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DISC:做职场与人生赢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性格和行为间的关系

其实在性格和行为这两个小伙伴的家庭关系里,不止他们两个角色,还有人格(个性)、气质和当下环境这些伙伴。

人格

心理学上的人格,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人格不同。心理学中,“人格”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面具”(Persona),有的心理学研究者将之与“个性”同视。后来也有人将其解释为“表现一个人内外属性的总和”。现在对人格的说法也并不完全统一。比较常见的说法是,人格是由气质(天生的部分)与性格(后天的部分)组成的。

由于心理学从国外引入时翻译的问题,人格很多时候被翻译成性格,也因此被理解为我们生活中常说的性格。

给大家一个公式,这样大家就容易记忆了:人格(个性)=气质+性格。

气质

与生俱来的意愿(喜恶)及倾向性的一种反应或表现形式。

性格

性格是人们对现实世界,如周围的人、事、物及环境等比较稳定的看法、态度及反应。性格与一个人成长中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接受的教育等因素也密切相关,因此其实也包含了地域文化、社会道德、家庭观念等成分。

一个人的性格主要体现在这个人对自己、他人以及事物的看法、态度和反应上。

举个例子:

简单来说,气质就好比一台电脑的硬件,你买来的时候它的配置就已经是那样了。性格就好比软件,你根据使用环境的需求为这台电脑安装各种各样不同的软件。最后,硬件(气质)和软件(性格)相结合,就成为你面前这台完整的电脑(人格/个性)了。

行为

行为是个体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如语言、动作、表情等。

行为表现出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格(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性格),它既可能是真实人格的表现,也可能是受当下环境(社会道德、文化、教育、家庭、他人要求等)影响后的综合表现。

在大部分情况下,人的行为是受人格和当下环境等综合影响后所作出的行为表现。

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我自创了两幅“人格行为关系模型图”。如果你是女士,请看下面这张图。如果你是男士,请跳过这张适用于女性的人物关系图,直接看下一张图。

在一个家族里,假设:

气质是爷爷,他就好比一个顽固不化的老古板,生来就倔脾气,从不改变。

性格是奶奶,她似乎年轻的时候上过学堂,所以对于人、事、物有一些她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人格是爸爸,他遗传了爷爷和奶奶的基因,身上既有爷爷的样子,又有奶奶的影子。

当下环境是妈妈,她是典型的上海女人,时而温柔体贴,时而闹闹小性子,心情总是阴晴不定。

行为是女儿,她骨子里继承了爸爸的个性,却也每天受到妈妈百变心情的影响,你看到的她只是表面上的她,姑娘的心思怎么也猜不明白。

男士请看下面这张符合男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简单图表:

了解了个中关系之后,我们是不是发现,其实气质、性格、人格(个性)是不能或者相当难以改变的,而与之相比较,行为的调适和改变就容易得多。

荣格也提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就是带着他与生俱来的特质和倾向性的。比如有些人习惯用右手,有些人习惯用左手。这些天生的特质是父母给你的,它是随着你一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你没有办法抹灭它。

相比之下,你的行为是更容易改变的

比如有些习惯用左手的人,小时候在家长和老师的要求下开始用右手写字;但是在其他没有人要求的情景下,他可能还是会使用他习惯的左手。

学习性格或行为类的工具,就是借助工具帮助你认知你的气质、性格与行为风格等,从而使你在今后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环境和沟通对象的需求,适度调适你的行为,提升你与人相处的能力。

你的行为也是会受环境影响的

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单单指狭义上外部的环境,还包括了风土人情、文化、教育、家庭、他人影响、个人经历、突发状况等多种外部环境因素。比如,有的人平时温文尔雅,但当有歹徒威胁到他孩子生命的时候,他也许会抄起家伙和歹徒拼命。或者说,人在经历晋升、转岗、从学校步入社会、搬迁、失业、失恋、离婚等阶段之时或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他的行为都很容易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一时的,也可能会是一生的。而我们每一个人,在10岁、20岁、30岁、50岁、80岁的时候,因为人生的经历不同,行为风格也会不同。

因为受到这些外界因素的不断影响,所以人的行为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当下的行为测评报告可能和你一年前或是几年前测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当然,如果你的生活和工作在近来或者这些年内都没有什么变化,你的情绪和心境也一如既往,那么你的测试结果也可能没有太大的变化。

知道怎么做≠做到你所想

学习测评工具是为了帮助我们加深对自己的认知,同时客观地去面对自己行为风格的优势和不足,继而进行修炼,提升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

只是很多时候,虽然我们知道该怎么做,可做的时候还是会受到感情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行为会偏离理性的轨道。比如你明明知道应该好好跟孩子说话,可是当他犯错误的时候,你就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暴跳如雷;你明明想要勇敢地做决定,可是一到该做决定的时候又开始犹豫不决……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修炼,因为很多时候,即使你知道该怎么做,也不等于你就可以做到你所想的。

行为和个性在冰山理论中的关系

在冰山理论中,冰山下是本我的部分,也就是人格(个性)的部分,当然还包括动机、思维、价值观、内心渴望,等等。冰山上是自我与超我的部分,也就是行为的部分。

有些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呈现在冰山上的行为,去推断冰山下的部分。例如心理学家对微表情或者肢体语言背后隐藏的可能性的推测。比如揉鼻子可能表示想掩饰真相,看时间表示赶时间或者不感兴趣,等等。再生活化一点的情境就是,比如一个人吃东西,我们可以推断他可能是饿了,也可能是嘴巴馋了。一个人出门前会反复检查会不会落下东西,可能这个人做事情认真谨慎,也可能是缺乏安全感,等等。

所以,同一个行为背后,可能隐藏着不同的动机。当然不同的行为背后,也可能会有同样的动机。比如你失恋了,你妈妈可能会给你买一堆好吃的安慰你,而你爸爸可能会帮你分析问题找到原因,虽然他们两个人的行为不同,但行为背后的动机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都在关心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我、自我和超我,我就用吃饭这件事来举例说明。

举个例子:

本我--你一个人在家,在你面前有一堆美食。因为你在家,而且是一个人在家,所以不受任何约束,你完全可以自己做主(除非你想减肥)。于是你可以穿着睡衣,不用筷子,右手抓着鸡爪,左手又抓一把薯片,嘴巴里还含着吸管喝着奶茶;可以坐在沙发上吃,也可以坐在地板上吃,吃完了还可以吮吮手指头……反正怎么开心怎么吃。

自我--领导带着你请客户吃饭,让你先去安排。虽然你肚子很饿,但是你不好意思先点几个菜吃吃。好不容易等到客户和领导都到齐了,大家纷纷入席,可是领导和客户还在寒暄,没有动筷,你就不好意思先动筷。又好不容易等到开吃了,你得把菜转到客户和领导面前让他们先夹,最后千呼万唤菜终于到了你的面前,可是你还不好意思狼吞虎咽,只能假装秀气地小筷夹菜、小口吃饭。

超我--用弗洛伊德道德理论来理解,就是你明明饿得快昏过去了,饥寒交迫、身无分文,你路过一个卖馒头的小摊,老板正好走开了,你认为偷窃是可耻的,于是你宁愿饿死,也不愿意顺手牵羊去偷一个馒头。用我的“高尚的爱”的理论来理解,就是在闹饥荒的年代,只有半个馒头,母子俩都要饿死了,然后妈妈把半个馒头省给孩子,宁愿自己饿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