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学草浅识
书法创作能力的养成,总的说是一个“慢功夫”,时间短了,很难奏效。我们应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要靠聚材,要靠熏染和磨砺,长流水不断线,一贯流到底。任何一种“能力”的掌握,“技法、技巧”的获得,都是以养成习惯为其终极目的的。所谓“习惯”,就是反复实践而养成的那种“不假思索”就能“自然而然”表现出来的“能力”。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
学习草书应当从何入手?根据古今书家的经验,一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学草次第
以古为镜,循序渐进,取长补短,逐步完善。
(一)先学章草 下笔有源
今草是在章草的基础上发展变化形成的,极讲法度规矩,所以一般认为习草者应先从章草学起,才能下笔有源。姜夔《续书谱》说:“大凡学草书,先当取法张芝、皇象、索靖章草等,则结体平正,下笔有源。然后仿王右军,申之以变化,鼓之以奇崛。若泛学诸家,则字有工拙,笔多失误,当连者反断,当断者反续,不识向背,不知起止,不悟转换,随意用笔,任笔赋形,失误颠错,反为新奇”。临写章草,可以史游、皇象、赵孟頫、宋克等人的《急就章》为范本。
(二)次学今草 力通草变
今草是规范化并美化的草书,既有艺术性,又有实用性,所以一千多年来仍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自羲献以降,至今善于草书者辈出,更有许多人终生致力于草书的研究。学习今草,可以临写王羲之《十七帖》、智永《千字文》、孙过庭《书谱》、文征明《赤壁赋》等。
(三)再学狂草 追求化境
狂草是草书的巅峰,结构体势变化大,用笔有法而无定法,草书使转不可违。故有了章草和今草的基础,再去学狂草,就会由浅入深,追求化境了。草书之巅,如登珠峰,须攻克层层难关,才能达到顶端。学习狂草,可写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黄庭坚《诸上座帖》等。
(四)楷为基础 旁通篆隶
学习草书最好先打好楷书的基础。黄希先说:“学书先务真楷,端正匀停,而后破体,破体而后草书。”黄庭坚在《论书》中说:“欲学草书,须精真书,知下笔向背,则识草书法,不难工矣。”这是前人学习草书的宝贵经验。又因草书中有相当多的字结构和用笔上源于篆、隶,所以要适当学些篆书、隶书。有楷书的基础,懂得篆隶笔法,再来写草书,就能下笔有源,神采奕奕,正而不拘,奇而不怪,顺理成章。
学书易犯急躁情绪,尤其成年以后要求速成,寻找窍门,不按程序行事,这是很误人的。我认为取得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必须有恒心,有毅力,能吃苦耐劳,书法更是必须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来不得半点虚假。有些人在学习的时候,先摆出一个架势,待实战起来,热一阵,冷一阵,朝作夕辍,一曝十寒是达不到目的的。
学书不能急就,所谓“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古代许多书法家刻苦学习的精神可以借鉴。报纸上有篇《回顾董必武同志》的文章说:董老在一九五七年十二月给子女的一封信中说:“我这次离京是养病,每天除看地方报纸和《人民日报》以外,写大楷六十四个,小楷一百四十四个,总不能让日子白白过去。”董老那年已经七十二岁了,他的书法苍劲有力早具楷模,还是那样用功不辍,好学不倦,真是使人敬仰赞叹。由此可见,一个书法家的成功,没有不是从勤学苦练中来的,平时不下功夫,梦想一日速成,那是永无希望的。
二、研习方法
“不断地让自己有新的理想,新的计划,使自己有新的发挥,生活才不致平淡无聊,生命的价值也才能充分地显现。”(罗兰语)学书亦然,略言其后。
一是拜师与自学相结合,以自学为主。
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然也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更离不开个人的奋斗。无论做什么事情,决定的因素是内因。苏联高尔基在《骗子》中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人的自我完善。”
二是碑帖与资料相结合,以碑帖为主。
学习草书,离不开碑帖。前人对于名家墨迹,极为珍贵,虽吉光片羽,亦视若拱璧。赵孟頫曾说:“古人得名迹数行,终身习之,便可名世”。近代著名书法家陆维钊先生认为:“碑可以强其骨,帖可以养其气”,是有一定道理的。学习草书,不仅要学习笔法,而且要学习墨法、章法,直至字里行间的气韵神采,这就必须以临写历代草书碑帖为主,认认真真地写下去。比较之下,最好的范本是墨迹。因为墨迹能看出用笔的轻重、虚实、转折变化及墨色的浓淡。临写这样的范本可使自己与古人贴近。古人和今人编集了不少诸如《草诀百韵歌》、《草字汇》、《草书大字典》之类的参考资料,有助于学书者认识草字,但也失去了上下左右映带顾盼的笔意和神采,有时还不够准确,因此,应以碑帖为主。
三是博通与专精相结合,以专精为主。
所谓“博通”,只是通而已,不是要求从古至今逐家逐派逐体逐帖都临遍(实际也做不到),而是要了解熟悉各家各派的关系。这一步应以读帖为主,适当选读一些碑帖。“博通”之后,还要回归一体或两体,穷研精微,自立机杼,这是“专精”。由于每个人一生的时间、精力、对艺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有限,不可能各体俱精、碑帖尽妙,事实上,一生研究书法,如果能在某一方面取得些成就,就很不容易了。至于被誉为“篆籀分隶真行草书无不冠绝古今”的赵孟頫,平心而论,其影响后世较大的,也仅是楷书、行书而已。学习书法的最终目的还是要以“专精”的面目出现。
四是传统与创新相结合,以创新为主。
古人说:“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仅得乎下。倘若取法乎下,则仅得乎劣而已。”可见取法乎上对学书者来说至关重要。从大的方面说,“上”,就是“传统”,就是“古”。我国书法经过三千多年的递嬗衍变,历代书家们留下了大量具有灼见卓识的经典理论著作和浩如烟海的碑帖墨迹珍品,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十分珍贵而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学书入门时,只有以古人为师,以传统为师,很好地研究和吸取遗产中的精华,化为已有,才能得到真传,学到这门艺术,并使之发扬光大。所谓创新,就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美,融会贯通,大胆创新,既富有深厚的功力,又富有清晰的新意。所以他们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学习书法,首先踏踏实实地从传统入手,离开了传统,就谈不上创新,离开了创新,就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五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书法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侥幸和取巧,决定的需要的是苦学善练,若要获得成功,就得长期地反复地刻苦地临习。理论是实践的总结,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我们必须作为求索的人而行动,作为行动的人而求索。俗话说: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做一遍。这说明实践的重要性,只有实践才能获得真知。
研习的方法很多,全凭个人去理解、去探索、去体验,是用全部身心去“感受”。这就不仅是“看”的问题了,而且要沉在生活之中。不是浮在它的表面,而是要“潜”在它的底层。去“亲知亲历”,去“摸爬滚打”,宝贵的书法非亲临其境的人所不能书出的。同时也是作者多方面素养、多方面实力、多方面知识的巧妙结合。方法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就会走弯路。世上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救自己。我们应当努力奋斗,有所作为。这样,我们就可以说,我们没有虚度年华,并有可能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我们的足迹。人往高处走,水往洼处流,谁不想好呢?我们拼命去争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会成功,一切顺其自然。只要想过、学过、做过、努力过、奋斗过、甚至执迷过,不管成功与否都问心无愧。重要的不是成功,而是奋斗。抱着一颗正直的心,专心致志于书,就会取得一定成功的。
没有亲身的“体验”,切身的“感受”,王羲之写不出《兰亭序》,颜真卿书不出《祭侄稿》,苏轼作不出《黄州寒食诗》;没有亲身的“体验”,切身的“感受”, “书法”只不过是一个存在着、发展着的客观实体。如不在这个客体之中溶入主体的深切感受,使它跃动着作者的血液、脉搏和灵魂,赋予它新的特定意义,那么“书法”就永远也不能变为真正的“艺术”!
三、悟中求进
所谓“悟性”,就是一种“心领神会”、“顿开茅塞”的感应和领会能力。
一个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他总要不断地从客观世界里摄取各种各样的营养。这种“摄取”,也就是通过眼、耳、心、手、身等全部感官所进行的“由外而内”的一种吸收。其实就是“学习”,它是没有止境的。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学习不是目的,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吸收也不是目的,吸收的目的在于“表现”。经过多年的学习,我觉得要想加快书法学习步伐,更好表现书法成果,就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实用化地学习。
系统化,贵在传承有序
系统化指书法的传承有序,经过严格考证能够理出头绪。一方面要明白这个字体或那个书体从哪里来,另一方面要知道它在书法历史的长河中所处的位置或对书法的发展作出了些什么贡献。一个真正从事书法艺术的人,要对书法发展的渊源与流变进行深入细致的梳理,不光要搞清楚源头,还要知道它的流变。要弄清所学习的每种书体的来龙去脉,因为只有知道它从什么地方来,才能知道它会到什么地方去。从历史上每个书法大家的成长过程来考察,其书法风格的形成,都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发展演变过程。书圣少学卫夫人(铄),后博采众长,终成闻名四海的大家。明董其昌先师颜真卿,后改虞世南,再学王右军,又浏览文征明、祝希哲等书家,方成大家。现在讲继承传统,一般学习书法的人都能接受,但是怎样继承传统,不是每个人都能弄清楚。李可染曾说:“要用百倍的精力打进去,用更大的勇气走出来”。这句话对我们理解传承有序有很好的启示作用。如果我们要继承传统,就必须对书法理论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必须对经典碑帖进行科学有序的研究和临摹,还要怀着强烈的传承自觉,增强文化修养境界,把人生的感悟融入笔端,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传承有序,系统化就不言而喻。
规范化,贵在赏心悦目
规范化即遵循草书变化的规律,随心所欲不逾矩。一是要弄清楚写字与书法的区别。写字是为了实用,它是语言的工具,文字的载体。而书法是供人观赏的,它通过笔墨形式或语言表达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人从自然生活中获得的美感。笔墨传情达意是书法区别于写字的重要特征。二是要弄清楚何为“小我”和“大我”的区别。“我”有“小我”和“大我”之分,“小我”相对来讲是个人的初始的精神状态,“大我”是历经沦桑、修养增强、精神境界提升后的状态。“小我”上升到“大我”,书家会养成和人性共有的优良品质。这个时候尽管书写的是“自我”,但此时的“自我”已是经过历练精神境界提升后的“我”,表达的已是“大我”情怀,表达的情感能引起更多人的心灵的共振。三是要弄清楚书法为谁而书?我觉得书法主观上是为自己而书,在客观上是为他人而书。书法为自己而书,这个问题容易理解,书法为他人而书,这个现象往往容易被人忽视。
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存在着社会功能。尽管诸多的艺术门类之间存在着形式上的差异,但是各门艺术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满足人民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最终都是供人们欣赏的。在大量的书法艺术实践中,不论是古人留下来的经典作品,还是当今优秀书家们的佳作,主观上不论当时书家所处什么境况,想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情感,当这件作品一经诞生,客观上就产生了为他人而书的效应,供人们欣赏,使自己和他人愉悦身心,陶冶情操。
书法是发展的、民族的、大众的、科学的、时代的。书法永远不能脱离服务大众的方向,同时需要谋规律、谋发展,要随时代发展而扬弃。既要把王羲之和颜真卿、张旭、怀素、杨凝式、苏轼、赵孟頫等大家作品的精髓学到手,又要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的书法作品来,才能不断地感动着人们的心灵,使人身心愉快,赏心悦目。
科学化,贵在自然天成
书法的发展取决于其科学性,审美要求书法艺术符合传承的沿革规律、艺术的创新规律。
书法的发展和审美是严谨的社会科学问题。每个汉字都有一个出处,每个词汇都是一个典故。或取法自然,或约定俗成,无不符合自然规律和社会的审美法则。历代书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派书家。求真探究,才情挥洒,成就了公孙钟王、欧柳颜赵等风格各异、各领时代风骚的璀璨巨星。严谨虔诚的求学治学态度,孜孜以求的吃苦砥砺行为,献身艺术的执着韧性和牺牲精神,个人天资和时代环境完美结合的天地人和发展理念,成为他们成功的共性秘诀。
书法诸元素之间有种量的约定,诸形式之间有一个度的把握。自然天成是衡量书法中字法、章法、墨法等技术水平高低的尺子。符合自然天成的标准,就会使人感到协调、舒服,反之就会使人感到表达不充分或过犹不及。书法的发展史说明,书法有法,书法无定法,时代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我们必须坚持科学的态度,尊重书法发展规律和艺术创新的时代特征。结合文化的融洽,文明的兼容,词汇的派生,社会的发展,去伪存真,探其源,觅其迹,顺其势,导其流,发其祥,引导书法界追求德艺双馨的文化正气。
宗白华说:“中国书法是节奏化了的自然,表达着深一层的对生命形象的构思,成为反映生命的艺术。”自然天成是衡量一个书法家艺术造诣的最高标准。要达到自然天成这一标准,必须扫除了小我、大我、无我的障碍,直通宇宙,天人合一。思想境界由小我上升到大我,最后达到无我,实现天人合一。无我境界是实现古与今、中与外,不同的人群之间,不同的民族之间,都能进行情感的交流,实现会心会意,实现艺术共享。这就是科学化的魅力所在。
实用化,贵在趣味高尚
实用化即使人愉悦,使人感到有意思、有吸引力的方法。不同历史时期的书法特征,通常是用一个词来形容: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清人尚势。我觉得今天的书法尚趣。“趣”是趣味,尚趣就讲究形式对比,如虚实相生、方圆互济等,这些形式对比相映成趣。而字体的完备和技法的丰富,为尚趣书风的形成提供了基础和条件。不断发展的科技手段,也使我们在拥有资料的丰富性、研究成果的快捷性等方面,与古人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同时也为尚趣书风的形成提供有利条件。尚趣反映当代人的审美诉求,这也是政治的需要,时代的需要,大众的需要。不光是书法尚趣,当代其他的艺术形式同样反映了尚趣的审美价值趋向。在音乐、绘画、戏剧、电影等领域,都存在着尚趣的审美风尚。当前人为什么崇拜小品?因为她最尚趣。趣,不光是趣味,还要有鲜明的个性。个性鲜明,说到底就是说书法要有自己的面貌,也就是人们津津乐道的创新。要实现创新这一飞跃,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一般要经过发现、抽象、取舍、转化的过程,也可能这个过程在顿悟的一刹那完成。美在于发现,取舍要扬长避短,趋利避害;转化更是关键,它是衡量一个书家天份高低、创造能力大小的标准,个性鲜明也随着人格的升华不断地完善。书法创造是全息的,必须形成一套自我完备的笔法、墨法和章法系统,形成属于自己个性的书法语言,你的书风一定是鲜明可贵的。实用化,就是要把握时代脉搏,接地气。
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里,学习书法的不利因素增加,但有利条件也拓宽。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匮乏,文化水平的低下,是完全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的。而“书法”——它作为科学研究的“结晶”、艺术创作的“成果”、书法知识的“集结”,将比现今更为普及,更为提高,也更为国际化。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四、苦学善练
不管干什么,没有生而知之,只有学而知之,书法亦然。“书法”的要道是“读帖”和“临帖”。那么书作怎样才能写得“工”呢?一句话:“无它术,唯苦学善练而为之,自工。”但重要的是:自己思索,自己作主,点面结合,精博相参,死活结合。苦学能战胜一切,书法的宫殿不分贫富高低都可以进。
(一)钟繇苦练
钟繇,三国魏杰出的书法家,位居四贤之首,精研正楷,开创了由隶书入楷的新貌。古人云:“繇善三色书,然最妙为八分也。点如山颓,滴如雨骤,纤如顷毫,轻如云雾,去若鸣凤之游汉,来若游女之入花林,灿灿分明,遥遥远暖者矣。”钟元常所以能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就在于用功之勤。少时曾随刘德升学书,后来在韦诞那里见到蔡邕笔法,他向韦诞苦苦求取,韦诞不给他,及到韦诞死了,听说韦家把蔡邕的笔法埋到墓中去了,因而设法盗取出来。于是日夜精心摹仿蔡邕的笔法。他常说:“我学书三十年,总达不到尽善尽美的程度,后来专学用笔的方法,平时在地上写,常把自身周围的地面划到好几步远,睡觉时就用手在被子上画,都把被子划破了。上厕所也画,画着画着就忘了回屋了。看见什么,都用书法去观察摹拟它,一定要达到目的才罢。”他三十年如一日,随时随地写,这样的勤学苦练,哪有不成功的!《法书要录》说:钟繇从蔡邕女儿蔡文姬那里得到了笔法的传授,后来他又传给了卫夫人,卫夫人又传给王羲之等人。他的儿子钟会也是个写家,就是从他那里学到的笔法。
(二)颜真卿求学
传说,颜真卿初师褚遂良,后又拜在世称“草圣”的大书法家张旭的门下。执着进取的颜真卿就希望在名师的指点下,尽快找到写字的窍门,然后一举成名,但事与愿违。
颜真卿拜师以后,张旭没有向他透露半点书法秘诀,只是礼节性地向颜真卿介绍了一些名家的字帖,并简要指点出各自的特点,就叫他照着临摹。有时张旭带颜真卿一起参加赶集、听戏、爬山、游水等活动,回家后又让他练字,或只在一边看,却一声不吭。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颜真卿还是没得到老师的书法秘诀,心里很着急。一天,按捺不住的颜真卿终于对张旭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学生有一事相求,请老师传授书法秘诀。”张旭见状笑着说:“学习书法,一要 ‘工学’,即勤学苦练,二是要 ‘领悟’,即从生活中接受启发,这些我不是已多次告诉过你了吗?”
颜真卿听了,还是以为老师太保守不愿传授秘诀,就进一步施礼恳求道:“老师你所说的 ‘工学’、‘领悟’,我已经悟到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行笔落墨的绝技秘方,请老师指教。”张旭说:“哪有什么秘方呀!我不过在路上看到挑夫与公主让路,从中观察到用笔的方法,从公孙大娘舞剑的姿势中领悟到了落笔的神韵而已,除了苦练就是观察自然,你记住,不下苦功的人,不会有任何成就!”
老师一席话令颜真卿茅塞顿开,从此,他扎扎实实勤学苦练,潜心钻研,从生活中不断领悟出运笔的神韵,终于成了一名流芳千古的书法大家。
人人都会写字,但懂书法的人不多。因为写字是实用,书法是艺术,要想步入书法的殿堂,必须努力奋斗,越早越好。颜真卿在著名的《劝学》诗中写到:“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诗的字里行间无不包含着对逝去光阴的万分珍惜,更对青少年寄予发奋学习、趁早有所作为的厚望,读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倘若人人都能从小养成刻苦学习的良好习惯,潜心钻研,那该多好。
五、坚韧不拔
“要意志坚强,要勤奋,要探索,要发现,并且永远不屈服,珍惜我们前进道路上降临的善,忍受我们之中和周围的恶,并下决心消除它。”(英·赫胥黎)
宋代苏轼就是我们的楷模。苏轼作为历史上的文化巨人,永远是那么的光彩夺目。然而他的人生道路却非一帆风顺,可以说是极为崎岖不平的。他晚年结束海南的三年流放生活,以风烛残年回到内陆大地,在一张别人为他的画像上题诗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正是苏轼一生中的三处贬所,他却把这三处认定为自己建功立业的地方,这虽然包含自嘲的意味更多,但换个角度来看,也可以说恰如其分。正如常言所说:“苦难的土壤上更能开出绚丽的艺术之花。”他在文学和艺术上的三次高峰正是出现在这三处被贬谪流放的地方。
贬谪黄州,是苏轼仕途上第一次重大挫折。而他所以被贬黄州则是缘于北宋朝一场最有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他身陷囹圄103天,几次差点掉了脑袋。几经努力,苏轼得到从轻发落,出狱后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史(很小的官),受地方官员监视。
在黄州期间,苏轼面对从天上到地下的翻天覆地变化,他没有消沉反而更加坚强。他带领全家开垦黄州城东的一片荒地,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东坡居士”由此得名。苏轼在东坡的躬耕,除解决了生活困顿的现实需要,也是在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坚韧和骨气。用他自己的话说:“形容可似丧家狗,未肯弭耳争投骨。腐儒粗粝支百年,力耕不受众目怜”。而且勤于笔耕,写下《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念奴桥·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黄州寒食诗》等流传千古的佳作。
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纵34.2cm横199.5cm台湾故宫博物院藏
《黄州寒食诗帖》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寒食节。既为遣兴诗作又为经典书作,行书17行,129字(诗文120字,其中“子”、“雨”二字为误字,最后落“右黄州寒食二首”七字。皆心中郁结,有感而发。苏轼作了两首五言诗:
一曰: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须已白。
二曰: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云水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鸟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全篇从第一个字,“自”字开始,至篇尾“首”字,前后呼应。字从小到大逐步紧密,到“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似乎当时作者由落花萧瑟,尾于泥泞,联想到自己谪居卧病年华老去,情绪顿时激动起来,一个个字仿佛一声声沉痛的叹息,特别是“病起须已白”五个字,一笔而下,笔枯而止,显得萧散而颓唐。第二首诗,第一行“春江欲入户”中的“春”、“欲”、“入”三字,应伸“捺”皆变成缩势,这一行的行气就显得笔势流畅。“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饥寒交迫的情景使人心寒,“破灶”两字突显了万般无奈的沉痛心情。“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表达了空怀满腹的学问和致君尧舜的理想,却报国无门,这不能不令他感到悲愤和自怨自艾。更使他伤心的是,在每年的寒食节时,连到自己父母、妻子坟前祭扫一番都不能够,因为他是贬谪之人,只能困坐愁城。“在万里”三个字很小,反映他极度压抑的心情。尤其“哭途穷”连续三个浓黑大字,使作者压抑很久的情感如火山一样喷发出来。整幅作品的悲剧色彩渲染得淋漓尽致,也使作者在视觉和情感上均受到强烈的震撼。
再仔细看,其中几处放纵的笔画,使得节奏韵律更丰富,特别是“纸”字的最后那竖画,极其放纵,如悬涧飞瀑,酣畅淋漓,令人拍案叫绝。同时帖中又蕴含复杂而丰富的节奏变化,如大与小、提与按、紧与松、粗与细、方与圆、长与扁、正与欹、浓与枯、行与草、断与连等等,矛盾不断出现又不断化解。书家本无心经营,却处处又尽得天成之妙,无意于佳,反而更佳。
苏轼曾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缺一,不为成书也。”《论书》又言:“吾书虽不佳,然自出心意,不践古人,是一块也。”(《评草书》)我们看他的字,确实五者完备,且匠心独运,也正是他的“自出新意”,使《黄州寒食诗帖》成为“天下第三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