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儿童睡眠不安与失眠的研究
成人的入睡困难和睡眠时间减少与质量减低,被称为失眠,其持续存在被称为“失眠症”。而儿童所表现的睡眠不安宁和睡眠节律的紊乱,时间与质量的下降,国内、外都命名为“睡眠不安”。但在调查统计上,常常将睡眠不安、入睡困难、睡中多醒分别立项,作者认为,睡眠不安应包括入睡困难和多醒。由于从婴幼儿至儿童期,直至青少年期,都有较高的发生率,其持续或长期存在,会影响婴幼儿的健康成长,严童影响儿童身体和脑组织发育,影响智力发展,所以父母都很担心,社会医疗保健机构开始关注。但也有些父母并不能发现这种睡眠不安,或对其危害认识不足,也缺乏正确的解决措施,而医疗保健部门的重视还不全面,措施也不够充分,这种情况必需引起卫生部门和儿科以及儿保医生的尽早重视。
儿童的睡眠障碍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如睡眠不安、夜惊、梦魇、打鼾、入睡难、频繁夜醒、呼吸暂停、睡中抽动、夜游等。范围比较广,都会影响儿童生长发育,性格和智能的成长。其中睡眠不安、入睡困难、频繁夜醒造成睡眠不足和质量降低,所占比例较大,本文将三项异常表现,统列入睡眠不安,进行专题研究。
第一节 儿童期睡眠不安的表现与确定
儿童期应分为婴幼儿期、学龄前儿童期、青少年期三个阶段。从3~6个月为婴儿,6个月以上至3岁为幼儿,可统称为婴幼儿期;将3~6岁作为学龄前儿童期;7~14岁为青少年期。因各期表现的特点不同,以后将分别论述。
儿童的睡眠不安与成人失眠的表现方式与发现途径有所不同。首先,成人的失眠是主观感觉到睡眠不足,经过主观努力仍难以满足睡眠时间和质量的需求,是以主诉方式提出的。而儿童的睡眠不安是由父母观察发现的。一是婴幼儿不会说话,儿童也不会叙述;二是儿童乐意于觉醒玩耍,对睡眠不安并没有主观不适的感受,不会主动诉说睡眠不足。因此,如果父母粗心大意,或由于个人疲劳,只顾自己睡眠,或由于知识不足,分不清正常与不正常,即使儿童有睡眠不安,也不会发觉。
儿童的睡眠不安,在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并不完全一样。有相同的表现,也有不同的表现。入睡困难和频繁夜醒在各年龄段都可能出现,因疾病疼痛引起的哭闹和不安于各年龄段都相似,夜啼不安多发生于婴儿;婴幼儿入睡时要父母不停的拍抱;学龄前儿童要求父母反复讲故事、不停地在床上玩耍2~3小时不睡觉。有的儿童与父母同床睡时,不停的或多次的抚摸父母,也有的反复吵醒父母;与父母分房睡的儿童,夜间多次起床看父母睡了没有;或多次叫喊害怕而不敢入睡;有半夜醒来玩木偶、布娃或各种玩具,或吵闹要喝奶或吃食物;大一点的儿童长时间躺在床上听音乐而不入睡。青少年期的儿童长时间看电视、玩游戏机、玩电脑过午夜,或思考白天的见闻而久久不能入眠。有慢性鼻咽病的儿童常因鼻塞和咽部不适而翻来覆去不能安睡。有咳、喘病的儿童常因咳嗽、哮喘而多次激醒。所有表现都不外迟睡、不睡、烦躁不安、多醒、多要求、多吵闹、多玩、多哭喊、多起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