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水与文学艺术(图说中华水文化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大海广阔,涤心扩怀——颂大海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在众多的水域中,海是最为广阔博大的。古老的中国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成就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学里,描写海洋的作品虽然只是沧海一粟,然而年代久远,作家众多,溯时间之流而上,也就如同进入了宝库,不时会发现珍珠美玉,最终看见古代海洋文学壮丽灿烂的图景。中国古代咏海诗歌就像中国文化浩瀚海洋里的一颗明珠,熠熠闪光。

清代袁江《海屋沾筹图》描绘出海涛汹涌、松绕危岩、平台楼阁的景象

我国古代神话偶尔提到大海,但只是作为一种背景,未作详细描写。《诗经》中就多次描述到人类与海有关的活动。从那时起,两千多年来,我们的先人追随着梦想,一刻不停地行走着,最终与蔚蓝色的海洋拥抱在一起。在浩如烟海的诗歌中的咏海之篇也如瀚海明珠,光耀夺目,在洋洋文学大观中构架起了天地、世人、幻境沉浮的碧海长天。从审美的角度描写水的浩瀚博大,多取大海的形象,其浑浩汪洋之态显示出伟大崇高的阳刚之美,浩瀚博大的水象征着伟大崇高的境界。最早对大海进行写实性描绘的是曹操。他远征乌桓,东临碣石,留下了大气磅礴的《观沧海》,极力描绘大海的雄浑壮阔;南朝刘峻《过胸阳因登郁州山望海》留下了“沧潦联霄岫,层峦郁巑崱。下盘盐海底,上转灵乌翼”的诗句,登山观海,把大海写得境界壮阔,气象万千,洋溢着诗人赞叹古海州山海奇观的豪情;唐独孤及《观海》一诗,有“澒洞吞百谷,周流无四垠。廓然混茫际,望见天地根”之句,纵横交错,虚实相映,夸张奇特,想象飞腾,极力写出境界壮阔的大海景象,诗人观海而生的膜拜之心、倾倒之情、赞叹之意、洋溢于字里行间。宋杨万里《过金沙洋望小海》中有“忽然咫尺黑如漆,白画如何成暝色。须臾满眼贾胡船,万顷一碧波黏天”的诗句,让“万顷一碧波黏天”一句成为传诗坛、噪天下的写海名句;宋张耒《秋日登海州乘槎亭》中有“海上西风八月凉,乘槎亭外水茫茫。蓬莱方丈知何处,烟浪参差在夕阳”,诗人笔下的大海气象宏阔,让我们不仅看到了生机勃勃的海岛气象,也领悟到了迥远辽阔的神韵意境,感受到了昂然激发、豪迈乐观的神情意趣;明钱谦益《丙申重九海上作》中有“秋声海气互喧豗,倦睫濛濛溟涨开。乍见天吴离浪立,却看地轴拨潮回”,写出了海涛急涌猛拍,浪潮周转四溅,海景毕现;清黄子云《大洋》中有“潮来天宇白,日照海门青。孤屿遥相认,危樯觉有灵”,将浩瀚壮阔之东海写的真切而又生动。

中国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古代咏海诗又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她那璀璨的光辉映照你我,以她那或阔大或深曲的意境、或澎湃或温婉的情韵、或典丽或朴质的语言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影响着我们的人生。惟望人们能与海洋和谐发展,让人们能够永远欣赏海水的磅礴气势,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品味蕴藏着海洋那无比绚烂的诗词颂歌。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欣赏曹操的那首《观沧海》: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曹操(155—220),一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省毫州市谯城)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主要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丞相,后为魏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其为魏武帝。一生以汉朝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为统一中原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北方广泛屯田,对当时的农业生产恢复有一定作用。曹操不但是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诗人。曹操的诗作具有创新精神,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汉末书法评论家评出章草大家五人,即崔瑗、崔实、张芝、张昶、曹操。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曹操的《观沧海》充分展现了其壮志情怀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句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我们都知道,同样是观海,站在岸边、坐在船头或登上山顶,感受却有很大不相同。曹操这时候站在山上,第一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山岛巍然,一下子就吸引了诗人的注意,所以紧接着就写岛上的景色。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前两句具体写竦峙的山岛:虽然已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季节,但岛上树木繁茂、百草丰美,给人诗意盎然之感。后两句则是对“水何澹澹”一句的进一层描写:定神细看,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竟是洪波巨澜,汹涌起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寥寥十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她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从体裁看,《观沧海》这首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古体诗。海水、山岛、草木、秋风,全是眼前景物,不过后文中的日月星汉,是曹操想象之景,并不是真实看到的景象。诗写秋天的大海,能够一洗悲秋的感伤情调,写得沉雄健爽,气象壮阔,这与曹操的气度、品格乃至美学情趣都是紧密相关的;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这种浪漫豪迈的诗风格调,与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是吻合的,整诗描绘了生气勃勃的大海风光,勾勒出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天地的雄伟气象,实际上在歌颂祖国壮丽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热爱祖国的真挚情感和一统山河的强烈愿望。

整首诗不仅通篇写景,寓情于景,句句写景,又是句句抒情,且独具一格,字里行间气势浩瀚雄浑,胸怀博大广阔,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雄姿勃发的帝王胸怀。如果说庄子之海带有某些说理的意味,那么,曹操之海已经是完全濡染了文学家的审美情趣而去观赏大海雄浑的气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