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一个国家的创新成功之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优化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研究所、院校和企业的合作

以色列创新的成功,还得益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特别是使政府科研部门、大学科研团队与企业开发部门紧密合作、优势互补。

(一)政府各部的专门研究机构

以色列政府部门均有直属的科研机构。1971年创建的农业研究组织是农业部直属的研究开发机构,拥有7个研究所和8个实验中心,研究开发领域涉及植物学和育种,植物病理和病虫害治理,动物学及兽药和动物免疫,食品加工,饲料和废物处理,农业工程与水资源管理,施肥、除草和荷尔蒙技术等。工业贸易部所属工业研究组织主要发挥协调作用,拥有一批研究所、开发咨询公司、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及发明协会,在电子、航空、光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和成果商品化等方面成绩显著。其他如能源基础设施部所属地球科学研究管理局,卫生部所属以色列生物研究协会,国防部所属作战手段开发局,科学部直属的以色列太空技术开发署等,也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二)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

以色列各大学的研究机构也是推动以色列科技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一方面,大学研究机构仍以基础科学研究为主;另一方面,近年来各大学也日益重视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各大学都成立了研究开发领导机构,并设有研究管理办公室以帮助教师申请科研基金。以色列工程技术学院(又称理工学院)是以色列工程技术人员的摇篮,主要从事电子学、核物理学、量子力学、高能物理学、纳米科技、生命科学、水资源管理、可再生能源、信息科技、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方面的研究和技术开发。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基地,拥有1500名研究人员,研究领域涉及生物学、有机化学、结构化学、应用数学、遗传学、新能源、基本粒子和计算机技术等,近20年来陆续建成了重离子加速器、太阳能发电塔等重要设施。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研究管理办公室每年要收到800多份课题申请,目前正在进行的研究项目有2500多个,涉及几乎所有理工科领域,1990年该校的开发公司就申请到了120多项专利。其他如特拉维夫大学、本-古里安大学、巴里兰大学、海法大学等也在科研开发方面各有特色。

(三)企业和基布兹所属研究开发部

以色列大型企业和基布兹所属企业一般也都设有研究开发机构,在以色列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色列几大军工、电信、化工集团在这方面力量雄厚。以色列航空工业集团是国有军工企业,其研究开发人员多达8000人以上。塔迪兰电信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综合业务通信平台开发商和制造商,拥有科研人员超过700人。以色列化学集团有近400名科研人员专门从事橡胶、塑料、建材、洗涤剂、化妆品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艾尔塔电子集团主要生产雷达、电子对抗设备、电子情报系统等,有1200名科研人员从事微波系统等方面研究。艾尔比特公司是一个私营国防工业企业,也有上千人专门研究电子光学和激光仪器。一些在以色列的外资企业在科研开发、创新方面也有相当实力,如摩托罗拉以色列公司就有上千人从事研究开发。

(四)“磁铁计划”使产学研结合形成常态

20世纪90年代初,以色列高等院校的科研团队大多不关心社会上的产业需求,因而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相脱节。为此,以色列于1993年推出“磁铁计划”,鼓励实业集团与学术机构组成合作体,共同开发关键的通用技术。政府对申请“磁铁计划”资助的项目进行评估,主要评价指标包括经济优势,出口和就业潜力,革新技术和共性技术,企业参与程度等。“磁铁计划”的每个项目由企业、科研机构等若干成员组成的研发联合体承担,周期为3~6年。“磁铁计划”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技术研发渠道,由来自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开发商和研究人员合作研发下一代产品的共性技术;二是分配和执行渠道,由同行业部门或拥有相似技术的成员组成,研究该项技术的未来应用、开发和推广。“磁子计划”是“磁铁计划”的一个分支,主要面向急需技术支持的小企业,鼓励学术机构与企业之间一对一的合作,推动新技术从学术机构向产业化转移。“磁子计划”要求合作双方具有相同专业领域,企业通过合作要形成自己的研发能力,而不是仅仅将研究机构的成果拿来生产。通过实施“磁铁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色列产学研三路科研大军密切合作、优势互补,不断促进着以色列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目前,政府部门的科研单位努力克服官气,大学科研团队认真扫除书呆子气,而企业开发部门则着力避免急功近利。产学研互相支持,协调作战,在重大项目上联合攻关,取得了不少具有战略意义的成果。以色列政府建立的科学工业园区,成为把政府科研部门、大学科研机构与高新技术企业结合在一起的有效途径和平台,大大优化了科技创新的人力资源配置,使产学研结合在以色列形成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