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金融结构的协调:基于社会融资规模视角的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方法、结论与创新价值

一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书基本思路为以金融结构为理论起点和贯穿全书的逻辑主线,立足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的客观现实,吸取美国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力图实现金融结构变迁、防范金融风险和提高货币政策效率的统一,以解决中国现实金融问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本书的最终目标。本书的逻辑顺序为:首先,对金融结构理论和文献进行总结概述,在此基础之上考察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与特征;其次,分析金融结构变化对货币政策的影响;再次,将社会融资规模放在我国金融结构变化这一大背景下进行研究,重点研究其理论创新意义和价值,并对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适应性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在综合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提出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针对具体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目的,本书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历史发展与未来趋势相结合的基本导向,主要采用了如下的研究方法。

(1)逻辑分析与综合归纳相结合。本书基于金融结构视角开展分析,并贯穿本书始终,形成一条清晰的逻辑主线。同时,本书在全面占有、综合梳理金融结构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将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和货币政策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研究,实现了逻辑和整体的统一。

(2)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金融结构是一个宏观问题,但是单纯从宏观进行研究往往会失去很多细节,掩盖问题的本质。因此,本书采用宏观和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力求全面反映事物的细节和本质。例如,在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研究过程中,除了进行宏观分析之外,主要采用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定量分析是定性分析的支撑。本书的许多问题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定量分析的技术和方法,使定性分析获得了更精确的表述和更有力的支持。

(4)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相结合。在分析中国金融结构特征和定位时,笔者采用了横向比较方法,从国际比较视角给予确定。在分析中国金融结构变迁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变化时,则主要采取纵向历史对比的方法,使整体逻辑更加清晰。

二 结构安排与研究内容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八个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章导论,主要介绍本书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等内容。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四章,主要内容为提出并论证本书的第一个观点——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错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并分析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二章首先将金融结构、货币政策和金融风险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并运用这个分析框架重新解读了美国次贷危机;其次是通过国际比较确定我国金融结构特征和定位,并对中国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进行了探讨。该章是以后各章内容的理论基础和逻辑指引。第三、四两章则在第二章的基础上,继续分析了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第三章考察了货币政策变化对金融市场中微观主体的影响,发现紧缩的货币政策提高了企业盈余管理水平,降低了会计信息质量,加剧了股票市场的信息不对称,这表明货币政策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需要高度关注货币信贷以外的作用机制。第四章研究金融结构对货币政策的作用,基于微观视角的实证研究发现金融结构的变化已改变了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由银行信贷传导转变为广义信贷传导,并且广义信贷传导渠道相对于银行信贷传导渠道降低了紧缩货币政策的效力,因此央行需要监控更广义的信贷才能保证货币政策的效力。可见,第三、四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金融结构与货币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对第二章内容的一个延伸。

第三部分包括第五、六、七章,主要对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意义和作为中介目标的适应性进行论证和研究。金融结构的变化对货币政策提出挑战,以社会融资规模为中介目标对当前货币政策操作框架进行调整和完善,成为提高中国货币政策效率的重要举措。第五章主要论述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基础和创新价值,第六章对社会融资规模是否符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要求进行实证检验,第七章主要对社会融资规模结构进行研究。

第四部分为第八章,对全文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进一步提出了适应我国金融结构变化、完善央行货币政策操作框架的政策建议。

本书结构见图1-3。

图1-3 研究框架

三 研究结论、创新点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研究结论

本书的主要研究结论是:①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之间的错配是产生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②我国金融结构正在由银行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当前以银行为主要传导渠道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已不适应我国当前的金融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和完善;③社会融资规模是对传统货币理论的突破和创新,适应我国金融结构的变化,和我国经济政策的取向是一致的,并且符合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要求;④构建以社会融资规模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对于提高货币政策效率、防范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二)创新点

本书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内容的创新,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1.研究内容的创新

(1)基于金融结构和货币政策错配分析了金融风险的起源,重新解读了美国次贷危机,深化了对金融风险的认识。

(2)将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和货币政策联结为一个逻辑整体,形成新的理论分析工具,有利于推动货币政策理论和实践创新。

(3)通过国际比较对我国金融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定位,认为我国正在由银行导向型向市场导向型金融结构转变,这是中国制定金融政策的出发点。

(4)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新的证据和发现可供制定货币政策时参考。

(5)按照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关性、可测性、可控性的研究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中介目标“三性”重新进行了解读,使之更加明确,可操作性更强。

(6)社会融资规模目前缺少深层次的研究,本书从我国金融结构变化这一大背景充分挖掘了社会融资规模的理论意义和创新价值。

2.研究方法的创新

(1)以往对中国金融结构往往是直接定义为银行导向,缺少直接的分析和论证。本书基于对典型国家的比较实现了对中国金融结构的定位,使结论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2)国内关于货币政策的文献大多采用宏观变量进行实证研究,变量之间存在内生性影响了结论的稳健。本书利用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视角来研究货币政策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研究货币政策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书在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还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金融结构变化、完善货币政策操作框架、提高货币政策效率和防范金融风险的相关政策建议。

(三)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书对金融结构、金融风险和货币政策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规范研究,没有构建数理模型进行说明和分析,这是下一步需要弥补的工作。此外,中国最优金融结构动态调整,以及金融结构变迁中政府的作用等重要问题都需要作者或广大有志于金融结构的研究人员做进一步的探讨。由于数据来源和作者研究水平所限,本书还存在很多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