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奋进中的社会主义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章 前言

邓小平晚年曾经深情地说:“社会主义是可爱的,为社会主义奋斗是值得的。”[1]社会主义自《乌托邦》发表以来,已经走过500年的历程,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欧陆到全球、从理论到制度、从单一模式到发展道路多样化等飞跃,成为人类思想史和进化史中一回壮丽的日出。邓小平用“可爱”来形容社会主义,用“值得”来肯定为社会主义奋斗的意义,其间所包含的炙热情感、坚定信念和事业自信,跃然纸上。本书旨在通过自己的理论研究,汇入为社会主义奋斗的队伍之中,并为社会主义500年献上一曲雄伟的赞歌。

一 本书何以取名“探索与奋进中的社会主义”?

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失败论”“社会主义破产论”“历史终结论”等甚嚣尘上,关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价值合理性、社会主义的民族化时代化、社会主义与政党等原来似乎已经有了定论的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和争论。在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再认识、再运用中,呈现三个倾向并存的态势:一是世界共产党队伍尽管分化加剧,但多数坚信道路的曲折阻挡不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必然规律。其中的执政党,进而强调在有关本国发展阶段的定位、在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机制等问题上,必须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因而类似“特色”这样的表述,成为一股蔚为壮观的潮流。二是社会党国际主导下的社会民主党,将始于《哥德斯堡纲领》的社会主义价值化、伦理化倾向进行到底,彻底地放弃了历史必然性,使社会主义成为对资本主义进行点滴改良的手段。三是一些新兴的社会主义流派崛起或者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张,如生态社会主义和女权社会主义,利用近年来世人对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注,以及对人权和妇女权益保护的呼吁,而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至于委内瑞拉的“21世纪社会主义”,不管怎样,也对整个拉美地区的政治思潮和左翼政党的治国理政产生了实实在在的影响。

上述情形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一是社会主义没有消亡,任何试图在“意识形态”中抹去社会主义的做法,都是徒劳的,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二是社会主义仍然在争论之中,《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说:“从一开始,社会主义就不是一种单一学说,其信仰内容和实践方案都是多种多样的。真正的社会主义,与真正的自由主义和真正的保守主义一样,也是不存在的。”[2]尽管我们不赞同西方人说的不存在“真正的社会主义”,但认可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的复杂性。可以预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社会主义在实现形式和发展道路中的多样选择,科学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共存、互动、竞争,仍将是一种常态。科学社会主义要赢得与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相比较的优势,最终不是靠说出什么,而是靠做出什么。这个思想,恩格斯在评论个人的时候早就有了。他说:“对头脑正常的人说来,判断一个人当然不是看他的声明,而是看他的行为;不是看他自称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实际是怎样一个人。”[3]把这一思想搬到评论“主义”那里,同样是适用的。

本书强调社会主义的“探索”与“奋进”,也无非要表达这样两层意思:一是既然社会主义仍在争论之中,那么它就仍在探索之中。探索,符合新事物成长过程中不屈不挠的品格;探索,不但要求人们关注,希望人们宽容,更呼唤人们参与,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社会进步的江海,终将通向自由人联合体的人间正道。二是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在奋进中,有过凯歌和胜利,有过黯淡和失败,但在更多的时候,是积累力量、默默无闻地从事日常工作和运动。被列宁誉为“革命之鹰”的罗莎·卢森堡把社会主义比喻为一块有待人们奋力开拓和辛勤耕耘的“处女地”,一代代的社会主义者在这片“处女地”上辛勤耕耘,尽管有时也会播下“龙种”收获“跳蚤”,但在经历这样试试、那样试试之后,“处女地”终将结出丰硕的成果,各种宗教和神话所幻想的彼岸世界的“大同”,其实在人间,在人们的劳动和创造之中。

二 本书的结构

本书在结构上由三篇组成,每一篇包括三章,每一章又包括若干个问题。其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都是围绕社会主义问题展开论述的。

第一篇为“社会主义理论前沿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英国学者安德鲁·海伍德认为:“政治问题的争论往往归结为关于‘术语’真正意义的争辩。”[4]由于人们对“社会主义”的看法有如流通中的币种那样花样繁多,因而本篇主要从政治哲学的角度,厘清社会主义的概念、内涵及其相关问题。

第一章之所以名为“科学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因为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受到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强有力的挑战,一些人因对民主社会主义存在误解而产生各种疑惑,因而有必要弄清楚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民主社会主义的来龙去脉及其与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以及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民主社会主义等问题。

第二章“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制度”,致力于探讨如何从价值、本质和制度的统一来全面把握社会主义,以彰显社会主义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同时,还将对“自由”这一与社会主义的价值和本质密切相连的问题,以及社会民主党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阐发进行学理剖析。

第三章“国际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将首先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国际主义进行历史考察和当代反思,因为,对于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目前有很多人近乎遗忘了;在此基础上,以世界各国共产党为考察对象,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当前态势和发展趋势做出深入的探讨。

本篇所涉及的问题,均为近年来社会主义研究中学术界比较关注、有的至今仍存争议的前沿问题。

第二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回顾世界社会主义500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5]本篇在第一篇的理论探讨的基础上,集中阐述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超越”,在一开始即采取“反其意而用之”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那些具有独创性但曾经遭到误解的理论(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称为“异端”,分析它们的创立、抗争和贡献,肯定它们对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启迪作用。此外,还将对列宁和邓小平社会主义建设思想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对邓小平南方谈话中历来较少为人们提及的四项基本原则思想进行概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模式等问题进行探讨,力求从中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发生发展中那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第五章、第六章是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展开的。第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生态建设”涉及的话题如下:在经济建设方面,探讨股份合作制作为所有制实现形式的生命力和过渡性,并结合经济新常态思考如何进一步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在社会建设方面,探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相关问题,以及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关系;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关注中国梦视野下的美丽中国建设,展望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的前景,助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第六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则侧重于剖析“上层建筑”的问题:在政治建设方面,就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国家治理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社会资本”之于当代中国民主发展的意义等做出探讨;在文化建设方面,除了剖析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合力与机制外,还将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例,就研读经典著作与巩固思想文化阵地谈一点体会与认识。

第三篇为“社会主义与政党”。意大利共产党领袖葛兰西在20世纪20年代就断言:“如果在现代写一部新的《君主论》,那么它的主要人物不会是英雄的个人,而是某一个政党。”[6]社会主义与政党问题密切相关,正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密切相关一样。但是,在以往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著中,专门将政党政治、政党建设、政党制度的问题单列出来并加以强调者,并不多见。我们这么做,不是出于对政党问题的偏爱,而是实事求是,因为它太重要了。

第七章“经典作家对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探索”,遵循“经典”与“现实”相结合的思路,在回顾、剖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内民主建设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怎样对待党内派别、列宁与普列汉诺夫在党的组织原则上的争论、列宁关于党的中央机关设计思想、列宁时期的清党和征收党员周等问题的同时,探讨经典作家党建思想的当代价值和启示,以期对我们党更好地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有所裨益。

第八章“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重探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相关的问题。首先,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对科学执政的探索并总结其经验;其次,以“政党民主建设”的概念统领政党在党内、党政、党际等方面的民主建设要求,强调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政党民主建设同样必须自觉加强;再次,剖析党内权力的合理分解和科学配置,揭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法治选择的历史必然性;最后,将党的对外工作纳入执政党建设的视野,就新时期我国总体外交中的政党外交的开拓和发展问题进行梳理和研究。

第九章“多党合作与和谐党际关系构建”,是从政党关系、政党协商的角度对社会主义统一战线问题的论述。本章首先强调世界上没有普适性的政党制度,必须以世界眼光来看待中国多党合作制度,适合自己国情的便是最好的。由于在苏东剧变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只有中国始终坚持并不断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因而本章将对中国与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的政党制度进行比较,揭示其共同点和差异之处。本章还将就民主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应发挥的作用、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三个为主”应如何与时俱进、社会主义和谐党际关系及其构建等重大问题进行探讨。

三 本书的研究方法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综合运用科学社会主义、政治学、党史党建、社会学、组织学等多学科知识,对国际共运史上和中共党史上没能很好解决,而当前仍然具有重大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具体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恩格斯说:“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7]。本书遵循这一方法,首先,在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人们对它的认识的基础上,以逻辑必然性将相关问题表述出来;其次,这样的逻辑作为“经过修正”的东西,既有对过去的回顾,又有对现实的剖析,还有对未来的展望,力求把握相关问题的主题、主线、主流、内在规律,并且做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比较方法。马克思很重视比较方法,他在谈论俄国农村公社问题时曾指出:“极为相似的事情,但在不同的历史环境中出现就引起了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把这些发展过程中的每一个都分别加以研究,然后再把它们加以比较,我们就会很容易地找到理解这种现象的钥匙”[8]。本书遵循可比原则,在纵横、动静、定性定量等的交错中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党制、多党制和多党合作制等的比较,探寻事物之间的异同,借此认清问题的症结所在,以明晰正误、长短,发挥优势、潜力,吸收进步、文明,克服缺陷、不足,防止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和封闭僵化的老路。

(3)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把价值判断、逻辑推理和国情特点、主体实际结合起来,在应然与实然、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机遇与挑战的矛盾和张力中,探讨社会主义在世界和中国的健康发展之道。

四 本书的创新之处

本书力求揭示社会主义在探索和奋进中所蕴含的理论与实践、共性与个性、制度与文化、继承性与创新性、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前进性与曲折性、领袖的卓越贡献与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立足现在与展望未来、中国与世界等的统一,特别是努力做到联系世界突出中国,自觉服务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倡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研究视角。本书在宏观上剖析社会主义的价值、本质和制度,揭示科学社会主义在这三位一体的统一中所具有的优越性;在中观上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展现中国近现代社会运动的客观规律;微观上以政党问题为切入点,强调“主义—事业—政党”的密切关联,并透过政党政治、政党建设、政党制度、政党协商等把握社会主义与阶层、群众、统一战线的互动。这体现了研究视角的多维多层。

(2)研究内容。本书不但重视对“总画面”的研究,勾勒社会主义从16世纪之初的《乌托邦》滥觞到21世纪之初的“低谷且听新潮声”的轮廓,而且重视对细节的研究,体现社会主义在时代、国别、民族、人物、事件之中的演述,从而展现一幅社会主义是什么、社会主义是怎么发展的、社会主义在当代世界和中国怎么样、社会主义在未来何去何从的丰富多彩的图景。

(3)研究思路和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及“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中谈道:“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9]本书自始至终贯穿这种“从后思索”的思路和方法,在肯定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同时,认真反思其在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种种失误,希冀在正本清源的基础上更好地达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向前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