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本书的内容结构与学习要求
1.5.1 本书的内容结构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为土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学生开设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课程编写的教材,本书全面概括了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主要内容,整个框架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第1章,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背景知识、基本概念、内容及编制方法等做了详细的阐述。
第二部分为第2章,阐述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主要为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特殊资源的评估与预测提供原理与方法。
第三部分为第3章,属于城市地下空间总体规划,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总纲。
第四部分为第4~10章,属于专题性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包括城市地下公共空间规划、城市地下交通设施规划、城市地下市政设施规划、城市地下居住设施规划、城市地下综合防灾系统规划和城市地下储库设施规划,以及详细性规划等。
1.5.2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学习方法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一门跨度大、综合性强的学科,主要涉及建筑学、生态学、地理学等自然学科以及社会科学的诸多领域,如经济学、公共政策学、社会学、管理学、法学与艺术等,也涉及工程科学领域,如地质学、固体力学、建筑材料、测量学、建筑结构、地下工程施工、数值计算等一系列学科,因而学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要根据学科的特点采用多种方法进行。
1.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与城市总体规划统筹,吸取城市规划已有的丰富规划思想与理论,通过理论学习取其精华;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又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它与城市建设、城市地面规划与建筑设计紧密联系,体现出非常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学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必须立足于地面城市规划,立足于城市实践需求,因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学习既要从书本、资料和课堂上吸取理论精华,又要通过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相关课题参与、规划设计等实际操作实现对城市规划理论等方面的再认识。
2.案例分析与系统分析相结合
案例分析是教学中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因而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紧紧围绕我国目前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相关规范,结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每章尽可能通过目前国内外典型的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加以分析教学,目的是使初学者能够通过案例的学习和分析更快地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理论。案例就是对真实的事物、事件或对象的记录。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案例包含复杂的事实背景和规划思路,而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分析与探讨,能使学生借助图文并茂的实例,加深对城市地下规划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从而使初学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理论与应用方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最常用的方法,主要是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复杂问题的判断。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目标、思路等往往都是定性的问题。一方面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牵涉的因素多,为了全面考虑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先尽可能排列出相关因素,发现主要因素,找出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在对城市地下空间特点进行分析时,需要确定城市地下空间的主要功能以及与地面相互协调关系的分析等。因而学习城市地下空间规划,首先应当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理解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中的各项内容。
在实施规划阶段,定量工具将更多地被引入。例如,确定规划对象(一定范围的地下空间区域)时,首先做的工作便是界定规划的地下空间资源的范围,这就需要用定量工具和方法对规划范围内的地下空间资源进行界定和评价;在统计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总量时,就需要运用各类定量工具来进行测量计算。因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学习需要认识各种定量分析工具,并对规划范围内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
4.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是城市的宝贵资源,也是一种近似不可再生资源,一旦使用几乎很难再重复开发使用,因此地下空间规划必须采用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一个动态系统,短期内它具有静态特征,但长期来说则具有动态特征。例如,研究与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首先需要对影响和决定当前规划的诸多因素和条件进行静态分析,同时还必须从动态角度分析和研究这些因素和条件的过去和未来的发展变化,只有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才能对该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做出最终的判断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