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口述历史起源:英美两国对于精英、企业与商业口述历史的不同态度
摘要:在美国,企业深知口述历史的价值,而口述历史学家也积极地参与到商业史领域。但是,英国的情况却大不相同,一方面,英国的口述历史学家仍然对精英口述历史(elite oral history)持高度怀疑态度;另一方面,英国商业史学家和档案工作者也对口述证词的价值表示怀疑。在英国,口述历史学家总是聚焦于工人阶级、边缘群体和沉默群体,而很少有人敢于跳出这一窠臼。尽管倡导性口述历史应当是口述历史学家的一个焦点,但我们也必须利用这种方法论更为广泛地记录我们的社会,并跳出我们的舒适区域,接触那些挑战我们的访谈对象。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英美两国面对精英口述历史采取截然不同态度的原因,并认为其在于英美两国口述历史起源的明显不同。本文利用了大英图书馆企业口述历史计划的相关案例来说明口述历史对于公众理解商业历史与企业文化的贡献,这些案例涉及英国出版业、乐购(Tesco)连锁超市、英国皇家邮政、品牌咨询公司沃尔夫·奥林斯以及包括巴林银行在内的伦敦金融中心。
关键词:企业记忆;商业史;精英;口述历史
在过去的一年左右时间,我始终在反思口述历史的两个问题:一个是自1987年开始在大英图书馆开展的企业和商业口述历史计划,另一个则是过去50年来英国口述历史的起源和发展。关于口述历史学家在企业和商业环境领域面临的挑战,以及口述历史对商业本身的影响问题,我在其他地方另有专文论述。另外,我还单独探讨了在口述历史运动发展过程当中,档案工作者和口述历史学家之间的不断变化的历史关系问题。
我尝试将这两个问题结合起来思考:通过比较英美两国的商业口述历史,来展现两国口述历史不同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如何影响它们各自现有的思维和运作模式。我希望借此引起争论,并能够得到更多的回应和思考。
由于两个哲学博士生对英国口述历史发展进行的适时且具有突破性的研究,刺激我去做一些公共档案工作者可能做得还不够的工作:在历史的语境之下对我们的实践和方法论进行反思。
在过去的20年里,大英图书馆口述历史部(Oral History Section)的国家生活故事(National Life Stories)收藏已经成为英国企业和商业口述历史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这些企业和商业机构涉及众多行业,从重工业(钢铁和石油/汽油)到零售业(图书贸易和食品行业,包括乐购连锁超市),从金融业(伦敦金融商业区)到服务业(比如英国皇家邮政和品牌咨询公司奥林斯)。借助与诸多企业的伙伴关系和研究经费的支持,自1988年以来,我们已经收集了超过1000份生活故事访谈。最近我们正在对巴林银行的历史进行整理,这是伦敦最古老的一家商业银行,1995年因为其员工尼克·利森(Nick Leeson)进行期货投机损失13亿美元而倒闭。这个计划就是对最新发展的积极回应。在6家私营公司的支持下,我们也正在记录英国水业的口述历史;而另外一个重要的涉及科学家的新项目将覆盖计算机和工程行业。
长期以来,我总是不安地意识到我们在大英图书馆的工作在英国口述历史学家当中是与众不同的,我的这项突破性研究的首要工作是对英国现有商业和企业口述历史工作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同时与美国进行对比),进而为我们自己的工作提供一些背景。
一些英国现代商业史学家虽然也会在商业史(尤其是公司史)的准备研究阶段中收集访谈资料,不过,通过对过去50年间重要著作的调查表明,口述证据仍旧处于缺席和附属地位:很少被恰当地引用和承认,更不用说作为证据来考察或质疑。在一些有影响的战后英国企业的商业史著作中,甚至不使用任何形式的访谈资料。有一种情况下也会进行访谈,不过不是通过录音记录,而且“与这些访谈相关的备注信息也会被排除在那些保存的记录之外”。一位作者逗人地指出,“超过100名行业工人同意像政治家和公务员那样接受访谈”,却没有提供受访者名单,也没有引用他们的名字或以任何其他方式引用他们。尽管纸质资料总是小心翼翼地做脚注,而访谈资料极少被引用,有时甚至连记录日期都没有,这表明访谈资料仍然被看成对核心商业档案的严格补充,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分析。一些商业史学家仍然对口述资料持怀疑态度。最新版的《牛津商业史手册》被誉为“商业史的最前沿研究”,但在这本700页的著作中,只有一个段落涉及口述资料。而最令人担忧的是,英国商业史学家和口述历史学家之间的对话完全没有:他们从未会面,也没有举行过联合会议。
在商业档案和档案工作者中也能看到类似情况。很明显,在那些商业史学家所收集的访谈中,很少(如果有的话)会被归入档案馆。一项对英国商业和企业档案的调查显示,除银行和零售行业的一些少数例外之外,它们几乎没有口述历史,也很少有商业档案工作者发起口述历史收集。在英国商业档案委员会(The U. K. Business Archives Council)的专业手册中,口述历史被归到“补充收藏”的条目下,认为它应该被放置到“档案馆的基本工作……得到妥善处理”之后。事实上,在英国,公司档案工作者是一种稀缺职位,尤其容易受到经济衰退、兼并和收购的影响。2008年,在英国《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和伦敦证券交易所(London Stock Exchange)的100家公司当中,只有25%的公司聘用企业档案工作者或档案管理员。而在全英国的专业人员当中,或许只有80~90位商业档案工作者。很少有机构拥有大量的资源,而且许多人认为口述历史是一种昂贵的奢侈品。作为英国最大的商业档案公共资料库,格拉斯哥大学苏格兰商业档案馆(Scottish Business Archive at the University of Glasgow)和华威大学现代档案中心(Modern Records Centre at Warwick University)也只保存了少量录音访谈资料。
在英国口述历史学界,企业、商业和机构的口述历史仍然极其罕见。在过去,大英图书馆国家生活故事收藏部经常遭到公开批评,因为有人认为对于受有钱人和权势者资助的精英口述历史计划的兴趣是不健康的。在过去的50年间,英国大部分口述历史与社区史有关,其目的是拯救那些“隐藏的”并经常是工人阶级的声音,同时合理化社会中的边缘化经验。很少有英国口述历史学家将他们的注意力放在私人企业和企业界,尤其是管理和组织历史、企业家精神与竞争力上。在英国,已经有政治组织和工联主义的口述历史计划,而基于访谈的研究也已经涉及公共机构,尤其是医院和其他国家的医疗服务机构。在一些大学机构史研究中,也同样利用了口述资料。但是,在《口述历史》(Oral History)这本杂志过去40年的历史中,却没有刊登过任何有关口述资料在商业史和企业史研究中应用的文章。即便扩大文献搜索范围,也只是在其他英国杂志上出现过零星几篇相关文章而已。同时,至今没有任何有关商业口述历史的会议,也没有相关的高等教育模块或课程,而且,没有任何一本口述历史实践的标准手册来帮助解决企业访谈中出现的棘手问题。
在我看来,英国对商业口述历史反感的原因在于英国口述历史运动的政治起源。英国口述历史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很大程度上它是一种对于男性精英的传统历史研究的颠覆性变革。所有经典的英国口述历史作品(尤其是保罗·汤普森的《过去的声音》)谈论的都是“自下而上的历史”以及重新调整历史的平衡,使其超越永恒的“伟大与善良”。而且,英国口述历史运动总是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女性主义视角紧密相连。民俗学与“先前文化”(prior culture)研究也是一种重要的影响:诸如乔治·埃文斯(George Ewart Evans)这样的先驱人物专注于工作与劳动人民相关的研究。而在拉斐尔·塞缪尔(Raphael Samuel)和查尔斯·帕克(Charles Parker)的作品中,劳工的英雄主义则体现得非常明显。在早期,口述历史也成为社会史博物馆策展人的一种激进的推广策略,同时也是老年人与残疾人实现自我倡导的一种形式。大多数英国口述历史学家(包括我自己)完全正确地专注于记录边缘化群体的声音,并且让他们能够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利用访谈更好地呈现女性经历、少数族群社区史和残障故事。
在英国口述历史学家当中,还没有形成利用他们的技能去探索英国社会各个领域的任何传统,尽管他们存在政治差异和情感差异。在我看来,这一重要的遗漏导致我们忽视了作为口述历史学家和档案工作者的职责,即利用我们的技术来更好地理解更为广泛的社会。我们一直不愿意参与那些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的主题,因为这些主题会挑战我们固有的关于访谈权力动态性的观念。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口述历史技术可以更加“大众”地揭秘商业与金融活动中鲜为人知的和复杂的过程,并且通过引入历史背景与个体能动性来校正诸如全球化和全球资本这样的“宏大”概念。但我不得不说,即使在与企业和公司合作的情况下提出想法,也会让英国的口述历史学家感到惊讶。
与英国的口述历史相比较,美国的情况令我吃惊。在美国,商业口述历史发展得更为广泛:口述历史学家和商业史学家们会进行积极对话,而相关文章则会发表在许多美国主流历史期刊上。而且,商业与企业口述历史也是美国口述历史协会(Oral History Association)会议的一个常见主题。
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美国口述历史运动的不同起源,它植根于哥伦比亚大学阿兰·内文斯(Allan Nevins)所开创的精英口述历史方法。内文斯被公认为现代美国口述历史运动的设计师,但他毕竟是一位商业史学家。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早期的大学档案口述历史项目中,有很多严重依赖企业的资金赞助,因此发展出了一种紧密的商业伙伴关系。而这种类型的伙伴关系直到最近仍然是英国同行所极为反感的。
大多数英国口述历史项目能获得公费支持,其来源包括大学以及地方和国家政府部门,主要用于支持以博物馆或图书馆为基础的口述历史计划。而最近,通过彩票基金资助的社区口述历史计划也不断增加(在过去10年,其资助金额已经达到6000万英镑)。无论是从资金资助还是从政治倾向来讲,美国的情况似乎更加复杂。显然,许多美国口述历史学家将他们的方法论看作一种激进的技术手段,但是其他人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政治动机。在过去50年间,尽管英国和美国的口述历史运动都经历着成长和多元化的过程,并且现在我们对主体性和反身性等问题都有许多相同的关注和争论(这也是国际口述历史运动的特点),但作为一个局外人,有时感觉美国的口述历史运动更多元化。
美国企业对于记忆和历史的态度似乎也不同于英国企业。2006年一项针对英美86家公司的比较研究表明,美国公司不仅“比英国公司更加注重以史为鉴”,而且它们也“更加关注将其遗产看作企业认同的一部分”。美国公司在出版公司历史书籍和开办企业博物馆方面的比例要更高。类似历史工厂(The History Factory)和历史联合公司(History Associates)这样的定制服务机构也不断出现,它们满足了美国公司在档案与遗产服务方面的需求。这些机构会利用口述历史方法出版大众乐于接受的产品,这些产品与那些由知名出版社出版的众多精美作品形成鲜明对比。对于后者而言,除其他商业史学家之外,几乎没有人会阅读它们。但是,在英国并没有类似这样的机构(历史工厂正试图在伦敦设立办事处),甚至在政府资助领域之外的自由口述历史学家也很难找到工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个被认为是“以历史为导向”的英国却不如一个具有“超前思维”和“以金钱为导向”的美国那样关心其历史和光荣传统。我想也许这种对比鲜明的气质与美国人对于阶级的态度、美国社会的同化主义倾向(assimilationist tendencies)以及侵蚀等级制度的先天欲望有关系,即包容而不是排斥。但是,认识和解释英美口述历史学家和商业史学家之间的这些本质区别也许不如回到英国口述历史本身那样重要:英国口述历史的起源使得它在意识形态上反对记录社会的重要部门,而这些重要部门恰恰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影响数百万人。当我们决心纠正这种历史的平衡并竭力让沉默者发出声音的时候,已经忽视了许多其他人,而他们的故事和经历现在可能同样会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