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就业质量研究的文献综述
就业质量反映的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状况,包括工作的性质、聘用条件、工资水平、工作稳定性、工作环境、社会保险和劳动关系等主要内容(刘素华,韩春民,2007)。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劳动关系也日益表现出全球化特征。跨国资本的进入不仅造成了不同国家间工人的矛盾,同时也使在一国之内有效协调劳资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变得复杂;而全球经济衰退也使失业率上升、就业质量下降等成为全球性问题(刘素华,2005;苏士尚,2007)。为此,1999年6月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提出了“体面劳动”理念,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促进男女在自由、公正、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工作机会。此后,国外有关就业质量的研究在工作层面的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国家层面的就业质量整体评估框架和行业层面的工作岗位质量评价指标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形成了以国际劳工组织提出的“体面劳动”指标体系、欧盟委员会提出的“工作质量”指标体系、欧洲基金会提出的“工作和就业质量”指标体系为代表的多个指标评价体系(王阳,2014;田永坡、满子会,2013)。
受国外就业质量研究的影响,我国自21世纪初期开始对就业质量进行研究,并将其上升到政策层面,使提高就业质量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目标。我国学者在就业质量研究方面注意到就业质量必然受到一国的文化、历史和特殊国情的影响,突出强调了研究的本土化。因此,国内研究着重探讨了适应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的就业质量内涵、指标及影响因素。
就内涵而言,学者认为就业质量包含主观、客观,微观、宏观的划分。首先,学者们普遍接受了“就业质量概念是反映整个就业过程中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并取得报酬或收入的具体状况之优劣程度的综合性范畴”这一概念,指出劳动者在劳动中的客观状况与其对劳动过程的主观判断均应包含在就业质量的评价中(国福丽,2008);其次,学者认为,就业质量通常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上被使用,微观就业质量是从劳动者个体角度包含了与其就业状况相关的一切要素,而宏观就业质量则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角度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劳动力市场运行状况(刘素华,2005)。
就指标而言,依据对就业质量内涵的把握及具体理解的不同,学者们对就业质量指标设计也表现出较大差异。以宏观就业质量指标为例,有学者从就业机会不断增加、劳动资源充分利用、就业改善家庭生活、就业提高自身能力、失业后能及时就业、劳动者权益充分保障六个方面理解就业质量,提出了就业环境、就业能力、就业状况、劳动者报酬、社会保护和劳动关系六个维度的指标(赖德胜,2011);以微观就业质量为例,有学者将就业质量理解为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稳定与安全、个人尊重、健康与福利、社会保障、职业发展、劳资关系、机会平等九个方面,以就业稳定性指数、工作质量指数、劳资关系指数、福利和保障指数、职业发展指数分别进行测量(李军峰,2003)。总体来看,劳动力市场状况优化、劳动者收入增长、劳动者工作条件改善、劳动者社会保障状况完善、和谐劳动关系建立等成为人们构建就业质量指标的核心内容。
就影响因素而言,在就业质量研究的起步阶段,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作用依然存在,行政级别、政治面貌和工龄因素对就业质量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因素的影响开始显现(赖德胜,2011;孟大虎、苏丽锋、李璐,2012;代锋、吴克明,2009),但户籍、所有制、行业、职业仍起着一定的作用(苏丽锋,2013)。
总之,我国的就业质量研究尚在起步阶段,就业质量概念的内涵得到初步梳理并获得学者认可,但在具体指标设计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同时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在指标测量的完整性上存在不同程度的缺失。本文拟参考目前就业质量研究的已有成果,以微观客观数据对就业质量状况进行整体描述,同时以微观主观数据探讨就业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