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 打好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翻身仗”
辽宁省旅游局 郝春荣
【案例描述】
一、相关背景
推动产业发展,是辽宁旅游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本人于2014年4月被任命到辽宁省旅游局担任局长兼党组书记。到任伊始,分管副省长给了我一个重要任务——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并且强调这次会议必须开好,出台一个含金量高的产业扶持政策;甚至批评省旅游局已经七年没有开成一次全省旅游产业大会了,错过了全国旅游产业发展的第一轮黄金机遇期,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将其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在年底前完成任务。
二、问题挑战
开一次全省行业会议并不难,甚至属于例行工作。为什么分管副省长如此重视?为什么七年没开成?开会是形式,真正的目的是要拿出一个含金量高的政策,政策可以参考国家和兄弟省市。这些看似很简单的任务为什么省旅游局一直没有执行呢?难点究竟在哪里呢?
带着任务回到局里,我将其列入全年的重点工作,班子成员及主要处室负责人都没有提出太多异议,似乎一切比想象的要顺利。然而,在具体工作推进中,我逐步发现了重重困难。
第一,省局内部干部职工畏难情绪比较严重。主要的理由就是旅游局要制定政策没有抓手,既没有土地指标审批权,也没有项目立项权,缺少项目补贴资金,基本拿不出像样的政策。同时提出调研不充分、时间紧、来不及筹备等一系列困难。
第二,部分省直属部门对旅游政策推诿扯皮。以前关于温泉旅游也出台过政策,经过相关部门征求意见之后,有价值的内容基本都被删掉了,剩下的大多是空话和套话,既没有含金量也不具备可执行性。政策初稿征求意见和任务分解过程中,也出现过要求删除本单位或者由牵头变为配合等现象。
第三,市、县旅游局大都处于消极旁观状态。省旅游局开会或者下基层调研的时候,整个旅游系统作风比较散漫,干劲不强,遇事推诿搪塞现象时有发生。由于长期在地方各部门中处于弱势地位,加之省旅游局对地方旅游局支持不力,大多数市、县旅游局对省旅游局没有归属感,导致对这次政策出台基本不抱有太大希望,基本处于消极怠工、冷眼旁观的状态。
三、应对思路
第一,激活机关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事物发展变化关键在于内因,越是困难矛盾突出的地方,一旦突破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主要采取了三个举措来激活内部。
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和思考,与分管副省长深入沟通,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工作新思路,即由旅游行业管理向旅游产业发展转变,由旅游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转变,由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综合旅游转变。工作思路的转变,为机关干部指明了工作努力的方向和原则,让全省旅游系统为之振奋,旅游局终于可以从边缘部门光明正大地进入经济工作的主战场,有效地调动了机关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是跟编办沟通,调整内部处室和职能分工。合并了原来的国际和国内宣传处,组建市场开发处;调整原有处室,组建了产业一处、产业二处和旅游规划处。围绕旅游产业发展明确了新的职能分工和定位,并对部分中层干部进行了轮岗和调整,集中强化了产业一处和市场开发处的人员配备,为促进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是从外单位补充进来几名干部,充实到关键岗位。其中,为了更好地完成旅游产业发展政策制定,专门从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借调了战略处副处长,其博士学位,拥有多年企业和政府政策咨询研究工作经历,发挥其经济理论功底和战略思维优势,配合局党组及办公室,仅用了两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起草,并得到了分管副省长的认可。
第二,亲自带队、主动对接相关部门调研政策资源。针对旅游局相对弱势、各厅局不够重视的问题,本人亲自带领政策起草组同志,主动联系拜访关键厅局,发动以前分管农口工作的人脉关系,积极对接相关厅局涉旅政策。此项举措收效很大,由于各厅局主要负责人纷纷出面召开座谈会,大都表现出积极配合的姿态,不仅对具体政策可以当面拍板确定,也为接下来的争取意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三,从人大、政协入手,全面优化旅游产业发展环境。2014年11月,省人大常委会听取了省政府关于全省旅游产业发展情况的专题工作报告,组织了八个相关部门召开专题联组会议,并开展电视直播问询活动,在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这是省人大第一次听取旅游产业发展报告,分管副省长非常重视,答辩之后的表态发言得到了人大代表的高度认可,也向全社会传达了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心和信心。会后,省人大通过了《关于加快我省旅游产业发展的决议》,并直送省政府,要求督办落实。省政协围绕旅游产业发展议题先后三次召开专题协商会议,为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上述这些举措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以及产业扶持政策的出台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有效地推进了旅游产业相关政策的实施。
第四,利用基层调研的时机,调动各市、县旅游局发展旅游产业积极性。各市、县旅游工作是省旅游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省旅游工作的重心要逐步下移,充分调动起各市、县旅游系统的积极性极其重要。为此,本人主要采取了以下三个举措。一是从省本级财政预算中单列出3000万元,用于奖励各市旅游局。二是建立省市县联动、政企联合的宣传营销体系。三是说服旅游重点市、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抓住一切与市委书记、市长沟通的机会,介绍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推动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中已经有鞍山、抚顺、本溪、丹东、锦州、盘锦、铁岭、葫芦岛八市正式升格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阜新、朝阳等市也正在审批中,宽甸等一大批县(市、区)也组建或正在组建旅发委。
第五,坚持问题导向和民主决策,推动旅游产业政策出台。本人亲自主持重点旅游市、县旅游局长座谈会,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重心下移,坚持改革创新。在座谈会上各位局长畅所欲言,意见和建议均被写进了最终印发的《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
四、实施成效
12月29日,召开了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李希省长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吴文学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之前,省政府在两次常务会议上研究旅游产业发展工作,李希省长对旅游产业发展做出“旅游产业要乘势而上,在辽宁全面振兴中发挥更大作为”的重要批示。会议明确,到2020年把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使辽宁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和建设旅游强省的奋斗目标。李希省长在会议上几乎脱稿讲了近一个小时,从辽宁旅游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到分析辽宁建设旅游强省具备的综合条件,以及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旅游产业被省委省政府明确为新常态下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增长点,这一战略决策为我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保障。
会后,省旅游局会同省政府督察室编制印发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和李希省长在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重点任务分解表。并要求各部门各市每月报动态、每季度报工作进展,定期联合相关部门开展督查,为贯彻落实《实施意见》建立了良好的工作推进机制。
各市积极响应,纷纷召开市级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升格管理机构、增加编制和财政预算等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浪潮此起彼伏。沈阳市一次性将旅游专项经费由1000万元增加到1亿元,浑南新区新设立了旅游局;葫芦岛要求各县区都要成立旅发委,提出打造“印象袁崇焕”“海上比基尼”两台旅游大戏,准备挤进辽宁旅游第一集团;朝阳提出要申请建设辽宁文化旅游试验区,等等。至此,全省旅游产业改革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趋势,各项涉旅政策积极向旅游产业倾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合力基本形成。
【案例反思】
全省旅游产业大会顺利如期召开了,产业政策(《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产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印发,任务分工也已经顺利下发,基本完成了预定目标。分管副省长在总结会上给出了“省政府对旅游局的工作十分满意”的肯定性评价。经过认真反思,总结如下。
一、任务完成存在的不足
1.由于事先沟通不足,此次全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没有请到省委书记。主要原因是时间预留不足,加上本人与省委沟通不到位,鉴于希望年前召开,按照分管副省长的意见,就没有向省委及书记汇报。
2.任务分解时与省政府督察室联合,最后以“辽政督办”名义下发任务分解表,故旅游产业涉及的省委宣传部等部门的任务无法一并下发,只能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单独与省委宣传部进行沟通。
3.部分任务分解时仅依赖文件来往,沟通还是不够充分。比如食药监局在征求意见回复函中明确无意见,但当任务分解书下发之后,却提出了关于旅游安全工作他们应该重点参与。究其原因是,回复征求意见函与食安办是不同分管领导,在食药监局内部沟通上存在问题。尽管旅游局不应为此事承担主要责任,但是对于推动工作确实存在缺憾。文件往来应当多注意与相关部门甚至业务处室的充分沟通,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加全面的政策保障。
二、如何发挥领导力
领导力是指领导者基础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技巧的把握程度,是在实施领导行为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领导力是激发人的能量并将人们的能量转化为行动的影响力。领导力的实质即影响力,是领导者凭借个人的魅力、声望、修养等内在素质去影响组织成员,引导他们全力以赴完成组织既定目标的能力。总结上述案例,依据领导力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借鉴。
(一)科学民主地用好硬权力
硬权力是组织职位带给领导者的权力。在旅游局长兼党组书记的职位上,只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大事通过党组会议的科学决策,就能够很好地凝聚党组成员力量,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用愿景引导着大家前进,不断提升个人的影响力。上述案例中提出的三个转变就是一种愿景,岗位轮换、职能分工调整、引进新生力量都是硬权力的体现。但是硬权力一定要在组织原则范围内科学行使,注意配合授权和分权,否则看似一把手个人权威建立起来了,如果党组成员及其他干部内心不服也容易引起反弹。硬权力有利于提高执行力,但只能是巩固领导力的基础,必须辅以领导者的感召力、前瞻力、影响力、决断力、控制力,才能够构建以人格魅力为核心的领导权威,才能够支撑领导力的执行效果。
(二)统筹谋划借势人大构筑合力
事物的发展是普遍联系、相互影响的。旅游产业的发展牵涉面广,政策整合比较复杂。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统筹谋划,构筑产业发展合力。人大是上述案例中的一个关键点,通过人大的立法权和监督权,从旅游产业发展的问题导向出发,坚持实事求是,顺藤摸瓜,集聚了旅游产业发展最关键的几个部门:财政、发改、交通、文化、服务业、农业、林业、环保等,通过人大的专题问询,形成共同体和联盟,协商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加强了沟通与合作,为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的召开奠定了重要基础,为旅游产业政策的编制提供了合作依据,人大决议更是为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提供了方向和路径。人大提供政策依据,政协提供舆论导向,产业领导小组会议明确责任,全省产业发展大会颁布政策,这是一条环环相扣的工作推进链条,也是一项统筹谋划的系统工程,过程确实曲折漫长,结果令人欣慰自豪。
【案例点评】
决策是否能够抓准定位很重要。案例中,定位于将旅游产业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使得团队成员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原则,提振了人心,也赢得了领导的认可和支持。决策形成乃至落实还要善于借力,案例中,充分发挥人大、政协、产业领导小组等的作用,最终形成了工作中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