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图书馆及其职能概述
一、图书馆的概念
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 “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
什么是图书馆?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少人会说,图书馆就是借阅图书的地方。这话也不错,因为借阅图书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这种回答不是对图书馆下的科学定义。也有人会这样描述图书馆:“图书馆有馆舍,还有藏书,人们在那里阅览和借阅图书”。显然,这样的描述也是片面的,并没有揭示图书馆的实质,并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未来图书馆的形态有可能将发生更大的变化,上述描述将不可能适用于未来的图书馆。要想准确、科学地回答“什么是图书馆”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揭示图书馆这个概念的内涵,认识图书馆的实质——对图书馆的质的全面而系统的规定。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图书馆活动的全部内容及其意义,也才能从理性认识的高度,历史地把握图书馆,认识图书馆。
由于图书馆及其环境发展的程度不同,认识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造成不同时期人们对图书馆的表述也不同。在对“图书馆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理性思考中,近现代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提出来的:“图书馆是将人类记忆的东西移植于现在人们的意识之中的一个社会装置。”在这个表述中,他回答了两个问题:一是图书馆是一个社会装置;二是图书馆的功能是移植于人类的记忆。巴特勒主要是从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概括图书馆的质的规定性的。
稍后,美国图书馆学家谢拉认为:图书馆是这样的一个社会机关,它用书面记录的形式积累知识,并通过馆员将知识传递给团体和个人,进行书面交流。因此,图书馆是社会中文化交流体系的一个重要机关。谢拉是从他的“社会认识论”的思想,从图书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他指出了图书馆的功能在于交流知识,图书馆是实现交流知识的社会机关。
与谢拉同时期的德国图书馆学家卡尔施泰特则认为,图书是客观精神的容器,图书馆是把客观精神传递给个人的场所。客观精神的作用就在于它能够建立和维持各种社会现象。因此,图书馆就是在维持社会现象中,使时代结合的纽带。客观精神主要指的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图书馆就是使文化的创造和继承成为可能的社会机构。卡尔施泰特是从文化的创造和继承这个角度来认识图书馆的作用和性质的。人类的文化正是通过图书馆才得以继承和发展。图书馆起到了纽带的作用。
吴魏慈等在《图书馆学概论》(1985)中提出:“图书馆是搜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机构。”这个定义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以前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它是对传统图书馆本质的概括。
给某一学科的基本事物下定义,应当考虑其历史发展的过程,同时应有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在对图书馆下定义时,应考虑提出一个普适的定义,即可以适用于传统与未来图书馆的定义。由于信息技术与图书馆发展已相当充分,给图书馆下一个普适定义的时机已成熟。我们认为:图书馆是社会记忆(通常表现为书面记录信息)的外存和选择传递机制。换句话说,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文化的记忆装置、扩散装置。无论社会形态如何,各个社会阶段的图书馆都承担着知识、信息、存储、整序、传递乃至增值服务的职能。
由于传统图书馆是以实体形态存在,使人们习惯上把图书馆看作一种机构,但我们应当把图书馆看作一种社会机制。未来的图书馆可能不以我们熟知的实体形态存在,但只要存在一种充当社会知识、信息的记忆、扩散装置的机制,我们就可以将其视作传统图书馆的未来形态。
二、图书馆的地位
大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资源有师资队伍、图书馆与教学仪器设备。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成功的背后都得益于图书馆作用的发挥,一流大学必有一流图书馆做其坚强后盾。哈佛大学是世界公认的一流大学之一,哈佛大学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大学图书馆之一。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是大学地位与实力的象征。
独立学院图书馆即为高校图书馆,它不仅仅只是一种纯粹性的学术服务机构,其地位的重要性主要表现为一种文化教育设施和高校精神文化资源的重要源头。高校的科学研究活动离不开它,高校内的社团兴趣活动的开展也与之息息相关。教育的根本要求是“育人为本”,伴随着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时代,高等教育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大学图书馆培养学生健康、全面的人格,培养学生全面的道德观,是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在高校文化尤其是道德建设中,图书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阅读兴趣广泛,在这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读书、进取、开拓、创新,图书馆是最好的场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图书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坚持社会主义办馆方向的一些基本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开创了高校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我国高校图书馆是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于这个前提,服务于这个根本目的。1987年7月国家教委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工作是教学、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明确了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所具有的功能和应发挥的作用,确立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中应有的地位。这种观念上的变革,为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对高校图书馆在高等教育中应发挥的作用明确了责任,也极大地调动了高校图书馆工作者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三、图书馆的属性
在“认识”图书馆的属性时,可以对它进行划分,但是在“表述”它的时候就要努力找到它的本质属性(个性),因为所有属性指的都是一个事物的属性,都是由其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对属性的认识说到底就是对个性的认识。
(一)事物的属性
所谓“属性”,就是指一事物所固有的那种属性。那么,什么是“固有的属性”?是指事物本来就有的、非外加的、用它足以同其他一切事物区别开来的那种属性。
(二)图书馆的属性
人们习惯把图书馆的属性分为“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如果说作为认识事物的一种方法还算可以的话,那么,在表述图书馆的属性的时候就不合适了。“一般属性”包不包括“本质属性”?如果说“包括”,那么,把二者分开就没有必要;如果“不包括”,那么,“一般属性”也就失去“一般”的意义了。再说,“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能分得开吗?二者能够独立存在吗?实际上,所有这些属性全都是图书馆这“一个”事物的属性。既然如此,问题似乎就简单化了。只要我们找到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即用以在本质上区分其他事物的那种属性)就已经足够了。如果我们能够把一切事物的个性(本质属性)全都认识清楚,全都搞明白了,那么,我们就认识了整个世界。
图书馆的属性,就是指图书馆本来就有的那种属性。顾名思义,图书馆“本来就有的”属性,它只能是为图书馆“所独有”的那种性质,即除了图书馆以外其他任何机构都不具有的那种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事物的属性指的就是它的“本质属性”。在现有的图书馆学专著中或基础理论的论述中,人们对图书馆属性的认识出现了外延扩大化倾向。
图书馆作为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社会机制,人们并不是在创造它的时候就对其性质认识清楚了,这里面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人们开始研究图书馆的性质是在图书馆学诞生以后。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深入发展,图书馆的地位和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重视,人们对图书馆性质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
1.关于图书馆的“社会性”
所谓社会,指的是由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的整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形态。社会的另一个含义,泛指由共同物质条件而互相联系起来的人群。图书馆的社会性,指的是它作为人创造的社会机构,在其发展过程中能体现出不同社会形态的特点。图书馆作为人们共同使用人类的精神财富的一种组织形式,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在这里必须首先明确一点,“图书馆具有社会性”与“社会性是图书馆的属性”,这是两句话,表述的是两个意思而不是一个意思。说A社会机构有B属性,这是一回事;而说A社会机构的属性是B,这又是一回事。虽然两个句子的谓语动词都是“是”,但是,这两个句子里“是”字的前后两部分是不能“互换”的。这就是说,逆命题是不成立的。人类社会发展史表明,自从地球上有了人,大自然从此就被“人化”了,原始的大自然已经变成了“人工自然”、“人化自然”,世界上的一切无不留下人的痕迹,原始的、天然的大自然已经不存在了。这就是说,一切都从属于社会,一切无不留下社会的“印记”。试想,在人类社会中,还有什么能够脱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的吗?没有。一切社会机构(其中当然包括图书馆)无一例外地全都具有社会性。因此,用不着把所有社会机构所共同拥有的那种共性“社会性”单独“关照给”图书馆,更不必花费大量笔墨从许多方面去论证它。因为,这种论证是没有意义的。例如,论证理由之一是“图书馆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 “图书馆一诞生就带有人类社会的胎记。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都在图书馆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其实,有哪一个社会机构“不是一诞生就带有人类社会的胎记”呢?如果没有这样的社会机构,那么,“社会性”不就是任何一个社会机构的共同属性了吗?如果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归结为某一事物的属性,那么,事物的性质就不胜枚举了。例如,物质性、客观性、运动性、矛盾性、时间性、空间性、信息性等等,(任何事物都不能没有这些属性),这种“万金油”式的性质能作为某一特定事物的属性吗?再如,论证理由之二是“图书馆的文献具有社会性”。众所周知,文献是有目的的“人工创造物”,不是无目的的自然存在物,而任何人工创造物都是在人类社会里生产出来的,因而无不打上人工的烙印。文献如此,一切人工创造物无一例外地全都如此。又如,论证理由之三是“图书馆的读者具有社会性”。在人类社会里,任何人即整个人类都具有社会性,而作为人类当中一部分的读者当然也必定具有社会性。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生存,正是从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才说:“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87页)。如果说,图书馆因为有读者,所以具有社会性,那么,商店当然也会因为有顾客,医院也会因为有患者,车、船、飞机也会因为有乘客同样具有社会性,等等。
总而言之,凡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性。由此可见,社会性是所有社会机构的普遍属性,而不是图书馆固有的属性,因此,没有必要列为图书馆的属性当中。还如,论证理由之四是“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工作具有社会性”。为什么图书馆具有社会性?其理由是“图书馆事业是一项社会事业,办好这项事业不是单靠哪个部门就能办得到的。”图书馆的确是这样,但是又有哪项事业不是这样的呢?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里,还有哪项事业不是社会事业吗?还有哪项事业是单靠自己就能办得到的吗?既然各行各业全都如此,那么,把它单独列为图书馆的属性,还有什么意义吗?看来,把共性的东西单独“送给”某一特定事物是不妥当的。
2.关于图书馆的依辅性
对于“依辅性”,在吴魏慈的《图书馆学概论》中把它分为“依附性”和“辅助性”两种。前者说图书馆必须为其经费的资助者服务,后者说图书馆在社会中永远处于附属地位。且其有力根据是“图书馆并非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这种说法是缺乏根据的。第一,所有社会机构都必须为社会服务,图书馆不能例外;第二,所有“非经济实体”全都具有依附性,包括一切事业单位或部门,连中央领导机关也要“为人民服务”,图书馆不能例外。第三,图书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里它还有阶级性,因此,它并不是“谁给钱就为谁服务);不仅如此,图书馆事业从属于第三产业,而在信息社会里,第三产业对社会的各行各业有巨大的反作用。既然这种“依辅性”(服务性)不为图书馆所独有,因而也不应该列为它的属性当中。至于经济实体,是不是它们不为社会服务,就没有依附性了呢?也不是。凡是社会机构,无论是经济实体,还是非经济实体,它们都是社会的一个领域、一个方面,它们不可能只靠自己就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当然,由于经济实体具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所以其独立性相对大一点,或者说,它们的独立性在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
3.关于图书馆的学术性
以前,人们,特别是图书馆界外的人们对图书馆具有学术性的问题持否定态度。但是,图书馆的学术性确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它不仅没有被否定掉,相反却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公认。这一点是要首先予以充分肯定的。然而,社会上具有学术性的社会机构实在是太多了,科学研究单位和部门就不用说了。其他社会机构例如学校、编辑、出版、发行以及文化、艺术、体育、医药、气象等等领域,可以说,工、农、兵、学、商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学术性问题,因此,为图书馆的学术性所寻找的种种理由(例如图书馆是整个科学研究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图书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学术性活动;现代图书馆广泛采用各种现代化设备,图书馆的各个工作环节也开始了电子化、网络化;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有一大部分从属于科技人员)无论有多么充分,有多么正确,都似乎没有必要了,因为没有人反对这种结论。但是,正是由于学术性不是图书馆的“个性”,所以,不把它列为图书馆的属性也是可以的。
4.关于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所谓“本质属性”就是指为一事物所独有,借以区别其他事物的那种属性就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只有一个,不可能有两个或更多个。当然,一个事物具有多种性质,除了其本质属性以外的所有其他性质都会与其他事物的性质相重复,因而不具有个性,相反具有共性。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愈来愈深刻,对图书馆本质属性的认识也愈来愈科学。客观存在的每一个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一贯和稳定的方面,现象则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是事物比较表面零散和多变的方面。本质和现象既统一,又相互区别。其表现为:第一,现象是个别片面和表面的东西,是事物本质的具体表现;本质则是同类现象的共性,是事物内部深藏的东西。第二,现象是多变、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平静相对稳定的。第三,从认识上看,形于外的现象,可为人的感官直接感知,藏于内的本质,则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靠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的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研究的必要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一,一切科学就都成为多余的。科学的认识就是要透现象认识本质,它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过程。”由上述可见,本质属性是某类事物必然具有并与其他各类事物区别开来的属性,是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事物的一般属性都是由本质属性派生出来的。
对图书馆本质属性问题,图书馆学界曾进行过广泛的讨论和研究,对于本质属性问题,大家在认识上并没有分歧,但对什么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认识就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1)藏用说
这种观点认为,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应该是收藏图书与提供使用,或称知识信息的集聚与传递。因为:这是图书馆所特有的,而其他任何事物都不具有的;这是古今中外图书馆都具有的属性,无一例外;图书的收藏与利用,构成图书馆的特有矛盾和主要矛盾,它决定着图书馆的其他矛盾,这对矛盾的不断运动,成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2)交流说
这种观点认为,事物的本质属性是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和限制着事物的一般属性。图书馆是一个客观实体,图书馆活动是这个实体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文献的搜集、整理、保管、流通和利用,则是其活动内容的具体体现;而这种活动的核心和本质,就是人类社会文献信息的交流。文献信息交流是图书馆固有的、普遍存在的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和社会联系,它决定了图书馆的产生、发展和变化,贯通于图书馆活动过程的始终,渗透到图书馆现象的各个领域,并将图书馆的各个要素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中介说
这种观点认为,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性。中介性的存在,派生出了图书馆的其他属性。因为,文献存在于图书馆之中,图书馆就是文献的介质,文献借助图书馆得以传播;图书馆工作的实质,就是转换文献信息,实现文献的使用价值和部分价值,图书馆的中介作用通过图书馆工作得以体现。
上述三种说法,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图书馆,具有促进作用。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认识方法是非常可取的。但藏与用是否是图书馆的特殊矛盾,还有待于讨论,况且图书的收藏与利用是图书馆活动的表面的东西,从人的认识方面看,是属于形于外的现象,它可以为人的感官所直接感知。按照前文对现象与本质的界定,这应属于现象的范畴,至少可以说,图书馆学发展到今天,关于图书馆本质属性的“藏用说”已不能算是很深入地认识图书馆的观点了。
“交流说”透过图书馆活动的表象,寻求图书馆内在机制的必然联系,可以说是对图书馆本质属性认识的一大进步。此外,它同“藏用说”相比,摆脱了就事论事的方法,把图书馆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看问题,这也是非常可取的。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交流说”未能把图书馆在文献信息交流中的特质提出来。在这种观点的表述中,找不到图书馆的本质属性的字样,只是简单地说“图书馆活动的实质是文献信息交流”,并未真正解决图书馆的本质属性问题,真可谓,只差一步到罗马。
“中介说”把图书馆及其相关因素联系起来,在文献交流的过程中探求图书馆的作用,分析其特质。从方法论角度看,它优于前两种说法,也弥补了前两种说法的不足,并能够自圆其说,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理论。
(三)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借阅性”
图书馆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书、刊、资料(简称“文献”),而它的服务对象则是读者。社会上与文献打交道的,除了图书馆以外,还有出版社、书店、书摊等,图书馆与它们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也就是说,它们四个社会机构各自的个性是什么呢?找到了个性,就找到了它们的本质属性。虽然它们的工作对象都一样,但是,由于它们的工作(服务)方式不同,因而其本质属性也就不同(有时形式在区别事物上能发挥决定性作用)。出版社是“出版”文献,书店是“出售”文献,书摊是“出租”文献,唯有图书馆是“出借”文献。这样一来,我们不仅能把图书馆同一切“非文献部门”区别开来,而且又能把图书馆同它的“左邻右舍”的部门区别开来,从而显现出自己的个性本质属性来。认识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才能对图书馆活动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站在新的高度,了解图书馆的过去和现在,并去推测它的未来。
四、图书馆的职能
职能一词中的“职”有职务、责任、职位的含义,是说明主体(人或者机构、组织)在基于一定社会分工上而具备的某项职责、任务或者使命。“能”有能力、功能的含义,职能一词的含义就是指主体因特定的社会的分工而被赋予的功能、功用和作用。从职能的定义来看,它本身就涵盖了功能的含义,也就是说,功能是职能发挥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职能的发挥也只适合在功能的范围来做。
(一)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1.具有开发智力资源、进行社会教育的职能
作为大学生重要的信息获取基地之一,对大学生信息、知识的获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独立学院图书馆以自身的文化特色感染和教育着学生,对学生的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教育职能在高校图书馆中的主导地位
国际图联(IFLA)在1975年里昂会议上,把图书馆职能界定为“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从中可以看出图书馆具有教育职能。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是通过读者充分利用馆藏资源来实现的,这需要图书馆工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才能达到最佳状态。
高校图书馆的最终目的之一是教育,开发智力资源更是为了教育,显然教育职能在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中占主导地位。图书情报学者P·威尔逊说:“图书馆的真正重要职能是促进知识的获得和新知识的产生。”这种职能恰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要实现这样的教育目的,唯有依赖文化传递。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中心,有着无穷的信息内涵,以其特有的信息传播方式,在文化知识的传递中独树一帜,发挥着特有的教育功效。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保管和利用书刊资料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其教育职能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它通过传播科学知识,活跃文化生活,来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创新的能力,增长新的知识;另一方面图书馆又通过丰富的文献资源、学习氛围,为读者提供良好的自学及更新知识的场所。
1)高校图书馆是进行创新教育的最佳场所
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提出了创新与创业教育,即培养具有创造意识和创业素质的人才。创业教育即专业教育,它可以通过老师的传授在课堂上完成。创新教育则更多的是依靠图书馆来完成,因为它除了吸取创业教育中的知识外,还要广泛吸取人类文化的结晶和大量的信息积累,学会对它们进行选择、提取、利用,创造出新的知识成果。高校图书馆历来被称之为“知识宝库”、“大学的心脏”,是收集、传播新知识、新信息的中心。由于它拥有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当代的信息环境,这些信息每一个都可能成为读者创新与创业的发源地,因此高校图书馆责无旁贷地成为创新教育的基地。进入信息时代,我国图书馆界开始重视和强调图书馆的创新教育,可以说,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贯穿在高校的整个教学、科研活动当中。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教育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完成专业教育即创业教育外,通过利用图书馆现代化的设备、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料,巩固、丰富创业教育,启发创新意识。二是教师可以利用图书馆现代化的设备、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信息资源来进行教学、科研创新活动,然后再去丰富创业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的成功与否与信息的吸取、利用密不可分。据最近美国图书馆协会委托盖洛普民意测验研究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1997年,有64%的美国人至少去过一次图书馆,10%的人去图书馆至少25次,2/ 3的美国人有借书证。去馆的人中,有1/ 5是去上因特网,约有一半的人在看报纸或者查资料,其余的人则是去借书。显然,我国图书馆的形象及社会地位远没有充分体现,但是,作为高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它的形象还是深入人心的。因为:①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个人去保存、收集信息资源,不论在广度上或深度上都无法与图书馆比拟;②高校图书馆除拥有丰富信息资源外,还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提供各种检索信息用的现代化设备,可以帮助学生不花钱或少花钱查找创新或创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教师虽然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在教学、科研上老是没有新的建树,就会面临淘汰的危险。因此要想创新与创业就得去利用图书馆,学会选择、利用对自己学业、事业有用的信息,这是创新与创业成功的一个最直接的方法。
2)创新教育职能将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
从高校教育模式的转变中看到,高校创新意识正不断强化,创新与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创新素质成为高校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创新教育的主要课堂,创新教育职能也理所当然成为它的主要社会职能。在图书馆中,创新教育与创新教育职能的关系是:目标同向,内容同质,功能同效,途径同归。有了图书馆的创新教育,才有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的产生。但图书馆的创新教育与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是有区别的。图书馆的创新教育是:利用图书馆广泛吸取人类文化的结晶和大量的信息积累,通过对它们进行选择、提取、利用,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东西。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则是:在网络环境下,培养用户利用各种图书馆现代化设备和丰富信息,通过馆员的指导,学会筛选、利用信息,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过去,高校图书馆一直都在以传统的方式履行着创新教育职能,只是创新教育在国内还没有得到重视,高校图书馆的这一社会职能也被忽略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高校图书馆迎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通讯、计算机网络、信息压缩、多媒体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联机数据库、光盘出版物、网络信息资源等信息的持续增长,不断变化的社会信息需求,构成了21世纪信息环境和网络环境。随着高校创新教育的提出,随着高校图书馆成为创新教育的最佳地点,随着图书馆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使高校图书馆成了最大的信息库,在教育用户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到信息资源不再是主要工作的情况下,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尤其突出:即从单纯指导用户查找信息源职能转向为指导用户怎样筛选、利用信息的职能。由此可见,在网络环境下,创新教育职能将成为图书馆的主要社会职能,高校图书馆将以新的工作内容、新的服务方式履行创新教育职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3)高校图书馆创新教育职能的实现方式
在网络环境下,我们不能再按传统的服务方式来履行创新教育职能,必须进行改革,才能更好地完成高校图书馆工作的任务。
A.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工作内容方式的转变
出版物增多,情报技术飞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正逐步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职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工作内容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并表现为以下的特点:
一是馆藏方式的转变。面对越来越多的电子信息资源,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收藏载体由目前印刷出版物为主向电子载体出版为主、印刷载体为辅的方向发展。印刷出版物,尤其是印刷图书作为传统图书馆收藏的主要信息载体,在历史上曾决定了图书馆的历史使命、服务方式、组织结构。在读者利用馆藏形式多样化、信息需求多样化、信息资源与获取途径多样化的今天,馆藏内容已不仅是印刷出版物、缩微资料、视听资料等,还应有各种电子出版物、电子信息资料,并可以与各种商业性电子文献传递中心、联机信息检索系统以及因特网等各级网络连接,将本不属于高校图书馆自身拥有的馆藏资料,通过网络提供给用户,从而扩大图书馆的资料范围,增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能力。特别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使它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宝库,它不仅可以提供文字信息,还可以提供图形、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内容涉及科研、文教、商业、艺术等各个领域。因特网还打破了信息存贮和检索的地域界限,使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与共享成为现实。可以说,因特网本身就是世界最大的图书馆。
二是服务方式的转变。随着收藏资料载体类型的变化,图书馆服务方式也跟着转变。不再是借借还还和传统的分类及传统的提供目录导引或解答用户的咨询问题。进入网络时代,图书馆员要当好网络信息的“导航员”。不仅要熟悉各种网络检索工具,熟悉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范围和优缺点,同时还要掌握相应的检索技巧。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但网上信息纷繁复杂,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在网上泡上几个小时也一无所获。受过正规训练的图书馆员大多具有良好的分类和主题标引能力,过滤掉那些无用的灰色信息,以便指引用户更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
B.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实现创新教育职能对图书馆员的要求
早在19世纪后半期,大学图书馆员们就开始从事教育者的角色。朱斯汀·温赛在一篇题为《大学图书馆员的指导帮助》的文章中,认为大学图书馆员应该成为一名教师,他不是用一本教材,而是用全世界的书来教育学生。在网络环境下,优秀的图书馆员将成为当代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和首要财富,图书馆的各种职能都要依靠图书馆员来体现。因为图书馆员是知识的载体,是图书馆信息库的建造者和维护者,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是实现图书馆各种职能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那么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员应是一种什么角色才能完成创新的教育职能呢?首先,图书馆员应具有创新精神。如果说创新精神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在网络环境下具有创新能力的图书馆员群体则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类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形式层出不穷,如果每一位图书馆员缺乏创新精神,不能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将其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会面对丰富的馆藏信息资料而无所事事,服务水平很低,这是根本不能实现图书馆的各种职能的。因而,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员应当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其次,图书馆员需要补充和更新的是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方面的知识。由于传统的图书馆员大多接受过良好的文献整序和信息检索方面的培训,他们在整序和咨询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在网络时代仍有很大的用场。面对发生了变化的媒体,即由过去的纸本型出版物变为现在的多媒体的数字化信息,由馆藏的文献资源变为因特网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图书馆员应当了解和掌握:①因特网的基本情况和基本应用,如网络历史、网络使用的文化、电子邮件、如何下载网上信息和软件等;②因特网的信息资源分布和信息查找方法,如使用浏览器阅读主页,掌握Yahoo等网络检索工具等;③在因特网上进行信息发布。再次,图书馆员还应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因特网上的信息和图书馆管理网络信息目前主要是英文信息,英文能力不强的用户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现代化设备和因特网是十分困难的,图书馆员应该给予他们最大的帮助。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履行创新教育职能中,由于图书馆工作特点的转变,图书馆员的新要求都是客体,用户才是接受图书馆创新教育的主体,只有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职能。那么,在网络环境下,怎样才能加强用户教育,使用户更好地接受创新教育呢?①在内容上从信息技能培养转向创新技能培养,注重用户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技能是一个比信息技能更宽泛的概念。信息技能注重如何利用图书馆和获取信息源,而创新技能则包括对信息源的提取、解释和应用以及信息重新组织的模式和方法。总之,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是指那些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从这一定义出发,今后的用户教育主要应集中在以下能力的培养:能够认识到信息在创新与创业过程中是有帮助作用的,正确的信息能使事情完成得更好;能够知道在什么地方获取信息及如何检索信息;能够作为一个信息利用者来评价信息;能够提取、使用信息。②从信息源指导转向信息创新利用过程的指导。用户来到图书馆经常出现一种情况,无论用户怎样熟悉利用图书馆的各种技能,也无论他如何擅长写论文,当他们到图书馆时,总会感到困惑和着急,这是因为用户不了解信息利用和进行创新的过程。我们知道,整个信息创新利用过程包含五个阶段:a.开始阶段:信息需求的形成;b.选择阶段:确定一个宽泛的题目;c.收集阶段:收集与题目密切相关的信息;d.提取阶段:新观点、新方法的形成;e.结束阶段:准备提交新观点或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五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包括有相应的策略,当用户真正学会了整个的信息创新利用过程,他们就会发现,每一次的利用信息创新过程都是采用类似的策略。③在方法上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开展计算机辅助用户教育。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计算机的出现,许多家庭或个人都已拥有计算机,不少图书馆员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于是许多馆员认为基本的用户教育应该由机器来代替。目前,对用户来说,如何利用图书馆的各种复杂工具,查找、提取、利用信息,将会变得越来越容易。可见,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的创新教育职能,就是培养用户学会在无穷无尽的信息中利用图书馆的各种现代化工具。
(2)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途径
1)提高馆员素质是前提
提高馆员素质是发挥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的首要条件,高校图书馆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活动,全面介入学生素质培养的各个层面。信息时代赋予图书馆的职能既是历史机遇,更是一种挑战。为实现其职能,不仅要求图书馆拥有现代化设备,而且要求图书馆员应具备很高的素质。作为信息时代的馆员至少应具备以下两方面素质:
一是职业道德素质。2000年,中国图书馆学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国图书馆员职业道德准则》,它对提高馆员的素质、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等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图书馆员要有敬业、勤业和乐业的精神,有为师生全心全意服务的意识,对图书馆工作要有很高的热情,不计较个人名利,一切以工作为重,把工作当成自己的生命来看待。另外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高校是培养人才之地,要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馆员应不断寻找自己的素质与时代对岗位的要求之间的差距,要有危机感,积极进取,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不断完善自我。
二是业务素质。面对信息时代,作为一名合格的馆员应具备以下素质、能力:深厚的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如:分类编目、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和图书馆管理学等知识;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能力,掌握计算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普通软件知识、网络技术知识,熟悉信息服务技术,能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快速获取信息资源和传递信息产品;外语阅读能力,尤其是英语阅读能力。在信息时代,大多数的信息资源都是以英语为主要语种,在目前影响最广泛的互联网上,英文信息占全部信息量的90%,具有较高的英语水平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2)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基础
高校图书馆要做好与信息时代的对接,积极倡导和推动读者的信息素质教育,培养读者的信息意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大多数学者认为:“信息素质是高等教育目标的一个核心,并且应该在高校学术课程的组成中扮演一个中心角色。”在信息时代,文献是海量的、类型是多样的,“信息过剩”使读者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受到影响,致使信息的利用率下降。另一方面,缺乏组织、整理的信息资源处于无序状态,给读者获取信息带来一定难度。此外,网络“信息污染”的排除,“信息垃圾”的淘汰都需要对读者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实行信息素质教育,首先要加强信息道德教育。面对日益复杂的现实和虚拟信息环境,对受教育者进行信息道德法规教育,是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教育读者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不恶意使用信息或非法摄取他人的秘密。其次,提高学生的信息意识,要培养学生“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财富”的信息价值观,培养他们能从繁杂的信息中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最后,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主张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育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有人说,“懂得如何能查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等于掌握了所需要的知识的一半”,而使读者掌握获得和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则成为现代图书馆的使命。正如日本图书馆情报学教授竹内哲指出的那样:“图书馆的使命不在于如何育人,而在于如何让读者分享它所配备的知识和信息资源。因为那时只要知道怎样去获取知识,只要掌握如何去寻找你所需要的资料的技巧就行了。显然,获取网上信息的能力已成为大学生的核心能力。目前,高校图书馆都为大学生开设了文献检索课。但是,由于教材、师资和教学实践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涉及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内容不多,涉及网络信息资源和网上检索工具评价的内容就更少。目前,大部分大学教学硬件落后,教学软件不足,教学实践也往往只限于少数几个数据库的上网操作。这种教学模式远远不能达到提高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能力的目的。高校图书馆改革教材内容势在必行,同时还要加强师资培养和增加学生上网实践。这样可以强化学生的信息素质,提高读者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增强学生获取资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高校图书馆要利用文献检索课,培养学生鉴别各种类型和格式的潜在信息源,能够根据需要优化检索策略。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治学之门径”,使他们从被动利用图书馆,转变为主动利用图书馆,用有效的自我服务方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完善馆藏资源建设是主体
一是优化藏书结构,丰富纸质馆藏文献。高校图书馆是培育人才的场所,也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其教育职能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图书资料得以实现。大力加强藏书建设,是实现教育职能的基本保证。图书馆要把好藏书质量关,保持科学合理的藏书结构,要及时剔除多余的复本和过时的文献,提高用户满足率,降低用户拒借率,使之更加适应教学科研和学生阅读的需要。图书馆要做好藏书保障率,应紧密结合学校性质、任务,有针对性地做好文献采购工作,如征订专业图书时,要走群众路线,应将征订书目下发到各个学院,听取各专业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修改征订书目,以满足专业教师的需要。做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并重,专业书籍和一般图书共存,既要突出本馆特色,又要兼顾其他,以满足读者多层次、多方面的要求。
二是加强网上信息资源的整合。网上信息资源以其时效性强、能及时反映科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而备受高校师生的青睐,是重要的信息源。但网上信息分散、组织松散、数据类型复杂、随机变化大,大部分信息未经编辑加工,给学生上网查找信息带来极大的困难。在对文献进行整理、组织中,高校图书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应当而且能够担负起网上信息资源的建设者和导航员的职责。应加强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丰富馆藏内容,利用现代化设备和技术手段整合、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建立虚拟馆藏,形成网上统一的馆藏体系。建设一个独立的图书馆网站,建立图书馆导航平台,及时发布、更新信息。
4)做好导读工作是深化
现代科学体系正日益呈现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结构,学科的发展已愈来愈依赖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为此,许多专家提出了培养“T”型知识结构的人才模式,即学生在系统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与本专业相关的邻近学科的知识,重点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新型教育思想的勃然兴起,唤起了人们对图书馆任务、功能和地位的重新审视。抓好导读工作,也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在。图书馆导读工作是其教育职能的深化,是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举措,大大增强了图书馆知识交流的有序性。培根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创造力的前提,见多识广才能触类旁通。图书馆要充分利用丰富的馆藏资源、有针对性、有目的地开展导读活动,有意识推荐知识性与趣味性并重、揭示时代主旋律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书籍;介绍古今中外的科技发展状况的书籍,不定期地报道科技前沿知识、学科动态;每月刊出新书宣传、定期出版剪报栏等。充分开发和利用“第二课堂”的丰富资源,激发读者的学习热情,优化他们的知识结构。同时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报告会、座谈会,向读者传授学习方法,介绍各种目录和索引的检索途径,提高读者利用馆藏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文献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倾向与方法,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5)为社会提供服务是延伸
高校图书馆除了为高校的师生服务外,还应面向社会服务。这既能打破其与社会相对封闭的局面,使其丰富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又能满足更多社会用户的需求,进而促进公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这是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延伸。要建立高校图书馆为社会服务的理念,积极开展各种信息服务项目。
第一,广泛收集“地方性”文献,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地方文献包括:地方史、志、普,地区概况,地方人物资料,乡文化资源,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旅游文化资源等。建立具有自身特色、有重点的文献信息保障体系,并根据实际需求及时调整馆藏信息资源结构,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
第二,加强与地方图书馆的联合,实现馆际互借。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发挥馆藏特色优势,深入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科学文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高校图书馆主动打破条块分割的局面,与地方信息部门、信息服务机构等建立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紧密合作的关系,达到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为地方经济发展、文化建设服务。
第三,定题服务与信息代理服务。这是一种信息机构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对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定期或不定期地提供给用户,直至协助课题完成的一种连续性的服务。高校图书馆为本区域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人用户提供名人书画、名人传记材料、历史文献、技术前沿、生产实用技术等资源的查询、收集与整理服务,直接推动当地经济建设,也有利于当地的科研创新,有力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信息咨询馆员利用各种途径搜索、开发有用的信息资源,生产出有特色、有针对性、有近期效益的信息产品,及时反馈给用户。
高校图书馆是高等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其教育职能是不容置疑的。履行教育职能,加大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力度,是推进高等教育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应大力抓好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以促进图书馆教育职能的开展与深化。
2.具有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
这是图书馆另一个基本职能。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课堂之外的教学补充,是学校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配合高校教育、顺应教育发展历史趋势、开发图书馆现有资源为读者提供知识和信息服务中起着积极的导航作用。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体现出来:
(1)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文献是人类文化信息的载体,文献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传播文化信息。图书馆对文献的传递,实质上就是传递载于文献中的科技文化思想信息——文献的内容信息。因此,在图书馆文献借阅流通现象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传递文献内容信息的本质。在这些内容信息中,能够消除用户对文献所论述的主题内容的不确定认识的部分,就是信息。所以,信息的传递是随着文献的内容信息的传递一起进行的。
(2)图书馆传递关于馆藏文献的信息。这种传递的目的在于回答某个图书馆是否收藏有某种文献,或一组图书馆收藏有哪些文献,以便消除用户关于某种文献是否收藏在某图书馆或某些图书馆的不确定性认识。图书馆目录是传递关于馆藏信息的主要工具。图书馆目录的本质,就是馆藏信息的集合体。用户对图书馆文献的利用,首先是通过查阅图书馆目录,在获取了馆藏文献信息之后,通过借阅而实现的。因此,图书馆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是以传递馆藏文献信息为基础的。用户只有在获取了馆藏文献信息之后,才能进一步获取文献的内容信息。所以,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必然包括传递馆藏文献信息的方面。
(3)图书馆传递网络信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还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信息满足用户的信息需要。
(4)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有主动传递与被动传递之分。主动传递是指图书馆能够根据用户需求的学科范围等,主动地进行文献信息服务,为用户提供未知的文献信息,如新书报道服务、定题文献服务等。被动传递是指用户向图书馆提出确定的文献需求,由图书馆员通过借阅流通等来满足,如借阅、咨询等。主动传递对于图书馆人员的素质有较高的要求,要求馆员熟悉文献内容,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文献的内容信息。目前,在图书馆中大量存在的传递形式是被动传递。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文明的进步,图书馆主动传递文献信息的形式将大大地发展起来。
图书馆传递文献信息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图书馆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等服务部门来实现的。因此,这些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图书馆传递职能的发挥。
3.具有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
图书馆是作为保存各民族文化财富的机构而存在的,文献是保存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在各种机构中,只有图书馆担负着保存人类文化典籍的任务。世界上一些历史悠久的图书馆,都是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宝库。有很多国家专门制定了保护文献文化遗产的政策法令和出版物的呈缴本制度。搜集和保存人类的文献文化遗产是图书馆对国家负责的社会职能。在信息化社会里,图书馆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贮存中心。图书馆所搜集的文献不仅包括印刷型资料,还包括各种载体传递的信息,如数字图书馆应以保存数字化信息为己任。
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最古老的职能。直到现在,保存文化的职能仍然是图书馆其他职能的基础。可以说,如果图书馆没有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它也就不可能完成文献信息流整序、文献信息传递和教育、娱乐的职能。图书馆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保存的对象的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从最初的龟甲兽骨、纸草泥版,到近代的印刷型图书,再到现代的磁盘、光盘、磁带、胶片、缩微胶片平片等,只要是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所留下的文化遗产,都可以作为图书馆的保存对象。但是,与古代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目的不同,现代图书馆的保存职能,更多地体现在文献的利用上,保存的目的在于使用。因此,现代图书馆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在图书馆的其他职能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图书馆搜集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的职能是图书馆本身所固有的、有代表性的职能,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信息部门的重要特点之一。
4.具有承载社区图书馆的职能
(1)高校图书馆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其文献的丰富与设施的先进堪称图书馆界的排头兵。绝大部分高校每年都要有几十万、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元的资金划拨图书馆,用于文献购置费,这样相关学科国内外的最新书籍、刊物都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当今社会最前沿的知识尽会展示给读者。图书馆的服务手段采用现代化技术,基本已实现网络传输、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管理,成为集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服务。自2000年底教育部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各类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建设热潮,尤其是高校的校园网建设更是走在了最前列。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实现校际互联、国际互联、静态资源共享、动态信息发布已经成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管理的迫切要求。宽大的网络使读者足不出户就可实现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随着图书馆服务技术的现代化进步,相应地图书馆工作人员的素质愈来愈高,除了具备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过硬的图书情报专业技能外,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熟练的信息导航能力也是必不可缺的。通过人才引进、在职培训等方式,高校馆业务队伍日益趋向知识型、综合型的高素质信息管理组织。
(2)对社区开放的可行性
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承担着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保障的任务,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以及大学与社会的进一步融合,高校图书馆在搞好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同时,必须努力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将视野放宽到对社会的信息服务上。教育部于2002年2月21日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其中第二十一条讲到: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尽可能向社会读者和社区读者开放。发展社区服务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读者、服务社会的延伸,是图书馆功能的放大和辐射,也是响应中央号召产学研结合的方式之一。目前,美国、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大学图书馆一般都具有既履行其作为大学图书馆的职能,为教师与学生服务,又履行作为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向校外开放,为社会服务。现在我国也有少数高校图书馆已具有社区职能,上海的几所著名高校即以与地区图书馆合作的方式向社会开放,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也是一所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图书馆。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指出,应该在离家步行10~15分钟之内找到一家图书馆。我们知道国际通行标准中公共图书馆的建立密度是以4千米为辐射半径。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走得都是社区发展方向,做到方便市民,融入社会。而我国,大都是数十万人才拥有一所图书馆。这样如何才能使图书馆成为居民的第二起居室,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第二课堂呢?全国高校总数有1041所,每个城市拥有几所甚至几十所,如此数量之多的高校图书馆为何不能代其功能,弥补社区图书馆不足这一深深遗憾呢?在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21世纪,没有围墙的数字化图书馆逐渐走向主体地位的今天,我们的高校图书馆为何不能打开大门,面向社会,让所有热爱书籍、热爱知识的那些人走进来呢?曾有一家走在管理前沿的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欲为企业员工制作职业生涯计划书,但这在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上是一新课题,在国内是一刚刚萌芽的管理科学,需要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管理学书籍参考咨询,工作人员进京三四次搜索资料,购买书籍几十册,才得以进行工作。而公司附近便有一工科学院,设有经济管理专业,而此专业书籍想必图书馆一定是罗列书架,而且咨询信息更是唾手可得。然而正因高校图书馆还未实行对社会开放,缺乏此方面的宣传,有需求的人群头脑中还未建立起向高校图书馆求助的意识,所以才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完成本可以轻松完成的任务。
高校图书馆对社区开放,不仅能使大学的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也可提高学校及图书馆的知名度,使大学不再成为高不可攀的象牙之塔,逐渐走向平民化,使那些没有机会进过高等学府的市民近距离感悟大学,像那些年轻学子一样自由遨游学海,使大学图书馆充分实现它的社会化。当然对那些规模尚小,仅能满足本校师生的需求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对社区开放则是不太现实的,所以也应遵循因地制宜、视环境求发展的管理原则。
图书馆是社区的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所提供的文献信息中,包括文学作品、音乐美术作品、影视作品、游戏软件等,可以满足社会成员文化欣赏娱乐消遣的需求。今后,图书馆要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拓服务领域,充分满足用户的休闲娱乐消遣的需求。
综上所述,图书馆的社会职能是在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图书馆发展的不同阶段,图书馆的职能有不同的侧重点。从总体上看,图书馆的几种基本职能是互相联系,互相补充的。孤立地强调某方面的职能而忽视其他职能的作用,则是片面的。对于不同层次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图书馆的职能也要根据其性质、任务、服务对象、收藏范围和所在地区等具体情况的不同而有所侧重。
(二)图书馆的管理职能
1.管理职能
管理职能,是指管理所具有的管理本质的外在根本属性及其所应发挥的基本效能。管理职能是人们对管理及其规律性的表象。实际上,它是一种管理思想、管理文化,随人们对不确定性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认识与研究而不断发展。针对管理的职能,理论界有多种划分方法。最早系统地提出管理各种具体职能的是法国的亨利.法约尔,他认为管理具有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五种职能。他为后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各种学派对管理的探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实践与理论的发展而演变的。在古典学派之后,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梅奥等人进行的有名的“霍桑实验”,出现了行为管理学派,将以往重视技术因素转为重视人的因素,把属于组织职能的人事、信息沟通、激励内容单独划分出来,提出了激励、人事、信息沟通等职能,并加以丰富和发展。40年代以后,由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的产生及其在管理中的应用,促进了管理实践的发展,形成了管理决策学派,以西蒙等人为代表把决策从原计划职能中划分出来,提出了决策职能、创新职能等。有的学者便于分析问题,把一些职能归并,如把属于人的管理职能要素纳入组织职能内容,把属于机制性的管理职能的内容(监督、指挥、协调)纳入控制职能的内容。有些学者认为,协调职能贯穿了管理工作的总体,非独立职能,不应单独列出。综上所述,尽管划分不尽相同,但计划、组织、控制是各管理学派普遍公认的职能。一般来讲,管理职能的划分应当视管理实践的特征和理论研究的需要而定,以便于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
2.图书馆的管理职能
独立学院图书馆具有其他普通高校图书馆相同的管理职能。管理科学发展到如今,大家对管理的基本职能已经形成共识,尽管针对某一职能,有时名称不太一致,但是从其包括的主要内容来看是一致的。概括起来,管理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计划职能包括定义目标,制定达到目标的战略规划,以及制订计划和协调活动的过程。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的目的,所以必须清晰地定义这些目的以及达到目的的手段。组织职能包括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和谁去做。因此它要求必须有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和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员。领导职能是指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控制职能是通过监控活动的全过程以确保每一环节都能按照计划完成。
(1)决策职能
决策,作为现代管理的个术语,是在美国首先使用的,原文为Decision-Making(做出决定)。决策是指“管理者识别并解决问题以及利用机会的过程”。在决策过程中,首先要设计和策划被管理的系统要达到什么样的预期目标。其次,为实施决策要制订计划。计划是决策过程的一部分。计划包括要达到某个目标,需要多少数量和什么质量的人员,要用多少时间,采用什么方法与步骤。计划要切实可行,并在执行过程中根据不断变化着的情况进行修正和补充。第三,决策之前必须进行调查分析。既要分析外部环境,也要分析被管理系统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即分析内部条件。这是因为:所有决策都是针对未来的行动,而未来的行动必定要受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制约。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都是动态的、变化着的,尤其是外部环境有时变化很快,常常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比如物价的波动、政府拨款的变化,都是图书馆本身难以预料的。调查分析的目的,是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因为预测受到未可知数的变化影响,所以并不可能十分准确,甚至因意外情况发生,预测的结果可能会与发生的事实大相径庭。这也就是说,预测有一定的风险。为了使预测接近准确,要召开调查会,或者采用科学计量方法对图书馆工作进行量的分析和质的判断。第四,既然决策是一个准确实施的过程,对实施过程的设计,也就是计划和方案,就不能只是一套,而应当设计多种计划和方案。这就提出了对方案如何选择的问题。
关于对方案的选择,“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泰罗和决策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西蒙等人都提出了直接的判断标准。泰罗提出的判断标准是“最优”,西蒙等人提出的标准是“满意”。把“最优”作为判断标准,在我国图书馆界有一定影响。为了使方案实施结果达到最优,有的同志发表了一些建立数学模型来指导图书馆决策的文章。应当说,这种探索精神是可贵的。建立数学模型是“科学管理”理论发展到“管理科学”理论的产物。它虽然体现了管理学的进步,但其弱点也显而易见,即:忽视了人的因素。决策,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是一种领导艺术、管理艺术。所谓“最优”,只能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在有限的、极为严格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把与图书馆管理有关的各种复杂因素全部数量化,建立数学模型,至少在目前的条件下是很困难的。“最优化”,在实践中也是做不到的,西蒙早已指出这点,所以他主张用“满意”标准来取代。其实怎样做才算“满意”似乎同样难以说清楚。于是,西蒙又提出了决策的合理性问题。决策是否合理,是看在诸多方案中,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他说:“如果一项决策由于在指定状态下给出的价值确实最大,就可以说该决策‘在客观上’是合理的。如果在本人实际具有的知识范围内,其决策可以收到最大成果,则该决策‘在主观上’是合理的。使手段适应于目标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如果认识是自觉的,则该决策‘在认识上’是合理的。如果手段适合于目标,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预先仔细考虑的结果,那就是‘经过熟虑的’合理决策。如果某决策是为着组织的目标,则该决策‘对于组织来说’是合理的。如果是为着个人目标,则‘对个人来说’是合理的。”
美国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也提出了合理性“决策标准”。他认为,管理者要做出管理“合理决策”, “首先,他们必须力图达到如无积极的行动就不可能达到某目标。其次,他们必须对现有环境和限定条件下依赖什么方针去达到目标有清楚的了解。第二,他们必须有情报资料的依据,并有能力根据所要达到的目标上分析和评价抉择方案。最后,他们必须有以最好的办法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并选出最能满意地达到目标的方案”。他并且认为,所谓“合理”,是有限度的,极难做到完全合理,只能根据条件和风险大小而尽其所能地做出最好决策。
西蒙和孔茨关于决策怎样才算合理的解释,对于处在新时代改革过程中的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们对改革过程中某些措施的实行有各种不同意见,往往是对该项措施是否“合理”存在分歧。人们也许对决策效果的判断不一致,或者对决策效果的期待不一致。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其实,只要选定的方案是经过充分调查论证的,是与要实现的目标一致的,是从各种方案中选择出来的,就应当认为它是合理的。至于实现过程中会发生各种问题,产生某些负面效应,那是对方案的修正补充问题。而且,有些负面效应是难免的。比如,改革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原有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这就难免发生利益冲突,一部分人要付出牺牲,为实现某个目标,常常需要付出代价。对那些难以避免的负面效应,只能是在权衡利弊时,只要利大于弊,能将弊尽可能减小,就是合理的。
决策职能。具体到图书馆来讲,主要是指对图书馆的奋斗目标(包括长期的和近期的)以及同实现这一目标有关的一些重大问题所作的选择和决定。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一个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工作的成效和社会职能的发挥。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调整,并随时随地做出必要的战术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始终,关系到管理的成败。有的学者讲管理就是经营,经营的重点就是决策。衡量一个图书馆的主要领导或者管理集团的管理能力,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是否善于决策。要进行科学的决策,首先需要调查研究,掌握信息,找出问题的症结,确定决策目标;其次,组织人力研究分析,将目前和长远结合起来,充分考虑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从图书馆系统整体出发,提出若干个行动方案;最后,经过科学论证,反复比较,选择一个最佳的方案,付诸实施。
计划。是未来行动的方案,是制定决策目标并确定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是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计划的制订,决策就变成了特定的选择,活动就变成了任意行动,就会造成图书馆工作的混乱。所以计划是图书馆各部门开展工作的依据,是管理者进行领导的准则。一个图书馆的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年度计划、单项计划等。在制订计划时应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留有余地的原则,明确干什么、谁来干、什么时候干、在哪儿干、怎样干等事宜,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借以指导图书馆的各项活动,维持图书馆的正常工作秩序。
(2)组织职能
所谓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一项共同目标建立的组织机构,是综合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效用的载体。它包括对组织机构中的全体员工指定职位,明确责任,交流信息,协调工作等。组织的要素主要包括:
1)共同的目标。组织作为一个整体,首先要具有共同的目标,有了共同的目标才能统一指挥,统一意志,统一行动。这种共同目标应该既要为宏观所要求,又能被各个成员所接受。应尽量消除组织中成员的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之间的背离。
2)人员与职责。为了实现共同目标,就必须建立组织机构,并对机构中全体人员指定职位,明确职责。
3)协调关系。就是把组织成员中愿意合作为共同目标做出贡献的意志进行统一,否则,共同目标再好也无法实现。
4)交流信息。就是将组织的共同目标和各成员协作意愿联系起来,它是进行协调关系的必要途径。交流的信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肯定型的,如命令、指示、报告、要求、开会等;另一类是肯定型的,如规章制度、手册等。
组织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组织职能,是指要设计和维持一套由不同层次的部门、单位、职位、人员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所组成的结构系统,以发挥组织各种资源的效用,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实现组织目标。管理者必须把组织中的成员组织起来,以便使信息、资源和任务能够在组织内顺畅流动。它的目的是使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组织,并使之得以正常运行,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条件。管理者必须根据组织的决策目标来设计组织结构、配备人员和整合组织力量,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
可见,管理的组织职能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的具体任务。②再把任务分配给各单位或部门。③把权利分别授予每个单位或部门的管理人员。因此,从本质上说,组织就是研究组织中人与事的合理结合。根据这一认识,图书馆管理就是由主管者们行使各种管理职能,实现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使图书馆达到预定目标的活动。以人为主体的各种要素的合理配置过程,也就是对这些要素的组织过程。可见,“组织”与“管理”的关系非常密切。
“组织”与“管理”仍然是有区别的。管理学意义的“组织”,是按照一定目的和程序而组成的一种权责角色结构。“权”,即职权。这是经由一定的正式程序所赋予某项职位的一种权力。图书馆各层次的主管,拥有指挥、监督、奖罚部属的权力,这是职位的权力。“责”即职责和责任,身处某职位的主管必须承担该职位应完成任务的责任。它也反映上下级之间的一种关系:上级有责任对下级工作进行必要指导,下级有责任向上级报告自己的工作。图书馆内各机构、各岗位之间通过职权关系和信息系统构成图书馆的组织系统,把图书馆各部门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在图书馆各种权责角色间,只有某些层次的主管(即领导)有相应职权:不担负领导职务的普通工作人员和一般管理者没有职权,他们应该完成岗位分工的职责和责任。专业技术职务就明确了这种职责和责任,这是图书馆业务工作规定的职责和责任,其责任是工作的对象——物。普通工作人员有接受主管者管理的义务,有责任向上级汇报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主管者的责任,是按照组织系统,合理地分配和使用图书馆各层次、各部门负责人和所有员工。这有两个含义:一是使用各层次、各部门的负责人;二是使用普通员工。图书馆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主管者和普通员工共同构成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图书馆工作人员是构成图书馆组织的细胞,所谓组织,就是这些人员的有机结合。所以,用人职能其实是包含在组织职能中的。
根据以上分析,图书馆组织工作作为一项管理职能,是图书馆实现管理目标、完成决策计划的保证。其职责是将图书馆已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从工作的分工协作、上下左右的关系以及时间空间的联系上,合理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使图书馆的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各项业务、行政工作互相衔接,引导全体员工为完成计划工作任务而积极工作。要建立完善的图书馆组织系统,就应从一个图书馆的性质、任务、规模大小等实际出发,遵循一个上级、责权一致、既无重叠又无空白的原则,精心进行结构设计,建立各种机构,设定工作岗位,规范工作职责,配备适当人员,明确相互关系,并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做出界定和描述,最后形成组织系统一览表。这种图表又叫管理树,把它挂在馆长办公室的墙壁上,在这棵管理树上,每个部门都有一个确切的位置,每一个员工都能在管理树上找到自己唯一的确定位置。
一个图书馆和图书馆内的各个部门,其工作效率如何,是否充满活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工作的状况。在图书馆管理的所有决策中,在图书馆全部的管理业务中,都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组织工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图书馆主管者决策的成功度和活动的成败。图书馆是否具有自适应机制、自组织机制、自激励机制和自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它的组织结构状态所决定的。最明显的是表现为组织成员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有效地工作,表现在组织机构运行的高效化上。
组织高效化有以下四种衡量标准:①管理效率高。层移简明合理,很少出现扯皮现象。②信息传输迅速而准确。组织的领导者能及时掌握新情况,做出相应决策。③人员任用合理,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作用,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协调。④组织的总体目标和计划已被组织工作分解下去,使得目标和计划的完成有了切实保障。
(3)指挥职能
指挥,是指通过下达命令、指示等形式,使系统内部个人的意志服从于一个权威的统一意志,将计划变成全体成员的统一行动,使全体成员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力以赴地完成所担负的任务。
指挥是一种执行性的管理职能,是管理者在一定的组织系统内,以自己的权威使被管理者服从自己的意志而实施决策目标和计划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依靠权威进行的,权威是指挥的灵魂,没有权威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指挥。管理中的指挥职能的主要功能是将决策职能中确定的目标和实施方案,组织职能中确定的组织机构和责、权、利的划分,切实地落实到管理实践中去,把整个管理活动从静态推向动态,使整个管理机器运行起来,以实现预定目标。
指挥职能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指挥是实现共同目标的保证。在图书馆的运转过程中,管理者需要对图书馆的内外部环境有全面深刻的认识,对可能发生的变化作出预测,这样,在领导工作中方能运筹帷幄,把握全局,高瞻远瞩,确定图书馆及其组织的目标,让下级充分了解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指出达到该目标的途径,引导和指挥部属去实现既定目标。没有管理指挥,或者指挥失灵,整个图书馆活动将出现混乱,组织目标就不能实现。
2)指挥是组织有效运转的重要条件。管理决策确定之后,要靠组织来实施,然而,组织职能的发挥还有赖于指挥。管理者权威影响力大,指挥有方,下达命令正确,组织系统各个环节、各个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就能够使决策计划落实到组织的全体员工的行动中去。如果管理者权威影响力小,指挥不力,下达命令不正确,或者不能贯彻到底,上下之间不同心,左右之间不协力,互相摩擦,组织机构就不能有效运转,决策计划也不能落实。在图书馆这个层级组织中,图书馆有自己的总目标,下边每一层组织又有其分目标。在利益多元化的情况下,下一级组织的分目标偏离上一级组织目标的情形有可能发生。只有管理者的正确指挥才能保证使各个分目标与总目标保持一致。
3)指挥直接关系到部属才能的施展和积极性的发挥。管理者指挥有方,能用人之长。有用才之勇和护才之魄,善于考才之绩和排才之难,又育才有方,赏罚得当,就能够充分发挥部属的才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地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奋斗。图书馆的各层领导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应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满足部属合理的要求,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并指出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领导者应掌握赞扬的艺术,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重视,激励大家自觉的努力工作,发挥潜力,增加工作的原动力。如果图书馆的绝大多数人对自己所在的组织充满了自豪感,对工作有满腔热情,那么,管理成功的机会便大大增加。
(4)控制职能
控制是管理的基本职能之一,是对组织内部的管理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衡量和校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以及为此而拟定的计划得以实现。控制职能与决策职能密切相关。在决策活动中,为了实现预期目标,需要制订计划和行动方案。采取的计划和方案一旦确定,在执行过程中,由于执行者的主观因素和外部客观条件的变化,人们的行为有时偏离原来的计划,这就需要对偏离计划的行为进行控制。控制的实质是使活动符合计划,要以计划作为控制标准。但计划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计划制订时虽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内外部环境变化,但有些变化是难以预测的,比如政治形势的突然变化、自然灾害的突然发生等,有的时候制订的计划和确定的目标可能是保守的,执行过程中要进行创新,因此对计划进行修订和调整也是必要的。修订和调整也是对计划执行的过程进行控制。
由此可见,控制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的安排,控制和计划息息相关。计划是控制的前提,没有计划的控制毫无实际意义;控制是计划目标实现的保证,没有控制,计划难以有效实现。此外,控制作为对计划实施的监督和保证,贯穿在计划执行的每个阶段和每个部门,因此,实施控制职能是每一位负责执行计划的管理者的主要职责。
控制职能包含监督、检查工作。监督和检查都是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控制的手段。监督检查的对象不仅是计划完成进度情况,而且包含为完成计划所需要采取的措施。在图书馆管理中,这些措施包括:业务工作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等。图书馆要制定各种岗位上各类工作的标准、各类工作人员的职责,把工作计划细化到计划的每一个执行者身上。无论是工作标准,还是工作职责,都应当合理。所谓合理,就是该标准对所有部属是一视同仁的,是公平的,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遇到意外的特殊情况可以特殊处理。为了对执行者的行为进行控制,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实行人员聘任制度十分必要。人员聘任制度、岗位责任制、目标管理制实际上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它们都是图书馆管理制度的构成部分。
从功能角度看,控制过程在整个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方面起检验作用。它检验各项工作是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同时也检验计划方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起调节作用。任何一个系统的运行与计划相比,总是有偏差的。如果计划方案合理时出现偏差,则需采取相应措施消除各种干扰因素带来的影响,使各项工作纳入正轨;如果出现偏差是由于计划方案不适造成的,则应调整计划,使之与实际情况相适应。
要使控制工作发挥作用,取得预期的成效,要特别注意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1)控制系统应符合主管人员的个别情况。控制系统和信息是为了协助每个主管人员行使其控制职能的。如果所建立(或设计)的控制系统,不为主管人员所理解、信任和使用,那它就没有多大用处。因此,建立控制系统必须符合每个主管人员的情况及其个性,使他们能够理解它,进而能信任它并自觉运用它。
2)控制工作应确立客观标准。管理难免有许多主观因素在内,但是,对于下属工作的评价,不应仅凭主管来决定。在需要凭主观来控制的那些地方,主管人员或下级的个性也许会影响对工作的准确判断。但是,如能定期地检查过去所拟定的计划方案,并使之符合现实的要求,那么,人们客观地去控制他们的实际执行情况也不会很难。因此,可以概括地说,有效的控制工作要求有客观的、准确的和适当的标准。
3)控制工作应具有灵活性。控制工作即使在面临着计划发生了变动,出现了未预见到的情况或计划不周的情况下,也应当能发挥它的作用。这就是说,在某种特殊情况下,一个复杂的管理计划可能失常。控制系统应当报告这种失常的情况,同时,它还应当含有足够灵活的要素,以便在出现任何失常情况时,都能保持对运行过程的管理控制。换言之,如果要使控制工作在计划出现失常或预见不到的变动情况下保持有效性的话,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就要有灵活性。这就要求在制订计划时,要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并拟定各种抉择方案。一般来说,灵活的计划有利于灵活地控制。需要注意的是,灵活性要求仅仅是应用于计划失常的情况,而不适用于在正确计划指导下人们工作不当的情况。
4)控制工作应讲究经济效益。控制所支出的费用必须是合算的。这个要求是简单的,但做起来却常常很复杂。由于控制系统效果的一个限定因素是相对经济效益,因而自然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主管人员只能在他认为是重要的方面选择一个关键问题来进行控制。因此可以断言,如果控制技术和方法能够以最小的费用或其他代价来探查和阐明偏离计划的实际原因或潜在原因,那么它就是有效的。
5)控制工作应有纠正措施。一个正确的有效的控制系统,除了能够揭示出哪些环节出了差错,谁应当对此负责外,还应该确保能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否则这个系统就会名存实亡。应当记住,只有通过适当的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等,来纠正那些已经显示出的或所发生的偏离计划的情况,才能证明该控制系统是正确的。
6)控制工作要具有全局观念。在组织结构中各个部门及其成员都在为实现其个别的或局部的目标而活动着。许多主管人员在进行控制工作时,就往往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只求能正确实现自己局部的目标而忽视了组织目标的实现,因为他们忘记了组织的总目标是要靠各部门及其成员协调一致的活动才能实现的。因此,对于一个合格的主管人员来说,在进行控制工作时,不能没有全局观念,要从整体利益出发来实施控制,将各个局部的目标协调一致。
7)控制工作应面向未来。一个真正有效的控制系统应该能预测未来,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偏差,预先采取措施,调整计划,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再去解决。图书馆的控制职能,就是在执行计划过程中,对图书馆工作的标准、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正,确保原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5)创新职能
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的能力的行为,创新是管理者所能利用的一种特殊的资源。在被称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的当今世界,要想组织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必须有目的地寻找创新的源泉,抓住一切可以导致创新成功的机会。彼得·德鲁克在他的《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提出了六条创新原则:①有目的、有计划的创新,首先就要从分析各种创新机会开始;②走出去观察、询问和倾听,研究潜在用户的期望、价值观和需求;③有效的创新必须简单和集中,最好是只做一件事;④有效的创新开始时要小,只做一件具体事为好;⑤创新一开始就要树立充当领导潮流的奋斗目标,争取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⑥要立足现在,即为现在创新,而不要企图为未来创新。
决策、组织、指挥和控制这四项管理职能,都是为了图书馆这一社会组织能够实现自己的社会目标。然而,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间段里,图书馆的社会目标都在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四项基本管理职能的具体表现形式应当适应这种变化。例如,决策职能的表现形式是方案和计划,组织职能的表现形式是组织机构设计和人员配备,指挥职能的表现形式是个人意志服从于一个权威的统一意志,控制职能的表现形式是对计划执行情况的掌握和调整。当外部环境和图书馆内部某个或某些因素发生变化时,方案和计划可能要适当改变,组织机构可能要重新设计,人员配备可能发生变动等等。为适应图书馆外部环境和内部变化而进行的调整,便是图书馆管理的创新职能。创新职能没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它却存在于其他四项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中。四项职能中,如果没有贯穿创新精神,如果不是经常以新的思路来做开拓一时的工作,便可能只是维持图书馆现状,维持它的一般运转,从而影响图书馆的发展。
任何一所图书馆,从它建立之初,维持它的正常运转,便是主管者的一项重要职责。而要维持它的正常运转,主管者的决策、组织、指挥、控制都要注意协调内部各种关系,努力保持图书馆内部现有秩序的相对稳定,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不发生大的动荡,避免图书馆内耗。如果图书馆内部各机构之间、工作人员之间、领导与被领导之间摩擦不断,一盘散沙,便会打乱正常的工作秩序。维持图书馆的正常运转,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目标之一。但仅仅是维持,远远不够。图书馆要发展,有时也需要改变原有秩序,还必须用创新来补充。这不仅是因为如前所述,图书馆环境发生了变化,而且更重要的是,图书馆需要不断地从外部取得资源和对内部资源进行重新组合和调整。对资源的获取、重新组合和调整,既是为了防止内耗的发生,也是为了防止内部出现死气沉沉,无所作为,一潭死水的局面。内耗和死气沉沉这两种情况都妨碍图书馆为社会做出它应有的贡献,完成社会对它提出的新要求。而图书馆如果不能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社会便不会再继续向它提供足够的支持,图书馆便可能被社会抛弃。图书馆对社会的贡献与它向社会的索取,应当是成正比的,贡献不能低于索取。创新的内容和作用,就是通过对资源的获取、组合和调整,增加对社会的贡献,使图书馆充满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维持和创新对图书馆都很重要。创新,是维持基础上的创新;维持,是不断创新的维持。通过创新,使图书馆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一个好的管理,应当是把维持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
图书馆管理创新职能的内容,也是和其他四项管理职能的内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包括:
1)决策职能创新。包括决策者树立新的合乎时宜的、站在时代前列的理念;决策者能够发现和确定问题,掌握图书馆发展趋势,为图书馆发展确定新的目标;为保证新目标的实现,提出和选择有创意的、能够操作的方案、计划。
2)组织职能创新。一是改进管理体制,进行组织机构和结构的创新。重新组合与调整图书馆的内部结构,加强图书馆间的联合协作。要能根据环境变化对内部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和为工作需要设立新的机构。要精简机构,合理设定工作岗位,简化关系,提高工作效率。二是改善用人制度,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要实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原则。既要不断地从外部取得合格的新的人力资源,又要重视对原有工作人员的培养,提高员工的素质。
3)指挥职能创新。指挥职能是一门奥妙的领导艺术,表现为卓越的指挥能力和对部属相互关系的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因此,指挥者要特别注意领导方法的创新,同时还要重视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制度是指挥者行使管理权、组织图书馆日常活动的各种具体规则的总称,是对图书馆各组成要素如何管理的规定。管理制度的诸多内容中,分配制度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分配制度的创新,其目的是通过激励机制,不断地实现图书馆工作人员劳动贡献与报酬的平衡。
4)控制职能创新。首先图书馆制订各项工作标准时应体现创新精神。工作标准可以是数量指标(劳动时间,工作完成量),也可以是质量标准或特定的工作计划目标(如对图书馆研究人员的科研工作要达到的水平提出要求)、岗位责任制、目标责任制。其次,对工作标准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手段、方法要创新。控制的基础是信息,图书馆应建立和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一个高效的、畅通的信息系统,对掌握和控制图书馆各机构、各类工作人员的状况十分必要。同时,广大工作人员也需要对本馆、本部门的现状有所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