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地缘文化要素
一 古代中华文明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对东亚地区的影响更为深远,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包括中国、琉球、日本、越南、朝鲜等国家在内的“东亚文化圈”。
(一)汉字的传播
中国的汉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使用了近4000年。汉字不仅在中文中存在,也被日本、朝鲜和琉球等国家使用。日本在将近1000年的历史中一直借用汉字来记录本国语言、进行书面交流。在公元2世纪,移居百济的汉人王仁作为文化使者来到日本,正式将汉字引入日本,并在日本留下了《论语》《千字文》等书籍。公元5-6世纪,随着一些佛教僧侣将中国的经书带到日本,汉字在日本日渐重要,在公元7-8世纪,唐朝的汉字传播到日本,从此汉字在日本成为公用文字。日本现存最早的两部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都是用汉字写成的。后来,日本在汉字的基础上发展了平假名及片假名,在语汇方面,除了自古传下来的和语外,还有中国传入的汉字词。汉字在箕子朝鲜时期就已经传播到朝鲜半岛北部,从卫满王朝到汉四郡时期,朝鲜半岛开始使用汉字,这一传统逐渐被高句丽、新罗和百济等继承,新罗统一时期,许多人到唐朝留学,熟练掌握了汉字和汉语。明朝时期,琉球王国前来朝贡,其表文已经开始使用汉字,琉球的许多重要文献如《球阳》《中山世谱》《历代宝案》等都是用汉字撰写的。
(二)农业文化的传播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在中国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农业文化是基础,因为它是以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衣、食、住、行)为目的的,它决定着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并塑造着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身。在公元前210年,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和中国的工具、种子等出海东渡,将中国的农业文化带到日本,使得当时的日本社会从以采集为主的“绳文时代”进化到了以农耕为主的“弥生时代”。琉球作为古代中国封贡体制中的一员,其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中国的影响,其粮食、蔬菜等的栽培技术主要就是从中国引进的,琉球国早在1605年就遣人前往福建学习番薯栽培技术。
(三)宗教思想的传播
道教是中国本土产生的宗教,佛教自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在不断和中华文化交流中融合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学说是由中国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创立,并在战国时期由孟子、荀子等人发扬光大。儒学是一种理性主义学说,虽然它的入世精神与倡导出世的宗教不同,但它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和宗教功能,儒教、道教和佛教一起被称为“三教”。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且后来也逐渐发展成为大和、朝鲜等民族的一种宗教信仰。
公元372年,中国前秦王苻坚遣使送名僧顺道、佛像和经书到高句丽。这是佛教从中国传入朝鲜的开始。公元384年,胡僧摩罗难陀从东晋到百济宣扬佛法。公元385年,百济在南汉山修建佛寺,佛教开始在百济流传发展。公元5世纪初,高句丽僧墨胡子和阿导先后到新罗宣扬佛法,佛教开始在新罗得以传播。公元1世纪前后,儒家思想就已传入朝鲜,而且朝鲜对于儒学东传日本也起到了一定的桥梁作用。公元446年,百济派往倭国的第一个文化使者阿直歧,给日本传来了中国的儒家典籍《易经》《孝经》和《论语》等。在中琉的频繁交往中,佛教也逐渐传入琉球,而佛教在琉球的兴盛主要得益于移居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在尚真王时代琉球建造的圆觉寺就与闽人三十六姓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他们的推广与传播下,琉球举国佛寺林立,佛教出现一派繁荣局面。
(四)四大发明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不仅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科技对开启西方近代文明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二 近代日本文化
19世纪中叶,在一些主张改革的进步思想家的启蒙下,在西方资本主义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一场反封建、反幕府的民众运动以排山倒海之势在日本展开。1868年,倒幕势力将天皇捧上政权宝座,建立了明治政府,而日本近代文化就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明治维新后形成的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9世级中期以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东西方文化融合的产物。
(一)教育的普及
明治政府一成立,就把教育纳入三大政策之一的“文明开化”之中,并且认为引进西方近代教育制度是富国强兵的前提。1871年,岩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认识到培养人才的重要性。1872年,明治政府颁布教育改革法令《学制》,日本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得到迅速发展,1873年儿童入学率就达到了46%。但这种新学制的推行却逐渐与日本本国国情严重脱离,1879年,文部省颁布“教育令”,伊藤博文等政府首脑开始向德国学习,建立适应日本近代天皇制的教育体系,推行“国体教育主义”。到1939年,日本全国受教育人数仅次于美国,名列第二。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培养出了众多人才,其中影响较大的福泽谕吉曾在明治维新之后把自由、平等、人权等西方先进思想传入日本,同时提出了“脱亚论”,福泽的观点为其后日本多次发动侵略战争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随着琉球被设置为“冲绳县”,日本也开始在琉球群岛上实施学校教育制度,并且对其进行皇民化教育。
(二)宗教思想的变化
明治维新后,出于政治需要,日本再一次掀起了崇拜天皇、神化天皇的高潮,当时,连许多开明的知识分子也极力赞美天皇,肯定天皇的神威。受日本文化的影响,琉球人也尊崇一些日本神道教的神,琉球神道中的阿摩弥姑女神降临人间并统治世界的神话与日本天照大神后代统治日本的神话十分相似。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将神道教和佛教截然分开,把神道教升为国教,并将神道与天皇结合在一起,树立了天皇至高无上的宗教权威,使得近代天皇制最终演化成了天皇法西斯专制,其神道思想成为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力量。19世纪中后期,同欧美列强的殖民侵略思想相互勾结,日本发动了一系列侵略战争。
(三)日语的同化
随着近代日本对华侵略扩张,日本从多角度对殖民地推行同化政策,其中,语言同化政策就是一方面。1879年,日本在琉球实行“废藩置县”后,开始在琉球推行日语同化政策,不仅设立了“会话传习所”,而且还编写了“冲绳对话”等会话形式的教材,旨在向当地人传授日语,并使之掌握。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最终将台湾割让给了日本。此后,日本就对台湾强制推行日语教育,伊泽修二在1895-1897年担任台湾总督府学务长期间,积极在台湾推行普及日语教育。芳贺矢一在1931年到台湾给台湾公学校的日语教师作报告时公然表示,要通过“日语的国语教育”来培养台湾人的日本国民性格。在日本政府刻意营造的日语语言文化环境中,许多人不知不觉地接受了日语,当然也有许多人是被迫接受。在台湾被日本统治长达50年的历程中,日语已慢慢渗透在当地的语言环境中,在日本殖民统治期成长起来的台湾人大多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甚至至今仍有许多日语词汇扎根于当地的语言中。
三 现代西方文化
现代西方文化是指以西欧、北美为中心的西方地域文化。现代西方文化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要基础,以非理性主义思潮为核心发展起来的。从20世纪初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现代科学技术为现代西方文化的确立提供了科学理论上的依据,许多思想家、文学家在思考科学技术对社会、对人产生的影响过程中,非理性主义思想逐渐产生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文化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发展,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科技发展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把科学和技术水平推向新的高峰。首先,随着生物技术、遗传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人们可以按照需求创造新的物种,使得西方的一些伦理道德观逐渐发生变化。其次,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使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得以增加。最后,信息的使用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据统计,2009年全球网民总量达16.7亿,全球互联网渗透率为24.7%,北美地区高达73.9%,计算机网络已成为西方乃至全世界网民工作、学习、生活和娱乐不可或缺的工具。
(二)生活方式的西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美国对琉球群岛的军事占领和美国文化的渗透,现代西方文明的一些生活方式对琉球群岛的影响逐渐扩大。就饮食文化来说,各色的美国连锁餐饮店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琉球人的饮食生活。其中,西餐和快餐已成为一种流行的饮食方式。在节假日方面,现代年轻人对西方一些节日的兴趣要超过传统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等逐渐在琉球群岛普及。在服饰方面,受古代中国服饰习俗影响的传统琉球服饰在琉球人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消失,而西装、裙装等西式服饰逐渐被人们接受。除了衣食住行中的西方因素仍在不断增加外,今天琉球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科学、哲学、建筑、文学、艺术等也都在西方文明的影响下或多或少地发生着改变。
(三)英语的影响
英国在全球曾经拥有的霸权地位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美国的强盛与美国英语的传播对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普及更是推波助澜,并使英语的地位空前提高;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繁荣使英语的语言地位更趋稳定。目前,很多国家已经使用它作为第一语言,同样英语在很多国家的官方事务、教育、信息和其他活动中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英语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并逐渐演变成一种国际语言。琉球群岛目前主要以发展旅游业为主,旅游者包含了世界各地的人,而英语作为一种全球化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世界各地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相互交流的障碍,对旅游业发展带来一定方便。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中,对于琉球群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说,英语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