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社会化
(武汉市硚口区青少年宫,430030)
一、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社会化的关系
一般来说,公益性服务是相对于商业性服务来说的。公益性服务是无偿地为公众提供相关的服务,它所追求的是社会效益,而商业性服务则追求经济效益。图书馆作为公共事业单位,它是知识信息中心,在高等院校是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开展读者教育、提高读者素质,传播文化、启迪大众智慧,开发信息资源、传递科学技术为己任。它服务的最终目的是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由于图书馆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它只能实行以公益性服务为主的服务方式。
在终身教育理念普及的今天,学习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第一需要。图书馆丰富的文献信息资源以及它的社会教育职能,决定了人们把渴求知识、智慧和信息的目光投向图书馆。因此,图书馆成为公众终生学习的学校,通过在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中不断学习,使公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高。图书馆服务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图书馆是公众学习的平台,是促进“全民阅读”的中心,是大众科学传播的忠实实践者。
关于图书馆服务的公益性与社会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本论文认为,服务的公益性直接影响服务社会化的范围,服务公益性功能越强,其服务社会化的范围、强度就越大。同样,服务的社会化也在间接上反映了服务公益性的范畴,是服务公益性的“刻度表”。
二、构建图书馆服务公益性与社会化的桥梁
面对图书馆公益性服务萎缩的现状,我们要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寻求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拓展公益性服务的空间,从而架构通向服务社会化的桥梁。
1.强化公益服务理念是实现服务社会化前提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服务型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向公众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包括加强城乡公共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服务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事业,发布公共信息等,为公众生活和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提供保障和创造条件。图书馆作为一种服务型机构,其主要是为社会服务,公益性质强,它所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点,从而决定一般只能由政府无偿向全体公民提供,并通过税收进行补偿的机制。图书馆的公益性,是为社会进步和发展服务的,也为广大公民提供知识资源,具有很强的发展性。从社会功能来说,图书馆担负着提高全民族和全社会的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的重任;免费向社会各阶层提供服务,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修订公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中明确规定:“公用图书馆应当完全以公家经费支付,并不许向为之服务的任何人收取直接费用。为了达到其目的,它的大门应当向社会上一切成员自由平等地开放,而不管他们的种族、肤色、国籍、年龄、性别、宗教、语言、地位或教育程度。”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强公益服务的理念,这是实现图书馆服务社会化的基础。
2.把握好服务公益性与盈利性的尺度
图书馆是公益性服务,还是市场化运作(或者赢利性经营),这是目前图书馆研究和建设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一方面,广大民众对于知识探索需求的日趋强烈,另一方面,这种需求的递增与图书馆建设落后的矛盾日益明显,图书馆建设资金的来源就成为一个导向:是政府还是公众?图书馆作为知识信息存储中心,服务于学习、教育,满足广大公民的基本需求是其天职。其服务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是为了获取最大的社会效益,这是区别于一般的服务性机构的特点。因此,赢利性服务在图书馆应处于从属地位,而公益性服务才是图书馆立足之本。这些,也决定了图书馆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之间的关系是主辅关系。
图书馆服务公益性是主导,但是由于公益性服务的属性与社会需求的利益冲突,给传统图书馆服务性功能提出了挑战。在考虑图书馆建设效益及其运营时,就需要有一个全新的思路。在此情况下,人们按照市场经济的法则对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做商业性探索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人们也在探讨如何实现图书馆的公益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对于有条件的图书馆,在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同时,开展力所能及的有偿服务,如复印、定题服务、课题检索等是允许的;但像文献检索(为读者提供文献线索)、参考咨询等属于图书馆服务范畴的项目则不宜收费。而且,有偿服务只能收回成本,而不能以营利为目的。因为开展有偿服务的人员、设备、场地等都属于国家的有形资产,应该以全民的资产为公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只有把握好公益性与赢利性两者之间的尺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社会化。
3.加强信息网络化建设,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向社会开放,图书馆之间要开展“手拉手”活动,主动参与地区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图书馆自产生之日起,就始终存在读者需求的无限性和单个图书馆文献信息容量的有限性的矛盾。这一矛盾在知识经济时代更为突出。图书馆应主动介入当地的文献共享协作网,发挥各自的馆藏特色,利用现代通讯技术,使其他图书馆的资源为我所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服务是未来信息服务的必然趋势,也是图书馆扩展信息服务空间的必要手段。因此,图书馆必须加大投入,搞好网络设施建设,组织信息专业人员开展网络导航或网上信息检索服务,为读者利用网络信息资源提供帮助。针对具体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为其建立专门的“系统”界面,如提供动态的新书通报、定题选报、新闻服务,开发信息服务系统的个人化处理功能,并将个人化界面和用户利用的其他服务集成起来,形成“用户个人的图书馆”。有条件的图书馆应努力引进外援,积极谋求与社会信息机构、电信企业、计算机中心等单位合作,形成一个新型的、综合性的信息服务集团,加快信息服务网络化步伐,为图书馆服务社会化创造有利条件。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实现文献资源的共享,就更加能吸引社会公众到图书馆来,更有利于实现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图书馆作为重要的学术和教育机构,担负着及时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资源的重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今天,人们对图书馆需求越来越多。因此,图书馆首先要坚持服务公益性的基本属性,在此前提下进行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地实现服务的社会化,让终身教育理念普及到每一个角落。
参考文献
[1]张白影.图书馆的社会援助[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1)
[2]刘绪芳.新世纪高校图书馆社会化走向[N].光明日报,200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