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的研究

国外产城融合研究属于交叉研究,主要体现在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研究方面。亚当·斯密(2015)等古典经济学家关注分工与城市化的关系,研究分工对城市化的影响。随后,西方研究重点转向产业与城市之间的关系。Weber(1909)的工业区位论和Perroux(1955)的增长极理论都从侧面研究了城市化和产业发展的匹配关系,证明城市化与产业发展关系密切。20世纪60年代后,Rannis和Fei(1961)、Harris和Todaro(1970)、Kelley和Williamson(1984)等研究了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构建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研究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证明经济水平发展与城市化的合理互动。Singclmann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由农业经济转向服务经济的重要因素。同时研究认为,经济发展不均衡使得主导产业产生工业集聚和商业集聚。缪尔达尔的城市发展积累因果理论认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水平时,决定城市增长的是城市本身的集聚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能力。库兹涅茨(1989)提出了产业结构演变能作用于城市化并且需要协调发展。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2005)融合了微观经济学、经济地理和城市经济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规模收益递增、交易费用和不完全竞争等分析产业集聚形成的原因以及城市空间经济与产业集聚的关联。他们认为,由于规模经济产生集聚,从而推动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化相关理论研究同时促进了实证研究的发展。例如,钱纳里、赛尔昆(1988)对1950~1970年101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数据与城市化水平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证实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城市化水平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Henderson(2000)、Wheaton和Shishido(1981)也有类似的结论。Daniels等(1991)认为服务业人口的增多与城市化关系密切。Messina(2005)通过计量分析得出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于服务业规模的扩大有正向的显著作用。这些研究从实证方面进一步证明了经济发展对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而工业化是经济发展中重要的中观因素,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尤为重要。例如,Fay和Opal(1999)认为,在城市化发展的初期,城市化发展主要取决于一国经济部门的构成以及受政府制定的政策影响。

二 国内的研究

产城融合在我国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和转型思路,出于对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产城分离问题,是在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提出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概念,其是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而出现的。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于产城融合的关注日益增加。国内对于产城融合方面的相关研究可以归纳如下。

(一)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存在的问题以及评价体系

1.产城融合理念的内涵

产城融合的理念最早由张道刚(2011)提出,他认为,城市与产业需要双向融合,其实质就是平衡两字。刘畅等(2012)认为,产城融合的核心内涵体现在三个方面,分别为功能复合、配套完善和空间融合。功能复合指产业、居住、商业、商务、娱乐、游憩等功能,配套完善指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空间融合指发展综合功能区。李文彬、陈浩(2012)认为产城融合是将产业园区和城镇社区融为一体,推动工业园区从单一的生产型园区向生产、服务、消费的多元化园区发展。卢为民(2013)则认为产城融合分为外部与内部的融合。外部融合指的是工业园区与新城、新市镇等实现联动发展;内部融合指的是实现工业园区内部“居住、工作、生活”等功能的融合。由此可见,产城融合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大,从新区、新城到产业园区、各级城镇,其研究对象不断丰富。

除了微观视角之外,不少学者从宏观以及中观层面探讨产城融合的内涵。罗守贵(2014)认为“产”包括二、三产业,主张从三个层面观察产城融合:一是全国范围的产城融合,考虑全国性的产业布局和城市规划;二是都市圈或者城市体系范围的产城融合,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一般城市之间匹配良好的区域性产业体系;三是个体城市范围的产城融合。谢呈阳、胡汉辉等(2016)则从内在机理角度界定,认为产城融合是“产”“人”“城”三者的融合,并以人为连接点。

2.产城融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产城融合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规划缺乏严肃性与合理性,存在“有城无产”或“有产无城”现象、配套设施落后难以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效集聚、新老城区功能难以互补和融合等。王小鲁(2010)提出,没有合理规划的城市在发展中会呈现无序状态,使得城市之间和城市内部布局混乱,产生负外部效应,导致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不合理占地等城市病。夏骥(2011)认为,上海在20世纪末由于过分强调工业的集聚而忽视城镇建设,导致园区缺乏产城融合,使园区支撑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大为减弱。钟顺昌等(2014)认为,有一些地方通过政府机构搬迁来推动新区发展,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带动新区发展,但会忽视产业基地的培育和产业环境的建设而使得产业发展不够,出现有城无产的问题。刘荣增、王淑华(2013)以郑州为例,指出新老城区功能难以互补和融合,从而阻碍其发展。

3.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

不少学者从定量方面对产城融合程度进行了分析。较早的是高纲彪(2011)提出的4个层级4个方面26个指标的产城融合评价体系。唐晓宏(2014)从产业发展、人口融合、空间融合和城市功能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结合问卷调查和灰度关联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王霞等(2014)从高新区的工业化发展指标、城镇化发展指标和产城融合分离系数指标入手,构建了涉及3个一级、18个二级和77个三级指标产城融合度评价体系。国土资源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2014年)也提出了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标准。此外还有苏林等(2013)、孙红军等(2014)、王菲(2014)也做了相关的研究。另有一些学者构建了工业园区或开发区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也能体现产城融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陈家祥(2006),黄鲁成、张淑谦(2007),李海龙、于立(2011),解佳龙、胡树华(2013)。但总体而言,作为广义上的普遍适用的产城融合评价标准还有待研究。

(二)产城融合的阶段性

有些学者关注从产城分离逐步发展到产城融合的阶段性和发展规律的研究,从空间演变角度分析。例如,顾朝林(2002)揭示了城市边缘土地利用性质变化过程的规律,即从近郊农业用地、菜地、工业用地发展到居住用地充填以及商业服务设施用地配套。王志美、李京文(2007)着重分析了三次技术革命对工业区与其他城市功能区空间关系的影响。陈鸿、刘辉等(2014)将园城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产城关系松散阶段、产业支撑城镇发展阶段、“产—城”一体化发展阶段。王慧(2003)将开发区的发展阶段划分为4个阶段,其功能和区城关系也逐步演化。王霞等(2014)将高新区与新城空间演化过程分为4个阶段。

(三)产城融合的体现

产城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产业对城市的支撑、城市对产业的支撑。而城市对产业的支撑又可分为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以及城市的生活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具体相关研究如下。

1.产业对城市的支撑

学者从城市缺乏产业的支撑、土地利用效率低等方面进行研究。刘瑾、耿谦等(2012)以济南高新区为例,论证新型工业化对城区的发展作用。魏后凯(2014)、王小文(2014)等认为目前仍有工业园区建设存在盲目性与无序性,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孔翔、杨帆(2013)认为东部地区工业园区产业向外转移会形成产业空心化。

2.城市的生产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

有的学者从城市的物流、展销、市场等生产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角度进行研究。柴彦威等(2008)认为开发区目前存在的产业结构、设施配套以及现有的功能制约对主城区具有带动作用。“工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于涛方等(2006)认为应加快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城市化发展。林汉川(1995)、陈粟(2006)等强调培育孵化器和加强园区生产服务功能的作用。黄杉、张越、华晨等(2012)认为园区发展至一定阶段,应有高品质的生活性和生产性服务业。

3.城市的生活性服务功能对产业的支撑

有学者研究了城市的生活性服务以及公共服务对产业的支撑作用。郑秉文(2011)、吴先华(2011)发现由于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落后于人口城市化,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面临困境。曾振等(2013)认为需要在传统工业园区中植入城市居住、服务功能。

(四)产城分离的原因、产城融合的经验做法及发展策略

1.产城分离的原因

王小鲁(2010)、陈云(2011)、胡滨等(2013)认为产城分离的原因在于城市规划理念落后,导致职住分离。夏骥(2011)、钟顺昌等(2014)、魏后凯(2014)认为,政府职能缺位造成园区生活以及公共服务功能不足,或者仅通过房地产开发来带动新区的发展,忽视产业的培育,从而造成“有产无城”或“有城无产”的现象。

2.各地产城融合的经验做法

不同地区的产城融合实践做法不同。有些学者主张产业规划先行,例如蒋华东(2012)提出以产业的集群化带动城市的发展。贺传皎等(2012)提出在产城融合关系下产业布局规划的转变。有的主张以城市综合服务能力的提升来带动产城的发展。刘明、朱云鹏(2011)认为,新城建设应借鉴新加坡城市综合体的发展模式,提升医疗、教育、商业等生活性功能。还有的从产业化与城市化二者互动协调发展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做法。潘斌、陆嘉(2013)认为上海郊区新城的产城融合主要是产业园区与其依托的城区间的功能整合、用地整合、设施整合。殷德生等(2014)则从创新的角度,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基础的联动体系,构建产城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3.产城融合的发展策略

在发展策略上,曹和平(2014)认为要优化产业园区的交通布局,营造园区的商贸、人文、居住的气息,发展城市功能。刘荣增、王淑华(2013)提出城市新区产业高级化、社会服务强化策略以及新区有机成长的路径。胡滨等(2013)提出产城一体单元规划法。贺传皎等(2012)认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应向城市为产业投放核心要素、产业带动城市转型的模式转变。唐永伟等(2015)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产城融合相应策略。张艳(2008)从土地利用着手,认为随着园区的发展,一些工业用地有可能转向商业或生活用地,应加强调控,避免无序开发。左学金(2014)认为土地管理、土地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能促进产城融合的发展。

综上所述,“产城融合”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路,备受关注。近年来,尤其是“十二五”规划提出新型城镇化战略后,研究日益增多。学者们从产城融合的内涵、存在的问题、评价体系、产城分离的原因、经验做法、发展策略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为本书提供了丰富的研究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研究的内容较为零散,缺乏对产城融合的发展机制、存在问题、测度与评价、实施路径以及实施效应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大多针对单个园区的产城融合现象的分析,缺乏对区域层面产城融合的研究,不能在更大的区域层面更好地实现产城融合;研究的实践方面还不够丰富,可操作性较差,没有大量的具有实际性的具体参考模式。由此,本书拟从产业承接地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区域调研,探索产业承接与产城融合的内在联系,加强对产城融合的定量分析,从产业承接地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的现状、效应,政府的作用,实施路径等角度来加以分析,结合实际的案例,为区域范围内的工业园区发展提供参考思路与借鉴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