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钢铁产业安全评价及安全指数研究
第一节 钢铁产业安全背景及意义
一 研究背景
钢铁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钢铁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钢铁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上升通道,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此后一直保持世界钢产量第一的霸主地位,国产钢材市场占有率达到90%,钢材短缺已成为历史。截至2013年底我国钢铁产业已形成的生产能力:粗钢7.8亿吨,占世界粗钢产量的近一半。钢铁产业的蓬勃发展,为我国用钢产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原材料保障,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我国钢铁产量的持续增加并没有提升钢铁产业的竞争力,钢铁产业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钢铁产业资金链收紧、产能过剩、下游产业(房地产行业、造船行业、汽车行业)出现疲软态势、库存剧增、销量骤减、成本上升、价格走低、利润暴跌、资源短缺、能源高耗、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同时大量低产能、分散型中小钢铁企业的存在,更加剧了钢铁产业的震荡。
加之,目前我国处在“调结构”“转方式”的大形势下,转型和结构调整也成为钢铁行业的主要基调。2013年9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随后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部委又联合印发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行动计划》对钢铁行业等高耗能、高污染的“两高”行业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包括钢铁行业在内的重点行业将面临清洁生产审核,到2017年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是否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钢铁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对未通过能评、环评审查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备案,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金融机构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有关单位不得供电、供水。由此可见,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治理进一步加强,我国钢铁产业安全将承受着更大的外界环境压力。
就目前而言,我国钢铁产业资源、环境与产业发展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因此,构建钢铁产业安全指数也迫在眉睫。
二 研究意义
(一)实践意义
从实践意义上来看,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来分析。
第一,从宏观角度来看,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工业基础,其产业蓬勃健康地发展,不仅为我国用钢行业的高速增长提供了有力的原材料保障,而且为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推动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二,从微观角度来看,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生产经营者、投资者、债权人和上下游企业来说都起着不容置疑的现实意义。对于生产经营者来说,钢铁产业的健康发展关乎钢铁企业未来的成长,通过构建钢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可以立体、系统地了解钢铁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及时进行完善,进而做出合适的调整和弥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提高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提升企业整体的价值。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全面地了解钢铁产业的发展水平及可能面临的生产、运营和投资方面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判断前适当地考虑影响钢铁产业安全的因素,将损失减到最低,从而提高投资效率。对于债权人来说,只有钢铁产业安全正常运营,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对上下游企业来说,钢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工业基础,其产业几乎渗透到每个产业。作为上游的铁矿石开采行业和废钢铁回收行业,钢铁产业的发展牵动着其自身的兴衰,特别是铁矿石行业与钢铁行业的发展成高度的相关性,矿石产出与钢铁产出几乎是呈同比增长态势;钢铁产业对于作为下游的汽车产业、造船业以及房地产行业同样具有直接的影响意义,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二)理论意义
自中国入世以来,产业安全理论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多关注于宏观产业安全,缺乏对某一行业的产业安全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和构建。因此,本书从钢铁产业安全出发,探究钢铁产业存在的安全问题,以此为研究起点,构建钢铁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以期达到对产业安全理论的进一步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