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
明朝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庞大舰队7次远航,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海员最多、时间最久、航程最远的海上航行。
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一改明初对海外的消极政策,派遣郑和率庞大海上舰队远航西洋,在国外显耀兵力,向海外各国夸示中国的富强,宣扬明朝的威德。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船队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编成,堪称一支实力雄厚的海上机动编队:一是人数多。郑和每次下西洋人数在27000人以上,除水手、官兵外,还有采办、工匠、医生和翻译等。而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为90~150人、170人、265人。二是船队编制完善、严密。郑和船队由舟师、两栖部队、仪仗队三个序列编成。舟师就是现在的舰艇部队,基本单位为战船,它们被组成编队,叫前营、后营、中营、左营、右营;两栖部队用于登陆行动;仪仗队担任近卫和对外交往时的礼仪,庄严威武。郑和船队分为指挥、航海、外交贸易、后勤保障、军事护航5个部分,其中指挥部分是整个船队的中枢,对航行、外交、贸易、作战等进行指挥决策,郑和职务是钦差正使总兵太监;航海部分负责航海、修船、预测天气;外交贸易部分负责外交礼仪、贸易、联络翻译;后勤保障部分管理财务、后勤供应、起草文书和医务;军事护航部分负责航行安全和军事行动。三是装备无与伦比。郑和船队编配“宝船”“马船”“粮船”“坐船”“战船”5种类型船舶,其性能、装备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而且分工细致,分别用于载货、运粮、作战、居住。以“宝船”为例,最大的宝船长44丈4尺,宽18丈,载重量800吨,可容纳上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好的船。
郑和率领船队下西洋时,携带国书和金银、绸缎、瓷器等大量物品。每到一国,郑和都会和当地国王或酋长会见,宣读诏书,举行隆重的册封典礼,赠送冠服和宝物,并赐给国王诰命银印,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间的关系。同时,郑和船队还与当地进行贸易活动,以我国的工艺品交换各国的土特产。
当然,郑和七下西洋,所到之处,并不总是和平、友好的欢迎,期间也遭到一些当地国王和酋长的敌视和攻击,主要战役有3次:一次是在1407年,郑和舟师第一次远航返航途经旧港(今巨港)时,与图谋劫掠船队的陈祖义海盗集团展开激战,烧毁敌船10艘,缴获7艘,擒获陈祖义等3名首领,杀伤其部卒5000余人。第二次是在1409年,郑和舟师第三次远航路经锡兰山国(今斯里兰卡)时,锡兰山国王发兵5万袭掠郑和舟师泊地、切断郑和舟师归路,郑和一面命舟师坚决抗击,一面亲率约2000步骑攻克锡兰王城,擒获其国王及其妻室子女。第三次是在第四次远航返航驶抵苏门答刺(今苏门答腊首府棉兰)时,时值苏门答腊内乱。郑和受命率军登陆进剿苏干刺,在苏门答腊军队配合下,大败苏干剌军,俘获苏干刺及其妻子。
通过郑和船队,更多国家了解了中国,了解到明朝国势之强盛、物产之丰富,遂纷纷遣使回访,实现了双方的友好交往。有的国家的君主还携妻带子亲赴中国访问。郑和每次下西洋,随船队来中国的贡使、国王等都大量增加。1423年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回航的时候,船上载有16国1200多名使臣及其家属。到永乐晚期,来朝贡的国家超过60多个。
郑和下西洋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此举有助于调解东南亚各国的矛盾,平息冲突、消除隔阂,有利于维护周边稳定,提高明朝的国际威望。郑和下西洋还开辟了新的航海路线,对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进行了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许多海洋科学数据,绘制而成《郑和航海图》,比世界公认的最早的英国“挑战号”海洋调查活动早了4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