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医学对睡眠与失眠的论述及实验与临床研究
第一节 中医学对睡眠与失眠病因与病机制论
在二千七百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有“寐”(睡眠)与“寤”(觉醒)产生机制的论述,也有“不寐”、“不暝”(即不入睡、失眠)发病机制的阐述。如《灵枢经·大惑论》:“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寐,阴气尽则寤”;又说:“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矫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暝也”。《灵枢·口问篇》亦说:“阳气尽,阴气盛,则目暝;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就是说睡眠与觉醒是源于昼夜阴阳变化和人体阴阳消长,使心神产生寤与寐即觉醒与睡眠的正常循环。卫气滞留在阳分,阳气就过于旺盛而不能进入阴分,人体阴气虚,因此眼晴不能闭合而失眠。后世历代医家根据五脏所主,结合大量临床实践总结出失眠症的几种类型。认为失眠症不仅主要由心、脑的物质和功能失调引起,也和五脏六腑之间的整体失衡有着密切的联系。内经《素问·六节脏象论篇》:“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肾者,主蛩,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又说五志太过亦可伤损五脏,即所谓“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之说。正如《素问·举痛论》所说:“百病之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五志具体化分七情。中医学认为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过度所伤,如忧思过虑、郁怒、悲伤、劳倦太过或暴受惊恐,导致体内五脏受伤,阴阳失调。而心(心脑系统)为五脏之主,居统帅之位,情志异常过激,首先通过心神而影响各内脏,内脏生变又更进一步扰乱心神。如内经《灵枢·口问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即动摇,说明精神因素刺激,可以影响脏腑功能失常。反之,脏腑功能的失调,也会造成精神情志的改变。以上论述和现代的精神心理因素、应激反应是相似,甚至是一致的。亦有源于先天禀赋不足,房劳过度,久病耗损或年老体衰所致,也与现代研究发现体质因素是致病原因之一相一致。总之,中医学认为,正常睡眠是人体阴阳相对平衡,按照宇宙昼夜的循环而阴阳开合,在生理范畴内的轮替消长。按照“天人相应”的自然法则,白天,阳卫气盛而畅行,阴营消弱而自守,则为寤为觉醒;夜晚,阳卫之气消弱而潜伏,阴营盛长而涵养心神,则入寐而为睡眠。失眠,则是阴阳失去平衡,阳卫之气过于盛满和/或阴营过于虚损,阳卫不能按规律入营潜伏于阴而造成不暝、不得眠、不寐—失眠。而阳之过盛、过满和/或阴之过虚、过消,是受外因和内因的损伤所致。外因于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温病后,若邪气盛,邪正相争不下,致阳气不能按运行规律入于阴,造成目不暝、不得眠;内因于五志过度,七情所伤,五脏阴阳失调,阳过盛而不能入于阴,或阴过虚而不能使阳潜伏。但不论内因外因所侵、所损,均通过侵损以心神为主的五脏六腑,而引起气血、营卫、阴阳之失调致病。多数造成肝失疏泄而郁,心火偏旺心阴不足,肾劳消耗过度而虚,终及心神受扰不宁而失制,以至心脑之神明失去觉醒与睡眠昼夜交替的正常规律,造成不寐或失眠。而脾之气结、肺之气耗,均可造成心气不舒或不足,以致心神受扰,亦或心血、心阴不足以养神、脑失精气血所涵养,也可造成不寐不眠。
按照五脏主病皆可致失眠的理论,辨证施治分型上主要有:“心血不足”之失眠;“心肝两虚”之失眠;“肝郁心虚”之失眠;“肝郁化火”之失眠;“心脾血亏或心脾两虚”之失眠;“心肾不交”之失眠。此外,还有“胆虚不眠”,“心胆气虚不眠”,“痰滞肺胃”致阴阳失调之失眠,“心肺两虚”之失眠,“虚热”失眠,“痰热”失眠等,突出了整体协调与失调的统一观。
中医脏腑学说的“心”,包括了神志思维意识活动和推动血液运行两部分,也就是“心主血”和“心主神志”两个方面。所以中医的“心”是概括心脏血液循环和全脑神经精神活动两个系统的大心系统,或可称之为心脑系统。中医学的“肾”主水道,通三焦,分清别浊;又“藏先天之精,生髓、主骨,为生殖发育之源”;并“主纳气”,“为元气之所在”;肾精化生肾阴,元气化生肾阳,是全身阴阳的根本。“肾生髓,通于脑,脑为髓之海”。这说明“肾”既包括泌尿功能狭意的肾,又概括了主管生长、发育的内分泌与蕴藏着滋养全身的各种精华元素和调节机体的激素系列与免疫系列,并可影响脑发育滋养等多种功能的大肾系统。中医学的“肝”包括“肝藏血”又“肝主疏泄”,主理人体气机的升降、调达,其“在志为怒”。既影响脾胃的消化运动又调节疏泄精神情绪。且“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因而肝不仅是储藏供应心脏血液流动的血量,还包含血液中所含有的精华营养物质成分。所以它既是将吸收的物质代谢成营养精微于血液中、输送于全身的肝,也是调节胃肠运动的、有植物神经功能和疏导精神情志功能的大肝系统。中医五脏之中的“脾”主运化水谷精微、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在情志调节中主忧思。“运化”是对水谷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统血”是指统摄、控制、管辖血液的意思;脾又与情志变化的“忧思”有关。这说明中医学的脾,不仅概括了西医学所指储存与摄放血液的脾,还是广义的消化、吸收、运输营养物质的全部消化机能与调节部分情志变化的大脾系统。同样,中医的“肺”主气,司呼吸,“天气通于肺”,“肺主一身气化”,又主宣发与肃降,主皮毛,通于水道,行“卫气”,“其志在悲”。所以中医的“肺”不仅完全包括呼吸系统,还包含气血运行和水液代谢运输的推动力,并关系情志部分变化,以及体表起防卫功能的抵抗力与免疫力的大肺系统。
这样将中医五脏所主功能,结合现代医学与临床实践体验作出五大系统的分析,是为了更确切表达中医脏腑理论的真实内容,使中、西医同道有较统一的理解。
对中医阴阳、营卫气血、脏腑的正确理解,对其关于睡眠与失眠病因病机的了解,于指导失眠症进行辨证施治,起到标本兼顾,循因溯源,统一了病因、病机和临床。如果中药配伍合理,应用得当,既能较快地安定睡眠,又能使机体内部失衡得到纠正,脑和各脏器所缺乏的物质精华得到补充,使脑细胞修复,功能得到调整。同时兼治了伴随的躯体潜在疾病,使亚健康和疾病状态得到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