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管理模式评价
2.4.1 管理模式的选择
任何管理模式都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风电场业主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应该和风电场的远景规划有关。大型、持续发展的风电场,应该培养属于业主本身的管理人员。而小型、短期的风电场则应启用专业的运维服务公司,代理业主建设也是一种可选择的管理模式。
1.传统运行管理模式
业主培养一支自己的运行维护队伍。其优点是经济效益好,可利用率可控,便于培养人才。管理操作简单,但若要管理好,还是具有一定难度。但是风电场运营成本高,需要考虑员工的衣食住行等基础设施,人员倒班制导致支出费用庞大。企业若想培养合格懂技术的人员,从无到有、从不会到会,培养周期长、成本高,而风电场的地理位置、工作方式等特点,又使得留住员工的困难增大,还会出现培养出来的技术人员辞工现象。要建立一支健全的并属于自己企业的管理队伍,可能会造成机构层次多、人员冗余、员工工作不饱满的现象。但建立自己的运行、维护队伍,积累一定的专业技术经验,便于生产指标深度总结和分析。
对业主而言,这种方式初期一次性投资较大,而且还必须拥有一定的人员技术储备和比较完善的运行维护前期培训,准备周期较长。因此,这种维护方式对一些新建的中小容量电场来说,不论在人员配备还是在工程投资方面都不一定适合。目前国内几家建场历史较长,风电机组装机容量较大的电场多采用此种运行方式。
2.专业服务公司代理管理模式
专业服务公司可以提供专业化的服务,能保证风电项目收益确定。他们有着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标准的工作方式,有很强的技术支持和备件渠道。但是,他们无法给风电业主培养人才。
3.代建制管理模式
一些政府控制的民生项目或小型风电项目,可采用代建制管理模式。代建制管理模式就是项目业主将项目从策划、选择、评估、决策、设计、施工等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等整个建设过程的管理全责委托给代建单位。一般来说,代建单位具有丰富的成功本业建设管理经验,甚至还有相同或类似的项目建成或运行经验。
4.值得推荐的管理模式及评价
(1)建营分离管理模式。建设、运营分离管理模式是一种区域管理的探索和尝试,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专业化管理和人员的集中管理、灵活调配,推进规范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快人员的调动和备件的流通,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人员和备件管理成本,为风电公司提供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采取了建设与运营分离的管理模式,较好地推动了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和风电场运营管理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2)维护自理、营运外委的管理模式。在风电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的今天,业主投资风电场是一种选择。设备厂家和风电场业主之间因为采购、买卖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也无法做到不相往来。业主自己成立维护队伍、培训专业人才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储蓄人力资源,对企业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意义。运营交给专业的队伍,有利于达到投资目标,实现收益稳定。
(3)维护、运营全外委管理模式。投资的目的是收益。建设、运营成功分离,是启用新的管理模式的第一步。如果风电场业主除了雄厚的财力之外,既没有维护技术人员,又没有营运专业队伍。那么,最佳的收益保障方式就是实现全外委。维护外委可以降低维护成本,运营外委可以保证盈利稳定。此种方式既省去精神压力,又规避市场风险。唯一不足的就是无法实现收益最优化。对营销经验不足、初入风电场的财团来说,实行维护、运营全外委是最好的选择。
总之,风电场的建管模式虽然很多,但在建管模式的选用上一定要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采用哪种建管电模式要根据风电场规模、变电所及风电场岗位定员、外委队伍素质、当地工资收入水平、风电场人员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等条件综合考虑。决不可一味照搬,教条主义的僵化建管模式是无法实现企业理想收益的。
对于集中开发且装机规模较大的风厂,实行运维分开的建管模式;对于风电场规模一般且位置偏远的风电场采用运维合一的建管模式;对于位置比较偏远同时装机规模较小,则采用整体外委经营的建管模式。
2.4.2 我国现行风电场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十分迅速,规模不断扩大,但风电场运行管理中潜在的问题也不断出现,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1.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不协调
我国风电开发起步较晚,在小型风电场模式下,形成了比较综合的小团体运行管理模式,对小容量风电场的安全高效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大规模风电并网对电能质量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影响正在显现,如已投运风电机组对电网故障和扰动的过渡能力不强;多数风电机组还不具备有功、无功调节性能和低电压穿越能力;没有配套完成风电场功率预测预报系统等。电网建设和风电场建设不协调,造成部分风电场不能及时并网或并网后出力受限。
2.管理制度和模式不规范
我国风电大规模投运的时间很短,风电运行管理主要参照火力发电运行的经验,技术标准及规范不健全,目前风电场运行、检修、安全规程多是2001年前制定的,其内容不能完全满足风电开发的需要,尚未形成适合风电场特点的管理模式,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风电场的管理方式是遇事之后再想对策。风电厂维护检修安全措施不规范。
3.风电各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时值风电建设规模快速增长,风电行业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风电行业专业人才数量供不应求,风电各专业人才稀缺。风电项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项目处在远离城市、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的地区。同时风电场维护工作艰辛,加大了风电场留人的困难,高学历专业人才千金难求。即使是基于眼前就业压力而进入风电场的人才,也仅把风电场作为过渡,一旦有了较好的发展机遇或其他符合自身追求的目标就会离去。我国很多风电场的项目企业,还延续着过去的简单运行管理体制,导致风电场缺乏有经验的运行和检修技术人员。
4.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我国每年都有风电场事故发生,经济损失严重。
例如2008年4月30日上午约9时,吉林某风电场二期工程,一台风机运行中整体倒塌。报损金额达650万元。
2011年4月17日,河北张家口某风电场8号风机箱式变压器35kV送出架空线B相引线松脱,与35kV主干架空线路C相搭接,B、C相间短路,造成629台发电机组脱网,损失风电出力854MW,华北电网主网频率由事故前的50.05Hz降至最低49.95Hz。
2012年2月2日,内蒙古通辽市某风电机组发生着火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失踪。所以,加强风电场运行维护期间的安全管理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