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新生儿生理异常及防治
(一)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2~3天内出现较轻黄疸而肝脾不大,是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如果黄疸出现早,颜色深,消退慢,或有引起黄疸的病史,如母儿间血型不合,则是病理性黄疸,需及时诊治。常见的病理性黄疸有三种。
(1)溶血性黄疸:多见于母儿间ABO或Rh血型不合、新生儿败血症或某些药物(如磺胺、大剂量维生素K)等所引起的溶血。
(2)肝细胞性黄疸:由于肝脏发育不成熟,肝细胞内酶的活力低下,可因缺氧、窒息、感染、先天性代谢疾病等影响肝细胞对胆红素的代谢。
(3)阻塞性黄疸:由于胆管发育畸形或炎症阻塞,导致胆汁返流进入肝内血管。
(二)核黄疸
症状多以神经系统的损害为主。早期出现精神不振、嗜睡、吮奶无力,随之不食奶(拒奶),出现呻吟、尖叫样哭声,眼睛不活动(凝视);如再加深,则出现头向后仰、角弓反张、抽搐等。对付核黄疸,关键是及时发现早期病例,才能争取及时到医院治疗。否则,拖延了病情,即使经治疗后孩子可保全生命,也往往留下脑损害的各种后遗症。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不要让它发生,预防是至关重要的。
要预防核黄疸,最主要的就是预防新生儿溶血病。因为红血球大量溶裂可以引起迅速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溶血病最常见的第一个原因是母子血型不配合(例如ABO、Rh等)引起的免疫性溶血;第二个原因是感染,尤其是败血症;第三为先天性红细胞缺乏某种酶(如我国两广一带常有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而后由药物引发(如磺胺药、抗疟药、萘)。为了及时发现这些情况,请不要忘记产前咨询。
(三)母乳性黄疸
吃母乳也会引起黄疸,这主要是因为母乳的一些酶成分的特殊作用,导致新生儿小肠对从胆汁排出的胆红素的再吸收增强而引起的。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的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可以发生这种黄疸。症状是在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之后可以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如果停止母乳喂养而代之人工喂养,则3~6天血里的胆红素恢复正常,黄疸亦逐渐减退,重新哺喂母乳后,黄疸又复出现。不过往往比第一次减轻。这种母乳性黄疸在发生时,其血内的胆红素水平虽然有所升高,但往往达不到危及神经细胞的程度,所以除非胆红素水平严重升高,一般不必停止母乳喂养,或者采用少量多次哺喂的方法,可使黄疸减轻或消退。新生儿发生了黄疸,应及时看医生,由医生对其黄疸的性质作出判断。
(四)奶癣
孩子生下后不久在两侧颊部长出了红色的疹子,逐渐融合在一起,范围增大,波及眉区、耳朵周围,个别婴儿累及躯干和四肢。疹子多了可以渗出液体,表面糜烂破溃,甚至引起化脓感染。疹子有明显的痒感、灼热感,致使孩子哭闹不安,影响睡眠,这种情况称之为“奶癣”。即母亲的乳汁接触面部的皮肤而引起的。医学上则称之为“婴儿湿疹”。
引起“奶癣”的主要原因是:患儿具有先天的过敏体质,即指患儿由于血液中某些免疫成分的含量特殊,使机体对外来的刺激过于敏感,而发生过敏反应。尤其对异体蛋白质更是这样。而患儿吃牛奶后更易患病。这种过敏性反应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使皮疹反复发作,即成年后只要进食如鱼、虾一类的异体蛋白质食物会复发,甚至有的会引起哮喘或其他较严重的过敏疾病。除了异体蛋白质外,灰尘、花粉、动物的毛、空气中的真菌等都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医学上统称之为“过敏源”。
因此,我们应从过敏体质和过敏源两方面着手预防这一疾病的发生。
首先,要尽量避免外界的不良刺激,不要在婴儿的卧室驯养动物。春天外界空气的花粉较多,不应带婴儿到野外或花草的地方去。洗澡及清洗衣物应注意用一些刺激性较小的肥皂,婴儿的衣服要避免用化纤及毛制品。在饮食中,牛奶要反复多煮几次,充分破坏致敏蛋白,如仍不行则改用羊奶或豆奶,母亲在哺乳期间则不应吃鱼虾等易致敏的食物。在孩子患“奶癣”时,暂不打防疫针,并严格与一些患有疱疹等疾病的人隔离。
其次,可以适当地做一些“脱敏”治疗,可带孩子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诊治,使其机体的“高敏状态”得到缓解。
对奶癣患儿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五)脓疱病
新生儿脓疱病是一种急性化脓性皮肤病。这种病接触传染力极强,易自身接触感染及互相传染,常在新生儿室造成流行。感染传播多来自母亲、保姆或医务人员不洁净的手,其次因为婴儿所用的衣服、尿布、包被等被污染。
此病好发生在皮肤皱褶处、包尿布区域及头部。尤其在气候炎热或冬天包裹太多及皮肤出汗多时更易发生。
脓疱病若能及时正确治疗可很快痊愈,否则可迁延不愈,甚至发展为大脓疱或导致大片表皮剥脱,极易并发脑膜炎、脓毒败血症等以至死亡。
预防脓疱病的主要方法是加强对新生儿的护理,接触新生儿的人员要常用肥皂及水洗净手,注意新生儿皮肤的清洁卫生,勤洗澡,更换衣服及尿布,大便后应洗洗外阴。对皮肤已有感染的患儿要积极治疗。
(六)破伤风
新生儿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从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民间称为“脐风”。因发病多在生后7天左右,又名“七日风”。临床表现以牙关紧闭为特征,故又名“锁口风”。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原因是由于用未消毒的剪刀、线绳切断脐、结扎脐带,或接生者的手未消毒,致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若伤口用不消毒的棉花或布料包裹,或用泥灰涂抹,则会加速细菌的繁殖,产生的大量破伤风毒素被吸收进血液,导致全身肌肉强直性痉挛。患儿常常不能张口吸奶,以后反复扩展,最终多死于喉痉挛、窒息或肺炎。
预防新生儿破伤风的最佳方法,就是用无菌法接生,即一切断脐、接生、护理脐部的用具和接生员的手都必须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若已用错误方法接生,则及早暴露脐部并用双氧水清洗、脐周用破伤风抗毒素封闭注射,这样对防止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生会有一定效果。
(七)鹅口疮
新生儿的口腔内,如见到膜状的、奶块样的白色小块,用棉棒擦不掉,且伴小儿啼哭(尤在吸吮时),应该考虑是口腔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俗称鹅口疮。
新生儿鹅口疮绝大部分是由于小儿经过母亲患有霉菌性阴道炎的产道时所感染,其次是由于人工喂养时奶嘴等消毒不严。
鹅口疮是可以治愈的,为预防新生儿鹅口疮,产妇在分娩前治愈霉菌性阴道炎,大力提倡母乳喂养,避免不必要的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
(八)中耳炎
当小儿出现哭闹不安,且常与某侧体位有关,拒食,高热时,除须警惕常见的肺炎外,也应该注意检查耳部。如发现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要考虑是否患了急性中耳炎。
急性中耳炎如不及时治疗,可以并发脑膜炎、脑脓肿或演变成慢性中耳炎,会影响日后听力。
得了急性中耳炎除全身使用抗生素外,耳道内可用3%双氧水或0.25%氯霉素药水滴入。预防重点是小儿避免接触有感冒的亲友,防止溢乳,洗脸及头时,防止奶汁和脏水流入耳道,保持耳道清洁。
(九)硬肿症
新生儿的皮肤出现浮肿、变硬,同时伴有体温不升、食欲差、尿量少、反应低下等症状者,称为新生儿硬肿症。轻者仅局限于下肢,严重者可以波及全身。肿硬范围越广,病情越重,死亡率越高。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
此病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严重感染及寒冷季节,这与新生儿皮下脂肪熔点比成人高有关。
治疗重点是保暖,可采用远红外线、暖箱、热水袋等保暖。其次是选用中药、抗生素或抗硬肿症合剂治疗。
防止早产,加强对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的护理,重视保暖措施,是预防新生儿硬肿症的最好措施。
(十)肺炎
肺部受到细菌、病毒、霉菌、支原体感染,或异物吸入等所引起的炎症叫做肺炎。有支气管性肺炎和大叶性肺炎两大类。新生儿因免疫机制不全,抵抗力低下,在娩出过程中,经过母亲的产道吸入羊水,或出生后着凉、感冒,很容易发生肺炎。
新生儿肺炎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哭闹、拒奶、呕吐、吐白沫和气急等,严重时可见鼻翼扇动、面色苍白、唇周青紫、呼吸困难、脉搏快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死亡。
得了肺炎应该立即到医院治疗。
(十一)腹泻
新生儿期,如小儿的大便每日超过5次,外观呈水样、蛋花汤样,夹杂黄、绿色物、泡沫、黏液或伴有冻子,严重者可有厌食、呕吐、低热和脱水等症状,叫做新生儿腹泻。
(1)病因:①喂养不当。常因喂养经验不足,不是喂养过多就是喂养过少,或是过早地添加辅助食品、营养品,造成了消化不良,其中又以喂养过多多见。②感染因素。喂养过程中由于母亲不重视双手、乳头、奶嘴、奶瓶、牛奶等清洁卫生和消毒,引起了细菌感染。
(2)治疗:①喂养不当者应以调整奶量为主,并辅以消化药物,并应补充水分和加强护理。②感染性者需抗炎治疗和纠正脱水,应送医院治疗。
(3)预防:①提倡母乳喂养,可以减少感染机会。②重视人工喂养的消毒过程。③注意调控奶量及辅助食品等的添加。
(十二)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严重细菌感染性疾病,败血症是由于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发病率及死亡率均较高,如能及早进行积极抗感染治疗是可以治愈的。得病后患儿可表现原有的黄疸加重,体温不恒定,多数发热,但有时体温正常或不升。常有呕吐、厌食、腹泻,有的烦躁或嗜睡、哭闹不安,甚至惊厥。早产儿可表现面色发灰、全身虚弱、吸吮无力、哭声低微,呈反应低下状态。
预防新生儿败血症要注意围产期保健,积极防治孕妇感染,以防胎儿在宫内感染;在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产房环境、抢救设备、复苏器械等要严格消毒;对早期破水、产程太长、宫内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做好新生儿护理工作,应特别注意保护皮肤、黏膜、脐部免受感染或损伤,并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护理新生儿时要细心观察吃、睡、动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及早发现轻微的感染病灶,及时处理以免感染扩散。
(十三)肝炎综合征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黄疸是突出的表现,起病缓慢,常于生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并持续不退,常较严重。伴吃奶不好、恶心、呕吐、消化不良、腹胀、体重不增、大便浅黄或灰白色,检查常可发现肝脾肿大、肝功能损害等。
新生儿得了肝炎综合征,应及时送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