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或者行为——这是个问题
人类有两种主要的运作模式:存在模式和行为模式15。存在模式为学习、疗愈和福祉提供资源,而行为模式则无法调用这些资源。在存在模式中,没有任何评判或强求,而在行为模式下,很难停止评判和努力。
当我们运用正念觉知的时候,我们处于存在模式。当我们运用目标导向思维的时候,我们处于行为模式——创造和延续羞怯模式的思维状态,而且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在这种状态下是无法打破这些羞怯模式的。用爱因斯坦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不能用制造问题时的同一水平思维来解决问题。换句话说,我们需要在“盒子”外面思考。
当你并不想为了改变羞怯而做点什么的时候,你可以打开存在模式,你只是跟羞怯待在一起,或者让羞怯就那么待着。这样做可以让你研究自己的羞怯模式,你可能会发现大多数模式都是行为模式制造出来的。只要切换为存在模式,你就可以让自己距离这些想法和情绪模式远一点,不再认同对自己的所有批评、不再害怕对未来的设想。
很多年以前,那时我刚刚开始做心理学和宗教学的硕士学位论文,虽然我已经离开大学校园,也不再是一名正式的学生,但为了住学生宿舍,我还是留在学生会里。尽管我花了几年时间试图整合科学世界和宗教世界,但却仍然没有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它们之间的分歧。不可思议的是,我竟然在某个下午,在公共浴室的墙上,找到了所有问题的答案。不知道谁在墙上写着,“存在即行动——笛卡尔(Descartes)。”还有人写了“存在,不要行动——老子。”最后还有一个人写“行动、存在、行动、存在、行动——弗兰克·西纳特拉(Frank Sinatra)。”这就是答案:首先沉浸在自我存在之中,然后表达自己,然后再次沉浸在自我存在之中,然后表达自己,然后再次沉浸在自我存在之中。
我们为了改变和快乐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这些努力往往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本质上驱动这些努力的那部分自我,其实并不知道如何才能让自己免受痛苦,如何才能让自己快乐。当我们追求想要的东西或者回避害怕的东西的时候,很少注意到当下自己拥有什么。如果我们不再追逐那些自己以为需要的东西,而是安住于已经拥有的东西,就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是完整的、免于痛苦的存在,本就如此。如果我们不再试图成为别人,就可能发现真正的自己。
正念训练:正念呼吸
在本书的接下来的部分,我们将探讨各种正念技术,其中许多技术聚焦于如何缓解羞怯困扰。但现在,你只需继续练习正念呼吸,因为它是你随时可以回来的原点。持续的呼吸练习将为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你跟随本书建立自己的正念。
请暂停五到十分钟,或者任意你喜欢的时长,按照引言所述练习正念呼吸。记得将注意力保持在当下,感觉呼吸的一起一伏。当想法和情绪出现时(它们必然会出现),只需轻轻地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你的呼吸上——感受肚子一起一伏,或者呼吸时鼻孔的感受。当你练习时,可能会注意到呼吸与不同的心理和情绪状态相互作用,例如焦虑。这些发现邀请你静静地注意它们,然后随它们去,并将你的注意力转回到呼吸时肚子一起一伏的感觉上。最核心的意图就只是跟当下的感觉待在一起。
为自己记录
再一次,请花几分钟时间在日记中写下你在正念呼吸过程中的体会。当你写完之后,放下日记本,再一次闭上眼睛,花一两分钟时间感受呼吸时肚子一起一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