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密集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及启示
一 美国农业基本概况
美国位于北美大陆南部,北临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国土面积963万平方公里,2013年底人口约3.1525亿人,人口密度约为每平方公里33人。因此,美国幅员辽阔、人少地多、资源丰富。美国是世界上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城市人口多,农村人口少,农村务农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占全国总人口1%的农民不仅生产出足够美国人消费的农产品,而且成为世界农产品出口强国。农业总资产达1.1万亿美元,是工业总资产的70%左右,农业年生产总值约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16% [138]。美国的农业已成为同其先进工业并驾齐驱的强大的现代基础产业。美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除人少地多、自然资源丰富、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外,美国政府也对本国农业一直采取支持和保护政策,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目前,美国农业产业结构已经形成符合市场需求的区域优势分布。为了更好地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美国的种植业生产开始有了波动,而畜牧业则稳定增长。畜牧农场规模越来越大,并且越来越工业化,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二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演进
第一阶段:完成了由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过渡
1862~1900年,美国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与畜牧业各占50%。整个产业中,第一产业占据第一位,比重大于第二产业。由于在国民经济中农业的比重大于工业,20世纪初,美国开始制定政策,鼓励相关农产品的加工工业的发展,这一政策促进了美国农业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增加了工业的比重,完成了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和转变。
第二阶段:农产品商品率不断提高
1900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专业化的发展,美国农产品商品率不断得到提高,从1910年的70%提高到1930年的85% 和1950年的91% [139]。早在1914年美国农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并形成了一些著名的生产带,例如小麦带、棉花带、玉米带等,这种格局保持至今。这种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
第三阶段:限耕、限售和休耕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美国农业经历农业机械化、农业化学化和农业良种化,农业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农村逐步实现了农林牧渔综合发展,农工商运营一体化的现代农村产业结构[140],并形成了一个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的有机体系。以畜牧业为例,畜牧业内部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牛、乳产品以及家禽比重有很大提高,羊的比重则不断降低。养牛业是美国畜牧业的第一产业,牛肉在肉类生产中所占比重也最大。从总趋势来看,肉牛数量不断增加,奶牛数量则不断减少。但由于奶牛单产不断提高,所以牛奶产量不但没有下降,反而不断增加。由于生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美国农业相继出现了“精准农业”、“绿色农业”、“基因农业”等多种农业发展模式。此后,美国采取高补贴、高投入的基本手段,并制定积极的农业政策,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141]。美国政府的价格支持政策只是使剩余农产品转入了政府的仓库,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生产过剩的困难。因此,又产生了限制生产的三项政策:限耕、限售和休耕。限耕:分配和限制农场主生产某些农产品的最大面积。限售:限“配额销售制”,往往与限耕同时实行。实际上就形成了一种受政府监督的生产模式[142]。休耕:1956年成立的“土地银行”是一项实行自愿休耕的计划,到20世纪60年代末,参加该计划的耕地超过6000万英亩(1英亩约为4047平方米)[143]。政府向参加者支付休耕补偿。这实际上把限制生产和水土保持结合起来。另外,70年代开始实行的“目标价格”计划也包括休耕的内容。进入80年代后,里根政府在保留限耕计划的同时,在1982年宣布停耕20%土地外,要求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稻和棉花的农场主再停耕基本面积的10%~30%,其损失由政府按单位面积产量的80%支付农产品信贷公司拥有的农产品。这个计划对农场主十分有利。1983年农场主同意停耕8300万英亩土地,这占实际耕种面积的36% [144]。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过剩的危机,保证了粮食市场的稳定持续发展。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该阶段的美国农业产业政策的调整优化,主要是为了保持粮食国内的高价,以保证农民的收入。
第四阶段:扩大出口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美国农业的生产率大幅度提高,但由于国内市场需求饱和,农产品过剩问题越来越突出。为此美国政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千方百计为农产品出口创造条件,推动农产品出口。美国农业出口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优化主要着眼于: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方向,把重点转向发展中国家和中等收入国家;大力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比例;努力打破出口障碍,迫使别国降低农产品进口关税并减少农业补贴。这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和农产品过剩的问题,同时为国内创造了大量的外汇收入和就业机会。
三 美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启示
(一)通过农业立法保障农业的发展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农业发展到如此发达的程度,除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先进的科学技术之外,政府和政府的政策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国会通过了大量有关农业的法律和政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体系与法律体系。就农业法律来说,主要包括《宅地法》、《农业法》、《农业调整优化法》、《新农业法》等几百部有关农业的法律,各项农业法律不仅规定了政府对农业政策的基本取向,而且还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基本权限,政府行为只能限定在法律规定的范围之内,农业法律确保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都得到法律保护,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化政策体系,为农产品市场化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就农业政策来说,主要包括农业信贷政策和税收政策、资源保护政策、农业价格政策和收入支持政策、农产品贸易政策等,这一系列的政策为美国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和稳定农场收入、提高社会福利和促进农村发展起到了保障作用。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对农业发展从科研、生产、贸易等领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干预,例如政府为农场主提供各种补贴,设立“农产品信贷公司”和“农场主家庭管理局”为农场主提供贷款等,而这些政策中尤其以科研最为明显和制度化。为扩大出口,美国政府制订了“扩大出口计划”。促使贸易伙伴国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疏通扩大农产品出口的渠道。在保护本国农产品市场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关税和进口配额、非关税措施。为避免高关税的摩擦,美国目前更多地运用卫生检疫、技术标准、商品包装和标签等措施限制进口[145]。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美国实行严格与全面的执法监督,联邦政府、州政府、私人企业共同按比例出资,每年花费数十亿美元来进行农业的执法和监督[146]。
(二)实施农业宏观调控
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推行《农业法》以来,美国政府就一直使美国的农业处于政府的宏观调控下。美国农业的宏观调控有四个特点。一是有专司政府调控职能的机构(商品信贷公司),并建立了巨大而灵活的联邦储备体系,来保护农民的权益不受侵犯。二是有充足的财政支持,美国的农业预算是仅次于国防的第二大政府预算。在实施《新农业法》之后到2002年,美国又用7年的时间和470亿美元的预算,继续扶持和补贴农业[147]。三是政府实行农场主“自愿”的农业计划,并用价格干预、国家税收、信贷管理、补贴以及产量定额分配等手段对农产品市场与农业内部的资源配置保持有效的调节。农业生产布局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化;农业经营规模化、集约化、企业化;农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精准化;农业产品商品化、成品化、优质化;农业管理信息化、智囊化、科学化。四是宏观调控由市场机制实现、美国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真正做到采用市场机制。政府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市场做不了的全社会共同发展的公共领域,如农业生态、农业科研、环境保护等。
(三)形成了教育、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美国政府一直把农业的教育、科研和技术推广作为自己重要的职责,形成了极有特色的“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这成为许多国家效仿的目标。农业科技贡献率已近70%,而我国只有40%左右。这种“三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真正做到了教育、科研、推广和生产的结合,相互促进增强了工作的有效性。
(四)贸工农一体化的组织格局
农业生产内部、农业生产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在产前、产中、产后实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即农业领域实行贸工农一体化[148]。美国农业生产不仅在地理上形成专业化的生产布局,而且单项品种也日趋专业性。农民按照批发市场内批发商的订购合同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商根据批发商对农产品的质量和规格要求,对生产者提供的产品进行加工,然后交由批发市场组织销售从而实现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联系[149]。通过一定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和利益调节机制,农业生产的供产加运销等部门间形成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五)农业的区域化布局和专业化生产
农业区域化布局是根据全国各地的自然条件、农业传统和经济特点,确定其生产的主要类型和方向,专门生产一种或几种农牧产品,形成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以形成地区农业比较优势。充分挖掘与利用好自然资源的禀赋特点,明确实行农产品的区域分工布局,这是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基础。美国农业普遍采取集中生产、分散供应的模式[150]。在全国形成了几个专业生产区,主要有:东北部和“新英格兰”的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玉米带、大平原小麦带、南部棉花带、太平洋沿岸综合农业区。加利福尼亚州以生产水果、蔬菜为主,得克萨斯州以畜牧业为主,粮食生产则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玉米产业区集中在美国中西部,大豆生产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适宜的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平原地区及东部大西洋沿岸各州,美国棉花带聚集分布在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四个州。美国的农场一般只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甚至只从事某种产品的某一生产环节的工作,而其他生产环节则由其他企业去做[151]。这样不但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率,而且可以保证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从美国农业发展来看,农业生产向少数大规模农场集中,有利于土地集中,推进了城市化进程,扩大了农业经营规模和农产品市场需求,为农业区域集群发展提供了条件。
(六)以农村合作社为核心的供应链
美国农业产量巨大,销路顺畅,鲜有农民丰收之后找不到买家而造成农产品滞销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有一套以农村合作社为核心的供应链,大幅提升了农产品流通效率。美国农业合作社类似于中国的农业供销合作社,产生并主要发展于流通领域,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由家庭农场主自愿组合,是一个集生产、营销、融资和仓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组织。2011年美国农业合作社注册会员有230万,全职农民约300万人[152]。38农业合作社在维护农业劳动者利益,推动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七)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美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从教育、科研、推广到物资购买、产品销售、合作保险、金融信贷、法律咨询、电力、信息服务等无所不包,体现了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别、系列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特点,它在农业生产与市场之间建起了成功配套的信息传递机制、生产组织机制、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和自动化机制,推动着农业生产与经营不断向更高的层次迈进。
(八)农业深加工,优化产业链
《国际经贸消息报》刊登了《美国农业增收的三种招法》,文章说,美国农业增收有三种招法:其中之一是搞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153]。农业深加工还体现在农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上,以马铃薯为例:马铃薯鲜销的价格是1元/公斤;加工成速冻薯条最高可达到15元/公斤,增值15倍;如果再进一步加工成法式炸薯条,每公斤可卖到40元[154]。通过延长、拓展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业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