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变:温州都市报媒体融合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转身,在“巅峰”的时刻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席卷浙江的台风十有八九在这里登陆。如果七八九月没有10多级以上的台风肆虐,温州人还真不敢说这是正常的夏天。

然而,2012年12月30日,罕见的10级大风,荡然发生在数九寒天,市区有电线杆被吹断,有行道树被连根拔起……此间气象部门解释说,南北两股冷暖空气在温州地区交锋,产生强大气压梯度力。

但人们还是觉得这一场由于高空“交锋”带来的旋风,有点诡异,令人猝不及防。

狂风呼啸而去,温州人若无其事地辞旧迎新。

2013年新年第一天,又是一个冬日融融的好日子。

《温州都市报》照例在元旦发表新年献词《让我们拥抱同一个梦想》,热情诉说本土主流媒体的希冀与祝愿:

“一个人的声音是微弱的。你的声音,他的声音,我的声音,在这里交汇融合,就成为不小的力量。在这里,我们凝聚主流,我们尊崇理性,我们送去温暖,我们传递信心!”

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新年献词中有一个颇具意味的现实预判:那就是“今天的温州正处于破茧化蝶的临界点,今天的温州正燃起新的希望与梦想”。

乍一看,“破茧化蝶的临界点”是泛指温州全局,涵盖方方面面各行各业,但稍知内情的人,便从中揣度温州都市报如日中天的命运,“破解化蝶的临界点”何尝不是这家报纸亟待直面的机遇与挑战呢?

1.“满月演讲”按下转型“启动键”

温州都市报经历了12年高速增长的“黄金期”,在浙南乃至闽北的媒体界中稳坐头把交椅。2012年,报社营业性收入达32456万元,在全国地市级都市类媒体中名列第一。

2012年底,都市报总编辑履新,新的班子成员在分析财务报表上的每一个数据。每一年广告额与发行量的逐年递增,表明着一家市场化媒体的阶梯式上升走势。而如今,兴许正是一个“巅峰时刻”,不管各项指标完成额是不是最后的峰值,光彩的业绩似乎只是在叙说报纸昨天的辉煌。新的一届领导班子,注定要做《荷马史诗》中西西弗斯“推石上山”的角色。

由“网”转“报”之时,一个不无戏谑的巧合是,总编辑到任的这一天,正是好莱坞大片《2012》中数千年前玛雅人预言的2012年12月21日——所谓“世界末日”。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玛雅人的古老预言被瓯江口照样升起的太阳无情地粉碎了,但对温都人而言,新总编到来之日,耳畔回响着另一种“末日”预言,那就是菲利普·迈耶在《正在消失的报纸——如何拯救信息时代的新闻业》一书中关于全球报业衰亡的预言:

2013年1月21日,总编辑郭乐天在履新满月之时,向温都全体员工首次阐述他的“转型之思”

“2043年第一季度,当最后一个精疲力竭的读者扔掉最后一张皱巴巴的报纸,那一刻将是新闻纸在美国的末日。”

现代报业发达的美国尚且如此,中国的报纸能够幸免于难吗?但愿这是如同玛雅预言那样的无稽之谈,尽管它更容易引发媒体人忧虑自身生存的传言,但报业危机传导到西太平洋彼岸,还早着呢!温州都市报赚得盆满钵满的好日子,兴许还会有一个相当长的缓冲期。因此,他们对从网络高地走来的新总编抱有某种命运的期待,希冀给来年的温都“锦上添花”抑或“逆风飞扬”。

大寒已过,立春将至。2013年1月21日,总编辑履新刚满一个月,他在报业大厦5楼会议室举行的温都全体员工大会上首次阐述他的“转型之思”。

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如何用互联网思维审视传统报纸,班子成员、员工代表与总编辑,渐渐梳理出了一个变革的思路:改变,当务之急不是抛出一揽子方案,而是在“温暖”之“都”破除“暖洋洋”的知足思维。

题为“寻求改变:媒体格局的变化和传统媒体的出路”的主题演讲,很快让人听明白了未来伴生“唯美”过程的艰难与风险,从而不难理解新总编旨在唤起温都人团队“激情”、集体奋斗的“虎虎生气”。

从17世纪初期世界上第一份印刷报纸在欧洲诞生,说到2012年12月美国《新闻周刊》发行最后一期印刷版本;从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元年”,说到2012年的中国“微博元年”,总编辑的激情演讲勾勒了世界媒体结构变化带来的深刻影响,警示传统都市报人不要光顾着吃自己碗里(本报自身发展),也要看到盘里(国内媒介生态),更要看到别人锅里(全球媒体格局)。然后,他转入振聋发聩的现实揭示与前景预判:

“必须承认报纸遭遇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冲击的进程可能是缓慢的,希望它没有想象中那么凶狠。这种冲击的曲线,是发达国家城市向先进经济体国家的二三线城市递减。理论界的喧嚣争辩,为我们的未来转型融合提供了时间和依据,最重要的就是寻求改变,这是我们最终的选择!”

新总编的“满月”演讲,带来太多的新词汇,在当时却难以消化:互联网思维、新媒体矩阵、手机客户端、PC端……它所传递的丰富信息的指向是,温州都市报必须意识到传统媒体下坡路就在眼下,不应以一时的成就沾沾自喜。在把报纸继续作为主业的同时,不能故步自封,更不得排斥新媒体的引用,而要以敞开的姿态去迎接之、学习之、融合之。

许多人过后回想,当初根本不会预料到仅仅一两年纸媒的收入就出现断崖式下降。

事实上,2013年温州都市报的征订已经出现缺口,比上年减少了6000份,相比与营业性收入突破3亿元的逆袭,这个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负数,却是居安思危的最初触点。

所以,总编辑的“满月演讲”既是“稳定”军心,亦是“动摇”军心。“稳定”之策,便是阐明突破重围的出路所在;“动摇”之说,便是细数变革之迫切,不要等到“置于死地”再来图谋“后生”。

如此看来,这场演讲无疑是温州都市报未雨绸缪的进军序曲,也为温州都市报的二次创业按下第一个启动键。

2.生生不息的“嫁接基因”

温州是浙江省的地级市,沿海港口城市,位于中国黄金海岸线中段,是我国第一批对外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浙南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先发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全市总面积120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14万,常住人口约912万,均超过杭州、宁波。温州人以“智行天下”“善行天下”“商行天下”而闻名遐迩。

温州从来不缺新闻,媒体在温州的“容积率”偏高,因而带来激烈竞争的丛林生态。因为,在海内外媒体的眼中,温州是一座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城市,是一座充满魅力与梦幻的城市,是一座充满智慧与故事的城市。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法制日报、中国经济时报等央媒与浙江日报、钱江晚报等省级媒体都在温州常设驻站记者,隶属于杭报集团的都市快报,隶属于浙青传媒集团的青年时报,隶属于新华社的现代金报,以及浙江法制报、浙江市场导报等也曾在温州设立记者站。与此同时,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新京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等诸多权威媒体,密切关注温州,追踪头条新闻,乃至把温州称为“中国经济的风向标”。如今已经风行天下的“温州模式”,最早是解放日报在1985年5月12日的新闻稿中头一次明确提出,并由时任副总编周瑞金拍板刊发在头版头条。

与外域媒体同生共存的温州本土报业,却是有着独自的媒体生态圈。温州日报本是我国长江以南历史最为悠久的党报之一,其前身是油印小报《浙南周报》,新中国成立后更名《浙南大众》,后因“文革”而停刊,唯有《浙江日报》《人民日报》等隔三岔五邮递过来。这座孕育瓯越文化的城市,除了广播电台之外,没有一份本地报纸,几乎成为“山高皇帝远”的信息孤岛。

直至1980年,《浙南大众》复刊,更名《浙南日报》,4年后更名《温州日报》。须知,此时的温州改革风起云涌,家庭工业迅猛异常,呼唤着本土报纸的竞相出炉。至1998年,全市公开发行的报纸还有《温州晚报》《温州侨乡报》《温州科技报》《食品导报》和《温州广播电视报》等。

《温州都市报》的诞生,还有赖于一个整合、嫁接的机缘巧合——《温州侨乡报》与《温州时报》的合并。

《温州侨乡报》创刊于1987年1月,以海内外温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读者对象。其办报特色即“以外为主,内外兼顾”,寓宣传教育于为侨服务之中。1998年3月,作为唯一的一家地市级报纸,《温州侨乡报》与《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七家报纸进入中国国际互联网络新闻中心运行。但是,进入21世纪的互联网时代,新闻传输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温州侨乡报》原先的传输方法不再适应海外发行。

1998年10月,温州日报社主办的都市类报纸《温州时报》试刊,起初随《温州日报》赠阅,次年正式创刊。

央媒与省级报社在温州驻站,意在其报纸发行在温州的覆盖。面对掎角之势,本土报业不得不进行整合重组。2000年6月28日,《温州时报》和《温州侨乡报》合二为一,创办《温州都市报》。

起先,《温州都市报》还不那么耀眼,但她生于斯、长于斯,汲取瓯越土壤中的耕读文化与重商文化,在竞争进化的优势重组中脱颖而出,与生俱来的“嫁接基因”中自然蕴含了“开放求变,多元兼容”的气度与胸襟,注定了得天独厚的“后发”优势。

2003年,温州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精神,对全市公开发行的报刊进行全面整合。

当时,温州还有四张报纸,而四家报社都是独立单位,有各自的主管部门,有各自的发展方向,相互之间没有“血缘关系”,不像国内其他城市由一家党报衍生出来众多子报。因此,四家报纸互为对手,竞争激烈,集中体现在新闻内容同质化,广告发行无序竞争。

整合的结果是《温州都市报》与《温州晚报》《温州商报》划归温州日报社主办主管。在此基础上,组建“温州日报报业集团”,除了四报,还有“温州网”与《温州人》杂志,统一人财物管理,统一配置广告、发行、印务等经营资源。

进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大家庭,温州都市报如鱼得水,如虎添翼。2003年,加盟集团的第一年,温州都市报发行量突破30万份大关,广告收入突破亿元,刷新了本地媒体历史最高业绩峰值,展现了媒体集约优势的市场效应,也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丰厚回报与经验示范。

彼时,温州都市报虽面对诸多竞争,但在集团内部和谐共存,与其他兄弟报纸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品牌效应不断优化。2003年至2012年,温州都市报获得浙江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就有16件,其他奖项不计其数,成为全省地市级都市报中的翘楚。同时,还被中国报业协会评为全国报业经营管理优秀单位,后又荣获“新世纪头十年(2001—2010)中国都市报十大领军品牌”“影响中国·最具品牌传播价值都市报”等荣誉。

然而,互联网媒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面而来,一阵风便把猪都吹起来了。而若从最早的《温州侨乡报》算起,温州都市报的生长期也不过二十几年,居然无可避免地进入“未老先衰”的时代。

涨起来的潮水终将退去,谁都不愿看到裸泳者。具有“嫁接基因”的温州都市报,面临又一次涅槃式的生命“嫁接”。

3.转型之间,夯实固本强身之基

2013年,人们期待中的媒体转型,最先落地的“第一只靴子”,没想到竟是《温州都市报》的又一次改版。

或许,人们对“满月演讲”中有关互联网的阐述充满新鲜好奇,在脑际留下深刻的烙印,恰恰忽略了以往听得很多的“老生常谈”。而在改变的过程中,只有把“主流媒体舆论引导力”的文章做足了,才是转型变革的基础,也就是说,先把办好报纸的这一步迈稳当了,才可以跨出新媒体拓展的第一步。转型变革不是喜新厌旧,而是要把都市报当做主业,提升新闻产品的质量,办出最有影响力的报纸。

“不要管报纸何时消亡,但在媒体转型过程中,两点是必须要掌握的,一是品牌,二是内容,因为我们现在仍然是内容为王。”温州都市报决心按照“新闻贴近、服务贴心”的办报理念,做“有温度、有态度、负责任”的文章。

不过,当今的报纸改版必须应对互联网生态,贯穿互联网思维,这也是“温州网”总编转岗温州都市报总编的必由之路。因为,前期在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中发现,在本地的舆论引导影响力方面,报纸仍然稳居第一媒体的制高点上,但一个不容小觑的严酷现实是,温州本地的自媒体已经进入“野蛮生长”的境地。虽然眼下还不足以与报纸的舆论影响力抗衡,日后的力量对比就很难说了。

温州移动的4G网络已于2013年对外商用,以手机终端为代表的新媒体,找到了最适合它滋生的土壤,催生了微信公众号与朋友圈的“流感性”爆发,连一个山间僧侣的自办公众号,粉丝达50000+。还有名为“温州××新闻”“温州××通”“温州××”的草根自媒体,呈几何级数涌现,似有温州当年家庭工业“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之势。有的一个人注册几个公众号,捆绑运营,竟获本土企业不菲的投资。

在许多人看来,这些“草根自媒体”的利益冲动,就是企求进入商用领域,通过广告、融资等形式,期待新一轮信息获利。但它在新闻原创方面先天不足,多是各类信息整合,虚虚实实,真假难辨,且常以情色暴力吸引眼球,确实聚拢了一部分人气,形成了另一个舆论场。

在网络媒体生态现实的背景下,温州都市报不忘初心,铭记“以媒为本”的发展理念。“媒”是传媒经营背靠的根基,是最大的力量来源。全媒体转型从“媒”出发,落脚点也要放在做大“媒”上,从而使“媒体”变为“酶体”,融入网络平台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

由此可见,温都全媒体转型的基点,就是以报纸新闻宣传为核心内容生产,覆盖全媒体的传播渠道与传播平台,引导核心价值观的两个舆论场同频共振。《温州都市报》依然是全媒体的核心产品,是最重要的舆论宣传阵地。这是温都全媒体转型的固本强身之基,绝不能因为新媒体的融合而乱了分寸,顾此失彼,走上南辕北辙的歧路。

2013年5月8日,《温州都市报》改版,改为加长瘦身版型后,在控制总版数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10%新闻容量。更新的亮点是,按照“增新闻,强评论,创新刊,减专刊,停杂刊”的总体精神,对版面进行了全面调整,突出“新闻立报”,增加本地新闻。A叠:时政部分,以平民视角解读党委政府的政策举措,增强民生新闻和舆论监督报道,提升报纸亲和力与公信力;B叠C叠:版块化、专刊化、副刊化,培育一批符合互联网传播要求的栏目品牌。

这一次改版区别于以往的价值,在于树立以受众为中心的互联网思维,从“版面中心制”转变为“受众中心制”,据此优化版面体系,为不久后的生产流程改造、提升终端内容产品质量打下基础,以适应用户的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