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早期会计电算化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 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始于上世纪80年代,研究其当时的发展状况对理解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的会计信息系统的发展与研究亟待进一步提高,此时回顾我国会计电算化早期的发展状况、研究其特点,旨在为我国会计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与研究寻求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技术
一、基本回顾
20世纪70年代末,除个别尖端科技领域外,我国计算机应用几乎是空白。开展会计电算化,首先面对的是价格昂贵的计算机、开发应用人才严重缺乏等实际困难。尽管如此,仍没有阻碍我国对计算机应用于会计的探索。1979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财政部和第一机械工业部给予500万元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从原东德进口1台EC—1040计算机,进行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试点,由于计算机还不能处理汉字,只在工资计算方面进行了计算机处理。到1981年,约有40个单位相继购买了IBM-PC微机,并着手开发工资核算、材料核算、财务决算汇编等应用程序,成为我国较早的一批会计电算化试点单位。1982年,广州市饮食公司的财会人员率先研究开发了固定资产管理、仓库物资核算、凭证汇总等一批单项会计核算软件。1983年,上海市在上海吴径化工厂进行会计电算化工作试点。同年,国务院成立了电子振兴领导小组,指导和推动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全国掀起了计算机应用的热潮;许多企业购买了计算机,而其中多数企业又将财务会计作为应用计算机的突破口,会计电算化工作进人了第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的会计软件基本是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开发,如中国人民大学从1984年开始组织部分研究生先后为北京叉车总厂、北京机床二厂、石家庄水泵厂、石家庄棉纺织厂等企业研制开发会计软件,软件的功能模块包括:账务处理、报表编制、工资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等;一部分早期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在单位内积极钻研会计业务,与会计人员密切配合,开发会计软件;也有一部分会计人员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成为编写计算机程序的行家能手。由于闭门造车,故这个时期开发的会计软件功能比较简单,软件适应变化的能力也较差,成功率不高,同时,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各种组织管理制度和控制措施。但应当看到的是,这是在几乎没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完全依靠自己摸索,实属难能可贵。
1986年10月28日,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关于搞好我国计算机推广应用工作的汇报提纲》(国办发【1986】92号),从广开资金来源,继续采取金融扶植政策,在成本管理、折旧、留利、税收等方面实行优惠,支持国产机的发展、支持引进技术、支持人才开发以及对逾期未能实现的计算机应用项目和开发项目或购置计算机设备闲置不用的处罚等方面,从政策上大力支持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微型机开始大量涌入我国,因而,20世纪80年代的后5年,我国的会计电算化的步伐也加快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国外以IBM/XT为代表的一批微型计算机进人国内市场,随着电子工业部第六研究所开发的CCDOS为代表的一批汉化的操作系统功能的日趋完善,计算机应用领域得到很大的拓展,在会计工作中广泛应用计算机已从可能逐步变为现实。与此同时,财政部对会计电算化做出了政策指导和支持,1987年,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工作中若干财务问题的规定》,文件规定:“凡企业开展会计电算化需要购置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应尽量先用企业发展基金解决,确有困难的,经同级财政部门批准,对单个系统价值在5万元以下,可分项摊人生产成本。”在当时国营企业成本支出管理严格,计算机价格又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这一规定无疑对于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应用研究与宣传
1986年1月至1987年12月,中国计算机系统工程公司浙江华慈分公司在《财务与会计》杂志上连载会计电算化知识讲座。并于1988年4月将此讲座的内容交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从其内容来看,主要介绍会计核算软件的系统分析与设计,在总共17讲之中,有10讲分别讲解账务处理、货币资金核算、往来结算资金核算、工资核算、材料核算、固定资产核算、成本核算、产成品销售核算、专用基金核算以及会计报表编制模块的分析与设计。该讲座深人浅出,基本上是面向中等专业技术水平的会计人员开设的。讲座既讲述BASIC语言(第二讲),也介绍C—DBASE 1I汉字数据库管理系统。在谈到会计电算化工作模式时,列举了“单项应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以及“计算机网络”3种形式,具有前瞻性。在谈及会计核算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时,提出采用生命周期法。这一讲座的最大特点,就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基本沿用手工会计的模式。它对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的商品化会计核算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产生很大的影响。
1986年9月,王景新教授的论著《会计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言简意赅,首先探讨会计信息系统的特征和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会计信息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重点研究账务处理及会计报表子系统与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的设计。这对当时都在闭门造车,会计软件开发不太规范的许多企业来说,无疑指明了方向。该专著尤其对起步伊始尚不为人所重视的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首先提出应当立足于会计数据的可靠性和财产的完整性加以设计。
三、寻找适用于会计核算软件开发使用的计算机语言
作为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的第一本教材,是由当时中国人民大学财务会计教研室的王景新教授主编出版的《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该书使用COBOL语言,对账务处理、固定资产、工资、材料、成本、会计报表等子系统的程序设计和数据文件的建立进行许多开创性的探讨,对我国所开发的会计软件的设计思想无疑起着直接的指导作用。
较早翻译进入我国的美国《电子计算机在会计中的应用》,使用的语言是FORTRAN。可以说,在1983年以前,国内会计软件所使用的语言基本是COBOL,也有少部分使用FORTRAN, BASIC,从1983年至1990年,使用较多的则是BASIC, C-DBASEⅡ、C-DBASE III+、FOXBASE, CLIPPER等。通过以上所使用的语言,可以看出,以适合于数据处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正逐步替代计算速度快、但数据处理能力弱的FORTRAN, BASIC语言,从其应用语言的发展过程看,电算化会计核算子系统宜采用数据库处理系统为工具。
四、探索培训广大财会人员的方法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会计电算化实质上还处于摸索阶段,市面上尚未出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因而,各地财政部门组织电算化培训时往往以介绍计算机语言为主。其中,以BASIC语言最为典型,但是由于多数教师讲解时未能将基本命令语句与会计应用程序紧密结合,许多学员不能学以致用,以至于他们大声疾呼“BASIC万岁可以休矣”。以铁道部为例,“七五”期间,在铁道部统一组织下,多次举办领导干部普及班、技术骨干高级班、应用人员培训班,参加培训人员达2700人次,全路已具有17000人的应用队伍,占全路财会人员总数的25%,其中能够编程的“复合人才”500人,从而保证会计电算化顺利开展。
五、软件鉴定、应用标准陆续出台并实施
软件鉴定标准是由上海市率先提出来的。由于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较高,各方面条件也较好。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涌现出了像吴径化工厂等一大批会计电算化骨干企业。在这种情况下,上海市财政局于1986年7月率先颁发了《关于在本市国营工业企业中推广会计电算化工作的若干规定(试行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有关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该规定对会计软件的设计提出“合法性、适应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强制性、恢复功能”的要求。在这一试行条例的基础上,上海市许多行业也纷纷根据本行业的特点,制定有关的会计电算化应用验收规范。例如上海纺织工业局财务处对会计电算化应用水平进行考核检查,实行打分制(满分为100分)。其中,具备会计电算化的基本条件23分、符合会计制度的25分、各类由计算机核算的数据正确及时性30分、严格执行会计电算化的内部管理制度22分。这种通过量化的做法对企业实行电算化的程序与步骤加以规范,无疑对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尽管所开发软件一般采用定点式,因而难免带有只“专”不“通”的不足,但对于行业内的推广却有好处。有的软件也通过主管部门的鉴定。例如水电部委托浙江供电局研制的会计软件于1987年通过部级鉴定,并在全国推广。
六、制定计划和有关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促使会计电算化健康发展
从水电部、铁道部、电子部、化工部、上海市、吉林省、山东省等会计电算化工作开展比较好的部门和地区来看,都有相应计划和制度先行。比如水电部于1986年成立了“财务会计应用计算机规划小组”并制定了《水利电力财务会计应用计算机“七五”总体计划》。铁道部财务局与铁道部电子计算技术中心于1988年4月制定的《铁道财务会计信息管理系统实施方案》。吉林省1987年10月制定的(吉林省国营企业会计电算化工作暂行规定),中国人民银行1987年4月制定的《关于电子计算机核算与管理的若干规定》,中国工商银行1987年制定的《会计核算应用电子计算机的暂行规定》等。同时,许多行业和单位以点带面,进行会计核算软件的研制、鉴定和推广。例如,电子部曾以杭州磁记录厂为“点”,化工部和上海市财政局以上海吴径化工厂为“点”。
这一时期的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推动起到了很大作用。1986年以后,一些开展会计电算化较早行业的业务主管部门,如:铁道、机械、建筑、水利电力、电子、邮电等行业,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召开会议,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宣传、推广会计电算化,同时,在政策上和资金上扶持基层单位开展会计电算化。为解决会计软件低水平重复开发问题,也为了方便会计报表审核、汇总工作,开始探索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组织力量开发专用会计软件,在行业内统一推广,以求更快地推动会计电算化发展。如:铁道部1986年选择天津、蚌埠、吉林、大同4个铁路分局进行财务会计运用计算机的试点,1987年在铁路运输系统推广基层单位系列化软件;机械部、水利电力部等部委也选择部分所属企业开展会计工作应用计算机试点工作,并在一定范围内推广。
1988年在上海召开了会计电算化工作会议,对制定各省(市)计算机在会计中应用规划、实施对会计软件的评审等工作做了统一部署。随后,又把会计电算化列人我国“会计改革纲要”,作为今后一段时期会计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
七、普及范围及程度的统计分析
据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和国务院10个部、委、局、总公司统计,截至1988年3月底,在被调查的33018个单位中,开展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单位为4619个,占被调查单位的13.99%,共拥有用于会计电算化的微机5884台,小型机220台;其中国务院各部门被调查的直属单位4488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为1810个,占40.33%,拥有微机2213台,小型机73台;各省、区、市被调查的单位28530个,开展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为2089个,占9.85%,拥有微机3617台,小型机147台。在中央直属单位和地方单位,各部门、各地区、各行业,开展会计电算化的情况是:在国务院各部门中开展面最高的达87.50%,最低的是21.67%。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的资料看,开展面在10%以上的有7个省、市,开展面在10%以下的有15个省、市、区。从行业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面为15.43%,工业企业为14.32%,商业企业为5.15%。在调查中将会计电算化分列为账务处理、银行对账、工资核算、固定资产核算、销售核算、材料核算、成本核算、报表和其他等9个单项。据统计,目前,在已开展会计电算化的4619个单位中,开发1至2个单项的单位占73.54%,开发3至4个单项的单位占19.01%,开发5个单项以上的单位仅占7.45%;从各行业的统计资料来看,行政事业单位开发5个单项以上的占4%,工业企业占7.95%,商业企业占4.81%,开发最多的项目是“工资核算”,占开展会计电算化单位的58.82%;其次是“报表”,占31.41%;再次是“账务处理”,占23.79%。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会计电算化在这一阶段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发展面有待拓宽;另一方面发展不平衡,国务院各部门、大中城市、大中型企业、东部沿海地区在财力、物力、人力上有优势,因而发展较快,而小型企业、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较慢。另外,从开发及应用的模块个数来看,我国在这一时期会计电算化发展仍处于较低层次。
应当特别提出的是,铁道部在“七五”期间,会计电算化发展迅速。到1991年,已有29个软件项目通过铁道部部级鉴定。账务处理、工资核算、决算编审汇等项目在铁道部、铁路局、铁路分局普及率达100%,在基层站、段普及率达到65%,也就是说,铁道部、12个铁路局、56个分局、2500多个主要站、段的四级运输部门的主要会计业务基本上实现电算化,并初步达到系统化和网络化。
八、总结
综合分析软件、硬件和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掌握程度等方面,概括20世纪80年代我国会计电算化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我国早期会计电算化工作主要有以下特点:(1)会计电算化软件的开发,从单项向系统化发展;(2)在硬件方面,从单机应用向网络化发展;(3)会计软件的研制、开发,从单纯的数据处理向管理控制和预测、决策系统发展;(4)一部分会计人员已初步掌握计算机技术,在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研制中起到技术人员所起不到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雅娟.现代信息技术(IT)对会计行业的影响 [J].太原大学学报,2004,(5):3-5.
2.张颖.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的若干思考 [J].现代企业文化,2011,(36):27-30.
3.庄明来,《会计电算化研究》,2001年12月,第一版,中国金融出版社.
4.用友电子财务技术有限公司,《会计电算化指南》,1990年11月,第一版,中国商业出版社.
5.杨周南,《中国商品化会计软件精选》,1994年4月,第一版,中国经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