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平林漠漠①烟如织,寒山一带②伤心碧。暝色③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④空伫立,宿鸟⑤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⑥。
校注
①漠漠:广大苍茫貌。②一带:犹言一片、一抹。③暝色:暮色。④玉阶:一作“玉梯”。⑤宿鸟:归巢之鸟。⑥长亭句:古者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更,一作“连”。
析评
此词旧题“闺情”或“别意”。按二说皆可通:若视为“闺情”,则写闺中少妇伫盼其良人归返的一种幽怨愁思;若视为“别意”,则写一位漂泊者久客思归的愁情。兹就前说为解:
起首“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二句,先描绘出一幅深秋苍郁溟蒙的暮景,虽未写出什么离情别绪,但是由平林的广漠、烟雾的迷蒙,已反映出伊人心境的苍茫;由寒山的苍绿,已衬托出伊人心境的幽郁了。下接“暝色入高楼”句,把广漠的境域收缩到单一的实体——高楼上,使主体渐趋突出明显;由此再引出底下“有人楼上愁”的人事来。
换头承前结,“玉阶空伫立”写伊人的痴心伫盼,“空伫立”三字已泛滥出无限的伤心与怅惘。“宿鸟归飞急”则补足上句,说明其伫立之目的在于期待那浪迹天涯的游子之归返。继之以“何处是归程”,便很自然地点出了“望归”的主题。末句更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加深伊人一片空虚怅惘的愁思与幽怨。
此词若从全篇的设境遣意看,上半阕的写法是由远而近,下半阕是由近而远,正合乎一个望归者的心情,而这种心情又全从景物引起联想与对比的,作者在浅淡的描景与深邃的抒情中,取得了相互调和的发展,所以能把愁思与幽怨写得极为蕴藉,极为淡远。尤其结尾二句,更具有苍茫无尽的余韵。
余论
《菩萨蛮》《忆秦娥》二词,是否出自李白之手,虽见仁见智,迄无定论,但其气象,颇似太白;论其本身之艺术,仍有极高的价值。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菩萨蛮》《忆秦娥》两阕,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为词中鼻祖。”刘熙载《艺概》云:“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阕,足抵少陵《秋兴》八首。想其情境,殆作于明皇西幸后乎!”吴梅《词学通论》以为:“词至太白而繁情促节,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笼化,故论词不得不首太白也。”诸说俱称有识之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