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病虫害防治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病害防治篇

一、平菇病害

(一)非传染性病害

1.子实体着色病

症状:出菇期菇蕾或子实体的菌盖变成黄红色或焦黄褐色,似强太阳光灼烧后的症状。受害的子实体生长受抑制,菌肉薄,质地较硬,菌盖边缘变成蓝色。

发生原因:

(1)覆盖用的薄膜质量差,由于膜内外温差和膜内湿度大,在膜内顶端形成水滴,而水滴中含有薄膜析出的化学毒物,当水滴落到菇体上时,使接受水滴的菌盖或菇蕾中毒而着色。

(2)菌盖受到一氧化碳毒害就会变成蓝色的边缘。

防治方法:

(1)选用优质地膜或塑料薄膜覆盖床面。

(2)支架保持半圆形或呈斜面形,使膜上的水滴流到菇床边缘而不滴到菇床上。

(3)如果用炉火对菇房加温,一定要加用烟囱将煤烟排到室外。

2.平菇畸形病

症状:平菇畸形病有多种表现,归纳有以下几种类型(图1):

图1 平菇畸形病症状类型

1.瘤盖型 2.盖小高脚型 3.盖小珊瑚型 4.无盖光杆型 5.盖皱柄粗型 6.盖小柄粗型

(1)花菜形畸形。平菇子实体原基形成后不再分化,桑椹状的原基团不断增大,形成类似花椰菜花球状或半球状子实体原基团,其直径可达到20厘米,重量2千克左右。

(2)珊瑚状畸形。子实体只有较长而粗壮的菌柄,柄端部连续分枝形成许多小菌柄,没菌盖,整个子实体形如珊瑚,色泽奶白色。

(3)高脚畸形。菌柄细长,菌盖小,整个子实体很像一个苍白色的高脚酒杯。

(4)光杆畸形。只有细长的菌柄而无菌盖,菌柄顶端有小的开口,颜色稍深,没有菌盖和菌褶。

(5)幼菇萎缩干枯。出菇期,幼菇和菇丛生长瘦弱,黄白色或淡黄褐色,菇体从上往下萎缩枯死,菌盖和菌柄皱缩干瘪。

(6)瘤盖菇。菌盖表面有瘤状或颗粒状突起,严重时子实体僵缩,菇肉硬化,生长停止。

发生原因:

(1)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房内相对湿度过高,引起花菜型畸形菇和珊瑚状畸形菇。

(2)出菇期光照弱和温度偏高,则可形成高脚畸形菇。

(3)菌柄生长后期,温度低(0℃左右),不分化菌盖而形成光杆型平菇或瘤盖菇。

(4)培养料含水量低,出菇期室内相对湿度低,会导致幼菇萎缩干枯。

防治方法:

(1)控制温湿度。在平菇子实体形成阶段,床面温度控制在20℃以下,遇到气温高时,常洒水并通风降温。低温时,设法保温,中温型品种保持8℃以上,低温型品种保持0℃以上;空气湿度经常保持在85%~90%。

(2)改善光照和通风条件。菇房要适时通风换气,使床面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超过0.1%。光照强度在5~10勒克斯,每天光照4~6小时。

(3)出菇前或出菇期,发现培养料含水量过低或干燥时,及时用竹竿或小木棍于傍晚在床面打洞,洞距15~20厘米,洞深达到床底,每个洞内注入足够的水。灌水后揭膜,第二天早上再盖上膜,以保证床面较高的湿度。若在室外露地栽培,床面除打洞灌水外,对菇床四周的土壤也要浇足够的水,防止干燥的土壤从培养料中吸取水分。

3.农药、化肥中毒病

症状:农药中毒后床面该出菇时无菇长出,或出菇很少或出畸形菇。一般在用药后第一批菇出现中毒症,以后各批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减轻或消失。床上的畸形菇主要是菌盖和菌柄分化不正常。

化肥(如尿素)中毒后,平菇正在生长的菌丝、菇蕾或幼菇变黄,萎缩,最后死亡(图2)。

图2 平菇农药中毒症状(仿刘克均)

发生原因:出菇前或菇生长期,喷敌敌畏或杀虫双用量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农药中毒。菇农为提高产量,对床面喷洒尿素过多会引至化肥中毒。

防治方法:平菇(包括蘑菇和木耳)对上述农药和化肥比较敏感,如使用不当,就造成产量损失。

(1)用敌敌畏喷洒或熏蒸床面时,严格控制用药量,特别是温度较高时,药液稀释800倍或每立方米空间用10%敌敌畏乳油10毫升。

(2)如果对床面追施尿素时,其浓度不能超过0.2%,即50千克水中尿素不能超过100克。

(二)传染性病害

1.软腐病

症状:子实体浅褐、水渍状软腐,多数从菌柄基部开始发病,逐渐向上发展,少数从菌盖开始。无论从哪里开始发病,最后都是整个子实体呈水渍状软腐。发软的子实体表面粘滑、湿润,但无臭味(图3)。

图3 平菇软腐病

1.病原菌 2.病菇症状

病原:软腐病,属于真菌性病害。菌丝粗壮,无隔膜,集合在一起时为灰白色,以后渐渐变成灰黑色。灰黑色时肉眼能见到许多小黑点,即为病菌的孢子囊,囊内装孢囊孢子。孢囊孢子椭圆形或短柱形,单孢,无色或褐色(图3)。

发病条件:毛霉是一类弱寄生菌,平时生活在许多有机物质上,空气中也浮有其孢子,当遇到衰弱的平菇子实体时,在高温和通风不良的菇房内,很快发芽侵害子实体导致发病。同一菇床上,有渍水的地方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预防床面渍水。

(2)及时采收成熟的平菇子实体。

(3)防治害虫,以免传播病菌。

2.青霉病

症状(图4):首先发生在生长衰弱的幼菇或采菇后遗留在菇床上的菇根、菇桩上。幼菇发病一般从顶端向下出现黄褐色枯萎,病部表面生绿色粉状霉层,霉下面的菌肉腐烂。病菇上的病菌向周围蔓延侵害健菇菇柄基部,再向上发展,导致健菇腐烂,表面生绿霉。

图4 平菇青霉病(仿刘克均)

1.病菇症状 2.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图4):青霉病是一种青霉菌侵害引起的,属于真菌病害。分生孢子梗扫帚状,最末一层的分生孢子小梗呈瓶梗状。分生孢子卵形,单胞,无色,聚集后为绿色或蓝色。菌落初期白色,后逐渐转为绿色或蓝色。病菌不仅侵害平菇、蘑菇、凤尾菇、香菇、猴头菇、草菇、金针菇等食用菌的子实体导致青霉病或绿霉病,同时也是多种食用菌制种和袋料栽培中的1种竞争性病害的病原菌。

发病条件:病菌为弱寄生菌。存在于多种有机物质上,很难侵害健壮的平菇子实体。当培养料的酸碱度在4左右时,含水量不足,空气湿度较低,菇蕾丛生而缺乏营养,幼菇生长瘦弱,就容易受病菌侵害发病,如果菇床上残留有菇根或菇桩,更有利病害发生发展。

防治方法:

(1)控制培养料呈中性至弱碱性。这样平菇的菌丝可以正常生长,而病菌受到抑制。用1%石灰水调节酸碱度最经济。

(2)清理菇床。及时清除采菇后留下的残余部分和生长瘦弱的幼菇。

(3)病害发生初期,喷洒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

3.细菌褐斑病

别名:细菌性污斑病、细菌性斑点病、褐色污斑病。

症状(图5):菌盖表面生针头大褐色斑点,扩大后为椭圆形,褐色或红褐色,其直径2~4毫米,边缘整齐,中央凹陷。多个病斑可愈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块。菌柄上初期病与菌盖病斑相似,扩大后为梭形。病菌只危害菌皮,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具有一层菌浓,干燥后为贴在表面的菌膜。一个子实体发病后,少则几十个病斑,多的达几百个,但病菇形状正常,也不腐烂。

图5 平菇细菌性褐斑病

1.病菇症状 2.病原菌

病原(图5):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培养性状见蘑菇锈斑病菌一节。病菌主要危害平菇和蘑菇。

发病条件:该病菌分布广泛,可以由培养料、覆土或管理用水带入菇床。高温高湿,特别是菌盖上有水滴或水膜时有利于病害发生,在比较干燥的子实体上虽然可以存在病原菌,但不引起危害。

防治方法:

(1)卫生防治。培养料推广二次发酵;覆土用甲醛消毒;菇床管理用水以漂白粉消毒。

(2)控制温度。子实体生长期,菇房湿度控制在95%以下,每次喷水后及时通风透气,使菌盖表面保持较干燥的状态,造成不利病菌繁殖的条件。

(3)药剂防治。一发现病菇及时清除,集中处理,再对病区喷洒0.1~0.2微克/毫升浓度的链霉素或四环素液。

4.细菌性腐烂病

症状(图6):在菌盖或菌柄上产生淡黄色水渍状斑,高湿中温条件下,病斑迅速从菌盖往下或从菌柄往上发展,最后造成整个子实体呈黄褐色水渍状腐烂,并有恶臭味。病菇不可食用,完全失去经济价值。

图6 平菇细菌腐烂病症状(仿刘克均)

病原:病原菌为一种荧光假单孢杆菌,是刘克均在南京的凤尾菇上首次分离和发现的病害。蛋白胨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白色,圆形,稍隆起,表面光滑,边缘整齐。有荧光反应。荧光假单孢杆菌属内的细胞都是短杆状。

发病条件:凡菌蛆发生严重的地方,病害发生重;用不清洁的水喷菇床及子实体,发病重。菇房内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作好菇房卫生和温湿度控制。管理用水应经过漂粉消毒,喷水适度,房内湿度控制在95%以下;每次喷水后及时通风换气,防止子实体表面较长时间内有水膜或处于水湿状态。

(2)及时防治菇蚊和菇蝇。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除掉病菇并停止喷水1天后,喷洒0.1~0.2微克/毫升浓度的链霉素液。

5.病毒病

症状(图7):该病是刘克均1982年,在国内首次发现。症状有以下3种类型:

图7 平菇病毒病(仿刘克均)

1.平菇病毒颗粒 2.菌柄膨大近球形 3.菌柄膨大呈烧瓶状 4.菌柄变扁弯曲

(1)菌柄肿大变成近球形或烧瓶形,无菌盖或很小的菌盖。

(2)菌柄扁平弯曲,表面凸凹不平或有瘤状突起,菌盖有深缺刻并呈波浪形。

(3)菌盖和菌柄上出现明显的水渍状条纹或条斑。

病原(图7):病原为病毒,存在于平菇组织细胞内。电镜下病毒呈球状。

发生条件:主要是菌种菌丝将病毒带进菇床。带病毒的平菇孢子落到床面,也引起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留无病毒菌种。从无病菇床上选菌种。

(2)防止带病毒的平菇孢子落入床面。接种后以薄膜或旧报纸覆盖床面。

(3)及时防治菇蚊、菇蝇,以免传病。

(4)生产结束时清除废料、病菇残体,消毒场地。

(三)平菇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1.菇房设置合理

菇房应远离仓库、畜舍和垃圾堆的向阳地方。

2.保持菇房卫生

菇房特别是旧菇房,使用前必须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如床架可以拆下来在水中浸泡10~15天后用毛刷洗净,置阳光下暴晒2~3天,再用50千克10%石灰水中含有500克敌敌畏的药液洗刷床架以杀死病虫。床架安装好后,用药剂喷雾房顶、床架、四壁,并封闭24小时,开门窗散去药味。地面老土可以铲去一层,补填新土,并撒一层石灰粉。同时菇房内外要定期清理消毒,保持经常性卫生。

3.用优质培养料

培养料所用原材料要新鲜、干燥和无霉变。制好的培养料先高温堆制,再进行后发酵,在50℃~52℃下维持4~5天。

4.加强酸碱度,温湿度管理

如果袋栽平菇,培养料含水量应调到60%左右,酸碱度调到6.0~6.5,再进行灭菌;接种后初期将温度控制在25~27℃,促使菌丝顺利生长,到出菇期,把温度调到15~18℃,以利子实体形成,空气湿度控制在85%~90%,如果给平菇生长提供上述条件,就不利于传染性病原菌的入侵,也不会因环境不宜而形成畸形平菇。

5.及时防治

当发现传染性病害后,即时清除病菇,并喷化学药剂防治,以控制病害扩展;对非传染性病害则要在诊断病害种类的基础上,改善条件,使平菇子实体得以形成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