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政府的单目标与多目标行为假定
一些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以财政目标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行动模型,与以政治晋升目标为基础的地方政府行动模型,虽然各自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理解政府行动的某些特征,但是二者间的统一性仍然是一个问题。有研究者尝试建立统一的分析框架,如陶然等人(2009)提出,地方政府的行为特征是在不断变化的博弈规则(包括政-企关系和中央-地方关系)下地方追求财政收入的激励。从地方政府行为角度看,这一框架是用于某一具体时段的解释,而不是一个和地方政府行为有关的更基础的分析架构。
现有研究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描述和分析分为两种不同的取向:一个关注地方政府面向辖区发展的取向(曹正汉,2011;冯猛,2017);另一个则关注地方政府力图获得上级肯定的取向(周黎安,2007)。作为层级结构中的地方政府,同时存在这两种取向,既在经验上能够得到确认,也与其在层级结构中角色定位的理论预设相吻合。所以,假定地方政府同时具有这两种取向,在经济社会学研究者中应该没有太大的争议。问题是建构怎样的理论模型,可以使我们利用模型基础上的演绎,合乎逻辑地理解更多的和地方政府行为有关的现象,乃至启发我们去发现一些在学术上被忽视的新现象和可能的后果。
一个简单的处理策略是运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约束线等分析工具,建构地方政府效用最大化模型。该模型假定,地方政府是一个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主体,它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提供辖区偏好品(即对辖区发展有利的政府产品,用以表示地方政府的辖区发展取向)和上级偏好品(用以表示地方政府获得上级肯定的取向)来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虽然有时辖区偏好品和上级偏好品的生产是互补的,即辖区偏好品增加的同时上级偏好品也增加,但这种情况使研究任务变成单一取向分析,过于简单,故在此处不予考察。我们假定,地方政府把资源投向更多的辖区偏好品,就会较少投向上级偏好品;辖区偏好品和上级偏好品给地方政府带来的效用具有替代性,使地方政府在二者之间具有凸的效用无差异曲线。地方政府权衡辖区偏好品和上级偏好品的资源投入时,将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处获得最大效用。进一步扩展分析,可以得到三个延伸模型。
(1)在经济社会学的有限社会化行为假定下,我们可以假定各地方政府对辖区偏好品和上级偏好品的内在评价存在差异,有的更重视辖区民意和辖区声望,有的则更重视上级态度。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它们各自的无差异曲线组的不同得以刻画,在相同的预算约束下,由于无差异曲线的不同,地方政府效用最大化选择结果会不同。
(2)将经济社会学的他人状况影响个人效用假定用于地方政府行为假定中,则这种影响可以在上述模型中通过无差异曲线组的边际替代率的系统变动得到刻画。利用模型,可以对从众型地方政府和求异型地方政府的行为后果差异进行逻辑阐述。
(3)上级政府的压力变化(如强调中心工作的完成、实施运动式治理等)、上级政府的诱导方式的变化(如实施项目财政),在短期中可以通过预算约束线的变化来加以刻画。而对地方政府行为后果的影响,则可以在模型中逻辑地推导出来。
上述模型虽然可以对地方政府行为和后果方面的诸多现象提供统一的理解,但假定地方政府像一个行动者那样决策毕竟是过于简化了。如果将地方政府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不同取向理解为政府内部具有不同取向的行动者博弈的结果,那么就需要建构博弈模型来分析。有关地方政府中官吏分途的研究为不同取向行动者的互动研究提供了启示路径(周雪光,2016),但建构逻辑清晰并具演绎能力的模型还在期盼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