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模型及其应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3 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动因解释

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知识转移,不仅因为企业需要知识管理,知识管理中包括知识转移的简单逻辑推理,这种转移还针对企业的特点,涉及企业需要知识管理与企业转型特征这种共性与特性的交集。也就是说企业转型进行知识转移的动因,既具有一般企业需要知识转移的共性,也具有企业转型需要知识转移的特性。

2.3.1 基于知识特性的解释

(1)来自知识非排他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非排他性是知识区别于其他物质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一般来说,所有物质资源都有排他性,即使是公共物品,从所有属性上来看是共有的,但在使用时,如果一个人在使用,其他人暂时就无法使用。而知识具有完全的非排他性,某人拥有知识不排除他人也同样完整地拥有该知识。对知识的拥有只有个体禀赋的差异,没有知识共享的排他。正是知识的非排他性,造就了知识的可共享性,从而使知识具有不同于土地、固定资产以及其他物质资源的独特优势,也就是说,知识能为很多人和企业同时使用,而且共享知识的企业和个人越多,知识的价值越大。

知识的非排他性,使企业可以利用知识而不需要额外付出成本。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动因做出解释。一方面,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一部分原来自有的知识,如基本的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技术利用知识、知识型人才管理知识等,而且这些基本知识不管企业转向何处都会有用;另一方面,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进行外部知识转移,对外部企业来说,只要转移知识的收益,大于企业转型可能会带来的竞争损失,就可以进行知识转移,因为除此之外它没有额外的知识创造成本。

(2)来自知识传播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传播是指知识可以在空间和时间上进行传递。从空间上来说,知识可以在全球范围内,甚至可以跨越地球,在整个宇宙中进行传递。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高度发达,各种有线电视网、固定电话网、手机的无线通信以及互联网,都使知识在空间上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与其他物质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无法在空间上进行传递的,劳动力以及其他物质商品尽管可以进行传递,但传播的范围和速度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如国家政策、贸易壁垒、交通运输等。而知识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就能在瞬间完成传递。即使是与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快速传递的资金相比,知识传播还具有多向性和广泛性,而且知识在时间上也可以进行传播。

知识的传播性,使企业转型可以通过物理网络或虚拟网络途径,如广播、电视媒体、纸质媒体、网络等,获得知识而不必付出或者只付出很少的成本。这样低成本或无成本而有收益的事,作为具有有限理性的企业何乐而不为。

(3)来自知识的非消耗性和价值变化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非消耗性是指知识在无形地使用过程中不存在有形损耗,可以反复使用,如此保证了知识在时间上的延续和空间上的传递。知识的价值变化性是指知识的价值是不断变化的。有些知识会随着时间的延续和多次使用而得到补充和完善,价值不断凸显,甚至增值;而有些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发展、环境的变化而变得陈旧过失,价值日益递减。

企业要进行转型,也就是说企业要从一种形态过渡到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形态,可能和原来形态属于同一行业,也可能和原来形态不属于同一行业,不管哪种情况),一是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非消耗性节约成本,同时保持一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延续性;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知识的价值变化性、价值增值性,不断地进行知识转移,实现价值增值,促进企业发展。知识的价值递减性是指一定时间段内不充分转移利用知识,导致知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随着知识的价值耗损,企业会后悔在开始时过分保护和控制知识。

(4)来自知识不可逆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不可逆性表现在:如果知识已经传播开来,他人已经理解掌握知识,就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状态,好比覆水难收;人如果具有了知识,如果不采取非人道的措施,就不可能剥夺。这是知识有别于土地、自然资源、资金等物质财富之处。

知识的不可逆性决定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通过一次性成功的知识转移,获得永久的知识掌握,如此今后知识运用的成本会逐渐递减,直到为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知识转移,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这是一次投资长久收益的好事。

(5)来自知识依附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依附性是指知识不可能独立存在,它一般都嵌入一定的载体,载体消失,知识就随之消失。知识依附之载体具有多种形式,如电子储存器、书籍、人、网络、物理形象等。

知识的这种依附性意味着,知识依附载体形式的多元化和大众化决定了知识扩散和转移的价值。知识依附载体的流转,就是知识转移的实现。企业转型过程中原有的大量原材料、设备、厂房、电子数据、知识型人才、文件、书籍资料等都是知识的丰富载体,充分利用这些载体也是其知识转移的必然要求。

(6)来自知识分散性的动因解释

知识的分散性指知识分散于各个地方,浩如烟海,每个载体,包括每个人,所承载的知识都是非常有限的。知识的分散性意味着,任何人或载体掌握的知识都不可能是绝对有用的、完全的,都是有限的、部分的。所以,具有不同知识容量的企业间有进行知识转移合作的必要。对企业来说,要想实现企业形态的转变,原有的许多模式与体制都要发生相应的改变,借鉴和转移其他企业的知识显然更加迫切。

2.3.2 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理论考察

(1)理论基础

英国经济学家科斯(Coase, 1937)在1937年提出了交易成本理论,当时流行对自由经济学的考问,如果自由价格机制是协调和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那么大量企业存在的事实如何解释?许多学者没有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而科斯给出了解释,他认为企业存在的理由在于企业内部在开展一些活动时相较于市场安排具有较低的成本,那么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当通过内部开展一些活动比通过市场交易更经济时,这项活动就由企业承担,因此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不过经济学家们对交易成本的界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Demsetz(1975)认为交易成本就是交换所有权的成本,新制度经济学把交易成本概括为所有与制度或组织的建立或变迁,以及制度或组织使用有关的成本。市场中的交易成本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具体包括为完成市场交易而搜寻并获得准确的市场所付出的费用、谈判和签订契约的费用及监督和维护的费用等。对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来讲,交易成本可以具体描述为以下几点:①知识转移伙伴的搜寻成本。为了转型成功,企业必须寻找合适的知识转移伙伴进行知识转移。但是由于不同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不同的核心知识,因此企业必须在识别自身知识的基础上,花费时间和费用与潜在合作伙伴进行交流、沟通。当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可以借助信息网络平台来寻找合作伙伴,如盟友推荐、网上招标、网上搜索等手段,从而降低寻找知识转移伙伴的成本。②知识转移活动的谈判签约成本。知识转移契约的达成需要双方讨价还价,需要预先谈好利益分配机制。当然随着现代管理科学技术(如各种ERP软件)与PC技术的发展,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谈判决策支持系统同知识转移伙伴进行在线谈判,从而减少传统的谈判签约成本。③知识转移契约的履约成本。这个成本包括建立知识转移通道及知识转移过程中涉及的各种成本,如知识转移平台建设成本、监督成本、伙伴关系维持成本、信息交流成本、契约调整成本等。外部竞争环境的优化、政治法律体系的健全、企业管理理念的变化、企业信誉信号识别的成熟、信息流动的顺畅,会使企业与知识源企业间的诚信度不断加强,纽带联系更加密切,长期可持续发展观念更加深入人心,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也会逐渐减少,从而企业监督合作伙伴或修改契约的次数会不断减少,相应地交易费用也会减少。同时网络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也会大大地降低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成本。

(2)假设与推理

考虑成本与收益,我们进一步利用博弈论来解释企业转型知识转移的动因。不妨做如下假设。

H1: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伙伴搜寻成本为Ct1,知识转移的谈判签约成本为Ct2,知识转移的契约履行成本为Ct3,总的知识转移交易成本为Ct, Ct=Ct1+Ct2+Ct3

H2:知识源企业(即转移企业的知识转移伙伴)的谈判签约成本为Cp1,知识转移的契约履行成本为Cp2,总的知识转移交易成本为Cp,Cp=Cp1+Cp2

H3:转型企业与知识源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总收益为R,分配系数为λ,则,知识源企业从中获取的收益为λR,转型企业从中获取的收益为(1-λR

H4:转型企业与知识源企业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留存收益分别为RtRp,且λRRp,(1-λRRt

H5:转型企业与知识源企业均为风险中性者。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可以构建转型企业和知识源企业知识转移活动的博弈矩阵(见表2-6)。

表2-6 交易成本视角的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博弈收益矩阵

下面对该矩阵进行讨论:从表2-6中可知,当交易成本CtCp都很大(Ct,Cp→+∞),且(1-λR-CtRt,λR-CpRp时,不难得出纳什均衡解为(不转移,不转移);当交易成本CtCp都很大(Ct,Cp→+∞),且(1-λR-CtRt,λR-CpRp时,模型存在两个纳什均衡解为(转移,转移)和(不转移,不转移);当交易成本CtCp都很小,即Ct→0,Cp→0时,不难得出,此时的唯一纳什均衡解为(转移,转移)。

(3)结论分析

再对上述讨论进一步分析,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常态,这为转型企业降低知识转移伙伴搜寻成本Ct1、知识转移的谈判签约成本Ct2、知识转移的契约履行成本Ct3,从而降低总的知识转移交易成本Ct提供了技术支持,也就是说转型企业与知识源企业建立知识转移契约从交易成本的角度来看是可能的、可行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交易成本CtCp的降低是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活动进行的一个动因。

2.3.3 知识缺口弥补的理论解释

Donohue和Olien(1970)提出了知识缺口的概念。Zack(1999)从战略缺口的角度入手,通过战略缺口与知识缺口间关系的研究,提高了对知识缺口的识别度与分析研究的可操作性,认为企业的知识缺口是战略知识与实际拥有知识之间的差距,源于战略缺口,又与之相伴。Harder(2003)认为知识缺口源于组织当前缺乏知识,而且该类知识对于组织的生存和成长至关重要,他认为通过合作互动过程,可以利用共享伙伴的知识资源来达到弥补自身知识缺口的目的。樊治平(2002)在Zack的基础上运用SWOT方法分析了企业的知识缺口,并提出了两类知识缺口的弥补策略。党兴华等(2005)将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知识缺口分为隐性缺口和显性缺口,并根据战略上的重要性选择了不同的弥补策略。综上所述,本书界定的转型企业的知识缺口为:由于外生或内生的原因,企业的知识供给不能满足转型知识需求而产生的差距。本书拟运用数理模型证明弥补知识缺口是转型企业进行知识转移的动因。

2.3.3.1 理论基础

(1)信息与隐性知识维度的知识计量

知识作为知识管理的逻辑起点,对它的定义众说纷纭。研究知识的量化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的问题,目前对知识与信息的关系的研究很多,莫衷一是。知识与信息的关系,归纳起来有以下5种。①知识是信息的一部分。持有这样观点的学者很多,特别在法学界最多。例如,Frappaolo(2006)认为信息就是显性知识,矫煜煜(2003)、王知津(2001)认为知识属于信息。②信息是知识的一部分。该观点认为知识的概念比信息要宽,信息是知识中Know-what和Know-why的范畴,称归类知识。而Know-how和Know-who属于沉默的知识,难以归类和量度,是信息所不能包括的。③信息等于知识。例如顾基发(2009)“信息就是知识”,这种观点是现在比较流行的技术学派的观点,计算机、信息及通信等研究领域的学者多持有这种观点。④信息和知识呈交叉关系。例如,此观点认为显性知识同时也是信息的组成部分。⑤信息和知识相离。两者是不同概念,不存在包含或交叉关系。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很少。这几种知识与信息的关系可用集合图的形式表示如下(见图2-6),其中K表示知识,I表示信息。由图2-6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①、③两种情况,知识的计量可以通过信息计量的方法来实现,对②和④两种情况,②中信息以外的部分是隐性知识,对④,与信息相交的部分是显性知识,其余部分是隐性知识,所以这两种情况下,只要解决了隐性知识的计量,也就解决了知识的计量,因为显性知识的计量可以借助信息的计量来实现。⑤只是基于字面语义的区别的一种观点,持有此观点的人几乎没有,故本书不予以考虑。所以针对前面四种情况,只要解决了信息与隐性知识的计量就可以解决知识的计量。

图2-6 知识和信息的关系

信息的计量主要有三种维度。一是基于数据量的信息计量,开创者是冯·诺尹曼的二进制逻辑思想,然后莱布尼茨确立了二进制的表示及运算方式(党跃武,2006);二是基于概率的信息计量,申农提出了科学的信息概念,对信息的量化描述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用概率的对数表示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信息是具有两种以上可能性的信息,他用信息熵来计量信息,随后卡尔纳普和希勒尔又提出了基于一般逻辑的语义信息测度等;三是基于经验的信息计量,主要研究有布鲁克斯基本方程式一、二,沃尔肯斯泰因提出的信息使用价值的计算公式,谢康等(1997)的广义信息资源的测度等。信息计量所采用的方法有很多,如信息计量法、引文分析法、社会调查法、评估研究法、层次分析法等。

对隐性知识的计量目前虽然研究得不多,但成果斐然。隐性知识具有很高的不确定性,测量工作比较困难和复杂。斯腾伯格认为对隐性知识可以有效地加以测量,Sternberg和Wagner(1985)根据隐性知识的结构为管理者、销售者和军事领导者设计开发了“隐性知识量表”,测试隐性知识水平的高低。随后Debbie Richards和Peter Busch基于斯腾伯格等人的理论,根据形式概念分析方法对被试者在隐性知识测试中的差异进行了建模分析和比较,把数据可视化,进而分析测量。马伟群和姜艳萍(2004)依据个体知识能力的特性及其表现程度,提出了个体知识能力的模糊测评方法。夏德和程国平(2003)将隐性知识分为表象、灰色、白化三类,并辅以统计方法。王君、樊治平(2003)提出基于Multi-Agent的组织知识获取模型框架,并且给出了知识计量方法。闫霏和邓尚民(2009)通过个体隐性知识测度,建立了多组织间知识转移的数学模型。曹勇(2010)开发了影响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16项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测度技术转移中隐性知识转化效果的评估模型。李香林(2004)用DEA方法对隐性知识进行了测度。

(2)直接维度的知识计量

不少学者直接对知识进行了计量。Reich(1995)提出从价值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测度,Carl Frappaolo(2006)提出直接用投资收益来衡量知识,张献勇(2008)采用知识熵的方式对知识进行计量,王昊(2007)提出通过知识审计的方法对知识进行计量,并介绍了技术经纪人法、斯堪的亚导航仪法、无形资产监视器法、HyA-K-Audit方法、Jay Liebowitz知识资本审计方法、弗朗霍夫知识资本审计方法以及核心能力审计方法,King A W(2003)探讨了测度知识的方法与框架。Fung(2002)提出依据专利统计测度知识强度,Dstefano(1999)通过对智力资本的测度来测度知识。

下面本书在知识可计量的基础上,建立企业转型知识存贮模型,求解知识驻点,然后进行分析,理论逻辑框架如下(见图2-7)。

图2-7 基于知识缺口的知识转移动因解释研究模型

2.3.3.2 模型设计和验证分析

(1)企业转型知识存贮模型建立

企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消耗各种知识(隐性或显性),如技术、经济、政治、文化知识等,以便企业顺利完成转型。企业配置知识硬件设施,设计与更新门户网站、获取知识、绘制知识地图,进行知识开发、知识锁定、知识共享、知识利用等都需要付出成本,其知识源企业在提供知识时也会有成本—收益的考虑,企业在知识缺乏时会存在转型的困难,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所以确定合理的知识存量对企业转型的顺利进行很有必要。本书借鉴实体产品存贮模型对企业的知识存量进行分析。

①模型假设:H1:转型企业每隔单位时间T进行一次知识获取(获取形式包括技术引进、员工教育培训、外出考察、内部交流、门户网站搜索等),知识获取量为Q单位;H2:知识获取成本为C1,体现为技术引进、知识型人才引进等,知识存贮成本为C2,主要体现为知识型员工工资、显性知识的存储支出,如技术图纸的保管费用,知识地图的绘制与更新费用等;H3:知识均匀消费,每单位时间消费量为r单位,虽然知识不是均匀消费的,但本书主要进行总量研究,这样假设只是为计算方便,不影响结果;H4:知识缺乏时,每单位时间每r单位知识缺失造成的损失为C3,一般来说这种损失巨大。

②提出问题:可否确定TQ使转型企业知识总成本C为最小?

③建立模型:设第t时间的存贮量为q,则qt的周期函数,周期为T,且

q(t)的图形如下(见图2-8),当出现知识缺口时,qt)为负值,因此知识在t=T1时完全陈旧(消费完、需要更新),其中

图2-8 知识存量函数

因此一个周期内虚拟企业的知识存贮成本等于C2乘以图中三角形A的面积,A的面积即:

当出现知识缺口时,造成的损失等于C3乘以图中三角形B的面积,B的面积:

则总费用C为:

又因为T是可变的,本书的目标是日均成本为最小,把式(2.5)两边同时除以T得到日均成本C-,

这一点可以称为知识驻点,若不允许出现知识缺口,即C3→+∞,可得

式(2.7)是允许出现知识缺口时的表达式,式(2.8)是不允许出现知识缺口时的表达式。可以推出:①允许出现知识缺口时,知识获取的周期可以增大,知识获取量减小,很容易理解TQ成反比;②当QQ时,出现知识盈余;③当QQ时,出现知识缺口。

(2)模型结果分析

①当QQ时,出现知识盈余。知识盈余的原因主要是企业转型过程中初始形态的一些知识要淘汰,或者对企业中的隐性知识估量过低,或者是企业转型初期存在过多的激励。当出现知识盈余时,可以采取相应的对策,一是可以放慢知识获取速度,延长知识获取周期,或者降低每次获取的知识量;二是可以加快转型进程、扩大转型规模,使知识的作用充分彰显与发挥;三是可以进行周期长的知识投资,如建立网上培训系统、建立知识推送系统、引进与建立自学习技术与系统、购置可视化工具等。

②当Q<Q时,出现知识缺口。本书采用SWOT法分析企业的知识优势、弱点与面临的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找出企业知识的供需缺口(见图2-9)。

图2-9 基于SWOT的转型企业知识缺口分析

图2-9中知识a和知识b构成了转型企业的知识需求,而知识c和知识d构成了转型企业的知识供给,知识吻合就是企业转型需要且企业具有相应的知识,知识缺口x表示转型企业并不具备企业转型需要的知识,知识盈余y表示转型企业拥有对企业转型而言无关紧要的知识。通过分析转型企业的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得到其知识缺口,弄清企业内部的知识优势与知识劣势,找到弥补知识缺口的方法,可以此来开发或创造外在环境的机会,或尽量避免威胁以创造价值。

弥补知识缺口的对策只能是知识转移。具体来说,有三种途径:一是通过内部知识转移,可以自主开发知识,其特点是需要较多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二是通过市场知识交易弥补知识缺口,其特点是所需时间短,但是费用高且不能获得所需的隐性知识;三是通过并购获取知识,其特点是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存在很大的风险,也可能会出现转型企业内跨文化障碍增大,影响转型企业的凝聚力、信任感及创新精神,使获取知识所需时间长、见效慢。企业在转型过程中进行知识转移时,可以通盘考虑,趋利避害,综合利用以上三种方式,通过知识转移,获取有价值的隐性知识,发展解决问题和开发新知识的潜能。

2.3.4 知识创新的目标导向动因

(1)基于知识创新导向的转型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

Inkpen(2006)的研究表明,伴随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以获得外部技术知识为根本目的知识转移活动不断增多。在知识经济情境下,Puri(2007)提出市场环境要求知识创新合作以敏捷联盟的形式出现,知识转移合作就属于这种敏捷而灵活的联盟形式。知识经济时代,Anand(2007)认为企业转型与知识转移相结合是一种必然,也为本书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描述企业转型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关系。Nonaka和Takeuchi(1995)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通过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与内部化的SECI模式来描述知识创新的过程。Nonaka(1998)提出了知识创新情境“Ba”的概念。“Ba”指知识转移的场所或空间,这里所说的空间是一个特定时空,它可以是有形的(如转型企业的厂房或写字间),也可以是无形的(如MSN、电子数据传输、网络工具等),还可以是心智上的(如分享经验、沟通观念等),当然也可以是任何上述空间结合的场所。Nonaka(2000)又进一步拓展了知识创新的理论,把SECI过程和“Ba”结合起来,认为知识创新是概念化的辩证思考流程。综合野中郁次郎这三篇有名的文献,不难看出他的思路,过程→时空→思维→知识创新,从知识转移的角度可以这样理解:在一定的时空内完成知识转移,通过辩证思考最终达到知识创新的目的(见图2-10)。由图2-10可以看出:SECI通过知识转移路径导向知识创新,“Ba”为知识转移提供场所,进而导向知识创新。也就是说知识创新是知识转移的目标或目的导向的原因。结合转型企业,可以认为从转型企业内部来看,知识创新是转型企业知识转移的目标动因。

图2-10 基于Nonaka理论的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关系

资料来源:依据Nonaka的三篇知名文献整理设计。

(2)基于知识创新导向的转型企业外部的知识转移

现存的知识创新模式大多强调企业内部研究,忽略了企业与外部知识的互动。但是在企业转型过程中,企业的知识创新是与企业内、外部的知识转移过程密不可分的。Miller和Fern(2007)认为实现知识创新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知识在量上没增长,但经过重新组合,知识体系发生了根本改变;二是知识在量上有增长,创造出了新的知识。大多数知识创新既有量上的增长,也有体系的变更与重组。上述两种知识创新模式中,知识转移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体系的改变,正是通过知识的搜寻、传递、整合的过程实现的,也就是说知识创新是建立在知识转移基础上的。本书可以根据上述理论解释转型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间的动态关系,进而借转型企业与外部知识源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活动说明企业转型过程中知识转移的动因。转型企业在知识创新过程中,先从多种渠道汇集相关知识,这是知识的学习和转移的过程。然后,对所获得的知识进行转换,以实现社会化、外部化、结合化及内部化的过程,这些过程与知识的转移是密不可分的(见图2-11)。结合该图,本书概括了以下几点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关系。第一,知识转移为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企业转型准备和开始阶段,转型企业通过显性知识的转移,不断地为转型企业创新积累知识。这个阶段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移使转移后的转型企业知识的编码性规范、复杂性降低、专有性增强,掌握和利用起来更方便。隐性知识转移为显性知识也为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相比较而言,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移过程中,创新的范围最为广泛。第二,知识创新的实现有赖于知识转移。企业转型发展阶段,既有显性知识转移,又有隐性知识转移,两者结合,可使转型企业利用转移过来的知识更为有效,与知识源企业的协同与合作更为融洽,可以方便地促进转型企业集成创新。第三,知识转移以创新作为直接目的。在企业转型的完成阶段,或者说成熟阶段,隐性知识的转移增多,双向式的知识转移成为转移的常态,转型企业与其伙伴的合同向纵深发展,转型企业利用转移来的知识可以实现自主创新,并逐渐形成自己新形态下的核心竞争力。第四,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是一个耦合过程。纵观四个阶段,转型企业的知识转移活动,随着企业转型由初始阶段到成功阶段的推进,知识转移的类型也由显性到隐性不断加深,独特的隐性知识转移的增多便利了转型企业的自主创新。同时知识创新和知识转移是相互作用的,知识创新反过来也有益于知识转移活动的升级。本质上,知识转移是知识所有权与使用权不同程度地发生转移和变化,相应地,这种转移和变化会造成知识被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所共享,如此一来,知识转移和知识创新就重合叠加在一起了。所以知识转移的过程体现了知识创新,知识创新的过程融入了知识转移。知识转移昭示着知识的流动,为创新提供了条件,同时知识转移还昭示着知识的利用和价值的实现。在此过程中时常伴有新知识的发现、发明、创造和应用,这就是创新。本书也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解释转型企业外部知识转移对知识创新的促进作用,开放式学习为集群企业的知识创造提供了必要的外部信息;基于新的交易关系和人际关系而开展的企业外部知识学习活动为企业联结外部知识源和进行知识创造活动提供了新的“共同语境”,这可以有效提高知识创新的效率;企业在与外部知识源企业的频繁互动中,不断地熟悉外部知识源,同时企业的编码知识与默会知识的转化能力也会不断增强,进而提高企业创造新知识的能力和效果。

图2-11 企业转型各阶段知识转移与知识创新的关系