文章中呼吁采用罗马字,并为此议论了“十利”与“三害”。其论点是任何人只要认识26个字母,便基本具备了阅读与书写能力,采用罗马字还能原封不动地导入西方的学术用语,可与欧洲共享精神财富。这位创造出“哲学/现象/理性/主观/客观/演绎/归纳”等大量人文词汇的西周,可能是在翻译西文的时候,感到汉字不如西文。

西周言论的支持者、英语学者、植物学家矢田部良吉在1885年出版《罗马字早学》,同时还创设了“罗马字会”。罗马字的杰作就是半个多世纪之后,江户川乱步出版的《罗马字独习梦的杀人》(1959年),就是用平假名和罗马字写成的。他在前言里写道:“我是罗马字书写的赞成者。语言不统一,世界就不能统一。”

还有明治时期的首任文部大臣森有礼,他也曾担忧地说,贫弱的日语输给英语是其命运。在蒸气和电气的时代,日语无法学习西洋的科学。他的孙子,哲学家森有正那个时候正在巴黎的东洋语学院教日语,也在自己编写的教科书里说:“像日语这样没有逻辑性的语言,在其他语言里是没有的。”

5)冈崎常太郎的“汉字限制”

昆虫学者冈崎常太郎在1938年(昭和十三年)出版《汉字限制的基本研究》,提出汉字应该限制在500字内。作者对当时报纸上出现的汉字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所调查的报纸有:《东京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报知新闻》《时事新闻》《大阪每日新闻》。调查内容是1935年1月到12月政治版面与社会版面刊发的文章。

调查的结果如下:

共出现不同汉字3542字,出现频率度合计为447575次,其中音读使用354699次,训读使用92876次。使用频度第一的汉字是“一”,其次是“日”“十”“二”“會”“大”“三”“國”“政”,第十位是“時”。这个调查与1993年全年《朝日新闻》报道使用的汉字频度惊人地相似:第一位是“日”,其余依次是“一”“国”“十”“大”“会”“人”“年”“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