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入膏肓与捶背养生
原文赏析
病入膏肓,出自《西游记》第十回“二将军宫门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太宗道:“病势已入膏肓,命将危矣,如何保得”。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病入膏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如《左传·成公十年》载有:“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后人常用“病入膏肓”来指代病重难治。
中医观点
膏肓,即膏肓穴,为人体穴位,属足太阳膀胱经。
名解:膏,膏脂、油脂也。肓,心脏与膈膜之间也。膏肓名意指膜中的脂类物质由此外输膀胱经。穴外输膀胱经的气血物质为心脏与膈膜之间的膏脂(此膏肓由五谷精微所化),故名膏肓。
定位: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解剖:在肩胛骨脊柱缘,有斜方肌、菱形肌,深层为髂肋肌;有第4、第5肋间动、静脉背侧支及颈横动脉降支;布有第4、5胸神经后支。
主治:
(1)咳嗽、气喘、肺痨等肺之虚损证。
(2)肩胛痛。
(3)健忘、盗汗、遗精等虚劳诸疾。
操作:斜刺0.5~0.8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乳腺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病等。常灸此穴有强身保健、预防疾病的作用。配肺俞主治久咳;配肩井主治肩背痛;配百劳主治虚劳。
备注:肾之背俞穴。
养生提示
研究发现,人体背部的膏肓穴,却可对“病入膏肓”起到预防和治疗的作用。“或针劳,须向膏肓及百劳”是一名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赋。百劳是督脉大椎穴的别名,在背部正中第7颈椎与第一胸椎棘之间。膏肓即膏肓穴,在第四、第五胸椎间旁开三寸,约四横指处,属足太阳膀胱经,是主治各种虚劳及慢性疾患的要穴。当久病不愈,身体呈现衰弱消瘦状态时,最适宜取膏肓穴施治,可以起到扶阳固卫、济阴安营、调和全身气血的作用,从而使身体恢复强壮。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说“膏肓穴无所不治”,明代医家张景岳在《类经图翼》中说“膏肓能主治虚羸损、五劳七伤及梦遗失精、上气咳逆、痰火发狂、健忘、胎前产后等,百病无所不疗”由此可见,膏肓穴在虚劳证的治疗上,应用是非常广泛的。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背部有主一身阳气的督脉和贯穿全身的足太阳膀胱经。“背宜常暖”,历代医家在背部施行的擦背、垂背、刮痧、捏脊、拔火罐等多种保健养生方法,都有一定的功效。背部除膏肓穴外,还有大椎、身柱、风门、肺俞等重要穴位。每次选用其中的2~3个施行保健灸(用艾条温和灸10~20分钟),隔天一次,坚持进行,能防治感冒,咳喘、小儿吐乳等多种病症,对维护心肺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及促进健康长寿,均十分有益。
日本医学家研究发现,人体背部皮下积聚者许多免疫细胞,这些“健康卫士”躺在那儿睡大觉,若能将这些健康卫士动员起来,会大大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实力,而进行动员的最好办法就是每天定时搔抓背部,或请人用双手按摩背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擦胸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方法是用手掌上下左右摩擦箭突(前胸下端)直至颈下区域,一直到局部发热充血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