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制作酱腌菜的辅佐原料
1.调味品
酱腌菜的质量、风味除了蔬菜自身在腌制过程中发酵形成以外,添加调味品也是一个主要因素。制作酱腌菜使用的调味品,经常使用的有酱、酱油、味精、食醋、麻油、辣油、酒等。
酱和酱油:酱和酱油是我国传统的调味品,它的酱香、酯香和鲜味,对提高酱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许多传统优质酱菜都是使用优质酱和酱油渍制的结果。酱有面酱、豆酱。面酱以面粉为主要原料,豆酱以黄豆、面粉为主要原料,加盐经过发酵酿制而成。酱油以黄豆、豆饼、面粉、麸皮为主要原料。制作酱油有天然酿制与人工控温发酵两种基本方法,加工优质酱菜以天然酿造的酱油为佳,色泽红褐,酱香、酯香味浓。
味精:市场上出售的味精有粉末和颗粒晶体两种,按其谷氨酸与配制精盐的含量不同,大体有80、90、92、99等几种规格。此外,还有特鲜味精和风味味精等。晶体味精如直接使用,不易拌匀,可用少量温水溶解后均匀地浇洒在制品上,味精在酸性环境中不易溶解,所以在酸味菜中一般少用或不用食醋,多用于各式酱腌菜的糖醋渍品。
醋:要求色泽呈红棕色,酸味柔和、酸而不涩、香而微甜、无异味、无其他不良气味、无霉花浮膜及沉淀物。
麻油:以芝麻为原料,按加工方法不同分为大车麻油与小磨香油。大车麻油用压榨方法制取。小磨香油采用传统的水代法制作,香味浓郁。
辣油:将红干辣椒撒置于植物油中煎熬而成。
酒:与菜中的乳酸结合可生成乳酸酯,增加制品的香味,同时也可起到防腐、保脆作用。
2.甜味料
生产酱腌菜使用的甜味料除甜面酱外,主要有砂糖、绵白糖、饴糖、蜜糖和糖精。
砂糖:有白砂、赤砂和进口的古巴砂等品种,质量以白砂糖为好,含糖量达99%以上;色泽白亮、颗粒晶莹,水分、杂质及还原糖的含量低。
赤砂糖:是一种带糖蜜的结晶糖,赤红色,含糖量90%左右,使用赤砂糖除了增加甜味外,还可增加色泽。
从古巴、巴西等国进口的砂糖,为黄、浅黄、深黄色,含糖量一般不低于95%,甜味较浓,溶液不甚透明,略有混浊,并有少量浮悬物。
绵白糖:色白绵软,细腻易化,有特殊风味,含糖量在97%以上,但含水量比白砂糖高,保管时要注意防潮。
饴糖:也称麦芽糖,由含淀粉的粮食制成,能增加酱腌菜的糖味和黏稠性,还有增加色素、保持光泽的作用。
蜜糖:即蜂蜜,比较纯清,甜度、鲜味均较好,是一种较高级的甜味料,价格较贵,多用于高档及出口产品。
3.香辛料
添加香辛料可以增加酱腌菜的香味,对增加制品的风味具有重要作用。生产酱腌菜使用的香辛料品种很多,常用的有:
花椒:又名秦椒、山椒,皮色大红或淡红,肉色黄白,椒果裂口,麻味足,香气浓。要求身干、无硬梗。
八角:又称大料、大茴香,色红褐,沿腹缝裂开,皮坚硬、味香。要求朵大饱满、完整,身干、无杂质。
桂皮:桂树树皮,是加工五香粉的主要原料。外表有灰褐色栓皮,内侧呈红褐色,卷曲成筒形,香味浓。要求皮肉厚实,无霉蛀,无白色斑点。
胡椒:胡椒树的果实,有黑白两种,含胡椒碱和挥发油,味辛辣芳香,磨碎后成胡椒粉。要求颗粒均匀、饱满、洁净、干燥。
小茴香:又名谷茴香、香丝菜,形似大麦。色黄绿,有辛辣香气,略带甜味。要求粒大、饱满、无梗、无杂质。
五香粉:具有多种香味,香气浓郁持久,将桂皮、八角、花椒等多种香料研磨成粉(60目筛通过)。具体配方:桂皮4.3克、八角2克、花椒1.8克、小茴香0.8克、陈皮0.6克、干姜0.5克。
咖喱粉:味辣,以姜黄(中药材)为主配制:姜黄6克、碎桂皮1.2克、芫荽0.8克、小茼香0.7克、白胡椒0.5克、八角0.4克、花椒0.2克、干姜0.2克。
4.着色料
一部分酱腌菜经过加工后仍然保持着其本身的天然色泽,一部分酱腌菜在用酱、酱油渍制,在添加食醋、红糖、辣油、咖喱粉等调味料后,形成了红褐、黄绿、翠、黛、琥珀等颜色。加工酱腌菜使用最多的着色料是酱色料,如五香、玫瑰、紫香大头菜。酱腌菜经过添加酱色,改变了制品的外观,形成了独特的黑褐的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