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中华经典诗话)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禅家者流禅家者流:佛教的流传派别。唐陆龟蒙《奉和袭美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次韵》:“灵香散尽禅家接,谁共殷源小品同。”原注:“《辨正论》亦有九流,一曰禅家者流。殷浩读《小品经》下二百签,疑义以问支道林。”(《全唐诗》卷六百二十四),乘有小大乘有小大:乘,梵文yāna,原为交通工具,有乘物、运载、运度等意,佛教特指能乘载修行者,运至彼岸。小大,指佛教传播发展中形成的两个重大派别:小乘、大乘。小乘,梵文hīna-yāna,原为大乘佛教徒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贬称。后学僧、学者袭用之,已无褒贬之意。其特征:1)将佛陀视为导师、领袖、大智者,主张一佛论;2)修行的最高果位为阿罗汉(arhat),以自我解脱为目标;3)经典以“四阿含”诸经、“四分”和“五分”律、“发智”和“婆沙”论为主要“三藏”(经、律、论);4)教义宣说我空发有。大乘,梵文mahā-yāna,约纪元前后由部派佛教的大众部发展而来。其特征:1)将佛陀神化,倡导三世十方无数佛;2)修行的最高果位为菩萨(bodhi-sattva),以自利、利他为目标;3)经典以般若、法华、华严、瑜伽等经,菩萨戒本律,中论、摄论等;4)教义宣说我法皆空。流传至中国内地的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又大乘佛教认为,人有智愚,所说教法有深浅。大乘则广大深赜者,小乘则浅小低愚者。此为大乘之偏见。,宗有南北宗有南北:宗,宗派,指菩提达摩入华传教所形成的禅宗。南北,禅宗至五祖弘忍时,其弟子无数,而最富盛名者是惠能和神秀二人。神秀主张渐悟,建法幢于北地;惠能倡导顿悟,扬宗风于南野,故后世有“南能北秀”或“南宗北宗”之称。《景德传灯录》卷九《弘辩禅师》:“唐宣宗问:‘禅宗何有南北之名’?师对曰:‘禅门本无南北,昔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展转相传至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来游此方为初祖。暨第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东山开法,时有二弟子:一名慧能,受衣法居岭南为六祖;一名神秀,在北扬化,其后神秀门人普寂立本师为第六祖,而自称七祖。其所得法虽一,而开导发悟有顿渐之异,故曰:南顿北渐,非禅宗本有南北之号也。’”,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最上乘:至高无上的教法。然各宗自明其义。《法华经•药草喻品》:“若诸菩萨,智慧坚固,了达三界,求最上乘。”,具正法眼正法眼:即正法眼藏。朗照宇宙为“眼”,包含万有为“藏”。禅宗认为,正法眼藏是最为深奥之义的菩提,系由释迦牟尼佛转传至菩提达摩。以心传心、以心印心是其教法。《联灯会要》卷一:“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迦叶破颜微笑。世尊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然考诸汉译佛教文献,正法眼藏传付之说,实为中国僧人杜撰。,悟第一义第一义:梵文paramārtha-satya,即真谛,全称最殊胜之第一真理,指深妙无上的真理,为诸法中的第一。隋慧远《大乘义章》卷一:“第一义者,亦名真谛。”唐李颀《题神力师院》诗:“每闻第一义,心净琉璃光。”后泛指各家各派最高最深的义理。禅宗将“心即是法、法即是心”(《景德传灯录》卷九)奉为第一义,意思是真谛是无法用语言文字表达的,只能用心来感悟。。若小乘禅小乘禅:以成就阿罗汉、解脱业报轮回为目的而修的禅。唐华严宗五祖宗密所分立的五种禅(外道、凡夫、小乘、大乘、最上乘)之一。其《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声闻、辟支果声闻:梵文Śrāvaka,指直接听闻佛陀说法而证悟的弟子。辟支果:梵文pratyeka-phala,意译缘觉果、独觉果,指无师而能自觉自悟成就果位的圣贤之人。,皆非正也。论诗如论禅论诗如论禅:讨论诗歌如同讨论禅一样。严羽首揭“诗禅同理”说。,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汉、魏、晋”二句:汉魏晋与盛唐诗为第一义,是说这个时期的诗直抒胸臆,不假修饰,如同佛教的正法眼或最上乘的佛法。。大历以还之诗注6,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第二义:是谓注重用语言文字表达的诗歌。;晚唐之诗晚唐:清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二:“宋严羽,明高棅,以高祖武德至明皇开元初列为初唐,以开元至代宗大历初列为盛唐,以大历至宪宗元和、穆宗长庆列为中唐,以敬宗宝历、文宗开成以后列为晚唐。”据郭绍虞以公历计算,初唐为618-712;盛唐为713-765;中唐为766-835;晚唐为836-906。,则声闻、辟支果也。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临济:唐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义玄禅师,曹州南华(今山东菏泽西北)人,俗姓荆。其源出六祖弟子南岳怀让。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怀海传黄蘗(bò)希运;希运传临济义玄。义玄创临济宗,至宋时,有杨歧、黄龙两派盛行,成为禅宗五家最大的宗派。。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曹洞:唐筠州(今江西高安)洞山良价禅师,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俗姓俞。其源出六祖惠能门下之青原行思。行思传石头希迁;希迁传药山惟俨;惟俨传云岩昙晟;昙晟传洞山良价。良价传本寂,本寂住抚州(今江西抚州)曹山,合称曹洞宗。至宋以后,分少室雪庭之福裕、云门之圆澄、寿昌之慧经等三派弘传于北方,在禅宗五家之中属中势。明陈继儒《偃曝谈馀》:“临济曹洞有何高下,而乃剿其门庭影响之语,抑勒诗法,真可谓杜撰禅。”。大抵禅道惟在妙悟妙悟:殊胜、绝妙的觉悟。唐实叉难陀(Śikṣānanda)译《华严经》卷十二:“妙悟皆满,二行永绝。”姚秦僧肇《肇论•涅槃无名论•妙存》:“玄道在于妙悟,妙悟在于即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孟襄阳:孟浩然,襄阳(今湖北襄阳)人,时称孟襄阳。诗与王维并称,有“王孟”之说。韩退之:韩愈,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诗与孟郊并称,文与柳宗元齐名,有“韩孟”、“韩柳”之说。,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而其诗”二句:孟浩然的知识学问皆不如韩愈,而于诗歌创作方面在韩愈之上,就是以妙悟为创作手段。妙悟用在诗歌领域,是指以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而学诗、作诗、评诗。妙悟的核心是避免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的方法认识事物和自我,而是用非理性的感知、直觉、意象、图景、情感、意绪来关照、把握世界。。惟悟乃为当行当行:行家,即本色。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山谷词条下引晁补之语曰:“鲁直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着腔子唱好诗。”,乃为本色本色:本行,本业。宋陈师道《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然悟有浅深:有分限分限:天分,本分,本来具有的。唐魏征等《隋书》卷四十六按语史臣曰:“固知人之才器,各有分限,大小异宜,不可逾量。”《诗人玉屑》本“分限”下有“之悟”。,有透彻之悟透彻之悟:是说通过对特定对象的参悟,达到透彻的理解,把握第一义真谛。,有但得一知半解之悟一知半解之悟:所知不多、理解肤浅的悟解。。汉、魏尚矣,不假悟也“汉、魏”二句:汉魏之诗,浑然天成,如同佛说之经一样,本不需藉悟。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十七:“汉魏天成,本不假悟;六朝刻雕绮靡,又不可以言悟。”明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汉人直写胸臆,斲削无施,严氏所云,庶几实录。建安以降,稍属思惟,便应悬解,非缘妙悟,曷极精深。……吾为易曰:‘两汉尚矣,不假悟也。曹刘以至李杜,透澈之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谢灵运”二句:谢灵运,东晋名将谢玄之孙,小字“客儿”,人称“谢客”;又袭封康乐公,故称谢康乐、谢康公。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原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大族。主要活动于南朝刘宋时期。以山水诗为名,被誉为中国山水诗鼻祖。唐李延寿《南史•颜延之传》:“延之尝问鲍照,己与灵运优劣,照曰:‘谢五言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君诗若铺锦列绣,亦雕缋满眼。’”汤惠休:“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钟嵘《诗品》卷中引)钟嵘《诗品》卷上:“(谢诗)名章迥句,处处间起;丽典新声,络绎奔会。”萧纲《与湘东王书》:“谢客吐言天拔,出于自然。”唐释皎然《诗式》卷一《文章宗旨》:“康乐为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彩,而风流自然。”明王世贞《读书后》卷三:“(谢灵运诗)至秾丽之极,而反若平淡,琢磨之极,而更似天然,则非馀子所可及也。”以上为褒扬谢诗者,然亦有持异议者。许学夷《诗源辨体》卷七:“五言至灵运雕刻极矣,……自然者十之一,雕刻者十之九。沧浪谓灵运透澈之悟,则余未敢信也。”“谢灵运至盛唐”二句:从谢灵运到盛唐诗人,时间跨度很大,涉及诗人众多,很难以透彻之悟概括,如齐梁、唐初之诗。许学夷《诗源辨体》:“初唐沈宋律诗,造诣虽纯,而化机尚浅,亦非透澈之悟。惟盛唐诸公领会精神,不仿形迹,故忽然而来,浑然而就,如僚之于丸,秋之于弈,公孙之于剑舞,此方是透澈之悟也。”。他虽有悟者,皆非第一义也。吾评之非僭也僭(jiàn):越分,过分。宋欧阳修《嘉祐三年与梅圣俞书》:“累日不奉见,不审体气如何?兼以俗事,无由奉诣,理固当然。圣俞遂以权门见薄,无乃太僭也。”,辩之非妄也妄:虚妄,无根据。。天下有可废之人,无可废之言。诗道如是也。若以为不然,则是见诗之不广,参诗之不熟耳。试取汉、魏之诗而熟参之熟参:此一术语,为严羽独创。参,参禅,坐禅修行,即在禅定中参究真理。佛教禅宗讲究参禅,但参禅方法多种多样。《无门关》:“参禅须透祖师关,妙悟要穷心路绝。”严羽强调的“熟参”,意思是像熟透地参悟禅理那样熟透地参悟诗理。,次取晋、宋之诗而熟参之,次取南北朝之诗而熟参之,次取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之诗而熟参之沈、宋、王、杨、卢、骆、陈拾遗:初唐时期的七位诗人,即沈佺期、宋之问、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和陈子昂。其中沈佺期、宋之问合称“沈宋”。《新唐书•宋之问传》:“魏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王、杨、卢、骆四位被称为“初唐四杰”。《旧唐书•杨炯传》:“(杨)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陈子昂官右拾遗,故称陈拾遗。,次取开元、天宝诸家之诗而熟参之,次独取李、杜二公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大历十才子之诗而熟参之,又取元和之诗而熟参之元和:唐宪宗李纯年号,公元806-820年。,又尽取晚唐诸家之诗而熟参之,又取本朝苏、黄以下诸家之诗而熟参之苏、黄:苏轼、黄庭坚。南宋张戒《岁寒堂诗话》:“诗妙于子建(曹植),成于李杜(李白、杜甫),而坏于苏黄。”《宋史•文苑传•黄庭坚传》:“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其真是非自有不能隐者。傥犹于此而无见焉傥犹:傥若,假如。,则是野狐外道野狐外道:禅宗以外道为野狐禅,故称野狐外道。所谓“野狐禅”,即谓似是而非之禅。禅家将学道而流入邪僻、未开悟而妄称开悟,一概斥之为“野狐禅”。宋蕴闻编《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八:“百丈凡参次。有一老人,常随众听法,众人退老人亦退。忽一日不退。丈遂问:‘面前立者复是何人?’老人云:‘某甲非人也,于过去迦叶佛时,曾住此山,因学人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对云:‘不落因果,五百生堕野狐身。今请和尚,代一转语,贵脱野狐身。’老人遂问:‘大修行底人,还落因果也无?’丈云:‘不昧因果。’老人于言下大悟,便脱野狐身。”,蒙蔽其真识真识:指自性清净真净之识,即净分的第八阿赖耶识(ālaya-vijñāna);此识能了别、判别真实的自体,又为生发一切的种子。也有将第九识阿摩罗识(āmala-vijñāna)视为真识者。,不可救药,终不悟也。

注6 大历:唐代宗李豫的年号,即公元766-779年。然据严羽文意,其“大历”并不局限于代宗年号,还延至其后的一段时间。大历时期,诗歌繁盛,著名诗人有“大历十才子”。姚合《极玄集》卷上“李端”名下注云:李端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唱和,号十才子”。《新唐书•卢纶传》也说:“纶与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夏侯审、李端皆能诗齐名,号大历十才子。”

【评析】

沧浪所谓学诗者“以识为主”、“向上一路”的说法,直接渊源于佛教宗派发展。佛教之创立,思想、方法不断发展,形成小乘与大乘之别,至中国禅宗又有南宗北宗之分。各宗派理解佛教教义已有差别,有高妙者,亦有粗疏者,故而有“邪正”之差。故大乘往往视小乘为非正道,南禅视北禅为非正宗。沧浪受此启发,提出“论诗如论禅”的主张。按照佛教的差别,把诗歌分三类:即“第一义”的“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小乘禅”“第二义”的“大历以还之诗”;“声闻、辟支果”的“晚唐诗”。学诗如同学禅,不能盲目而学,必须在具有“第一义”的优秀诗篇中感受诗道。所谓“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妙悟”本为佛教术语,指一种对佛教真谛之神奇巧妙体悟,重在刹那、恍然间之直觉,不容逻辑理性过度推理。因此,“妙悟”一直是佛教修习者之根本素质和能力以及对事物识辨之后所引起产生之于认识上之瞬间变化。沧浪引入妙悟于诗道,以妙悟评诗,并举例说孟浩然诗独出韩愈之上,乃为“一味妙悟”。然而,依据佛教修习者之根器不同,“悟”也会分为“深浅”、高下、利钝、多寡之分。根据此一特点,沧浪以“悟”评价诗歌,将“诗悟”分为:“不假悟”、“透彻之悟”、“一知半解之悟”、“分限之悟”和“终不悟”等五种情况。在沧浪看来,汉魏古诗是最优秀的,是如其然的诗歌存在,故无需假借“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则属于“透彻之悟”;而代表“不假悟”和“透彻之悟”的“汉、魏、晋等作与盛唐之诗”,则为“第一义”。而第一义则是“具正法眼者”,即如同根本佛教和以心印心、以心传心之禅法,是为佛教之真谛。“大历以还之诗”,则属于“一知半解之悟”,故已落为“第二义”(佛教之俗谛),即有意强调以语言文字传达表现功用。“晚唐诸家之诗”则属于“分限之悟”,即天分不够,境界狭小,虽有所悟,但还不及“一知半解之悟”。“苏、黄以下诸家之诗”,是为“终不悟”。由于他们“自出己法”,背离了汉魏古诗“一唱三叹”的传统精神,不管如何努力,“终非古人之诗”,也不及“盛唐诸公大乘正法眼者哉”。然而,不管是第一义者或是第二义者,甚至是“声闻、辟支果”者,都“无可废之言”。故而,皆应“熟参”。由高到低、由远而近,足以开拓学人之见识,培养其辨力。不然,则会被“野狐外道,蒙蔽其真识”,不能妙悟诗歌之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